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没有什么是预谋好的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_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集财经作家与商人于一身,名与利皆有,粉丝众多,
  并且始终保持着很多知识分子难以坚守的独立性。
  但是,他却说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他想占有。作一个
  有态度的观察者,以及思考者,他——是如何审视
  自己、审视造就他的这个时代的?
  他是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他的图书常年位居畅销书行列,其中《大败局》一书累计销量超过百万册,被称作“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
  他是拥有自己岛屿的“杨梅岛主”。他在1999年花50万元买下了千岛湖中的一座岛并种上杨梅,早早实现了‘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理想。
  他是游走在多个领域的商人。他坚持每年一套房的投资理念;他创办的蓝狮子出版公司是中国本土财经图书出版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前不久他开始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叫卖“吴酒”;就在近日,他又受邀成为绿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他是财经领域最为大家熟悉的公知之一。他拥有近400万的微博粉丝;他开了自己的财经脱口秀栏目;他的公众号每发出一篇文章,都会在微信圈里疯传,他的文章日均阅读量达10万以上。
  有媒体这样评价他:“这个人,简直拥有一个写作者所渴望拥有的全部优点:富有、英俊、乐观、谦逊、才华横溢、朋友众多。”有同行如此戏称:“中国有一种专家(吴晓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刚管完日本马桶盖再管房产中介,帮助我们普及各行各业的常识。”
  但是,他却说:“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时至今日,他最大的快乐依然来源于写作。行文20余载,听到对他文章的夸赞,他依然还会露出略带羞涩的喜悦。
  面对自己的成功,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是预谋好的,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到山头就会出现另一条路。”只不过他围绕着财经写作、财经传播的方向,20多年来一直没有变。
  他说,“我一点也不留恋这个时代”,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从未放弃审视这个时代。
  他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他是观察者,更是思考者。
  他——就是吴晓波。
  “这是一个平凡而宁静的江南午后,盛夏初至,所有的嫩绿都渐变为成熟的颜色,阳光从厚重的云层外顽强地投进刺眼的光芒。高窗之下,大运河一如往昔地无言流淌,前不见来源,后不见去途……”
  这段话,摘自吴晓波《浩荡两千年》后记的开头。从这样的文字中可以想象,很多个日子,他都是在这种伏案写作或沉思的状态中度过的。
  但是,2015年7月6日,《中外管理》采访他的那个下午,吴晓波远没有如此惬意。那天的杭州下着大雨,他正在杭州西溪路的一座摄影棚里,忙着为蓝狮子和吴晓波频道拍宣传片。蓝狮子的工作人员在摄像机里盯着他,不断要求他纠正表情,完善动作,他也就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按照要求做着。偶尔,化妆师会跑上前去给他的鼻翼或者脸颊再擦点粉,他就安静地等待着对方完成这些动作。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似乎一直处在思考的状态,只要是不需要他配合的间隙,他的目光就开始变得深沉,甚至是摄影师在架设灯具的短短几分钟里,他也坐在那把椅子上陷入思索状。
  采访就在吴晓波候场的间隙进行。这期间,他的微信一直响个不停,还有不间断地接打各种电话。他不断地表达着歉意,也做着解释:“这两年我的工作状态比较激进,尤其是去年开始运作自媒体以后,我开始变得很忙碌。可能是我还比较好奇,想知道媒体接下来怎么走,这里面是否有更好的商业价值存在。同时,我觉得我也进入了写作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2015年,吴晓波,他很忙。
