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讲堂,再度开讲。亲爱的同学们,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和别人产生争执,这时应该争斗到底还是妥协退让呢?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一个关于争夺利益的故事,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yù)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1.谓:说。
2.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3.箝:同“钳”,紧紧夹住。
4.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5.禽:同“擒”,抓住。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赵国要出兵攻打燕国,一个叫苏代的人为燕国来游说赵惠文王,他说了这样一件事:“今天我过来时路过易水,看到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过来啄住了它壳里的肉,河蚌迅速合上外壳,钳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迟早干死你!’蚌对鹬说:‘你今天出不去,明天出不去,迟早饿死你!’两者互不相让,只能僵持在那里,于是一个路过的渔夫把它们都抓走了。如今赵国要打燕国,燕赵两国陷入长期战争,民众苦不堪言,恐怕强大的秦国会成为趁机得利的渔夫啊!所以我希望大王您深思熟虑之后再决定发不发兵。”赵惠文王回答:“说得对。”于是打消了攻打燕国的想法。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出处。愚蠢的河蚌和鹬在谁也无法取得优势、战胜对方的情况下仍然死活都不肯各退一步,结果两个都被渔夫一网打尽。苏代用这个故事警示赵惠文王,如果燕赵两国贸然开战,且不能速战速决,那么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秦国就会趁机发兵,坐享渔翁之利。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遇到争执,不妨放宽心态,让他三分。适当的退让也是一种智慧,不仅能展现自己的胸襟和气度,也能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如何解决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争端、矛盾,一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无论在国家外交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都强调以和为贵,“先礼后兵”。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化解矛盾、解决争端的吧。
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张英的人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可谓是位高权重。他老家安徽桐城的宅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决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到京城,要求张英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邻里应该相互谦让,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即使是身居高位,也能谦和礼让,懂得睦邻友好,张英的这种精神没有辜负大学士和礼部尚书之名。“六尺巷”的典故传为美谈,张英的品德也值得我们学习。
唐雎使秦
《战国策·魏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表示,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不同意,派出策士唐雎回访秦国,委婉地拒绝了秦王的提议。
秦王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和侮辱,他威胁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未曾听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成千上万,流出的鮮血浸染千里!”唐雎面色如常,反问道:“大王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不以为然:“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却说:“那是庸人发怒,不是志士之怒。”于是唐雎列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位刺客行刺时的天地异象,并把自己比作第四个人。说着,唐雎拔出长剑,作势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大惊失色,他郑重地向唐雎行礼,请他坐下,说:“先生请坐,何必非要闹到这个地步呢?寡人现在明白了,之所以韩国和魏国都灭亡了,而安陵君的土地安然无恙,正是因为安陵君有先生您啊!”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yù)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1.谓:说。
2.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3.箝:同“钳”,紧紧夹住。
4.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5.禽:同“擒”,抓住。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赵国要出兵攻打燕国,一个叫苏代的人为燕国来游说赵惠文王,他说了这样一件事:“今天我过来时路过易水,看到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过来啄住了它壳里的肉,河蚌迅速合上外壳,钳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迟早干死你!’蚌对鹬说:‘你今天出不去,明天出不去,迟早饿死你!’两者互不相让,只能僵持在那里,于是一个路过的渔夫把它们都抓走了。如今赵国要打燕国,燕赵两国陷入长期战争,民众苦不堪言,恐怕强大的秦国会成为趁机得利的渔夫啊!所以我希望大王您深思熟虑之后再决定发不发兵。”赵惠文王回答:“说得对。”于是打消了攻打燕国的想法。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出处。愚蠢的河蚌和鹬在谁也无法取得优势、战胜对方的情况下仍然死活都不肯各退一步,结果两个都被渔夫一网打尽。苏代用这个故事警示赵惠文王,如果燕赵两国贸然开战,且不能速战速决,那么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秦国就会趁机发兵,坐享渔翁之利。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遇到争执,不妨放宽心态,让他三分。适当的退让也是一种智慧,不仅能展现自己的胸襟和气度,也能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如何解决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争端、矛盾,一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无论在国家外交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都强调以和为贵,“先礼后兵”。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化解矛盾、解决争端的吧。
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张英的人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可谓是位高权重。他老家安徽桐城的宅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决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到京城,要求张英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邻里应该相互谦让,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即使是身居高位,也能谦和礼让,懂得睦邻友好,张英的这种精神没有辜负大学士和礼部尚书之名。“六尺巷”的典故传为美谈,张英的品德也值得我们学习。
唐雎使秦
《战国策·魏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表示,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不同意,派出策士唐雎回访秦国,委婉地拒绝了秦王的提议。
秦王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和侮辱,他威胁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未曾听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成千上万,流出的鮮血浸染千里!”唐雎面色如常,反问道:“大王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不以为然:“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却说:“那是庸人发怒,不是志士之怒。”于是唐雎列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位刺客行刺时的天地异象,并把自己比作第四个人。说着,唐雎拔出长剑,作势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大惊失色,他郑重地向唐雎行礼,请他坐下,说:“先生请坐,何必非要闹到这个地步呢?寡人现在明白了,之所以韩国和魏国都灭亡了,而安陵君的土地安然无恙,正是因为安陵君有先生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