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的干货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澜(以下简称“漆”):今年11月份是上海展览季,众多展览一时云集,几乎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在当代艺术市场实际上仍然处于萧条期的当下来看,这种情形有些让人意外。我们2017年第一期将推出一个专题,专门对这些案例进行集结,与大家分享这种盛况,也与大家一起分析这种热潮的潜在动因。目前西岸已经成为上海当代艺术的第一展示、活动兴奋区,而龙美术馆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次你们在11月推出的古代绘画展“敏行迪哲——龙美术馆宋元书画私藏特展”,在当代展览云集的西岸显得很独特。一般来说,这样一个高规格的文博级别的书画展,似乎都应该选择文博界或古代书画研究领域的专家担任,而龙美术馆此次展览的策展班底也比较特别,请你谈谈你的想法。
  刘益谦(以下简称“刘”):這个展览请的是两个年轻人担纲,郝量是画画的。谢晓冬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哲学专业毕业的,我认为他的传统文化底蕴还是比较深厚的,去年“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也是由他参与策展,他对文博类展览已经很熟悉。展览名称由郝暑拟定,“敏行迪哲”,“敏行”,有勉力修身之意,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暗合了民间收藏家的行为态度;“迪哲”,出自《尚书无逸》,“敏行”与“迪哲”就是收藏家的标准,敏于行,因为收藏是很辛苦的事。“迪哲”,是给当下学术研究和创作的启发。他俩凑在一起推出这个展览,也是传统经典和现代经验的结合吧。另外,年轻人相对单纯一些,我们也没有什么限制,全部由他们放开手脚去策划,我觉得这样反而比跟那些所谓的权威人士交流起来轻松、愉快。此外,年轻人在策展、呈现上也与年轻的观众更有亲和力。我们在当代艺术展览季推出这样一个传统经典的展览,也是想让年轻的观众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厚重,特别是一些从事当代艺术的年轻人,也想让他们感受到传统经典的重要性。
  我认为“专家”的说法值得分析。今天关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收藏已经远远不是以前体制系统的状况,已经没必要迷信权威一一但肯定要尊重知识。事实上,你在系统里面算是个专家,有一个专家的头衔,但没有真才实学,只能是败坏了专家的名号。相反,你不在系统之内,只要有眼光有学问,系统之外自然有你的天地。我不太在乎名头,也不管是文博系统内还是系统之外的,还是要看实际效果。我这次就请了两个年轻人,比如说年轻的谢晓冬,我认为他在业界的口碑就很好。
  漆:这次展览规模是比较大的,总共是83件作品?
  刘:这次整个展出了83件藏品,可以这样说吧,这次展览肯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大陆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私人珍藏宋元书画精品特展。其中四十六件是龙美术馆馆藏,另外一半是从海内外二十余位藏家处借来的,比如张萱《唐后行从图》、马远《御题山水》是向海外私人借来的,向谢稚柳先生家借了五六件重要藏品,曾巩《局事帖》是向王中军借的,这个阵容太不容易了。
  漆:向台北藏家借得多吗?
  刘:台北相对比较少,大陆和香港借得比较多。
  漆:大型展览配合高端的学术研讨会,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情况如何?
  刘:这次研讨会也比较成功。我们邀请了海内外诸位专家:张子宁(前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资深研究员)、郑文倩(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萧平(南京博物院鉴定顾问、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金晓明(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章宏伟(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宋史学会理事)等。特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傅申先生,他看了整整一天的作品,连续参加了几天的会议——八十多岁了!这个展览整个社会反响是比较大的。原来我认为,热爱古画的是一个小众群体,并且是年龄偏大的人群,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会比较少。但事实上,这次来观看展览的年轻人大概在观众群体中要占到80%,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次展览让我切身感觉到的就是,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程度也是很让人吃惊的。展览人气爆棚,我自己的理解是当社会稳定,经济长足发展后,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对文化甚至对自我修养的要求就成为一种新的内需。
  漆:这次学术会议有论文集出版吗?是否考虑过全国巡回展出?
