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观察看公开课教学活动细节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因此在教师公开课课堂设计问题方面,获得了许多有用的参考素材。在文中,笔者以一次教学比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线索,从观课、议课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公开课;合理组织;课前调动;精炼语言;活动设置;板书;反思
  近年来,笔者参与了多次课堂教学的观察活动,包括送教下乡的磨课、议课;口语交际课教学研讨;课改课评定活动等等。在我县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笔者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由此就教师公开课课堂设计问题,获得了许多有用的参考素材,使笔者对公开课的教学课堂组织有了更多的思考。
  主办方应注意活动的合理性
  上市级、县级公开课时,尤其是参加教学比武时,教师面对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没有任何了解。如果公开课教学点所提供的每个班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平均,那么,教师的教学表现一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
  但是,最近笔者观摩的这次教学比武,预赛阶段的教学点提供的学生都是基础较好的,大部分参赛教师都能非常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课堂设计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凑一目了然。而决赛阶段教学点提供的学生是由授课教师抽签决定的,并且每个班的学生水平并不平均,基础差距很大。有的老师抽到的学生基础不好,配合度不高,体现在即使老师上的课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学生也没能做出积极的应对,教师设计好的流程难以进行。
  主办方的做法,人为地为任课教师设置了障碍,毕竟无论是授课教师也好,还是听课教师也好,都很清楚一点:课堂教学要出彩关键在学生。如果教师授课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没有有效地参与,无论老师讲得多精彩,这仍然不会是一节合格的课。
  所以,就活动组织而言,这一次的教学比武存在很大问题。如果公开课的主办方提供的学生在学情上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提供的是后进班级,那么课前有必要事先通知授课教师,要给授课教师适当的时间进行准备;并且在进入赛场前,让授课教师与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便于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这一点在怀化市举办的教学技能比赛中就做得好一些,先不说比赛地提供的学生,每一个授课教师在赛前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与学生做交流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帮助师生消除了陌生感。
  这可能也与我县举办这类比赛的次数较少,经验不足有关。事实上,即使各个省市都有这类教学比武活动,但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活动方案,都只会涉及活动目标、内容,对教师和课程的要求等内容,至于活动安排的细节则只字不提。很多地方都是自己设计,摸石头过河,这并不利于教研活动的推广。这次的经验为我们以后举办相应活动提供了一些参考。
  公开课授课应注意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是公开课主办方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接下来谈谈作为授课教师,应该关注的各种问题:
  如何在公开课前与陌生学生进行沟通 前文提过,上公开课时,尤其是参加教学比武时,教师面对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没有任何了解。如何在公开课前与陌生学生进行沟通,如何课前组织教学,让学生进入积极状态,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课前准备阶段与学生接触时,很多老师不知道该问学生些什么,与学生交流些什么。通过笔者的一系列课堂观察,笔者想给新教师们提供一些思路。首先,如果是为了消除紧张情绪,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与学生做做自我介绍,可以询问学生的喜好。其次,在交流中把握学生的认知障碍。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从来没学过,要看知识基础掌握的情況会不会影响本节课的进行,课上的内容也以新知识为重进行;如果学过,就要在授课中适当调整教学的比重,将教学重心由学习新知移到提升拓展上,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内容忘得差不多了,课前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做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问问学生,他们的任课教师有哪些常用的课堂组织手段,有什么口令,都可以借鉴一下。
  进行课前调动 上课之前如果没有充足的课前预备时间,那么就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交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如时间允许,可以和学生做个小游戏、讲个小笑话,让学生动一动,消除学生紧张心理的同时也能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上课前如何与学生沟通,选择怎样沟通方式,可谓是各师各法,各有不同。常用做法就是“课前三分钟”。
  教学语言精炼上下功夫 在最近听的二十余节公开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主要表现在:一是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喜欢作解释,而不喜欢以问题开路,层层深入。但就教学的引导性而言,提问胜过解释。有提问就会有互动、有交流,有教学相长。二是部分授课教师喜欢反复重复学生所回答的内容,甚至在还不确定回答是否正确的情况下就反复重复,笔者认为这样的重复不仅多余,还可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强化错误。
  部分教师除了多余的口头禅之外,还会多次问“懂了吗?”“明白了吗?”这些几乎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问题,这对教学并没有促进意义。
  要解决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的问题,备详案是一个好的方法。所谓备详案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由薄读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由薄到厚,然后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节课才有可能成功。   课堂活动设置的取舍 年轻教师在设计自己的公开课时,常常会有一个通病,就是有好的想法、活动都想放进一堂课里,导致的结果就是活动过多,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少,教学节奏匆匆忙忙,结构混乱。
  例如,这次听课中一位英语老师展示的一堂听说课。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以单词为中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单词练习活动,五六个单词在前25分钟里不断操练,可能是为了给机械操练增加趣味性,这位老师设计了大小声、找一找,fruit down,magic eye等六七个不同的单词练习活动,每个活动费时一至三分钟不等,学生很活跃,25分钟左右才进入课文教学,进行了听力练习、课文朗读,之后的角色扮演因为时间不够草草了事,本应该成为成果展示和课堂亮点的地方被完全忽视了。整堂课学生看似活跃,但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只有几个单词,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情境的体会都成了次要的部分。
