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道路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道路工程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断地提升,而且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常见路害依然存在,因此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不断增加,道路运载不断提升,对此需要全面提升路面的质量,为后期运行提供支撑。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1.1路面裂缝
从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原因的不同,其路面裂缝又可以分为反射裂缝与疲劳裂缝两种,所谓反射裂缝,就是指公路半刚性基层开裂所产生的路面开裂现象; 疲劳裂缝则主要是指在公路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荷载等影响因素所造成的裂缝情况。由此,在路面裂缝的防治方面,确保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良好设计配比、确保实际沥青路面压实度达标,则成为重中之重。
1.2车辙病害
车辙病害属于最为常见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由于沥青路面在车流车辆载荷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则极易出现竖向永久变形。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防治必须从提高路面本身的密实度与高温稳定性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根本防治车辙病害。
1.3路面水损坏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麻面、脱皮、松散以及坑槽等质量病害。从路面水损坏病害导致原因上看,其根本作用在于公路沥青层内部渗入水分,且车辆荷载反复对路面产生相应的泵吸作用,因此,路面积水会对沥青路面产生长期的冲刷作用,最终使得病害问题出现。
1.4路面沉陷
沥青路面的沉陷主要是由于公路路基结构遭到破坏而导致的的一种病害情况,从施工角度上说,要想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强化、严格对下承层施工质量的检验,从而在最大限度地确保公路路基承载力能够满足公路的质量要求的同时避免、控制沥青公路使用后期所出现的路面沉陷问题。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组合式碾压技术
现阶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最新突破可以说是组合式碾压技术。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胶轮压路机,产生揉搓作用,进而使得混合料集料可以重新分布,使得摩擦阻力得以降低,保持混合料处在易压实状态,进而实行振压,促使被压实材料间的摩擦阻力转变成动摩擦状态,进而充分的利用振动压路机正弦交变所产生的压力,使得混合料被压实。经过胶轮揉搓作用与振动压路机正弦交变压力不断地循环作用,以确保压实效果。此技术适用于8cm厚度以下的AC与AM等系列的沥青混合料碾压作业。组合式碾压施工技术的应用,充分的发挥了胶轮压路机的作用,此技术原理和GTM成型方式较为相似。施工技术要点:①压路机选择。普通沥青混合料,采用胶轮压路机以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SMA与OGFC混合料,则使用普通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及高频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超厚路面,采用胶轮压路以及普通双钢轮、高频双钢轮压路机组合;桥面铺装,则利用胶轮压路机以及震荡压路机。②分组碾压作用。每组使用2台压路机,保持1m左右的距离,速度保持相同,同步进退。需要注意的是超厚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厚度要>8cm,沥青碎石厚度要>10cm。③GTM设计。利用 GTM 试验机,模拟相互作用,利用旋转压实,来模拟密实度,进而解决车辙问题,压实标准能够提高2~3%。④压实遍数。普通沥青混合料,每组压路机初压 1 遍,复压4遍,单遍8遍,终压和常规碾压作业相同,使用胶轮或者钢轮,碾压1~2遍。
2.2 接缝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中,接缝处理技术较为常用,包括以下技术:①热接缝技术。使用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沥青材料,来进行路面铺筑,此技术方法被称作是热接缝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2台或者多台摊铺机,来开展梯队作业,再借助振动式压路机,来压实热料车道,以此能够避免发生离析问题,用时可以有效的控制纵向接缝,确保接缝强度。②冷接缝处理技术。此施工技术对新沥青路面层,进行搭接以及碾压处理。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做好装铺带边缘处理,切实后,使用少量粘层沥青,在边缘处涂洒,接着在新路幅路面,摊铺沥青混合料,以实现路面重叠。在碾压作业的过程中,使用静压模式,进行挤压,最后借助振动压实模式,完成二次碾压。③横向接缝处理技术。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横向接缝的处理,主要从混合料方面入手,控制碾压温度,按照施工操作标准,做好横向接缝问题的控制。
2.3 摊铺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路面摊铺作业是主要环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摊铺机,以道路两侧基准线为准,从道路某端开始,进行沥青摊铺施工,切不可从中间开展摊铺施工。使用摊铺机施工作业,需要控制摊铺机匀速形式,使用方木布设摊铺机着力点,以确保摊铺机能够稳定运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摊铺机要始终处于匀速行驶状态,以确保施工质量,若混合料溢出,则需要做好及时处理,以确保路面平整度。施工作业选择在白天进行,以确保摊铺厚度的均匀性,避免发生摊铺断裂问题,进行道路整体的美观性。每天完成摊铺作业后,需要做好路面保护工作,以避免虫鸟破坏路面。摊铺温度要控制在130℃左右,做好平整度检查。
