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21世纪激烈的竞争,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近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以“积累”与“激励”为主线,学生能做到“有情可抒,有感能发,有话能写”。下文针对小学生作文指导过程中的“积累”与“激励”,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作文指导的主线之一——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积累,学生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学生内心有情不会抒发,内心有感不会表达;没有写作技巧的积累,学生作文将不能做到“言之有序”,缺乏感染力。
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我们在学生作文指导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然而,学生常常对此熟视无睹,更没有仔细观察、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事实上,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使每天在往返于家庭、学校的路上,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的荒地建成了幢幢洋房,破旧的房屋改成了气派的高楼,还有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游戏,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的素材。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决定了写作材料的丰富性,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而后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
1.扎实课堂,感悟语言
积累是个过程,首先要立足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要让学生有积累语言的意识和方法,教师首先要改变阅读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上变学习课文为学习语言,在教学内容上变分析为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在教学方法上变讲解为学生自我感悟,在教学要求上变理解为运用。
2.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首先,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很广,我根据学生特点,向他们推荐课外书报目录,对阅读范围进行指导,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作品,各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以及中华民族的瑰宝——经典诗文。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结合;要边读边思,展开丰富的想象;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及时作批注并写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其次,为促使学生自觉阅读,我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检查课外阅读效果。“古诗朗诵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是我班每学期必须举行的活动;摘抄好词好句在《采蜜本》上,是我班学生每天的“工作”。
3.指导单项训练,积累写作技巧
丰富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是学生写作文的前提条件,要写出语言流畅、言之有序、有感染力的作文来,还必须在各种单项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技巧,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我还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科幻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二、作文指导的主线之二——激励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兴趣明显冷淡。怎样采取恰当方法,切实提高作文兴趣,是整体提高班级作文水平的首要目标。
1.积极发展学生作文的兴趣。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来改进作文教学模式:
(1)自主性。习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具有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自主地参与,充分地体验,自由地表达,并在教学活动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
(2)开放性。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放,才能体现自主。开放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召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渠道的开放,除课堂教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活动和家庭社会活动都可以为写好作文服务;写作方式的开放,除个人作文外,还可以采用合作作文等方式;作文评价的开放,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让同学、家长评价,甚至让习作走出校园,由社会来评价。此外还有题材的开放、体裁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等。
(3)创新性。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创新性。创新,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把学生吸引到习作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从学生身上做起。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在题材、结构、思想、表达上充分发挥自主性,使作文具有一种新概念的特征。
2.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引进一些作文“新思维”,介绍一些新的人文评价标准。我组织学生成立了手抄报编辑部,办有《小作家》《我的家园》《语文园地》《阅读之友》等手抄小报,这些手抄小报均由学生负责组稿、编辑、抄写。 3.榜样激励,让学生追求成功。首先把学生的优秀作文送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广播,或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向《作文报》等报刊、杂志推荐发表,凡有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文,我必定大力宣传,鼓励学生们向他学习。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声中获得了力量,也给全班学生树立了榜样。其他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作文积极性空前高涨。其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赛前认真指导,赛后总结经验、教训。
4.激励学生求真求实,表达真情实感。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学生只有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情感才能引发出写作的动机。学生对一些社会生活现象并非没有自己的看法,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好恶褒贬等态度无不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坚持求真求实的写作态度,“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做真人。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审美指导,让学生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文章中体现自尊和他尊、理解与信任、同情与人道、平等与博爱。这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现出来。有了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实,写出真情实感。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获得写作的乐趣。学生在初步接触作文时,肯定是进退维谷、无从下笔。此时,教师应努力引导、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找到作文的窍门,愉快地学习,发挥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者不加考虑、不屑一顾地全盘否定,使学生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为对作文的厌恶,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会自行消退。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容易使其产生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6.尊重学生劳动成果,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必须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单一的教师批改模式,变为教师与学生面评面改,选取某个学生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当面互相讨论、修改,在修改中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喝彩。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和学生共同讨论,耐心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者由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全班评讲。或者举行佳作赏评会,每个学生自选一个时期以来最优秀的代表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由大家来做赏析评价。在整个评讲过程中,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坚持体现激励原则。
