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有很多,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听专家讲座,校内研讨,鼓励教师参与教改,参加各级的教学大赛,方法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是这些方法总给人一种杯水车薪的感觉。今天的教师,该如何迅速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学校,它作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为教师感受新的教育理念、实现自我反思、专业引领等各方面都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条件。我强烈地感觉到网络已经成为教师们成长的“食粮”,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已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
在网络中开展教研
(一)备课
利用校本教研网开展网上备课。学科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前发布到学校主页(我们学校有专门的栏目收集好的教案),让校外、校内的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研讨、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教学实际,适当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
(二)听课
教研网上有大量的视频教学案例,能在线播放,供教师观看。这种视频案例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下载的案例还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讨的内容,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间教学信息的难度。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三)评课
教研网上有许多学校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现场视频上传到了网上。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教学设计和现场视频后面跟帖评课,从与大家的评论中获得认知和提高。网络让学校不再有围墙,专家和外校的教师可以在网上给我们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借助网络实现与名家“面对面”交流
在以前,一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只能在杂志上看到,要观摩他们的课、聆听他们的讲座,要走很远的路,来去匆匆,花费很大。但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只有个别骨干教师才能得到,还有更多教师得不到外出学习的机会。因此好多老师的成长也是闭门造车,收效甚微。网络很好地实现了教师们想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的愿望。某一地方举行了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在网上马上就能看到相关信息,一些热心者会把他们的听课实录、听课感想发在网上,专题网站会把观摩的视频放在网上,这样你不用走出家门,就能观摩到这些优秀的课例,就能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利用网络丰富资源,更新教育观念
在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的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教师的观念也比较陈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育是学习,教育是交流”。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
(一)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成为一线教师备课的资源库
第一线的老师可以在研究网上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利用,如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既省去了自己设计教案、做课件的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更新教育观念
比如“教师,你有教育理想吗?”“教师是职业,还是事业?”等问题的大讨论,直击教育现实,引发教育者的深入思考。
依托网络教育博客,实现自我反思
(一)教育博客可以为我们提供数字化的记录管理平台
以往教学反思放在教案本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日渐消失,现在将它收录在网络日志里,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出现,便于管理、归类和检索。这些体会系统地记录下来,集腋成裘,其中不少观点与感想蕴含着思想的火花,通过不断的回顾整理,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二)增强了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的反思更深刻
通过博客,使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教师在反思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就能得到点拨与指导,进而更深入地反思,正所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教师们的观点既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可以为自己个人拥有。它非常满足一个成长中的个体的各种需求:既有个人的感悟,同时也可以加入到一个团队当中,在一个团队中去领悟、去感受、去发展。既强调自主学习,更强调协作学习,共同成长。
从自身经验出发,立足网络广阔空间,追求成功体验
从大学课堂出来,走进中学课堂。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我感到紧张,同时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压力。在讲台上,尽管我精心地备了课,也经常出现语无伦次的尴尬场面,这时候学校老师指点我上网看看名师的讲课视频,于是网络成了我学习的伙伴。
我有幸参加了2009年春季华东六省班主任跨区域远程研修培训,和今年的山东省暑期远程教师研修,均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这两次培训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听课,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针对培训的情况我进行了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收获颇多。
毋庸置疑,网络已经成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也必将成为教师的不可或缺的工作伴侣。
在网络中开展教研
(一)备课
利用校本教研网开展网上备课。学科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前发布到学校主页(我们学校有专门的栏目收集好的教案),让校外、校内的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研讨、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教学实际,适当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
(二)听课
教研网上有大量的视频教学案例,能在线播放,供教师观看。这种视频案例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下载的案例还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讨的内容,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间教学信息的难度。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三)评课
教研网上有许多学校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现场视频上传到了网上。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教学设计和现场视频后面跟帖评课,从与大家的评论中获得认知和提高。网络让学校不再有围墙,专家和外校的教师可以在网上给我们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借助网络实现与名家“面对面”交流
在以前,一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只能在杂志上看到,要观摩他们的课、聆听他们的讲座,要走很远的路,来去匆匆,花费很大。但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只有个别骨干教师才能得到,还有更多教师得不到外出学习的机会。因此好多老师的成长也是闭门造车,收效甚微。网络很好地实现了教师们想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的愿望。某一地方举行了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在网上马上就能看到相关信息,一些热心者会把他们的听课实录、听课感想发在网上,专题网站会把观摩的视频放在网上,这样你不用走出家门,就能观摩到这些优秀的课例,就能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利用网络丰富资源,更新教育观念
在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的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教师的观念也比较陈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育是学习,教育是交流”。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
(一)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成为一线教师备课的资源库
第一线的老师可以在研究网上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利用,如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既省去了自己设计教案、做课件的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更新教育观念
比如“教师,你有教育理想吗?”“教师是职业,还是事业?”等问题的大讨论,直击教育现实,引发教育者的深入思考。
依托网络教育博客,实现自我反思
(一)教育博客可以为我们提供数字化的记录管理平台
以往教学反思放在教案本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日渐消失,现在将它收录在网络日志里,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出现,便于管理、归类和检索。这些体会系统地记录下来,集腋成裘,其中不少观点与感想蕴含着思想的火花,通过不断的回顾整理,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二)增强了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的反思更深刻
通过博客,使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教师在反思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就能得到点拨与指导,进而更深入地反思,正所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教师们的观点既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可以为自己个人拥有。它非常满足一个成长中的个体的各种需求:既有个人的感悟,同时也可以加入到一个团队当中,在一个团队中去领悟、去感受、去发展。既强调自主学习,更强调协作学习,共同成长。
从自身经验出发,立足网络广阔空间,追求成功体验
从大学课堂出来,走进中学课堂。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我感到紧张,同时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压力。在讲台上,尽管我精心地备了课,也经常出现语无伦次的尴尬场面,这时候学校老师指点我上网看看名师的讲课视频,于是网络成了我学习的伙伴。
我有幸参加了2009年春季华东六省班主任跨区域远程研修培训,和今年的山东省暑期远程教师研修,均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这两次培训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听课,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针对培训的情况我进行了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收获颇多。
毋庸置疑,网络已经成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也必将成为教师的不可或缺的工作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