  刘:我们出版了一本画册。到目前为止,龙美术馆已经举办了数十场宋元艺术研讨会和讲座。接下来,我们考虑陆续在全国巡回举办宋元艺术研讨会,特别是全国的各大高校,目前基本定下来的有清华和北大,还有中国美术学院。前天策展人谢晓冬还在跟我联系确定展览时间,说把宋元展搬到中国美术学院去展出,他们希望我也能去一次,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漆:这事情确定了吗?
  刘:我是答应了。接下来好像有意愿邀请我们去举办研讨会的学校还蛮多的,都是比较好的高等院校,北京的、上海的、浙江的、广东的等等。这样,经典的东西传播到校园里去,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弘扬吧。
  漆:可以谈谈你早期的收藏吗?你在古代书画收藏里面身经百战,在游泳当中学会游泳。早些年我就听说你专门买拍卖封面作品,很自信,还曾声称不相信专家的意见,这是真实的态度,还是一种愤激言辞?
  刘:专家其实很少敢于买东西——这个问题先放一放。你说封面,对吧?其实我认为有些东西的逻辑其实是很简单的。一家名声好的拍卖公司不可能把一件一般的作品做成封面,对吧7封面往往是某一届或者是某一场拍卖里面比较有亮点的或者比较重要的作品,那买封面也可以理解成买重要的作品。什么是重要的作品7我认为分两类,一类是这个艺术家一生创作的作品中的精品,是能集中代表他的风格和成就的作品;另外一类就是有重要的文献背景和著录的作品。一股来说,如果一家拍卖行征集到这样的作品而不拿来做封面是不大可能的。你看这次保利刚刚拍的任仁发。这件作品我很清楚,当年是四千万,我朋友买走的,当时也是他请我让给他的,是在香港拍出来的——因为是我一个在收藏古画界比较好的朋友,我就让给他了。当时四千多万买这--张画肯定不算便宜,当然正因它是精品——不到十年时间变成三亿多——这就是精品的潜力。这个价格也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艺术精品远非一般的艺术商品可比的,它的潜力是一般艺术商品的几何级数。   漆:对,并且现在这种高低分化特别明显。
  刘:我认为这主要是大家的眼光上去了,判断越来越理性。未来很多年,追逐的重点还是少而精的东西。十几二十年前,大家感觉买到真的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你还得判断这张画好不好,它的艺术地位重不重要?以后越来越讲这个东西。我是比较早就重视《石渠宝笈》的,这样的文献著录在以后还会更加受重视。像任仁发,在民间流传的有《石渠宝笈》著录的,也就最多一两件吧。这样的东西,是相当稀少的东西。这个东西出来一次,离上次出来是七年,对吧?也可能再等十七年这张东西能不能出来都不知道,甚至有可能,它再次在市场上交易已经隔了我们几代人了,这种东西是很难用价格去衡量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这种买封面的办法也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要不要听专家的意见,我认为这个“专家”首先是看定义是什么样的专家。专家的概念是在原来信息封闭和话语权单一的时候形成的,在八九十年代初,大家没有流通,看不到东西,也缺乏学习和交流的途径,在这种情形下,在文博系统里面的人就是专家了。而现在整个市场都流通了,新兴网络又这么发达,人家掌握的知识面和实战经验已经远远超过这种专家了。那么这种专家如果还只是停留于自以为是的职称和头衔,你还敢信任他们吗7从我本身来说,我实战、学习了二十多年,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学习——二十多年了。
  漆:记得你是从1996年就开始收藏的?在收藏起步阶段是怎样形成自己的判断的?是凭直觉?还是凭借经验?
