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经贸“恐怖平衡”看我国外经贸模式的转型

来源 :科学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美经贸金融关系中客观上存在所谓"恐怖平衡",这不仅反映了美国过度消费模式和美元霸权地位所带来的全球经贸"平衡",也反映出我国偏重出口导向型和外资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某些特征,凸显了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这种畸形而充满风险的"平衡"状态目前虽有些"积重难返",却是不能长久维持的。因此,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亟需大力调整自身的外经贸模式,逐步扭转在国际经贸、金融、产业及市场大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同时,应当抓住时机,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对外投资,继续有效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加工贸易
其他文献
以2004-2006年CSSCI为数据来源,本文从期刊论文的篇均引用文献数、期刊基金论文占有比例、期刊作者地区分布以及期刊标注有作者机构的论文比例这四个方面来考察我国考古学期刊
文章从作者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探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模式、主体、抓手和效果四个问题,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没有"万能模式",要建立与当时当地的实
在“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花港公园东侧便是魏庐。魏庐南邻牡丹园,北靠孔雀园,三面翠竹环绕,庭院幽雅而精致,筹建于上世纪40年代,是经易门上虞驿亭氏的居住所。  在春风吹拂的日子里,走入花港公园,映入眼帘的第一幕便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壮观景象。桃花、梨花、蝴蝶兰、杜鹃、牡丹花等都竞相开放在一片“绿色”中。沿着蜿蜒曲折的花间小路,感受着春天的惬意,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