  从前是隔岸观火,现在是步步试错
  6年重印28次,累计销量超过百万册,被评为“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之一。
  这是吴晓波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大败局》所取得的部分成绩。在这本书里,吴晓波通过对近百位重要企业家的人物专访,深入探寻剖析了中国企业“中国式失败”的基因,揭开了众多鲜为人知的秘闻,也为诸多企业提供了不少借鉴。
  但是,当《中外管理》将吴晓波的身份设定为蓝狮子创始人,而不再是财经记者的时候,吴晓波坦承,自己同样也在不断试错:“之前无论当记者也好,还是写书也好,你只是隔岸观火,看人家做企业,你来点评。等到自己做企业,才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这些艰辛,无一不是伴随着试错一路前行。
  杭州市上城区,延安路解百新元华商场3楼,曾经存在一个名叫“蓝狮子书屋”的书店。在这座被称之为“看得见西湖”的书屋里,市民可以看书、买书,喝咖啡,还能每周前来参加书屋举办的读书沙龙活动。
  但是,2014年10月1日,这座书屋在打烊后,宣布最终停业。
  “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势已经不再了。而且,商场的人流量也不大,书屋的人流量就更小,即便人家当时对方免租,最后书屋还是亏了100多万。”蓝狮子工作人员陆斌解释了书屋关闭的原因。
  这仅仅是吴晓波经营试错的案例之一。
  更多的案例还有,蓝狮子读书会想要在全国铺开,结果却因为经验匮乏,最后计划流产;蓝狮子跟别的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教育类App,最后也没能上线。除此之外,蓝狮子还在2012年3月引进了台湾的《经理人》杂志,进行本土化改进后命名为《蓝狮子经理人》在大陆发行。据说万科总裁郁亮看过杂志之后,当即决定让员工人手一册,好好学习其中的内容。即便如此,《蓝狮子经理人》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在2014年宣布停刊。如今,可以寻觅蓝狮子书屋的踪迹就只是豆瓣上的小站,而《蓝狮子经理人》也仅仅停留在少数人的记忆里。
  吴晓波很了解自己:“我不是一个天生的商人,有些人,比如柳传志,一眼就能看到这个地方打下去有没有水,但我不行,蓝狮子从成立至今,走了很多弯路,也亏了很多钱。”
  而且,时至今日,蓝狮子都没有书号,没有网络出版许可证,没有一个国家颁发合格的编辑证。为此,蓝狮子无法从银行贷款,每一次竞标,面对的也都是超大的国有出版机构,用吴晓波的话说:“跟许多民营出版企业一样,我们生活得一直很边缘。”   但是,比其他出版商幸运的是,蓝狮子因为有了吴晓波的名气,加上整个团队也在不断摸索中进行试错、转型,蓝狮子的日子过得要比别人更好一些。“我们现在基本已经从出版角度,完成了第一轮的转型,最近又引进了战略投资人。从总体利润率来讲,我们应该是国内传统出版业利润率比较高的一个公司吧。”这一点,是让吴晓波比较欣慰的地方。
  吴晓波是典型的处女座,据蓝狮子工作人员描述:“吴老师会因为一个标点出错而发飙,而且他每次发飙都有理有据,让你无法反驳。”
  但是,面对企业经营,他却永远怀着好奇心,高利润率并不足以让吴晓波满足。面对蓝狮子的未来,他说:“我们还要变革试错,不断往前跑,就算会冒险。”
  “蓝狮子不排斥商业,我也不排斥”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15年前,我在千岛湖买了一座岛,种了4000棵杨梅树……这些杨梅没有施过任何农药,经我们古法酿造的杨梅酒,口感香甜顺滑,有清新的回甘,浓浓的杨梅味,让每一位喝到它的朋友都能感受到江南盛夏独有的滋味……”
  2015年6月17日,微信公众账号“吴晓波频道”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这段1分20秒的视频里,吴晓波对着镜头说出了上面那些话。视频里提到的杨梅酒,名叫“吴酒”。
  在视频下方,还有这样一段文字:“为回馈书友,首批吴酒礼盒加赠吴晓波首部散文集《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岛上杨梅有限,所以吴酒限量供应5000瓶,卖完即止。”
  据悉,售价199元一瓶的吴酒上线后,在33小时内即被迅速抢光,吴晓波瞬间入账近100万元。而就在8月8日发表的一场演讲中,他公开宣称:“明年(的吴酒)我卖5万瓶,后年卖50万瓶,你们信不信?我只在互联网上卖,你们信不信?我不需要不认同我们价值观的人喝我们的酒你信不信?”