  刘:收藏起步肯定是在1996年以前,二十几年了。事实上看古代绘画的真假,我首先是看年份,就像看一个人的年龄一样,看它大致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这是一种直觉性的东西,不需要一种很强的东西来佐证,有了这种直觉,再去寻找文献和技术的佐证。另外,也要相信市场群众的判断,集体的经验往往是可靠的,一张作品之所以能拍上那个价格,都是集体投票,得票最多的当然是高价位。这其实有点民主选举的意思。现在的艺术市场其实就是一个资本的民主化的生态。知识、文献都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被少数所谓专家垄断。以前要查到一种文献,人托人、跑各种机构,可能半年或几年都没着落。而现在,民间高手拥有的资料和文献可能比文博机构的还要丰富——现在懂的人太多了,各自有各自的生存途径、操作方式,至少知识的权威性被分化为多元化了。
  我早期收藏东西还是向各方询问,综合他们的意见。然后是多看展览,尤其是拍卖展览,不断比较和总结,渐渐就形成了判断的直觉。其实收藏这个东西,你可以说它门槛很高,也可以说它很低。有一点我深信不疑,那就是要克服一种贪婪,不能贪便宜,如果抱着捡漏的心态去收藏,那你迟早难免上当受骗。另外,我认为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你就挑竞争力强的作品,大家都认为好的,那就买好了,群众的认可与信心叠加起来,那就是作品可以无限放大的前景。
  漆:你真正开始正式地介入、大量地收藏古代书画是从哪年开始的?
  刘:我90年代早期就开始了。
  漆:你买的第一件宋画大概是什么时候?
  刘:好像是90年代中期,像是一张《石渠宝笈》著录的,好像就是1996年买的,东西多了,记不清楚了。一晃二十几年了,你想想看,這么多年下来了,我认为我多少还是有点感觉的嘛,买艺术品我买了这么多年,不能说一点感觉没有,感觉还是存在的。
  漆:并且感觉很好。
  刘:也不是。我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买的那个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也是不容易。我举牌加一口价,对方的竟买人也死死咬住加价,大家都是在打心理战,看谁坚持到最后,中间最折磨人的是一手加五万的出价,最后终于熬到六千多万落锤。现在看来是便宜了,我估计后面应该加个零了,对吧?有些东西我认为是可遇不可求的,你买到就买到了。就比如我买的《瑞应图》,一个十几米的卷子,十二段,我估计现在其中一段就能拍出当年整个卷子的钱。这些藏品确实不容易,每一件当时都是咬牙拿下的,这次龙美术馆一共拿出了四十六件,不需要客气,这些藏品在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是能成为重要文物的。
  漆:宋元藏品大概在你整个收藏里面占多大比重?
  刘:这块数量是比较小的,宋元的东西太少嘛——哪里可能像“国宝帮”那样一弄就是一大堆?目前有四十多件,我认为如果一年能买到两件宋元作品那简直就是太幸运了。这几年你发现没有7市场里边的学术水平的进步简直是惊人。就比如我们去年关于《功甫帖》的争论,你看看,所谓专业机构里面的专家对资料、文献的熟悉和占有置哪里能跟他们比?你没有见过的文献材料,别人早就熟悉了。关于这个帖子的著录文献和递传关系,别人是如数家珍,而专家们全是凭主观臆断、信口开河,两边的实力完全不对称。过两年,我在适当的时候会出版一本关于《功甫帖》论争的书,还是希望在学术的层面进行一个总结。当然我也欢迎文博系统的人跟我们龙美术馆进行讨论。
  漆:接下来咱们谈谈当代艺术了。对当代艺术好像王薇关注得比你要早一些,你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关注当代艺术的?
  刘:对,在当代艺术这一块,她可能投入的精力更多一点,当然,我对当代艺术也有自己的看法。
  漆:可以把你的看法说得清楚一点吗?
  刘:首先,我支持我太太收藏当代艺术。在开始的时候,基本纯粹是出于对她个人爱好的支持,因为那时我的兴趣全在古代,对当代缺乏兴趣,也缺乏研究。后来接触多了,发现传统艺术跟当代艺术是一种有力的碰撞,参与和支持当下的全新创造其实很有意思。古代的东西其实面对的是过去,当代的东西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当下,这种碰撞——也可以说是一种互补,让你价值观和文化观念都得到了延伸和放大,这是我切身的感受。当然收藏当代艺术可能短时间里面很难判定它的未来价值,也很难判断这些东西能不能与未来文化产生“化学反应”,带有冒险的性质。但是,历史上任何创造其实都是通过冒险得来的,你想获得未来的肯定和荣耀,也要有愿赌服输的气魄。
  传统与当代的这种碰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艺术语言风格每个时代都在更替,曾经是被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却在未来变成万人追捧的东西,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太多了。最直观的是,举办一个当代的展览,来的年轻人肯定比中老年人更多,这说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未来就在变化之中。从2005年以来,比较成功的当代油画基本都是经历“八五新潮”的那批艺术家,为什么,我认为就是他们在还没有成名的时候顶住压力,专注地创作出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这些作品甚至可以作为表达那个时代思想观念的符号。比如“F4”,他们这种艺术我认为还是一个符号艺术,是吧?包括这次拍卖的张晓刚的《大家庭》。   漆:您怎么看这个拍卖价格——三千多万?
