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对学校实施管理,其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心理学上的许多规律,看似平常简单,却是拓宽管理途径、提高管理艺术、增强管理效果的重要法宝。
一、首因效应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的信息对客体的以后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根据首因效应,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尤其是新上任或新到一所学校或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定给师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教工会、第一次学生会、第一次上课、第一次集体活动等,校长除了在着装上得体、谈吐上高雅、举止上文明外还要注意在情感上与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吹来强劲的凛冽寒风,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徐徐吹起,风和日丽,行人身上暖洋洋,解开纽扣,脱掉大衣。相比结果当然是南风获胜。这种顺应人的内在需要,使人行为变成自觉,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南风效应”。
学校管理需要制度规范,但冷冰冰的制度条例正如北风,只能束缚人的行为,很难引发人内心的自省,学校管理应像南风一样,对人多一些理解与我温情,多一点人文关爱式的激励,以激发教职工内心产生自觉向上、主动向善的内驱力,惟如此才能达事倍功半的管理效果。
三、破窗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放在环境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比较差的贫民社区,结果发现放在贫民区的汽车很快被偷走,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他把这辆车的玻璃打破,结果几小时后这辆车也被偷走。
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校长是管大事的人,应抓大放小,其实任何大事都是由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的,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将来结果有可能完美。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小的事,把每一个简单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学校管理应从细节做起。
四、木桶理论
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是由其最短的一块桶帮来决定的,这就是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学校发展是整体的发展,那些只重视毕业年级和起始年级而忽视中间年级以及只强调学生发展,忽视培养教师的做法是短视行为。
五、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体在团体中不自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行为上表现出符合自己所在团体或社会所公认的某种或全部的行为模式、规范或标准行为。
从众具有二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墨守成规;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盲目自信,修正思维。
从众是一种普通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基于从众心理的特点,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从树立良好的政风做起,给师生以示范,从而带动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校风建设,这样在良好风气的影响下,随从众、依从行为的反复实践,获得行为必要性的认识与体验,从而使师生行为规范的内化逐步深化发展,遵从的态度结构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六、得寸进尺效应
“得寸进尺效应”是指让别人接受一个大的甚至是一个不客气的要求时,最好让他先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小要求接受了,他就会有可能接受那些更大的甚至是不客气的要求。
学校管理中校长可以适时地运用“得寸进尺效应”。可以对教职工提出较低要求,待低要求达到了则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积极向上。例如:有些教师无课会离校,一刀截止显然教职工很难接受,我们可以从每周允许外出1-2次做起,逐步让教职工收心。
一、首因效应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的信息对客体的以后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根据首因效应,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尤其是新上任或新到一所学校或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定给师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教工会、第一次学生会、第一次上课、第一次集体活动等,校长除了在着装上得体、谈吐上高雅、举止上文明外还要注意在情感上与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吹来强劲的凛冽寒风,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徐徐吹起,风和日丽,行人身上暖洋洋,解开纽扣,脱掉大衣。相比结果当然是南风获胜。这种顺应人的内在需要,使人行为变成自觉,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南风效应”。
学校管理需要制度规范,但冷冰冰的制度条例正如北风,只能束缚人的行为,很难引发人内心的自省,学校管理应像南风一样,对人多一些理解与我温情,多一点人文关爱式的激励,以激发教职工内心产生自觉向上、主动向善的内驱力,惟如此才能达事倍功半的管理效果。
三、破窗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放在环境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比较差的贫民社区,结果发现放在贫民区的汽车很快被偷走,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他把这辆车的玻璃打破,结果几小时后这辆车也被偷走。
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校长是管大事的人,应抓大放小,其实任何大事都是由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的,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将来结果有可能完美。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小的事,把每一个简单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学校管理应从细节做起。
四、木桶理论
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是由其最短的一块桶帮来决定的,这就是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学校发展是整体的发展,那些只重视毕业年级和起始年级而忽视中间年级以及只强调学生发展,忽视培养教师的做法是短视行为。
五、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体在团体中不自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行为上表现出符合自己所在团体或社会所公认的某种或全部的行为模式、规范或标准行为。
从众具有二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墨守成规;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盲目自信,修正思维。
从众是一种普通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基于从众心理的特点,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从树立良好的政风做起,给师生以示范,从而带动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校风建设,这样在良好风气的影响下,随从众、依从行为的反复实践,获得行为必要性的认识与体验,从而使师生行为规范的内化逐步深化发展,遵从的态度结构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六、得寸进尺效应
“得寸进尺效应”是指让别人接受一个大的甚至是一个不客气的要求时,最好让他先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小要求接受了,他就会有可能接受那些更大的甚至是不客气的要求。
学校管理中校长可以适时地运用“得寸进尺效应”。可以对教职工提出较低要求,待低要求达到了则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积极向上。例如:有些教师无课会离校,一刀截止显然教职工很难接受,我们可以从每周允许外出1-2次做起,逐步让教职工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