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改已经进行了好多年,成果显著.但在欠发达地区,学生的课堂学习仍然处于重模仿而轻归纳,轻思考的状况.课堂教学改革应围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思维能力为重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师生教学同步协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理推理;探究;思维品质;思维习惯;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欠发达地区的数学教学特别是高中的数学教学,课堂上一般是重视大量的常规训练,强化操作性、模仿性的解题模式.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思维能力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其表现欲,完成欲受到长期压抑,从而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和学习兴趣.
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会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从上图框中可以发现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危害不浅,因此,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应是想办法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的使学生做到想思考、能思考、会思考,形成良性循环.而问题情境恰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掌握开启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或点金术.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头脑变得更聪明,手脚变得更灵活,是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理论基础
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与环境相一致的哲学原理而构建的.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的优化思维环境,促使学生能动的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使其情感与之发生共鸣.通过运用图画、表演或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等,直接诉诸学生的感观.使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学习心理的转变.卢布姆在《论数学》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教学、学习、发现同步协调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两者统一于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是对“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发展.因此,提倡“课堂讨论式”,提倡“合作学习”“研究式学习”.按照这种学习方式,学生除了能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
三、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
1.探究性原则.使学生对形象化的、通俗化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再进一步探究、归纳形成理性认识,完成探索认知的过程.问题的情境应使学生感觉自然、愉快,愿意投身解决问题.学生能动地活动于情境中,在教师的“导演”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广等合情推理手段的运用,能思而有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锻炼思维品质,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2.渐进性原则.结合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思维水平,设计的问题情境应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有层次,循序渐进.
3.发展性原则.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学生的完成欲,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加大学生思维的密度和强度.
四、常用的设立问题情境的形式
认准突破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爱好和思维水平,恰当选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是创设良好问题情境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问题情境设计的关键.广开思路,精心设计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手段.利用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引入问题情境的开场白,做到寥寥数语引入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1.引趣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灵感的前奏.从与问题有关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如,讲授圆周角一课时,可利用足球射门“角度”问题设立情境(绘制一幅内有球门、不同位置有两个球员的图画,……问谁射门位置更好些……),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以问引趣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2.发现式:通过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或通过实验,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一课时可选用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早晨买早点时表述为:我要一个烧饼、两个油条、三个烧饼、一个油条行吗?(学生很快能答出:不行)这样就更加深了学生刚才的感觉,然后,设置情境:下面的代数式3x xy-x 8xy须要整理吗?我们会整理吗?(估计学生能正确的答出来)这样,学生的感觉就会更理性化,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必须要合并,怎样合并同类项……
3.目的式:从教学内容的作用与目的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力求使学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烈愿望.例如,在讲授韦达定理一课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① 让学生随意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而教师则能迅速说出其两根和与两根积的值(完成后学生有些不解,心想他运算能力再强也不至于这么快吧!这里可能有事儿);② 学生随意给出两个数,教师能迅速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以这两个数为根.(实验完成后学生坚信这里肯定有规律).这时学生真就到了弄不明白决不罢休的境地,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和、积与其系数的关系,然后,再给出证明,会收到奇效.
4.阶梯式:就是当学生的认知能力难以解决问题时须将问题的情境逐层设计,循序渐进.例如,在指数教学时,用下面问题情境引入:
我国现有人口13亿,请设计n年后我国的人口数.
設计(1):人口保持不变;
设计(2):平均每年人口增加2万人;
设计(3):平均每年人口增加1%;
设p为n年后的人口数,则按三个设计建立的人口数学模型分别为:
(1)p=13×108;
(2)p=13×108 2×104×n;
(3)p=13×108×(1 1%)n.
一般地,以设计(3)最为合理,这样就有意义地引入了指数.同时,反过来,又通过指数的教学,掌握了解决人口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从要讲授的内容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以较理想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衡量问题情境设计是否可行为准则,充分利用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注意合情推理中的一些手法的运用,如,类比、联想等.还可以运用诡辩的手法设置悬念,利用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拨动学生的心弦,创设诱入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只要授课教师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听课不是作为观众而是作为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做到教学、学习、发现同步协调,那么这场“戏”肯定能唱好,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够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杨世明,王雪芹.数学发现的艺术[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王延文,王光明.数学能力研究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合理推理;探究;思维品质;思维习惯;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欠发达地区的数学教学特别是高中的数学教学,课堂上一般是重视大量的常规训练,强化操作性、模仿性的解题模式.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思维能力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其表现欲,完成欲受到长期压抑,从而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和学习兴趣.
