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文学奖获得者莱辛以其多元化的主题、独到的视角和大胆的实验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的读者。而国内对她的"小经典"――《第五个孩子》的研究大都是泛论她创作所涉及的种族问题,女性主义思想和政治关怀等,对于这部小说的具体文本的分析很少,笔者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本小说,即本出生后作为一个"怪胎",他的生存斗争演绎了人的生存的符号意义:人从被动的生存向主动的生存、自由的生存转化的过程。
二、"生存"的符号意义
(一)被动的生存
主人公是大卫和海蕊的第五个孩子本,常被周围的人称为"怪物","返祖现象"等等。本渴望得到亲人的认可,以及怎样在这样一个异己的世界里生存。从小说表面看,本的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不仅有些恐怖,然而当把的事实放入生活大空间时,它们的符号意义远远超出了实际意义。
本的母亲以及周围人所做的都是如何保护自己,保护其他孩子,甚至于保护他们的宠物不受到本的伤害。生存对于本来说 ,仅仅是"生",即活着,这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主体性缺失的不自由状态。在这种不平等的家庭结构中,没有人愿意和在本一起,甚至于他的父母都无法正常与他相处。他在用异己的家庭的精神支配自己,用异己的家庭的行为禁锢自己,用异己的家庭的意志主宰自己。
(二)主动的生存
如果说,这种听命于异己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已经让本忽略了自我的本质,那么,当海蕊因为母亲的责任到看守所把本接回家来,大卫以及家里的其他孩子都不喜欢他,以及在学校被同学们看不起,视为"怪胎"时,本的自我终于有所觉醒,因此,他开始公然的不理海蕊的反对,和社会底层的少年约翰走的很近。
此时本的生命就体现了"生存"概念的第二个分解成分:"存"。"存"即活下去,而主动地活下去是一种赋予生命主体性意义的行动,是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自由追求。尽管在约翰的眼里本仍然是异己,但这至少说明了他和人类是可以相处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三)自由的生存
禁闭激起人对获得自由的渴望。有时,本会"无缘山地突然跑出去,窜到花园里,然后冲出大门,跑到街上",在车水马龙中仿徨。最后,约翰的离开使本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想逃离当下生活的越来越强烈。而本追求的是生存的终极意义:生活的自由。
本从一出生就得不到人类的认可,他一直在寻求着一种正常的生活。本从一个事事被海蕊控制的孩子转化为一个和社会底层少年在一起的混混。本用他的实际行动在报复海蕊及全家。这都是在"生存符号"的终极意义感召下完成的。他生存的终极意义――-自由,以一种报复的方式彰显了自我,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结论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人的存在不仅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存在。本把自己的行为作为生存的标准,把自己的自由当作最大的自由。但是所谓的自我建构,必须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他律,人性中最原始的野蛮、最无人格的本质必将毁灭自身。所以在小说的结尾本离家出走,尽管他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但是本与他们的关系却不会消失,他将永远生活在这种关系中而无法解脱。
参考文献:
[1]Doris Lessing. The Fifth Child [M].New York: Vintage Books,1989.
[2]Hawkes, T.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 1977.
[3]Jean Picketing,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 [M].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90.
[4]Klein,Carole. A Biography of Doris Lessing [M].London: Duckworth, 2000.
[5]Warren Robert Penn .Understanding Fiction [M].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1959
[6]Zhang Zhongzai.20th-Centu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7]刘玉梅,刘玉红.论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空间意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8(3).
[8]卢婧.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当代外国文学[J].2008(4): 75-81.
[9]王丽丽.寓言和符号:莱辛对人类后现代状况的诠释[J].当代外国学,2008(1).
[10]乌蒙勃托•艾可,卢德平译.符号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文学奖获得者莱辛以其多元化的主题、独到的视角和大胆的实验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的读者。而国内对她的"小经典"――《第五个孩子》的研究大都是泛论她创作所涉及的种族问题,女性主义思想和政治关怀等,对于这部小说的具体文本的分析很少,笔者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本小说,即本出生后作为一个"怪胎",他的生存斗争演绎了人的生存的符号意义:人从被动的生存向主动的生存、自由的生存转化的过程。
二、"生存"的符号意义
(一)被动的生存
主人公是大卫和海蕊的第五个孩子本,常被周围的人称为"怪物","返祖现象"等等。本渴望得到亲人的认可,以及怎样在这样一个异己的世界里生存。从小说表面看,本的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不仅有些恐怖,然而当把的事实放入生活大空间时,它们的符号意义远远超出了实际意义。
本的母亲以及周围人所做的都是如何保护自己,保护其他孩子,甚至于保护他们的宠物不受到本的伤害。生存对于本来说 ,仅仅是"生",即活着,这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主体性缺失的不自由状态。在这种不平等的家庭结构中,没有人愿意和在本一起,甚至于他的父母都无法正常与他相处。他在用异己的家庭的精神支配自己,用异己的家庭的行为禁锢自己,用异己的家庭的意志主宰自己。
(二)主动的生存
如果说,这种听命于异己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已经让本忽略了自我的本质,那么,当海蕊因为母亲的责任到看守所把本接回家来,大卫以及家里的其他孩子都不喜欢他,以及在学校被同学们看不起,视为"怪胎"时,本的自我终于有所觉醒,因此,他开始公然的不理海蕊的反对,和社会底层的少年约翰走的很近。
此时本的生命就体现了"生存"概念的第二个分解成分:"存"。"存"即活下去,而主动地活下去是一种赋予生命主体性意义的行动,是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自由追求。尽管在约翰的眼里本仍然是异己,但这至少说明了他和人类是可以相处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三)自由的生存
禁闭激起人对获得自由的渴望。有时,本会"无缘山地突然跑出去,窜到花园里,然后冲出大门,跑到街上",在车水马龙中仿徨。最后,约翰的离开使本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想逃离当下生活的越来越强烈。而本追求的是生存的终极意义:生活的自由。
本从一出生就得不到人类的认可,他一直在寻求着一种正常的生活。本从一个事事被海蕊控制的孩子转化为一个和社会底层少年在一起的混混。本用他的实际行动在报复海蕊及全家。这都是在"生存符号"的终极意义感召下完成的。他生存的终极意义――-自由,以一种报复的方式彰显了自我,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结论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人的存在不仅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存在。本把自己的行为作为生存的标准,把自己的自由当作最大的自由。但是所谓的自我建构,必须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他律,人性中最原始的野蛮、最无人格的本质必将毁灭自身。所以在小说的结尾本离家出走,尽管他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但是本与他们的关系却不会消失,他将永远生活在这种关系中而无法解脱。
参考文献:
[1]Doris Lessing. The Fifth Child [M].New York: Vintage Books,1989.
[2]Hawkes, T.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 1977.
[3]Jean Picketing,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 [M].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90.
[4]Klein,Carole. A Biography of Doris Lessing [M].London: Duckworth, 2000.
[5]Warren Robert Penn .Understanding Fiction [M].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1959
[6]Zhang Zhongzai.20th-Centu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7]刘玉梅,刘玉红.论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空间意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8(3).
[8]卢婧.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当代外国文学[J].2008(4): 75-81.
[9]王丽丽.寓言和符号:莱辛对人类后现代状况的诠释[J].当代外国学,2008(1).
[10]乌蒙勃托•艾可,卢德平译.符号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