  刘:我认为这个价格还是值的,我太太好像举到三千万。当然,这种作品现在的价格比前几年高峰的时候有比较大的回落——还得不断经受市场和历史的考验。
  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相信你的专业直觉是很敏感的,可以讲实话。
  刘:我说的风险呢,是因为整个社会还是比较浮躁,从创作到市场,虚的东西多了点。因为整个社会比较浮躁,那么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地创作,作品质量就存在问题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F4”的那些作品,卖得比较好的、市场上比较认可的还是他们当年在80、90年代还没有成名的时候——他们当时卖不出去的作品,而今天在市场上还是比较认可的。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不仅仅是艺术家需要反思,整个社会都需要反思——为什么今天这些艺术家成名了,而他们的作品反而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没有以前的作品高?
  漆:这个问题比较尖锐。
  刘:是啊!按道理,你现在成名了嘛,那你现在的作品应该认可度更高啊?那为什么反而降低了呢?这个问题大家都要静下心好好想想。艺术家的生命力到底有多长,真得接受历史的考验。我认为艺术家应该反思,——最终还是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的思想潮流,能不能不断地创造出更新的审美样式。我认为现在低落的原因不能单单归之于艺术家不努力,当代艺术嘛,它本身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波动大是很正常的。现在媒材形态又非常多元,装置、影像、新媒体等等,肯定对架上绘画形成冲击,这些东西的价格现在也是值得关注的,这里边有很多艺术家是80后,甚至90后的都冒出来了。他们一出来,对以前的人又形成了压力和挑战,大浪淘沙,几十年以后,现在的很多当代艺术家可能都不被人知道。当代艺术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艺术,它本身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时代背景的产物,离开这个时代背景,它也许什么也不是,它也许功成名就,也许成为牺牲品,所以很难说一个当代艺术家能红一百年、两百年,我感觉说不清楚……
  漆:当代艺术市场持续低迷了多少年了?
  刘:从2008年以后持续到今天八年了。我认为也不能说持续低迷了多少年,只是它前期涨得太高了嘛。我认为有些艺术家的作品要回到2008年以前的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漆:在目前艺术市场相对疲软的状况下,无论作为收藏还是投资,古代书画相对风险较小。但从文化性格的角度来看,古代收藏无疑是一种保守的文化,而收藏当代艺术又面临现实经济环境的严峻考验。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形势的?又是如何平衡古代和当代收藏的?
  刘:当代的我们同样关注,就目前国内的收藏家来看,能跟龙美术馆比的还是很少的,该有的都有了,对吧?那么现在只是看到比较特殊的还在买,不是说我不再买了,还在买。龙美术馆的当代艺术作品、民国油画、“文革”油画,在国内已经是很强的了,谁要超过龙美术馆难度也是很大的。目前来看,我重点是补充一些稀缺的作品和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另外,我也在拓展收藏的国际性,慢慢发展亚洲当代艺术收藏板块,目前这块收藏也相当不错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这些艺术家作品我们逐渐都有了。现在可能要把更多精力花在西方的现代、当代艺术上面。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让人们在中国的美术馆里面看到西方顶尖的艺术作品。
  漆:西方的现代、当代艺术是一个大概念,你重点放在哪一块呢?
  刘:我特别注重“二战”以后这一块,就是1945年以后的,我们可能会举办西方战后到当代這样一个系统的展览,还在计划之中。目前已经收藏了一些西方比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作品,我认为这也是站在全球的高度去弘扬当代文化,艺术不分国界。
  漆:我们刚才已经说到了,古代收藏在文化性格上来说相对保守,而当代要冒风险,尤其是这几年,在这种经济情形下面,当代艺术的状况还是堪忧的。从创作群体到收藏群体都面临集体大换血、大洗牌,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现在古代书画逆势上扬,在一定意义上是否可以这样说,其实就是收藏群体一种保守主义思维的回归?估计你也会认同这一看法吧?