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会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从上图框中可以发现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危害不浅,因此,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应是想办法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的使学生做到想思考、能思考、会思考,形成良性循环.而问题情境恰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掌握开启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或点金术.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头脑变得更聪明,手脚变得更灵活,是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理论基础
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与环境相一致的哲学原理而构建的.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的优化思维环境,促使学生能动的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使其情感与之发生共鸣.通过运用图画、表演或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等,直接诉诸学生的感观.使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学习心理的转变.卢布姆在《论数学》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教学、学习、发现同步协调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两者统一于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是对“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发展.因此,提倡“课堂讨论式”,提倡“合作学习”“研究式学习”.按照这种学习方式,学生除了能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
三、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
1.探究性原则.使学生对形象化的、通俗化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再进一步探究、归纳形成理性认识,完成探索认知的过程.问题的情境应使学生感觉自然、愉快,愿意投身解决问题.学生能动地活动于情境中,在教师的“导演”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广等合情推理手段的运用,能思而有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锻炼思维品质,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2.渐进性原则.结合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思维水平,设计的问题情境应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有层次,循序渐进.
3.发展性原则.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学生的完成欲,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加大学生思维的密度和强度.
四、常用的设立问题情境的形式
认准突破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爱好和思维水平,恰当选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是创设良好问题情境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问题情境设计的关键.广开思路,精心设计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手段.利用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引入问题情境的开场白,做到寥寥数语引入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1.引趣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灵感的前奏.从与问题有关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如,讲授圆周角一课时,可利用足球射门“角度”问题设立情境(绘制一幅内有球门、不同位置有两个球员的图画,……问谁射门位置更好些……),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以问引趣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2.发现式:通过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或通过实验,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一课时可选用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早晨买早点时表述为:我要一个烧饼、两个油条、三个烧饼、一个油条行吗?(学生很快能答出:不行)这样就更加深了学生刚才的感觉,然后,设置情境:下面的代数式3x xy-x 8xy须要整理吗?我们会整理吗?(估计学生能正确的答出来)这样,学生的感觉就会更理性化,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必须要合并,怎样合并同类项……
3.目的式:从教学内容的作用与目的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力求使学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烈愿望.例如,在讲授韦达定理一课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① 让学生随意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而教师则能迅速说出其两根和与两根积的值(完成后学生有些不解,心想他运算能力再强也不至于这么快吧!这里可能有事儿);② 学生随意给出两个数,教师能迅速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以这两个数为根.(实验完成后学生坚信这里肯定有规律).这时学生真就到了弄不明白决不罢休的境地,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和、积与其系数的关系,然后,再给出证明,会收到奇效.
4.阶梯式:就是当学生的认知能力难以解决问题时须将问题的情境逐层设计,循序渐进.例如,在指数教学时,用下面问题情境引入:
我国现有人口13亿,请设计n年后我国的人口数.
設计(1):人口保持不变;
设计(2):平均每年人口增加2万人;
设计(3):平均每年人口增加1%;
设p为n年后的人口数,则按三个设计建立的人口数学模型分别为:
(1)p=13×108;
(2)p=13×108 2×104×n;
(3)p=13×108×(1 1%)n.
一般地,以设计(3)最为合理,这样就有意义地引入了指数.同时,反过来,又通过指数的教学,掌握了解决人口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从要讲授的内容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以较理想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衡量问题情境设计是否可行为准则,充分利用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注意合情推理中的一些手法的运用,如,类比、联想等.还可以运用诡辩的手法设置悬念,利用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拨动学生的心弦,创设诱入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只要授课教师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听课不是作为观众而是作为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做到教学、学习、发现同步协调,那么这场“戏”肯定能唱好,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够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杨世明,王雪芹.数学发现的艺术[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王延文,王光明.数学能力研究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