3、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对策
3.1加强施工管理
在人员方面,应正确划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人员到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在施工材料方面,应制定材料供应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调整材料供应的数量,对施工材料进行细致周密的现场质量管理; 在施工机具方面要保证施工机械的性能达到施工要求,保证主导施工机械的稳定性,也要配备一定的辅助施工机械,要保证减少机械的投入成本,如果现有的施工机械可以达到施工要求,就不必盲目的增加设备的购置量。
3.2完善的质量监理制度
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负有向所有施工相关人员讲明施工质量要求的职责,要进驻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对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路段应严格要求施工方返工修整,直至达到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上一道工序没有达到施工要求,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3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
分部分项工程是整个路面施工工程的分支,是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的完成,对整个道路施工计划的分割,有助于进行阶段性的工程验收。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施工职责范围内的施工标準,也要了解与路面施工相关的其他规范要求,根据岗位责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管理,将整个工程分解为一个个的小部分进行施工,并随时跟进施工质量跟踪计划。
4、结束语
沥青路面是市政道路建设的新的选择,它具备比水泥砼路面的许多优点,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必须加强路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结构设计、质量监理、材料配比、施工机具的配备、路面的摊铺碾压工艺、施工质量检测等,这些细节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坚固耐用,才能为道路的建设带来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效益。加强质量管理,规范作业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道路建设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司严俊,何战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四川水泥,2015,04:177.
[2]陈晓.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5,35:223.
[3]余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J].低碳世界,2015,34:145-146.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1.1路面裂缝
从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原因的不同,其路面裂缝又可以分为反射裂缝与疲劳裂缝两种,所谓反射裂缝,就是指公路半刚性基层开裂所产生的路面开裂现象; 疲劳裂缝则主要是指在公路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荷载等影响因素所造成的裂缝情况。由此,在路面裂缝的防治方面,确保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良好设计配比、确保实际沥青路面压实度达标,则成为重中之重。
1.2车辙病害
车辙病害属于最为常见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由于沥青路面在车流车辆载荷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则极易出现竖向永久变形。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防治必须从提高路面本身的密实度与高温稳定性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根本防治车辙病害。
1.3路面水损坏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麻面、脱皮、松散以及坑槽等质量病害。从路面水损坏病害导致原因上看,其根本作用在于公路沥青层内部渗入水分,且车辆荷载反复对路面产生相应的泵吸作用,因此,路面积水会对沥青路面产生长期的冲刷作用,最终使得病害问题出现。
1.4路面沉陷
沥青路面的沉陷主要是由于公路路基结构遭到破坏而导致的的一种病害情况,从施工角度上说,要想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强化、严格对下承层施工质量的检验,从而在最大限度地确保公路路基承载力能够满足公路的质量要求的同时避免、控制沥青公路使用后期所出现的路面沉陷问题。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组合式碾压技术