  在笔者看来,首先这堂课在活动设置上存在主次不分的问题。因此,教师安排活动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安排。所以设计时,要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在重点难点处多花功夫。要先考慮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先考虑要用哪些活动,目标相同的同类活动不要过多,不要觉得你想展示这个活动就一定要把它加进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所以,该舍的地方一定要舍得,有舍才有得。其次,设计的活动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像上文提到的英语课,练习单词的活动应该有,但是不是每个单词都要有,也不意味着难易程度不同的单词活动练习的时间和频率上没有差别,所以根据难易程度增减练习的分量是必须的。
  另外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用时髦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用适当分量的活动将它们串联起来,而且不破坏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过渡自然,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使整节课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是公开课设计必须做到的。
  新教师上公开课的缺陷板书 除了语言不精炼之外,另一个比较深刻感受的是:现在的年轻教师们都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写板书。大部分老师的板书要么与课堂关系不大(全部是课堂小组评价),要么缺乏逻辑性不能起到统帅全局的作用。可能是由于现在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了使用多媒体,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用PPT来呈现。
  那么板书是不是就不必要了?显然不是。PPT展示的页面总是很快地翻过去了,并不像板书那样可以长时间向学生传达信息,也不像板书那样灵活,可以随时做出修改和拓展,便于学生进行各种发散思维。PPT上的展示板书设计也不像黑板板书那样逐渐成形,引领思维。
  但是平铺直叙、循规蹈矩的板书并不能成为亮点。现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成系统的脉络,这才是板书该有的样子。特别是语文课,我们可以更多地发掘板书的潜力。
  善于撰写教学反思 最近的这次教学比武,与以前不同的一点是听了预赛的课,也听了决赛的课。笔者发现,部分授课教师决赛中的课和预赛中的课基本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和调整,教学效果往往是决赛的课不如预赛的课。而且教师的教学灵活性明显不够,当学生的学情不如预赛时,教师仍然死板地使用原有的设计进行教学,对课堂节奏的控制也混乱了。其实一节好课,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了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
  课上完了,必须要进行反思。反思就是要总结优秀之处,改进不足之处。授课教师可以反思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有没有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如果达到了,有没有亮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没有可以给人借鉴的教学方法,学生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学习体验,以此为线索不断思考改进,好的变得更好。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又应该做什么样的修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更好,要及时对教学中的失误进行补救。只有反思了,才有进步,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激发更多的创造性。
  结束语
  总之,公开课的设计和实施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考虑实施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细节。笔者的思考也仍继续。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炉亭坳学校)
其他文献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本次修改的核心内容为:明确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允许举办
随机将134只70周龄的罗曼商品蛋鸡分成2组,A组采用全饥饿法,B组采用高锌日粮法(2%的氧化锌),研究不同换羽方法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组的蛋鸡在产蛋数、产蛋率、
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何种职业,今天我们都有一个骄傲的身份就是领读者。同时,我作为一名出版人、出版方的代表和本次大会协办单位的代表,非常荣幸地在这里发布由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和我们山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的《中国中小学教師基础阅读书目》,能为老师和朋友们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倍感自豪。刚才视频里介绍了这一系列书研发的过程,确实来之不易,如果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核心理念,那么在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这些教改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由点带面,能够激发和调动更多的基层学校以及地方政府,从而加速我国整体性的教
摘要:问题是数学课堂的中心,是串联各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问题的凸显、提炼、分析、解决等环节都是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推升数学素养的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问题为抓手,推动学生的深入学习。  关键词: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效课堂  问题是数学课堂的核心,因此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必然会增长知识,增进能力,拓展数学思维,累积重要的方法
自课程改革以来,英语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最新修订的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中,明显感受到英语课程从学到用的转变,在其“课程设计思路”中写道:“高中英语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使他们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英语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英语素养
在制品石墨化工序中,为克服传统的供电装置所存在的缺陷,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证明;采用恒功能供电技术,减少短网损耗等是降低耗电量,节约能源的最有效途径。
该产品所用各种维生素均选用进口维生素单体微粒包被,质量稳定,是毛皮动物繁殖期的必用产品。
播种技术是决定苜蓿种植能否成功的关键措施,首先要认真做好选种,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处理工作,掌握种子最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