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负荷下犬全身血液动态转移的机能因子分析

来源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_sm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能反映+Gz负荷下动物全身血液动态转移规律的客观指标和方法。寻找可判断动物+Gz耐力的客观指标。

方法

对8条犬,用同位素亚锡喷替白蛋白(99mTc-DTPA-HSA)标记其血液,用辐射测量仪从体外测得不同G负荷下由头至臀8个部位的血容动态变化曲线,用动态机能因子分析、药代动力学模型等数学方法分析、建模,进行参数估计。

结果

测得8个部位的血容动态变化曲线,其特点符合加速度生理;对其进行动态机能因子分析,得出符合犬的前半身及后半身血容总的变化规律的两个机能因子;对机能因子用二房室模型理论建模,提取出能反映动物G耐力和作用G值的特征参数A、B、β、V和AUC。

结论

本文提出的示踪测量技术和机能因子分析法,能客观的反映动物在不同G负荷作用下,动物全身血液动态转移的规律及动物耐力的变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ObjectiveIn order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tural antioxidant tea polyphenols (TP) on cardiovascular and nervous systems, the effects of TP on cardiac function of isolated working heart i
目的探讨大覆盖面抗荷服所应采用的抗荷调压器压力制度。方法4名男性受试者参加了离心机试验,增长率为3 G/s、峰+Gz作用10s~15s。先测定受试者基础G耐力,然后测定穿GZ-2大覆盖面抗荷服、分别以10.0kPa/G、11.3 kPa/G及12.7 kPa/G三种压力制度充气时的G耐力,并对腹、大腿、小腿及足部的受压程度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上述三种压力制度充气所提高的G耐力分别为3.13 G、3.
目的探讨高原移居者和世居者对低氧和高氧的通气反应性。方法对5名从平原移居海拔4 750 m 20天~80天的汉族(Ⅰ组)、16名从平原移居该高原3年~20年的汉族(Ⅱ组)和5名当地世居藏族(Ⅲ组)受试者做了呼吸空气、进行性低氧和100%氧的通气反应测定,以E/SaO2(L·min-1)表示通气反应大小。结果呼吸空气时,Ⅰ组E/SaO2值(0.18±0.14)明显高于Ⅱ组(0.13±0.03)和Ⅲ组
目的探讨烟雾吸入伤后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含量的变化、可能机理及其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活性抑制和肺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烟雾吸入伤模型,分别检测正常对照及致伤2h、6h、12h和24h动物的动脉血气,肺水量,静态肺顺应性(Cst),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表面张力特性,BALF中SP-A、丙二醛(MDA)、总蛋白(TP)含量及弹性蛋白酶(Ela)活性。结果动物伤后出现急性呼
目的观察在离心机高G值反复作用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特点,为高G值作用下脑功能改变的解释提供生理学依据。方法选雄性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及+Gz暴露后不同时间组,实验组经增长率为1G/s,持续3min的+10Gz暴露3次,立即经大鼠心脏灌注镧固定液,开颅取脑,制成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Gz重复暴露3次后即刻,即见镧颗粒通过少数开放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沉积于血管外围;暴露后1h
目的观察加速度(+Gz)作用后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碱性磷酸酶(AKP)、β2-微球蛋白(β2-M)和Ca2+浓度及肾脏病理改变。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地面未受附加 +Gz暴露为A组,受 +1Gz为B组,+10 Gz为C组和D组。B组与C组在第3次加速度作用(每次3min,间隔40min,共3次)后10min处死。D组在24h后处死,测上述指标。结果以B组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