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在校生活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级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教师就必须得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即构建好班级文化。
【关键词】建设 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28-01
素质教育是国家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是在工作模式等方面都要自觉地实现跨世纪的转变。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有责任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
学生的在校生活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级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教师就必须得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即构建好班级文化是一个重要途径。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就是班级风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激励、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能促进班级的快速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立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包括学习、纪律、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目标就像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并永远不偏离航向,因此,确立班级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这些目标可以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张帖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另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权责明确,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此外,我认为不宜把班级目标定得过大。过大,总也实现不了这个目标,久而久之,学生的激情有可能就会慢慢消逝。这和我们在教学法中所提的“抓住重点,分散难点。”是一个道理。我们在确立班级目标时,可以定一个总体的大目标,另外定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让学生在实现这些小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美化教室环境
优化教室环境,是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更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上提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地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而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对教室的布置不可忽视。优美的教室环境能让学生增加集体荣誉感,他们会以在这样一个班级而感到自豪,这也就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同时优美的教室环境不仅能给学生增添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后的疲劳,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在布置教室时不能太随意、太盲目。
首先,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每一版块的设计在形式上要注意与教室的整体环境相匹配。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审美的心理需求,如低年级的教室布置可以加进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但高年级的教室则要求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整体感觉不能显得太幼稚。
其次,要精心选择内容。在布置教室时,老师要注意实效性,既要让教室的布置体现美感,更要让它帮助学生全方位得到提高。如在教室的两边可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求知;国旗、班训,则放在黑板的上方,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并增强爱国情感。
最后,还要注意教室布置内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如名人名言、班训等一般要具有稳定性,我们不能随意更改,而“黑板报”、“知识之窗”等栏目就必须要注意定时更新,如果长时间不变,就变成了走形式主义,也会给学生带来不求上进、不求创新的消极影响,这不仅不能催促学生奋进,反而让学生产生懈怠的情绪,这就达不到教室布置的目的了。
“让教室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就是美化教室环境的关键所在。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空间,可以催学生奋进,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让整洁、美观的教室环境,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境,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使其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
三、树立良好形象
班级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个人形象上。这里的个人形象,既包括外在仪表,也包括内在精神风貌。
首先谈谈外在仪表的重要性。教师的着装、举止,都会无声的影响学生的个性。一个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就不会注意到学生生活、学习细节上的小毛病,所教的学生也就跟他差不多了。因此,教师要注重仪表美,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才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合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班上学生的仪表美也很重要,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再说说内在精神风貌。所谓精神风貌,我认为这是指一个人对工作、对学习的一个认真态度。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太大的激情,那他所做工作的效率也不会很高。想想:当学生们满怀激情、精神抖擞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来给他们讲课时,老师却拖拖拉拉、萎靡不振地走了进来,学生的心理会遭受多大的打击呀。反过来,如果教师兴致勃勃地找学生们商量如何开展班级活动时,学生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师的热情也会减少很多的。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使工作、学习效率大打折扣。由此看来,教师带头并引导学生共同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工作、学习永远充满激情,这是很有必要的。
良好的形象,这不仅代表了教师、学生的个人形象,更代表了一个班集体的整体形象,这也是一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树立良好形象是构建班级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如果能好好地利用起来,发挥出它的功能,将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得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我们的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占玉.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交际. 2013(10).
[2]许步亮.做一个多才多艺的班主任[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邹莹.学校激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4]王健.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J]学周刊. 2014(02).
【关键词】建设 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28-01
素质教育是国家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是在工作模式等方面都要自觉地实现跨世纪的转变。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有责任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
学生的在校生活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级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教师就必须得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即构建好班级文化是一个重要途径。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就是班级风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激励、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能促进班级的快速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立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包括学习、纪律、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目标就像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并永远不偏离航向,因此,确立班级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这些目标可以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张帖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另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权责明确,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此外,我认为不宜把班级目标定得过大。过大,总也实现不了这个目标,久而久之,学生的激情有可能就会慢慢消逝。这和我们在教学法中所提的“抓住重点,分散难点。”是一个道理。我们在确立班级目标时,可以定一个总体的大目标,另外定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让学生在实现这些小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美化教室环境
优化教室环境,是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更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上提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地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而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对教室的布置不可忽视。优美的教室环境能让学生增加集体荣誉感,他们会以在这样一个班级而感到自豪,这也就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同时优美的教室环境不仅能给学生增添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后的疲劳,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在布置教室时不能太随意、太盲目。
首先,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每一版块的设计在形式上要注意与教室的整体环境相匹配。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审美的心理需求,如低年级的教室布置可以加进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但高年级的教室则要求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整体感觉不能显得太幼稚。
其次,要精心选择内容。在布置教室时,老师要注意实效性,既要让教室的布置体现美感,更要让它帮助学生全方位得到提高。如在教室的两边可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求知;国旗、班训,则放在黑板的上方,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并增强爱国情感。
最后,还要注意教室布置内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如名人名言、班训等一般要具有稳定性,我们不能随意更改,而“黑板报”、“知识之窗”等栏目就必须要注意定时更新,如果长时间不变,就变成了走形式主义,也会给学生带来不求上进、不求创新的消极影响,这不仅不能催促学生奋进,反而让学生产生懈怠的情绪,这就达不到教室布置的目的了。
“让教室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就是美化教室环境的关键所在。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空间,可以催学生奋进,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让整洁、美观的教室环境,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境,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使其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
三、树立良好形象
班级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个人形象上。这里的个人形象,既包括外在仪表,也包括内在精神风貌。
首先谈谈外在仪表的重要性。教师的着装、举止,都会无声的影响学生的个性。一个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就不会注意到学生生活、学习细节上的小毛病,所教的学生也就跟他差不多了。因此,教师要注重仪表美,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才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合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班上学生的仪表美也很重要,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再说说内在精神风貌。所谓精神风貌,我认为这是指一个人对工作、对学习的一个认真态度。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太大的激情,那他所做工作的效率也不会很高。想想:当学生们满怀激情、精神抖擞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来给他们讲课时,老师却拖拖拉拉、萎靡不振地走了进来,学生的心理会遭受多大的打击呀。反过来,如果教师兴致勃勃地找学生们商量如何开展班级活动时,学生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师的热情也会减少很多的。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使工作、学习效率大打折扣。由此看来,教师带头并引导学生共同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工作、学习永远充满激情,这是很有必要的。
良好的形象,这不仅代表了教师、学生的个人形象,更代表了一个班集体的整体形象,这也是一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树立良好形象是构建班级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如果能好好地利用起来,发挥出它的功能,将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得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我们的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占玉.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交际. 2013(10).
[2]许步亮.做一个多才多艺的班主任[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邹莹.学校激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4]王健.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J]学周刊.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