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刑法修正案(三)》增设的一个新罪名。主要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此类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涉及面广、影响恶劣,易造成公众恐慌,社会危害性具大,必须依法严惩。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案件的探讨,并结合个案特点、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自己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对办理同类案件及预防犯罪有所帮助。
关键词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案件特点 暴露出的问题 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李鹏宇,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065-02
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第三批指导性案例,公布了三件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案例,对于该罪的概念、“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及“造成严重后果”等具体情节的认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有助于司法机关准确把握犯罪构成要件,依法正确取证,确保从重打击此类犯罪。同年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受理了两起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案件,且涉案的二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通过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审查,发现了两起案件的共同特征以及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被告人的相关行为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恐慌,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生产、交通、生活等秩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一、案件特点
(一)被告人均为中青年,无北京户口,在京无固定居住地,文化水平较低
被告人杨某升案发时48岁,文化程度为小学,暂住在石景山区衙门口首宇2号院内,且无业。另外一起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被告人杨某峰案发时22岁,文化程度为中专,暂住在石景山区麻峪南街,为西黄村物美超市二店电工,经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法医学鉴定诊断为边缘智力(北京儿童医院智力测验评定为轻度智力低下)。
(二)被告人多均为酒后闹事,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加之与他人发生债务纠纷或没有处理好家庭矛盾,为泄私愤,扬言要杀人或爆炸
在被告人杨某升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案中,共有六名证人,其中五名证人均称被告人杨某升平时爱喝酒,甚至已酒代水,酒后情绪极易失控,爱骂人。另外有两名证人在证言中提到了与被告人杨某升有债务纠纷,派出所民警也曾因此问题与双方做过调解,但并没有调解成功,该经济纠纷也是之后其多次拨打110报警电话扬言杀人、爆炸的诱因。据统计,被告人杨某升拨打110报警电话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次数多达十余次,自己也称其为泄私曾拨打过40余次左右的报警电话。在被告人杨某峰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案中,被告人杨某峰称因与父母发生矛盾,加之饮酒后情绪激动,为泄私愤三次拨打110报警电话,称在西黄村物美二店放置了大量炸药,浪费了大量警力,并导致超市闭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被告人多利用路边公用电话报警,或报警后关机,对案件的侦破带来一定难度
被告人杨某升在供述称“我报警后知道民警肯定会给我回拨电话核实情况,我害怕民警找我,就关手机或者不再接电话了”。被告人杨某峰则利用路边IC电话机向警方报警编造超市有爆炸物的虚假恐怖信息。
二、暴露出的问题
(一)被告人法律意识淡薄,明知民警接警必出,仍多次拨打报警电话,造成社会的恐慌,商户的营业亏损
被告人杨某升在供述中称自己曾拨打过报警电话40余次,且知道110民警有警必出,多次报警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声势,让自己与他人的债务纠纷得到民警的重视。另外其称每次拨打玩报警电话基本都在事发地附近,看到民警出警后再离开现场,这样的行为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被告人杨某峰拨打报警电话后称在西黄村物美二店放置了大量炸药,民警赶到现场后及时进行排查,其目睹后竟回到店内直接睡觉,证人刘某称接到店内经理的电话后,得知其店内有炸弹,便在半个小时内将顾客全部疏散完毕,此次事故导致西黄村物美二店损失销售额88621元,损失纯利润17724元。可见这一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电话给案发时店内的负责人和顾客都造成了极大地恐慌,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二被告人均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已触犯法律,且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说明二被告人对此方面的法律知识不够,缺乏应有的认识。
(二)被告人对于自身情绪缺乏控制,遇到困难后不能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且在曾获得民警帮助的情况下,仍采取不理智的行为拨打报警电话,导致警力的大量浪费