现阶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最新突破可以说是组合式碾压技术。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胶轮压路机,产生揉搓作用,进而使得混合料集料可以重新分布,使得摩擦阻力得以降低,保持混合料处在易压实状态,进而实行振压,促使被压实材料间的摩擦阻力转变成动摩擦状态,进而充分的利用振动压路机正弦交变所产生的压力,使得混合料被压实。经过胶轮揉搓作用与振动压路机正弦交变压力不断地循环作用,以确保压实效果。此技术适用于8cm厚度以下的AC与AM等系列的沥青混合料碾压作业。组合式碾压施工技术的应用,充分的发挥了胶轮压路机的作用,此技术原理和GTM成型方式较为相似。施工技术要点:①压路机选择。普通沥青混合料,采用胶轮压路机以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SMA与OGFC混合料,则使用普通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及高频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超厚路面,采用胶轮压路以及普通双钢轮、高频双钢轮压路机组合;桥面铺装,则利用胶轮压路机以及震荡压路机。②分组碾压作用。每组使用2台压路机,保持1m左右的距离,速度保持相同,同步进退。需要注意的是超厚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厚度要>8cm,沥青碎石厚度要>10cm。③GTM设计。利用 GTM 试验机,模拟相互作用,利用旋转压实,来模拟密实度,进而解决车辙问题,压实标准能够提高2~3%。④压实遍数。普通沥青混合料,每组压路机初压 1 遍,复压4遍,单遍8遍,终压和常规碾压作业相同,使用胶轮或者钢轮,碾压1~2遍。
2.2 接缝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中,接缝处理技术较为常用,包括以下技术:①热接缝技术。使用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沥青材料,来进行路面铺筑,此技术方法被称作是热接缝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2台或者多台摊铺机,来开展梯队作业,再借助振动式压路机,来压实热料车道,以此能够避免发生离析问题,用时可以有效的控制纵向接缝,确保接缝强度。②冷接缝处理技术。此施工技术对新沥青路面层,进行搭接以及碾压处理。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做好装铺带边缘处理,切实后,使用少量粘层沥青,在边缘处涂洒,接着在新路幅路面,摊铺沥青混合料,以实现路面重叠。在碾压作业的过程中,使用静压模式,进行挤压,最后借助振动压实模式,完成二次碾压。③横向接缝处理技术。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横向接缝的处理,主要从混合料方面入手,控制碾压温度,按照施工操作标准,做好横向接缝问题的控制。
2.3 摊铺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路面摊铺作业是主要环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摊铺机,以道路两侧基准线为准,从道路某端开始,进行沥青摊铺施工,切不可从中间开展摊铺施工。使用摊铺机施工作业,需要控制摊铺机匀速形式,使用方木布设摊铺机着力点,以确保摊铺机能够稳定运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摊铺机要始终处于匀速行驶状态,以确保施工质量,若混合料溢出,则需要做好及时处理,以确保路面平整度。施工作业选择在白天进行,以确保摊铺厚度的均匀性,避免发生摊铺断裂问题,进行道路整体的美观性。每天完成摊铺作业后,需要做好路面保护工作,以避免虫鸟破坏路面。摊铺温度要控制在130℃左右,做好平整度检查。
3、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对策
3.1加强施工管理
在人员方面,应正确划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人员到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在施工材料方面,应制定材料供应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调整材料供应的数量,对施工材料进行细致周密的现场质量管理; 在施工机具方面要保证施工机械的性能达到施工要求,保证主导施工机械的稳定性,也要配备一定的辅助施工机械,要保证减少机械的投入成本,如果现有的施工机械可以达到施工要求,就不必盲目的增加设备的购置量。
3.2完善的质量监理制度
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负有向所有施工相关人员讲明施工质量要求的职责,要进驻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对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路段应严格要求施工方返工修整,直至达到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上一道工序没有达到施工要求,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3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
分部分项工程是整个路面施工工程的分支,是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的完成,对整个道路施工计划的分割,有助于进行阶段性的工程验收。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施工职责范围内的施工标準,也要了解与路面施工相关的其他规范要求,根据岗位责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管理,将整个工程分解为一个个的小部分进行施工,并随时跟进施工质量跟踪计划。
4、结束语
沥青路面是市政道路建设的新的选择,它具备比水泥砼路面的许多优点,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必须加强路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结构设计、质量监理、材料配比、施工机具的配备、路面的摊铺碾压工艺、施工质量检测等,这些细节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坚固耐用,才能为道路的建设带来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效益。加强质量管理,规范作业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道路建设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司严俊,何战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四川水泥,2015,04:177.
[2]陈晓.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5,35:223.
[3]余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J].低碳世界,2015,3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