  刘:我说不出来什么主义,但我感觉到2008年的时候一下子井喷过头了,现在的价格倒是理性的。你想想,现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全世界当代艺术里面也算是高的了。你看现代主义时期的郁特里罗、苏丁他们,价格都不高,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除了头牌的几个,其他的价格都不高。横向一对比,你就感觉价值不对等了,所以我认为目前恢复比较理性的价格是正常的现象。
  漆:继M50、红坊之后,西岸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当代艺术新地标,逐渐搭建起展示和联引国际艺术的平台,龙美术馆和几家重要机构联合造势取得了成功,请问有何远景规划?
  刘:我们是西岸第一家,计划其实是2011年就开始的。现在西岸机构越来越多了。这次上海11月份西岸的活动也是多得不得了,人气是很高的。
  漆:现在淮海路红坊、M50倒是显得沉寂了。
  刘:对,一个主要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地理位置和风景,对吧?还有就是政府的支持,跟西岸文化走廊也有关。接下来何炬星也要在那里开一个当代美术馆。他离开了民生美术馆,自己要开一个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也开了,还有几个其他的机构,人气不错。西岸还是地理位置好,政府支持比较大一点,形成了文化时尚休闲的集中地,我认为这块区域未来影响会越来越大。我们从美术馆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加强藏品,一方面多做好展览,拓展国际性交流平台,未来几年我们将花大力气做国际性展览。这几年我们引进了不少西方大师级作品展,比如今年的Olafur Eliasson和James Turrell,这些大师对到中国来办展览都很有兴趣,只是费用很高。比如说我们现在美术馆在装修布展的James Turrell:Immersive Light,这是一个当代艺术家,八十五岁了,他把一生卖作品的钱全部用在了在一个火山口建造系列建筑装置,而且他对西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展览我们馆里都谈了很多次了,他最终还是决定办这个展览,费用很高,你可以到美术馆去看看一楼和二楼,那样的搭建工程就像是盖房子一样,整个搭建费用惊人。
  漆:像这样一次个展大概费用达到多少?
  刘:这个展览大概费用你去看了就知道了,像盖房子一样的,整个预算下来就要1700万。这还只是搭建部分,再加展务、作品运输和保险等等,整个就要2000多万。现在展览办不起,国内为什么没人办这样级别的展览,两千多万一次的个展经费谁出得起?
  漆:这种项目有没有财政支持?
  刘:没有补贴,我们又不是体制内的,哪有国家财政补贴?全部都靠我们自己。Olafur Eliasson那个展览可能我们花了一千万,人气是不错,观众天天排队,卖了几百万的门票,但还是亏损几百万。我们现在办的这个展览,哪怕观众天天排队买门票也卖不出预算费。就说中央美院办的基弗展,为什么策展人跟艺术家闹翻7基弗肯定愿意到中国来开展,基弗来过龙美术馆,也希望在中国展览,关键他有布展要求和自己的想法,中央美院这次办的这个展览他认为达不到他的要求。要知道,所谓的国际平台,代价其实是非常昂贵的。
其他文献
徐可(以下简称“徐”):此次展览叫做“时空雕塑”,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权五祥(以王下简称“权”):我是科班出生的雕塑系的学生,对于西方和亚洲的雕塑从历史上做过一些探究。我们如何把传统雕塑转变为现代雕塑?有哪些精髓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作为韩国人,生活在首尔,希望从韩国这个亚洲国家把这些作品传播到全世界,从雕塑的层面上该如何表达我的想法与情感?我所有的雕塑作品都是与时间、空间、地区糅合在一起,所以
期刊
正在余德耀美术馆展出的“安迪·沃霍尔:影子”,似乎是安迪·沃霍尔创作谱系中的一次“例外”,没有了熟悉的罐头和玛丽莲-梦露的肖像,有的只是消解和抽离了这些主题后的色彩叠加。我们似乎走进了一个极简艺术的视觉感受力中,可置身其中,去触摸那些画面的场域,熟悉感又慢慢回笼。虽然《影子》作品与波普艺术不尽相同,可沃霍尔仍旧保留了他在创作波普艺术时使用的重复性、标准化以及去主体性的表达。  受孤星基金会(现为迪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您此次最新的个展为什么会选择在“西游记”这个题目下展开创作?  谷文达(以下简称“谷”):这个展览“西游记”是我艺术道路的某种隐喻,主要想强调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字面上看,就像英文标题“Journey tothe West”,去西方世界“西游”了三十年,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展览里的作品不是讲《西游记》的小说或者故事插图,实际上“西游”只是象征我