被告人杨某升在供述中称“今年5月份之前我报过一次警…警察来了给我送到医院。通过这件事,我挺感激民警的,知道打110民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被告人杨某峰则三次拨打报警电话。在这两件案件中,各个派出所均对接警后所派出的警力做了详细的工作说明,例如鲁谷派出所曾在工作说明中提到“我所接该人(杨某升)报警后共出动警车10余次,出动警力20余人”;新古城派出所曾在工作说明中提到“我所接到杨某升的110报警
关键词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案件特点 暴露出的问题 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李鹏宇,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065-02
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第三批指导性案例,公布了三件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案例,对于该罪的概念、“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及“造成严重后果”等具体情节的认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有助于司法机关准确把握犯罪构成要件,依法正确取证,确保从重打击此类犯罪。同年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受理了两起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案件,且涉案的二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通过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审查,发现了两起案件的共同特征以及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被告人的相关行为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恐慌,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生产、交通、生活等秩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一、案件特点
(一)被告人均为中青年,无北京户口,在京无固定居住地,文化水平较低
被告人杨某升案发时48岁,文化程度为小学,暂住在石景山区衙门口首宇2号院内,且无业。另外一起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被告人杨某峰案发时22岁,文化程度为中专,暂住在石景山区麻峪南街,为西黄村物美超市二店电工,经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法医学鉴定诊断为边缘智力(北京儿童医院智力测验评定为轻度智力低下)。
(二)被告人多均为酒后闹事,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加之与他人发生债务纠纷或没有处理好家庭矛盾,为泄私愤,扬言要杀人或爆炸
在被告人杨某升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案中,共有六名证人,其中五名证人均称被告人杨某升平时爱喝酒,甚至已酒代水,酒后情绪极易失控,爱骂人。另外有两名证人在证言中提到了与被告人杨某升有债务纠纷,派出所民警也曾因此问题与双方做过调解,但并没有调解成功,该经济纠纷也是之后其多次拨打110报警电话扬言杀人、爆炸的诱因。据统计,被告人杨某升拨打110报警电话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次数多达十余次,自己也称其为泄私曾拨打过40余次左右的报警电话。在被告人杨某峰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案中,被告人杨某峰称因与父母发生矛盾,加之饮酒后情绪激动,为泄私愤三次拨打110报警电话,称在西黄村物美二店放置了大量炸药,浪费了大量警力,并导致超市闭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被告人多利用路边公用电话报警,或报警后关机,对案件的侦破带来一定难度
被告人杨某升在供述称“我报警后知道民警肯定会给我回拨电话核实情况,我害怕民警找我,就关手机或者不再接电话了”。被告人杨某峰则利用路边IC电话机向警方报警编造超市有爆炸物的虚假恐怖信息。
二、暴露出的问题
(一)被告人法律意识淡薄,明知民警接警必出,仍多次拨打报警电话,造成社会的恐慌,商户的营业亏损
被告人杨某升在供述中称自己曾拨打过报警电话40余次,且知道110民警有警必出,多次报警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声势,让自己与他人的债务纠纷得到民警的重视。另外其称每次拨打玩报警电话基本都在事发地附近,看到民警出警后再离开现场,这样的行为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被告人杨某峰拨打报警电话后称在西黄村物美二店放置了大量炸药,民警赶到现场后及时进行排查,其目睹后竟回到店内直接睡觉,证人刘某称接到店内经理的电话后,得知其店内有炸弹,便在半个小时内将顾客全部疏散完毕,此次事故导致西黄村物美二店损失销售额88621元,损失纯利润17724元。可见这一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电话给案发时店内的负责人和顾客都造成了极大地恐慌,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二被告人均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已触犯法律,且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说明二被告人对此方面的法律知识不够,缺乏应有的认识。
(二)被告人对于自身情绪缺乏控制,遇到困难后不能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且在曾获得民警帮助的情况下,仍采取不理智的行为拨打报警电话,导致警力的大量浪费
被告人杨某升在供述中称“今年5月份之前我报过一次警…警察来了给我送到医院。通过这件事,我挺感激民警的,知道打110民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被告人杨某峰则三次拨打报警电话。在这两件案件中,各个派出所均对接警后所派出的警力做了详细的工作说明,例如鲁谷派出所曾在工作说明中提到“我所接该人(杨某升)报警后共出动警车10余次,出动警力20余人”;新古城派出所曾在工作说明中提到“我所接到杨某升的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