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因此在教师公开课课堂设计问题方面,获得了许多有用的参考素材。在文中,笔者以一次教学比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线索,从观课、议课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公开课;合理组织;课前调动;精炼语言;活动设置;板书;反思
近年来,笔者参与了多次课堂教学的观察活动,包括送教下乡的磨课、议课;口语交际课教学研讨;课改课评定活动等等。在我县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笔者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由此就教师公开课课堂设计问题,获得了许多有用的参考素材,使笔者对公开课的教学课堂组织有了更多的思考。
主办方应注意活动的合理性
上市级、县级公开课时,尤其是参加教学比武时,教师面对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没有任何了解。如果公开课教学点所提供的每个班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平均,那么,教师的教学表现一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
但是,最近笔者观摩的这次教学比武,预赛阶段的教学点提供的学生都是基础较好的,大部分参赛教师都能非常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课堂设计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凑一目了然。而决赛阶段教学点提供的学生是由授课教师抽签决定的,并且每个班的学生水平并不平均,基础差距很大。有的老师抽到的学生基础不好,配合度不高,体现在即使老师上的课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学生也没能做出积极的应对,教师设计好的流程难以进行。
主办方的做法,人为地为任课教师设置了障碍,毕竟无论是授课教师也好,还是听课教师也好,都很清楚一点:课堂教学要出彩关键在学生。如果教师授课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没有有效地参与,无论老师讲得多精彩,这仍然不会是一节合格的课。
所以,就活动组织而言,这一次的教学比武存在很大问题。如果公开课的主办方提供的学生在学情上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提供的是后进班级,那么课前有必要事先通知授课教师,要给授课教师适当的时间进行准备;并且在进入赛场前,让授课教师与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便于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这一点在怀化市举办的教学技能比赛中就做得好一些,先不说比赛地提供的学生,每一个授课教师在赛前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与学生做交流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帮助师生消除了陌生感。
这可能也与我县举办这类比赛的次数较少,经验不足有关。事实上,即使各个省市都有这类教学比武活动,但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活动方案,都只会涉及活动目标、内容,对教师和课程的要求等内容,至于活动安排的细节则只字不提。很多地方都是自己设计,摸石头过河,这并不利于教研活动的推广。这次的经验为我们以后举办相应活动提供了一些参考。
公开课授课应注意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是公开课主办方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接下来谈谈作为授课教师,应该关注的各种问题:
如何在公开课前与陌生学生进行沟通 前文提过,上公开课时,尤其是参加教学比武时,教师面对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没有任何了解。如何在公开课前与陌生学生进行沟通,如何课前组织教学,让学生进入积极状态,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课前准备阶段与学生接触时,很多老师不知道该问学生些什么,与学生交流些什么。通过笔者的一系列课堂观察,笔者想给新教师们提供一些思路。首先,如果是为了消除紧张情绪,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与学生做做自我介绍,可以询问学生的喜好。其次,在交流中把握学生的认知障碍。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从来没学过,要看知识基础掌握的情況会不会影响本节课的进行,课上的内容也以新知识为重进行;如果学过,就要在授课中适当调整教学的比重,将教学重心由学习新知移到提升拓展上,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内容忘得差不多了,课前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做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问问学生,他们的任课教师有哪些常用的课堂组织手段,有什么口令,都可以借鉴一下。
进行课前调动 上课之前如果没有充足的课前预备时间,那么就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交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如时间允许,可以和学生做个小游戏、讲个小笑话,让学生动一动,消除学生紧张心理的同时也能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上课前如何与学生沟通,选择怎样沟通方式,可谓是各师各法,各有不同。常用做法就是“课前三分钟”。
教学语言精炼上下功夫 在最近听的二十余节公开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主要表现在:一是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喜欢作解释,而不喜欢以问题开路,层层深入。但就教学的引导性而言,提问胜过解释。有提问就会有互动、有交流,有教学相长。二是部分授课教师喜欢反复重复学生所回答的内容,甚至在还不确定回答是否正确的情况下就反复重复,笔者认为这样的重复不仅多余,还可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强化错误。
部分教师除了多余的口头禅之外,还会多次问“懂了吗?”“明白了吗?”这些几乎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问题,这对教学并没有促进意义。
要解决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的问题,备详案是一个好的方法。所谓备详案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由薄读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由薄到厚,然后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节课才有可能成功。 课堂活动设置的取舍 年轻教师在设计自己的公开课时,常常会有一个通病,就是有好的想法、活动都想放进一堂课里,导致的结果就是活动过多,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少,教学节奏匆匆忙忙,结构混乱。
例如,这次听课中一位英语老师展示的一堂听说课。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以单词为中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单词练习活动,五六个单词在前25分钟里不断操练,可能是为了给机械操练增加趣味性,这位老师设计了大小声、找一找,fruit down,magic eye等六七个不同的单词练习活动,每个活动费时一至三分钟不等,学生很活跃,25分钟左右才进入课文教学,进行了听力练习、课文朗读,之后的角色扮演因为时间不够草草了事,本应该成为成果展示和课堂亮点的地方被完全忽视了。整堂课学生看似活跃,但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只有几个单词,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情境的体会都成了次要的部分。