一、作文指导的主线之一——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积累,学生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学生内心有情不会抒发,内心有感不会表达;没有写作技巧的积累,学生作文将不能做到“言之有序”,缺乏感染力。
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我们在学生作文指导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然而,学生常常对此熟视无睹,更没有仔细观察、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事实上,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使每天在往返于家庭、学校的路上,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的荒地建成了幢幢洋房,破旧的房屋改成了气派的高楼,还有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游戏,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的素材。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决定了写作材料的丰富性,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而后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
1.扎实课堂,感悟语言
积累是个过程,首先要立足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要让学生有积累语言的意识和方法,教师首先要改变阅读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上变学习课文为学习语言,在教学内容上变分析为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在教学方法上变讲解为学生自我感悟,在教学要求上变理解为运用。
2.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首先,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很广,我根据学生特点,向他们推荐课外书报目录,对阅读范围进行指导,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作品,各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以及中华民族的瑰宝——经典诗文。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结合;要边读边思,展开丰富的想象;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及时作批注并写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其次,为促使学生自觉阅读,我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检查课外阅读效果。“古诗朗诵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是我班每学期必须举行的活动;摘抄好词好句在《采蜜本》上,是我班学生每天的“工作”。
3.指导单项训练,积累写作技巧
丰富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是学生写作文的前提条件,要写出语言流畅、言之有序、有感染力的作文来,还必须在各种单项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技巧,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我还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科幻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二、作文指导的主线之二——激励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兴趣明显冷淡。怎样采取恰当方法,切实提高作文兴趣,是整体提高班级作文水平的首要目标。
1.积极发展学生作文的兴趣。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来改进作文教学模式:
(1)自主性。习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具有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自主地参与,充分地体验,自由地表达,并在教学活动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
(2)开放性。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放,才能体现自主。开放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召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渠道的开放,除课堂教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活动和家庭社会活动都可以为写好作文服务;写作方式的开放,除个人作文外,还可以采用合作作文等方式;作文评价的开放,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让同学、家长评价,甚至让习作走出校园,由社会来评价。此外还有题材的开放、体裁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等。
(3)创新性。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创新性。创新,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把学生吸引到习作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从学生身上做起。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在题材、结构、思想、表达上充分发挥自主性,使作文具有一种新概念的特征。
2.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引进一些作文“新思维”,介绍一些新的人文评价标准。我组织学生成立了手抄报编辑部,办有《小作家》《我的家园》《语文园地》《阅读之友》等手抄小报,这些手抄小报均由学生负责组稿、编辑、抄写。 3.榜样激励,让学生追求成功。首先把学生的优秀作文送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广播,或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向《作文报》等报刊、杂志推荐发表,凡有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文,我必定大力宣传,鼓励学生们向他学习。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声中获得了力量,也给全班学生树立了榜样。其他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作文积极性空前高涨。其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赛前认真指导,赛后总结经验、教训。
4.激励学生求真求实,表达真情实感。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学生只有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情感才能引发出写作的动机。学生对一些社会生活现象并非没有自己的看法,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好恶褒贬等态度无不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坚持求真求实的写作态度,“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做真人。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审美指导,让学生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文章中体现自尊和他尊、理解与信任、同情与人道、平等与博爱。这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现出来。有了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实,写出真情实感。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获得写作的乐趣。学生在初步接触作文时,肯定是进退维谷、无从下笔。此时,教师应努力引导、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找到作文的窍门,愉快地学习,发挥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者不加考虑、不屑一顾地全盘否定,使学生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为对作文的厌恶,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会自行消退。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容易使其产生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6.尊重学生劳动成果,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必须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单一的教师批改模式,变为教师与学生面评面改,选取某个学生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当面互相讨论、修改,在修改中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喝彩。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和学生共同讨论,耐心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者由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全班评讲。或者举行佳作赏评会,每个学生自选一个时期以来最优秀的代表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由大家来做赏析评价。在整个评讲过程中,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坚持体现激励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