  从记者、出版人、财经作家再到岛主、酒商,及至近日被确认为绿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吴晓波的跨度越来越大。
  随着身份的增加与转换,吴晓波变得异常忙碌。如他所说:“我的时间被切割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分配给不同的事情,调研、写作、做演讲,给蓝狮子、吴晓波频道供稿……”
  2014年5月8日,他在微信上推出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平台采用商业化运营,除了定期发布吴晓波的个人文章和财经专栏之外,某些时段会插入商业广告。迄今为止,依托在“吴晓波频道”进行宣传的公司有旗袍定制企业,也有水果电商。与此同时,吴晓波还携手诸多互联网企业高管开设了转型大课,并通过“吴晓波频道”进行推广、销售。
  还有资料显示,吴晓波近期投资了其他自媒体平台、智能手环等产品。据媒体估算,吴晓波的账面上身家已经超过1.18亿元。
  “我们从来不排斥商业,蓝狮子不排斥商业,我也不排斥。”面对《中外管理》,吴晓波直言不讳。他甚至更明确地解释:“当初写《大败局》就是为了功与名,为了赚钱。”而眼下对新媒体的尝试,“也是要看是否有更好的商业价值存在。”
  事实证明,现阶段他成功了。
  从《大败局》到《激荡三十年》再到《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吴晓波的每一步都走得既稳妥又极具经济效益。
  《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这是十多年前吴晓波写过的一篇文章,他说:“那是我对财富的一个基本态度。我比较喜欢像凯恩斯这种人,本身是中产阶级,能用平和的方式来看待财富。在这个商业世界中,知识分子要足够有钱,钱多到一个标准线,就不会轻易被收买。”
  事实会证明,收买吴晓波,确实不容易。
  “我是知识分子,但我会保持独立性”
  2007年,吴晓波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受害者”宗庆后》。
  在这篇文章里,他谴责了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来对抗商业之争(即源于娃哈哈与达能的商业纠纷)。文章的结尾,他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做此文,颇为犹豫。我跟踪娃哈哈十多年,还写过《非常营销》一书,此文一出,十多年交情付之一炬。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这把火再烧下去,对中国商业的健康成长实在不利,也被国际舆论‘看笑话’。冒险而作,文责自负。”
  果不其然。“宗庆后真的跟吴老师断了联系,虽然在那件事之前他们彼此都还熟悉。”跟随吴晓波11年的陆斌,证实了吴晓波之前的预测。并且,他还讲了另外一件不为人知的往事。
  2008年,乳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吴晓波写了一篇文章《牛根生为什么不辞职》,他强烈谴责牛根生推卸责任,坚定认为蒙牛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是集体造假,绝非如牛根生对外宣称的那样“不知情”。文章发出后在网络引发了巨大反响,此后牛根生多次通过各种关系要见吴晓波,但是他都避而不见。终于有一次,牛根生打听到吴晓波要前往某地看望一位生病的友人,硬是托人把吴晓波拦在了半路上。陆斌描述了当时的场景:“大概半个多小时吧,他们面对面坐着,这期间牛根生一直在说话,试图对吴老师进行公关,但是吴老师只是坐在对面,冷冷地听完牛根生的话,然后起身离开。这中间,吴老师一句话都没有说。”
  “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来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这段话,写在吴晓波的新书——《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的封底上。
  而2015年5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话更令人印象深刻:“你现在拿一个亿来收买我,挺难的,我老早就超过一个亿了,你要买我的什么东西?一百亿来买我的话,我可能会动心,如此而已。”2015年8月,在北大的演讲中,他再次讲到了一句之前强调过无数遍的话“想要有思想上的自由,就要有独立的经济实力。”
  直到今天,这个身家过亿的财经作家,还保持着一年一本书的速度,孜孜不倦地向这个世界供应他的观点。不久前,他写“去日本买个马桶盖”提醒中国企业没有什么夕阳产业,只有夕阳的人和思维;他嘲弄当下的媒体环境让“最后一个看门狗走了”;他还说BAT必须被监控,马云乱来我照样批评。   2015年7月,他又写了一篇文章《和王林合影是多糗的事》,文章在“吴晓波频道”发布后,他的粉丝当日增长1万,取消关注1500,评论中有人骂他是走狗,说他的整篇文章都是在为所谓的“精英主义”找借口。更有甚者,专门在网络撰文称这篇文章让“吴晓波的情趣内衣露出来了。”
  此后不久,在他的一次演讲中,甫一上台他就打趣:“感谢如此多的朋友来到现场,你们是不是想看我有没有穿情趣内衣啊?”之后,他还在自己的公众平台上发布了一篇题目为《有一种真爱,叫“真不爱”》的文章,来表达对有态度的前粉丝的赞赏。
  面对外界的的毁誉,吴晓波态度坚定:“我已经过了那个在乎别人的看法的阶段。我觉得我们写作的人,该讲的话要讲,但这个话不要让我关到监狱去。我有边界,我也希望用比较温和的、建设性的方式把我该讲的话讲了,听不听那就是天知道的事,跟我没关系,都是尽人力的事。”而在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中,他也曾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去讨好、迎合任何集团、任何个人,我会保持我的独立性。”
  吴晓波的独立,已经流淌在自己的所有文字中。
  在《浩荡两千年》的后记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史海苍茫,关山似铁,我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我想,我已尽力,尽管这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写出了所探寻到的若干事实,它已构成为一种存在,如一件烧制完成的器皿,风雨如晦,独立于一切之外。”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
  吴晓波答《中外管理》十问
  你怎么定义自己的身份?