在笔者看来,首先这堂课在活动设置上存在主次不分的问题。因此,教师安排活动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安排。所以设计时,要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在重点难点处多花功夫。要先考慮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先考虑要用哪些活动,目标相同的同类活动不要过多,不要觉得你想展示这个活动就一定要把它加进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所以,该舍的地方一定要舍得,有舍才有得。其次,设计的活动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像上文提到的英语课,练习单词的活动应该有,但是不是每个单词都要有,也不意味着难易程度不同的单词活动练习的时间和频率上没有差别,所以根据难易程度增减练习的分量是必须的。
另外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用时髦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用适当分量的活动将它们串联起来,而且不破坏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过渡自然,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使整节课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是公开课设计必须做到的。
新教师上公开课的缺陷板书 除了语言不精炼之外,另一个比较深刻感受的是:现在的年轻教师们都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写板书。大部分老师的板书要么与课堂关系不大(全部是课堂小组评价),要么缺乏逻辑性不能起到统帅全局的作用。可能是由于现在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了使用多媒体,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用PPT来呈现。
那么板书是不是就不必要了?显然不是。PPT展示的页面总是很快地翻过去了,并不像板书那样可以长时间向学生传达信息,也不像板书那样灵活,可以随时做出修改和拓展,便于学生进行各种发散思维。PPT上的展示板书设计也不像黑板板书那样逐渐成形,引领思维。
但是平铺直叙、循规蹈矩的板书并不能成为亮点。现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成系统的脉络,这才是板书该有的样子。特别是语文课,我们可以更多地发掘板书的潜力。
善于撰写教学反思 最近的这次教学比武,与以前不同的一点是听了预赛的课,也听了决赛的课。笔者发现,部分授课教师决赛中的课和预赛中的课基本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和调整,教学效果往往是决赛的课不如预赛的课。而且教师的教学灵活性明显不够,当学生的学情不如预赛时,教师仍然死板地使用原有的设计进行教学,对课堂节奏的控制也混乱了。其实一节好课,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了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
课上完了,必须要进行反思。反思就是要总结优秀之处,改进不足之处。授课教师可以反思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有没有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如果达到了,有没有亮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没有可以给人借鉴的教学方法,学生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学习体验,以此为线索不断思考改进,好的变得更好。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又应该做什么样的修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更好,要及时对教学中的失误进行补救。只有反思了,才有进步,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结束语
总之,公开课的设计和实施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考虑实施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细节。笔者的思考也仍继续。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炉亭坳学校)
关键词:公开课;合理组织;课前调动;精炼语言;活动设置;板书;反思
近年来,笔者参与了多次课堂教学的观察活动,包括送教下乡的磨课、议课;口语交际课教学研讨;课改课评定活动等等。在我县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笔者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由此就教师公开课课堂设计问题,获得了许多有用的参考素材,使笔者对公开课的教学课堂组织有了更多的思考。
主办方应注意活动的合理性
上市级、县级公开课时,尤其是参加教学比武时,教师面对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没有任何了解。如果公开课教学点所提供的每个班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平均,那么,教师的教学表现一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
但是,最近笔者观摩的这次教学比武,预赛阶段的教学点提供的学生都是基础较好的,大部分参赛教师都能非常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课堂设计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凑一目了然。而决赛阶段教学点提供的学生是由授课教师抽签决定的,并且每个班的学生水平并不平均,基础差距很大。有的老师抽到的学生基础不好,配合度不高,体现在即使老师上的课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学生也没能做出积极的应对,教师设计好的流程难以进行。
主办方的做法,人为地为任课教师设置了障碍,毕竟无论是授课教师也好,还是听课教师也好,都很清楚一点:课堂教学要出彩关键在学生。如果教师授课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没有有效地参与,无论老师讲得多精彩,这仍然不会是一节合格的课。
所以,就活动组织而言,这一次的教学比武存在很大问题。如果公开课的主办方提供的学生在学情上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提供的是后进班级,那么课前有必要事先通知授课教师,要给授课教师适当的时间进行准备;并且在进入赛场前,让授课教师与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便于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这一点在怀化市举办的教学技能比赛中就做得好一些,先不说比赛地提供的学生,每一个授课教师在赛前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与学生做交流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帮助师生消除了陌生感。
这可能也与我县举办这类比赛的次数较少,经验不足有关。事实上,即使各个省市都有这类教学比武活动,但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活动方案,都只会涉及活动目标、内容,对教师和课程的要求等内容,至于活动安排的细节则只字不提。很多地方都是自己设计,摸石头过河,这并不利于教研活动的推广。这次的经验为我们以后举办相应活动提供了一些参考。
公开课授课应注意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是公开课主办方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接下来谈谈作为授课教师,应该关注的各种问题:
