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中“做人”的生活意义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41466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新的一形势下,在更加重视“做人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做人教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德育 做人教育 课改 生活
  
  众所周知,做人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做人的深化,德育就是为了学生打好做人基础。因此,德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文中姑且就用这样的说法)。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毋容置疑,这里的“道”就是做人之道,教师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或者是在“授业解惑”中“传道”。“做人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做人教育”只是被简单地理解为“管住”、“管好”学生,德育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要学生做什么”或“不准学生做什么”上,这应该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做人教育”中的表现吧。
  那么,“做人教育”的现状究竟怎么样呢?或许,下面这样一节课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某校初二某班,一节语文课上正在学习明代古文家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语文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体会到文中真挚自然的情感了吗?你们被诸如‘儿寒乎?欲食乎?’这样的语言打动了吗?”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感觉。接着有学生这样说道:“‘儿寒乎?欲食乎?’这样的话我觉得很正常,我爸爸妈妈就经常会说类似的话,我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如此平淡无味的话语居然让作者哭起来,甚至‘长号不自禁’我就真不明白,真是不可思议……”
  显然,这位学生的“发言”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虽然不过是课堂上一个极为平常的“镜头”,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那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会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无可奈何。
  我们不能说学生说错了,因为他是说出了想说的心理话。我们更不能轻率地指责学生“无知”或“幼稚”,因为他们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正常”。然而,笔者仍感慨良多:如此真挚的情感为何就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人世间至情至爱时为何会这般“无动于衷”?
  当然,笔者并不想故意把这样一件“小事”说得怎样怎样了不得。只是固执地认为它与“做人”有关,与“德育”有关。
  笔者同时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做人教育”虽然不能说不重视,但确实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和缺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表面文章做得多,流于形式;②资料一大摞,爱走过场;③形式空洞单调,不具体;④学生反感厌恶,不进步。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能够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生要走进社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人,体谅人。对他人要有爱心,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新课改还特别强调,学生是完整,独特的人。学生要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还特别关注学生是不是生活得有趣味,是不是学得很好,是不是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
  人是社会的人。学生是人,学生首先是属于社会。因此,学生就必须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待人接物。课改正是在承认“学生首先是人”的前提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体地提出要重视他们的生活,重视他们的情感,重视他们的成长。要求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从而真正学会做人。
  显然,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非常重视,“做人教育”非但没有被淡化、忽视,相反还作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要求。其实,学习本身绝不是游离于生活的“游戏”,它必须要以生活为最终归宿。而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则是让学习回归生活的保证,是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保证。
  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做人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彻底抛弃过时的东西。除了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应特别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从细节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将“做人教育”落实到实处。
  例如,《中学生守则》上说要尊敬师长。现在的问题不是学生不知道应该“尊敬师长”的道理,而是不知怎样去“尊敬师长”,或者认为尊不尊敬没什么两样。因此,我们就得想方设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言谈举止去体会“尊敬师长”的真正内涵和做法,从而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尊敬师长,在行动上落实尊敬师长。
  再比如,《中学生守则》上说要自信自强。我们面对的情况是什么呢?学生几乎都明白中学生应“自信自强”。然而可能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诸多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又陷入了“自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现在要做的恐怕不再是反反复复的宣读《中学生守则》上的某条某款,而是要引导学生正视自卑,认识自卑,最终实现重塑自信。
其他文献
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初中数学是初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因此,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而如何去掌握知识,越来越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我们的数学课堂应更多的去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它能让一滴水变成无边无际的大海。在新课改进程发展得如火如荼、风风火火的今天,培养学生想象力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新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人才,要使学生的头脑不呆板、
期刊
爱迪生认为:创造发明来源于一分灵感和九十九分的血汗。这“血汗”就是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即非智力因素的一种体现。而教学实践也使我们看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水平不同的各类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对智力因素不太好的学生影响更为突出。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从小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而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幸福感,不啻是一种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好方法。    1 先指路,再走路
期刊
1 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必须首先解决现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1.1 “一刀切”的问题。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 
期刊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70~71。  教学目标:①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②初步掌握实地测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准备:卷尺、米尺、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让学生实地测量本校操场跑道的长度。  活动导学    1 引旧探新    师:同学们,你们昨天分组测量了学校跑道的长度,用的是哪个长度单位呢?
期刊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由“应试教育”真正转向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和突破口。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制定(或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1 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依据    1.1 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通常是指与学生智力发展相关的认知目标、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目标和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发展有关的技能目标。这是教师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依据。即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把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重要基地的教育,必将处于知识经济的基础和前沿。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具有超前性质的教育需要进行一系列深层次的调整和改革。    1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已进入因特网的时代,我
期刊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高一至高三时间意义的阶段;二是指从审美感知力到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本文要探讨的阶段既不单指时间意义的阶段,也不单指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而是二者
期刊
合作学习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共同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倡“以人为本”,全体得到发展。学生两两三三一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分享材料和成果,高出一般的个别学习结果。合作学习不仅是行动上的合作,还是知识资源的共享和学习方法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合作。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    1 精心搭配,创建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看合作小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