  答:知识分子吧!我一直处在写作状态,处在公共表达状态,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知识分子,但现在知识分子出现在各个领域里。
  你理解的知识分子是怎样的?
  答:我认为当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首先是思想独立,其次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专业能力,然后还能够对公共事件进行独立表达,我认为这是知识分子。
  你自由了吗?
  答:那要看是什么自由。我现在的身体很不自由,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绑架,别的倒还好,我在财务上肯定是自由的,在思想上也是自由的,我不太会为一个利益集团,某一个特定企业违背自己的初衷去讲一些话,写一些东西,我也不希望蓝狮子走这条路。
  你和员工意见有分歧的时候,通常听谁的?
  答:当然是听我的,因为是我投钱,不是他们投钱。
  你在管理过程中担当什么角色?
  答:我做结构做的多一点,做什么项目不做什么项目由我来决定。
  你在管理中奉行什么样的理念?
  答:我是结果导向论的,任何事情我只看结果,结果对了就是对了。
  你怎么看中国媒体未来的走向?
  答:我觉得中国媒体业未来的变化有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党内,也就是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开明者。第二是整个社会败坏,然后整个利益重组。不可能出现第三条道路。
  你是精英主义者吗?
  答:我是精英主义者。我不认为大众能认真思考问题。更不要说那些依靠机器、算法来推送的新闻,所以说新闻应该是有态度的。
  有没有做过一些现在想来挺疯狂的事?
  答:没有。我是一个特别有计划的人。比如:我一年写一本书,一年买一套房,今年干嘛明年干嘛,一年做多少场演讲,我就按计划往前走,而不是走极端的人。我一直以来是这样,年轻时候也这样。(2015年8月,吴晓波在北大的演讲中这样说道:“我很少有愤怒的时候,我的文章很少有感叹号,我希望通过改良、间接的方式去做一些改变。”)
  你走的每一步好像都很成功。是有计划的吗?
  答:没有什么是预谋好的,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可能就是个人的一种期许吧。比如当年我想成为一个中国最好的财经记者。这是我进新华社的时候就想的事,但我不知道怎么实现,我只能每天写作,每天去跑采访。然后1994年开始写专栏,我是中国最早开财经专栏的人,之前从来没有过。到了2000年,我写了《大败局》以后,觉得图书可能是一条道路,那就转向财经写作。到了2004年、2005年,又做了蓝狮子出版公司,直到2014年开了吴晓波频道,这些都不是预谋的结果。我觉得走到山头了,另一条路就会出现。人大概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前年我也不知道我会做吴晓波频道,没有想到移动互联网这么厉害。但我去年做了吴晓波频道,我也不知道今年我会做巴九灵新媒体,都不知道。但我的方向都是围绕着财经写作、财经传播,这是20多年来一直没有变的。
其他文献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孙仁锋  纵观国内外企业发展,每当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经历一段转型“阵痛”期。比如:可口可乐的“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碳酸饮料的生产、销售模式定型后,产品和企业发展方向受到消费者质疑的冲击;二是决策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用自己的想法探知消费者的需求,有可能产生失误。阵痛不能用麻醉药,否则白痛一场,这就要求决策者在企业管理中要有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来摆脱束缚
期刊
机床,其实也可以很性感。  在产量成为世界机床行业无可争议的“第一”之后,沈阳机床,却突然改变了过往多年的玩法。  2014年2月,沈阳机床将其研发历时5年,耗资超过11亿元的开创性产品——“i5系列智能机床”率先在全球首发。堪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独家样本,没有之二。  并且,这——还远不是一次单纯的产品创新。  “i5”的背后,蕴含着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心中更为宏大、前瞻的发展架构
期刊
