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农村,辖兴海街道、兴隆农场和兴盛街道,处于城郊结合部,总人口40313人,耕地面积30250亩。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相继建立,全区每年近千亩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成了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本文针对盘锦兴隆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目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农村劳动力为28,915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为11868人,其余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了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的60%收益来源于非农务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相继建立,全区每年近千亩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因此,区委、区政府提出——“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 三个转变的战略构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低,视野较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想挣钱而不务实,外出务工也不知道学什么技能好。“阳光工程”项目短期技能班几乎不需农民支付培训费,但需要自己承担车票、伙食费等费用,因此,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
2.农民受教育层次不齐、自制力差、经济收入低,这使农民学习技能缺少资金投入,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职业资格证难以取得,劳动技能难以实现高水平,就业也就难以实现高收入。
3.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工就业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按规定每个农民只能享受一次免费培训,而根据农民工择业的需求,常常是掌握两三门技术的农民工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而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
4.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据抽样调查, 70%的农民外出务工是靠亲友获得信息,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很少。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开展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公益性服务明显不足。
二、在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建议
1.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坚持“农民引导教育基层办,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招,监督服务部门管,培训费用财政出”的有效联合机制,积极为农民转型贮备各种技能,适应全市大发展、大城市建设的人才需求。在劳动力技能培训过程中实行培训与考证相结合;培训与就业信息相结合。
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农民引导教育培训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实用技能人才,为农民转移增收服务。设立转移奖励基金,对组织农民工外出转移有较大贡献的组织予以奖励;对区内企业招用农民工人数占到职工总数的30%、上缴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予以重奖。把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全部纳入补贴范围(资料、证件齐全),同时允许农民参加不同工种的技能培训和技术升级。相关部门依法加大农民权益保障和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社区(村)可试办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基础素质教育层次培训,探索农民教育新模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目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农村劳动力为28,915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为11868人,其余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了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的60%收益来源于非农务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相继建立,全区每年近千亩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因此,区委、区政府提出——“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 三个转变的战略构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低,视野较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想挣钱而不务实,外出务工也不知道学什么技能好。“阳光工程”项目短期技能班几乎不需农民支付培训费,但需要自己承担车票、伙食费等费用,因此,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
2.农民受教育层次不齐、自制力差、经济收入低,这使农民学习技能缺少资金投入,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职业资格证难以取得,劳动技能难以实现高水平,就业也就难以实现高收入。
3.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工就业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按规定每个农民只能享受一次免费培训,而根据农民工择业的需求,常常是掌握两三门技术的农民工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而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
4.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据抽样调查, 70%的农民外出务工是靠亲友获得信息,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很少。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开展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公益性服务明显不足。
二、在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建议
1.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坚持“农民引导教育基层办,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招,监督服务部门管,培训费用财政出”的有效联合机制,积极为农民转型贮备各种技能,适应全市大发展、大城市建设的人才需求。在劳动力技能培训过程中实行培训与考证相结合;培训与就业信息相结合。
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农民引导教育培训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实用技能人才,为农民转移增收服务。设立转移奖励基金,对组织农民工外出转移有较大贡献的组织予以奖励;对区内企业招用农民工人数占到职工总数的30%、上缴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予以重奖。把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全部纳入补贴范围(资料、证件齐全),同时允许农民参加不同工种的技能培训和技术升级。相关部门依法加大农民权益保障和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社区(村)可试办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基础素质教育层次培训,探索农民教育新模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