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新的一形势下,在更加重视“做人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做人教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德育 做人教育 课改 生活
众所周知,做人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做人的深化,德育就是为了学生打好做人基础。因此,德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文中姑且就用这样的说法)。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毋容置疑,这里的“道”就是做人之道,教师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或者是在“授业解惑”中“传道”。“做人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做人教育”只是被简单地理解为“管住”、“管好”学生,德育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要学生做什么”或“不准学生做什么”上,这应该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做人教育”中的表现吧。
那么,“做人教育”的现状究竟怎么样呢?或许,下面这样一节课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某校初二某班,一节语文课上正在学习明代古文家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语文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体会到文中真挚自然的情感了吗?你们被诸如‘儿寒乎?欲食乎?’这样的语言打动了吗?”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感觉。接着有学生这样说道:“‘儿寒乎?欲食乎?’这样的话我觉得很正常,我爸爸妈妈就经常会说类似的话,我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如此平淡无味的话语居然让作者哭起来,甚至‘长号不自禁’我就真不明白,真是不可思议……”
显然,这位学生的“发言”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虽然不过是课堂上一个极为平常的“镜头”,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那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会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无可奈何。
我们不能说学生说错了,因为他是说出了想说的心理话。我们更不能轻率地指责学生“无知”或“幼稚”,因为他们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正常”。然而,笔者仍感慨良多:如此真挚的情感为何就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人世间至情至爱时为何会这般“无动于衷”?
当然,笔者并不想故意把这样一件“小事”说得怎样怎样了不得。只是固执地认为它与“做人”有关,与“德育”有关。
笔者同时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做人教育”虽然不能说不重视,但确实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和缺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表面文章做得多,流于形式;②资料一大摞,爱走过场;③形式空洞单调,不具体;④学生反感厌恶,不进步。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能够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生要走进社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人,体谅人。对他人要有爱心,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新课改还特别强调,学生是完整,独特的人。学生要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还特别关注学生是不是生活得有趣味,是不是学得很好,是不是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
人是社会的人。学生是人,学生首先是属于社会。因此,学生就必须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待人接物。课改正是在承认“学生首先是人”的前提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体地提出要重视他们的生活,重视他们的情感,重视他们的成长。要求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从而真正学会做人。
显然,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非常重视,“做人教育”非但没有被淡化、忽视,相反还作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要求。其实,学习本身绝不是游离于生活的“游戏”,它必须要以生活为最终归宿。而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则是让学习回归生活的保证,是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保证。
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做人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彻底抛弃过时的东西。除了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应特别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从细节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将“做人教育”落实到实处。
例如,《中学生守则》上说要尊敬师长。现在的问题不是学生不知道应该“尊敬师长”的道理,而是不知怎样去“尊敬师长”,或者认为尊不尊敬没什么两样。因此,我们就得想方设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言谈举止去体会“尊敬师长”的真正内涵和做法,从而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尊敬师长,在行动上落实尊敬师长。
再比如,《中学生守则》上说要自信自强。我们面对的情况是什么呢?学生几乎都明白中学生应“自信自强”。然而可能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诸多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又陷入了“自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现在要做的恐怕不再是反反复复的宣读《中学生守则》上的某条某款,而是要引导学生正视自卑,认识自卑,最终实现重塑自信。
【关键词】 德育 做人教育 课改 生活
众所周知,做人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做人的深化,德育就是为了学生打好做人基础。因此,德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文中姑且就用这样的说法)。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毋容置疑,这里的“道”就是做人之道,教师首先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或者是在“授业解惑”中“传道”。“做人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做人教育”只是被简单地理解为“管住”、“管好”学生,德育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要学生做什么”或“不准学生做什么”上,这应该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做人教育”中的表现吧。
那么,“做人教育”的现状究竟怎么样呢?或许,下面这样一节课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某校初二某班,一节语文课上正在学习明代古文家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语文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体会到文中真挚自然的情感了吗?你们被诸如‘儿寒乎?欲食乎?’这样的语言打动了吗?”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感觉。接着有学生这样说道:“‘儿寒乎?欲食乎?’这样的话我觉得很正常,我爸爸妈妈就经常会说类似的话,我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如此平淡无味的话语居然让作者哭起来,甚至‘长号不自禁’我就真不明白,真是不可思议……”
显然,这位学生的“发言”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虽然不过是课堂上一个极为平常的“镜头”,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那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会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无可奈何。
我们不能说学生说错了,因为他是说出了想说的心理话。我们更不能轻率地指责学生“无知”或“幼稚”,因为他们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正常”。然而,笔者仍感慨良多:如此真挚的情感为何就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人世间至情至爱时为何会这般“无动于衷”?
当然,笔者并不想故意把这样一件“小事”说得怎样怎样了不得。只是固执地认为它与“做人”有关,与“德育”有关。
笔者同时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做人教育”虽然不能说不重视,但确实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和缺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表面文章做得多,流于形式;②资料一大摞,爱走过场;③形式空洞单调,不具体;④学生反感厌恶,不进步。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能够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生要走进社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人,体谅人。对他人要有爱心,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新课改还特别强调,学生是完整,独特的人。学生要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还特别关注学生是不是生活得有趣味,是不是学得很好,是不是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
人是社会的人。学生是人,学生首先是属于社会。因此,学生就必须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待人接物。课改正是在承认“学生首先是人”的前提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体地提出要重视他们的生活,重视他们的情感,重视他们的成长。要求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从而真正学会做人。
显然,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非常重视,“做人教育”非但没有被淡化、忽视,相反还作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要求。其实,学习本身绝不是游离于生活的“游戏”,它必须要以生活为最终归宿。而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则是让学习回归生活的保证,是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保证。
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做人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彻底抛弃过时的东西。除了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应特别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从细节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将“做人教育”落实到实处。
例如,《中学生守则》上说要尊敬师长。现在的问题不是学生不知道应该“尊敬师长”的道理,而是不知怎样去“尊敬师长”,或者认为尊不尊敬没什么两样。因此,我们就得想方设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言谈举止去体会“尊敬师长”的真正内涵和做法,从而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尊敬师长,在行动上落实尊敬师长。
再比如,《中学生守则》上说要自信自强。我们面对的情况是什么呢?学生几乎都明白中学生应“自信自强”。然而可能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诸多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又陷入了“自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现在要做的恐怕不再是反反复复的宣读《中学生守则》上的某条某款,而是要引导学生正视自卑,认识自卑,最终实现重塑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