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缺血的实验性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大脑中动脉区实验性脑梗塞模型狗32只,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甲),药物治疗加4小时重建术组(乙);对照组(丙);单纯4小时重建术组(丁)。对实验动物进行临床观察和24小时处死后脑病理学的研究,结果甲、乙组的临床和神经元缺血损害较丙、丁组轻微,尤以乙组更为显著,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认为对急性脑缺血早期采用适当剂量的脑保护剂,可有效地减轻脑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脑水肿程度,延缓脑梗塞灶形成,为2~4小时脑血管重建术创造有利条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超微结构观察,分析了19例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形态和机能。发现泌乳腺素瘤体积与血清泌乳素浓度密切相关。泌乳素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术前血清泌乳素浓度无关,可能与瘤细胞分泌方式及自身分泌状况的影响有关。由此认为不能仅通过阳性细胞百分率反映血清泌乳素水平。此外尚发现稀疏颗粒型腺瘤属于高分泌功能腺瘤,而密集颗粒型腺瘤则处于低分泌功能状态。
期刊
本文观察了胎鼠脑组织移植大鼠眼前房及脑内后,移植体血循环的重建。移植后1、3、6个月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移植体的形态结构及血管构筑。结果表明,存活的脑移植体,重建血循环,但移植体的血管密度低于宿主相应的脑组织,微循环的形态不够完善,血循环不如宿主脑组织充分。个别脑移植体内未见血管长入,其神经细胞变性或消失,部分标本中可见慢性排异反应。结果提示,移植体血循环的建立是移植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