如何在公开课前与陌生学生进行沟通 前文提过,上公开课时,尤其是参加教学比武时,教师面对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没有任何了解。如何在公开课前与陌生学生进行沟通,如何课前组织教学,让学生进入积极状态,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课前准备阶段与学生接触时,很多老师不知道该问学生些什么,与学生交流些什么。通过笔者的一系列课堂观察,笔者想给新教师们提供一些思路。首先,如果是为了消除紧张情绪,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与学生做做自我介绍,可以询问学生的喜好。其次,在交流中把握学生的认知障碍。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从来没学过,要看知识基础掌握的情況会不会影响本节课的进行,课上的内容也以新知识为重进行;如果学过,就要在授课中适当调整教学的比重,将教学重心由学习新知移到提升拓展上,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内容忘得差不多了,课前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做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问问学生,他们的任课教师有哪些常用的课堂组织手段,有什么口令,都可以借鉴一下。
进行课前调动 上课之前如果没有充足的课前预备时间,那么就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交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如时间允许,可以和学生做个小游戏、讲个小笑话,让学生动一动,消除学生紧张心理的同时也能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上课前如何与学生沟通,选择怎样沟通方式,可谓是各师各法,各有不同。常用做法就是“课前三分钟”。
教学语言精炼上下功夫 在最近听的二十余节公开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主要表现在:一是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喜欢作解释,而不喜欢以问题开路,层层深入。但就教学的引导性而言,提问胜过解释。有提问就会有互动、有交流,有教学相长。二是部分授课教师喜欢反复重复学生所回答的内容,甚至在还不确定回答是否正确的情况下就反复重复,笔者认为这样的重复不仅多余,还可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强化错误。
部分教师除了多余的口头禅之外,还会多次问“懂了吗?”“明白了吗?”这些几乎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问题,这对教学并没有促进意义。
要解决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的问题,备详案是一个好的方法。所谓备详案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由薄读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由薄到厚,然后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节课才有可能成功。 课堂活动设置的取舍 年轻教师在设计自己的公开课时,常常会有一个通病,就是有好的想法、活动都想放进一堂课里,导致的结果就是活动过多,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少,教学节奏匆匆忙忙,结构混乱。
例如,这次听课中一位英语老师展示的一堂听说课。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以单词为中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单词练习活动,五六个单词在前25分钟里不断操练,可能是为了给机械操练增加趣味性,这位老师设计了大小声、找一找,fruit down,magic eye等六七个不同的单词练习活动,每个活动费时一至三分钟不等,学生很活跃,25分钟左右才进入课文教学,进行了听力练习、课文朗读,之后的角色扮演因为时间不够草草了事,本应该成为成果展示和课堂亮点的地方被完全忽视了。整堂课学生看似活跃,但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只有几个单词,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情境的体会都成了次要的部分。
在笔者看来,首先这堂课在活动设置上存在主次不分的问题。因此,教师安排活动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安排。所以设计时,要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在重点难点处多花功夫。要先考慮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先考虑要用哪些活动,目标相同的同类活动不要过多,不要觉得你想展示这个活动就一定要把它加进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所以,该舍的地方一定要舍得,有舍才有得。其次,设计的活动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像上文提到的英语课,练习单词的活动应该有,但是不是每个单词都要有,也不意味着难易程度不同的单词活动练习的时间和频率上没有差别,所以根据难易程度增减练习的分量是必须的。
另外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用时髦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用适当分量的活动将它们串联起来,而且不破坏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过渡自然,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使整节课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是公开课设计必须做到的。
新教师上公开课的缺陷板书 除了语言不精炼之外,另一个比较深刻感受的是:现在的年轻教师们都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写板书。大部分老师的板书要么与课堂关系不大(全部是课堂小组评价),要么缺乏逻辑性不能起到统帅全局的作用。可能是由于现在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了使用多媒体,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用PPT来呈现。
那么板书是不是就不必要了?显然不是。PPT展示的页面总是很快地翻过去了,并不像板书那样可以长时间向学生传达信息,也不像板书那样灵活,可以随时做出修改和拓展,便于学生进行各种发散思维。PPT上的展示板书设计也不像黑板板书那样逐渐成形,引领思维。
但是平铺直叙、循规蹈矩的板书并不能成为亮点。现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成系统的脉络,这才是板书该有的样子。特别是语文课,我们可以更多地发掘板书的潜力。
善于撰写教学反思 最近的这次教学比武,与以前不同的一点是听了预赛的课,也听了决赛的课。笔者发现,部分授课教师决赛中的课和预赛中的课基本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和调整,教学效果往往是决赛的课不如预赛的课。而且教师的教学灵活性明显不够,当学生的学情不如预赛时,教师仍然死板地使用原有的设计进行教学,对课堂节奏的控制也混乱了。其实一节好课,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了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
课上完了,必须要进行反思。反思就是要总结优秀之处,改进不足之处。授课教师可以反思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有没有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如果达到了,有没有亮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没有可以给人借鉴的教学方法,学生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学习体验,以此为线索不断思考改进,好的变得更好。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又应该做什么样的修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更好,要及时对教学中的失误进行补救。只有反思了,才有进步,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结束语
总之,公开课的设计和实施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考虑实施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细节。笔者的思考也仍继续。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炉亭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