期刊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展览,题名为“与手稿对话——关于绘画隐秘之魅”,包括了一百余幅手稿和油画作品,参展艺术家年龄段跨越了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既有在80年代就早已成名的画家,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人,他们的作品和手稿,将向观众揭示绘画从远古至今仍然魅力无穷的奥秘。  在当代艺术领域,电子、影像、数码技术不断催生了新的艺术语言方式,而比起新媒体艺术对高科技的直接运用,绘画艺术更多的是受到这些技术方
期刊
“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是张如怡继2014年的个展“隔|断”后,在东画廊举行的第二次个展。恰如展览标题所示,楼房、瓷砖墙及建筑素材贯穿整个展览,与画廊空间展开交流与对峙,给观众带来似曾相识、异样而紧迫的观看体验。  张如怡2016年的新作依然延续其强烈的个人风格,理性、冷峻、简约地处理她从现实环境中抽取而来的创作素材,如楼宇、柱子、门、楼梯、仙人掌等,并对环境空间形成干预或转换。其具有压迫感的视觉
期刊
由秋入冬,在这个容易被冷风刮过脸庞的季节,对于上海来说却是异常热闹——两个大型的艺术博览会召开,紧接着是“大烟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上海双年展开幕,当然各个画廊、私人美术馆也不会错过这个档期,相继推出了多个重磅展览。那么在众人眼中,这一切是不是属于一番好景呢?  在这大半个月的盛况期间,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在苏州河边找到了一栋非艺术空间的小楼,在这栋小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在我的印象中,2013年上海K11的艺术空间是以艺术空间的名义出现的,之后逐步发展为现在的美术馆。请介绍一下这个转变的过程以及原因。  黄圣智(以下简称“黄”):2013年到2016年,上海K11的艺术项目做了较大的策略调整。K11总的来说是一个概念很新的管理公司,它协助我们的母公司新世界中国去做一个全新概念的产业管理。整个K11模式的核心是“艺术、人文、自然”。这三个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刘芯涛开启他油画创作生涯的序幕,以黑白灰的色调表现都市荒诞夜景的《溃夜》系列,为艺术界所熟知,长期以来,刘芯涛坚持以日常体验、都市生存、社会变迁等主题作为创作线索。影射今日世界的黯淡,同时也保持着光亮的信心。  刘芯涛近年在深圳、巴黎、北京等地,几次举办个人作品展,本次展览由白盒子艺术馆与艺术家达成共识,根据不同场馆的特点,比如展厅结构、场馆一贯的学术方向,将本次
期刊
王满的新个展名叫作“洪荒”,英文名则是“power”,合起来便是刚被评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的“洪荒之力”。“洪荒之力”之所以流行,不仅仅是因为呆萌而给力的傅园慧,更因为她非常戏谑化地把一种糅合了上进心与平常心的普通人情绪在那个象征着宏大叙事与集体主义的奥运会现场“轻易”地自然流露了出来。  不知道王满的展览名是否有向“洪荒之力”致意的意味,但是这种潜藏在翻译之间的机心,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
期刊
艺术家陈顺筑常认为自己很不会拍照,他只是利用影像来创作。早期他是利用父亲留下的照片或底片,加入自己的观念之后重制,或是放大,或是拼贴,或是加入其他的媒材,让原本的照片隐入作品中成为新作品的记忆,而新作品则生长出自己所期待的模样和形式,如《四季游踪——指南宫》系列(2003年完成),陈顺筑将父亲拍摄的旧照放大,将母亲和父亲的上半身照片转印在磁砖上,然后再贴在原照片上。那照片是他小时候父亲带着妈妈和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