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的教学。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感染性和陶冶性,这是语文课的突出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也反映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阅读教学更应体现语文学习的切身体验性。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特别有兴趣的部分做出反应,也许是看似幼稚的质疑,可能是极富创意的个人理解与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我们要“探”课文的“意”必须首先入境,只有入了“境”,才能“探”出作品的“意”。如通过语言,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文本意义在于揭示圆明园毁灭的意义,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从圆明园的几个“有”去体会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其次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体会,如:对圆明园的建筑宏伟,你还了解多少,是怎么了解的?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身临其境,你有过什么感受?有关知识与生活经验参与的个性化阅读,能使学生更加深刻体验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再次,通过多媒体演示圆明园的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引导想象和谈感受。
二、以读入境,抓住情感触发点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从读有所知到生疑再到解疑的过程。朱光潜先生说:“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朗朗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不能没有学生的朗朗书声。
如《月光曲》一课有关月光曲内容一节,是皮鞋匠根据贝多芬的乐曲产生的联想,旋律由平静到激昂。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时,应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前部分用平静、低缓的语气读,而后半部分用激动、高昂的语气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中。然后,让男生读,女生闭目静听,想象月光曲的情境;读完后反之。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激发起美的情感。
再如《生命的壮歌》一课中,有这样两段话:“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放松,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队队羚羊腾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这两段文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它是文章情感的高潮,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这两种动物的深深敬佩之意和赞颂之情,在教学时结合前面的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那种至死不渝的精神。有的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时,禁不住眼眶里都闪动着泪花。
三、挖掘内涵,突出情感体验点
学生的情感是最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伴随着情感,他们的认知活动就会更加主动、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能体现他们的个性。课文中的言语无论是否具有形象性,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学生在阅读中就要在理解课文言语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这就是《文心雕龙》提出的“披文以入情”。
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也就相当深入了。叶老说:“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岂但给你一点赏文的兴趣,这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重视突出情感体验点,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对写景一类的课文,我们就要将学生引入到作品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中,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色,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如《鸟的天堂》的具体教学可通过以下环节完成:①理思路,领略结构美(两次游,各有侧重。树和鸟构成了“鸟的天堂”这一完整和谐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②品语句,赏析画面美(从赏的画面入手,分析语言,引导学生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之处);③多朗读,体会意境美(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达到和作者情感沟通);④归纳中心,理解情感美。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又是语文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语文教学应时时不忘情感熏陶,使“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合一,融为一体,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小学(226661)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也反映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阅读教学更应体现语文学习的切身体验性。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特别有兴趣的部分做出反应,也许是看似幼稚的质疑,可能是极富创意的个人理解与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我们要“探”课文的“意”必须首先入境,只有入了“境”,才能“探”出作品的“意”。如通过语言,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文本意义在于揭示圆明园毁灭的意义,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从圆明园的几个“有”去体会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其次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体会,如:对圆明园的建筑宏伟,你还了解多少,是怎么了解的?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身临其境,你有过什么感受?有关知识与生活经验参与的个性化阅读,能使学生更加深刻体验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再次,通过多媒体演示圆明园的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引导想象和谈感受。
二、以读入境,抓住情感触发点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从读有所知到生疑再到解疑的过程。朱光潜先生说:“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朗朗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不能没有学生的朗朗书声。
如《月光曲》一课有关月光曲内容一节,是皮鞋匠根据贝多芬的乐曲产生的联想,旋律由平静到激昂。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时,应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前部分用平静、低缓的语气读,而后半部分用激动、高昂的语气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中。然后,让男生读,女生闭目静听,想象月光曲的情境;读完后反之。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激发起美的情感。
再如《生命的壮歌》一课中,有这样两段话:“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放松,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队队羚羊腾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这两段文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它是文章情感的高潮,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这两种动物的深深敬佩之意和赞颂之情,在教学时结合前面的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那种至死不渝的精神。有的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时,禁不住眼眶里都闪动着泪花。
三、挖掘内涵,突出情感体验点
学生的情感是最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伴随着情感,他们的认知活动就会更加主动、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能体现他们的个性。课文中的言语无论是否具有形象性,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学生在阅读中就要在理解课文言语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这就是《文心雕龙》提出的“披文以入情”。
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也就相当深入了。叶老说:“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岂但给你一点赏文的兴趣,这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重视突出情感体验点,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对写景一类的课文,我们就要将学生引入到作品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中,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色,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如《鸟的天堂》的具体教学可通过以下环节完成:①理思路,领略结构美(两次游,各有侧重。树和鸟构成了“鸟的天堂”这一完整和谐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②品语句,赏析画面美(从赏的画面入手,分析语言,引导学生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之处);③多朗读,体会意境美(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达到和作者情感沟通);④归纳中心,理解情感美。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又是语文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语文教学应时时不忘情感熏陶,使“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合一,融为一体,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小学(22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