预计中国票房将在2018年取代北美,晋升世界第一。近年来,好莱坞公司在拍摄大片时与中国公司签署联合制作协议,从而绕开政府制定的每年只能引进34部外国电影的配额制度。为了让中国观众感到满意,好莱坞电影会让范冰冰这样的中国影星在其中扮演角色,然后在给西方观众观看的版本中剔除这样的角色。  邱震海:西方商人知道中国的市场巨大,也知道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落后于西方十几年至几十年,更知道中国电影市场某种程
期刊
中国经济近年来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可能除了军事技术之外,中国人几乎可以生产世界上的一切东西,但是中国人缺乏创新和自己的发明创造。第二个问题是:不管沿海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多么接近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地区贫困现象仍旧十分严重。但问题或许能得到缓解:这要感谢网络经济。  邱震海:德国媒体的第一个评价,相信大多数中国人听了都觉得不舒服,但其中确有实情。至于第二个评价,完全都是实情。由于中国地大,偏
期刊
与互联网约租车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之时,“找市场”是比“找市长”更为积极的应对,这预示着北京传统出租车行业自我变革的开始。但“首汽约车”迈出的这一步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存量调剂无法缓解出租车市场总量供应紧张的问题。北京6万多辆出租车,是1990年代数量管控核算的结果,出租车总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市场生成新的不公平。在交通部对约租车经营模式的管理设计还未出台的情况下,社会车辆性
期刊
从道德上来看,李嘉诚的这种行动似乎有点背信弃义,但对于一个商人来说,首先需要遵守的是法律,而不是商业道德。舆论要求李嘉诚完成“三大使命”,但无论是“回报穷人”,还是“稳定香港”,还是“做更多善事”,这都是政府的本份,而不是商人必须完成的法律义务。没有必要用道德、信义之类的绳索来“绑架”他。  李嘉诚离去,不管是对内地还是香港,换个角度看也不是没有好处。多年来,李嘉诚在市场上的高速扩张对其他资本形成
期刊
山东新稀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传忠  目前,企业界有一种氛围在弥漫:焦虑与疯狂。一方面,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赢利的企业还是亏损的企业,大家都不自觉地感到紧张、焦虑;另一方面是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不少企业家也不顾自己企业的规模大小、发展阶段、承受力度、行业特点,一拍脑袋就疯狂跟风、推行。越是焦虑和疯狂的时代,越需要企业家有清醒的头脑和处变不惊的风范。企业运营,贵在平衡:  一、变与不变的平
期刊
来源:hbrtaiwan.com  (中国台湾),2015年9月  作者:Leonardo Baldassarre、  Brian Finken  为了打造获得授权、协同合作、跨功能运作的团队,GE公司一直在实验绩效增长的新方法。我们的团队参与一项实验,率先实行新方法,结果在过去12个月中,生产力提高了5倍。这个方法目前正推展到GE上下,预计至2016年底,会取代原本的员工管理系统。  这个方法的
期刊
来源:《商业周刊》  (中国台湾),2015年9月  作者:Jim Collin(吉姆·柯林斯)  《从优秀到卓越》作者吉姆·柯林斯在为《追梦企业家》一书所作的序中,分享了他从该书主角“巴西三雄”——雷曼(巴西首富)、泰列斯、斯库彼拉创造商业传奇的历程中总结的10个宝贵经营力。  1.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人才。  2.以远大的梦想,维持前进的动能。  3.建立绩效奖励及合伙人制度,公司文化要以绩效论
期刊
中国的新兴智能手机厂商正在陷入混战,他们相继发售低价高能的新机型。目前,中国以追赶小米为目标的新兴智能手机厂商超过60家,他们被称为“小小米”,正在从传统智能手机巨头手中一点点夺走市场份额。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呈缩小趋势,供给过剩色彩浓厚。  邱震海:中国手机在设计上互相抄袭的问题正在凸显。曾经有一个大公司的老总这样说:“做手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关键是如何销售。”这家大公司原来是做空调的,而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