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高中生年龄大多处于15到18岁这个阶段,而该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的各科教学,都有价值观的传递在其中,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很多学科并没有对价值观的传递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部分高中生没有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影响了未来的发展。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由此不难看出,高中英语课堂一定不能缺少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在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当中应占多大比重,以及该如何将其贯穿于平时的课堂之中,研究领域尚无定论。以下是笔者根据平时教学当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点自己的看法。
二、现状分析
由于大多高中生从进入高中之后,最终的目标就是在三年后的高考当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并进入理想的大学,所以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把知识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其中,从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虽然《新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发展放在了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目前中国“高考至上”的风气下,大多数教师并未很好地将其贯彻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中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之中。英语学科,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甚至在有些人看来不过就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没有太多内涵可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英语学科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 韩愈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 “传道”是放在教师所有工作的第一位的,“授业解惑”都是在“传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附属品,并非教育的本质。因此,英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讲授知识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向学生“传道”,即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接触到许多跨文化的知识,而
这一部分也恰恰是高中生最不熟悉和最感兴趣的知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将会成为他们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推力。
(三)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侵入我们的大脑。而作为高中生而言,他们还不具备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对各方面的信息全盘接受,并引发内心思想的混乱,最终丧失自己的信仰。
四、培养高中生主流价值观的策略和措施
虽然自新课改以来,一直在强调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但实际上教师才是课堂真正的掌控者,失去了教师控制的课堂只会混乱的课堂。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英语课堂上传递主流价值观的“无形之手”,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一) 与时俱进,自我提升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掌控者,很大程度上在决定着课程传递的是何种价值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自身得有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加强自身素质修养,除了有良好的基本语言素质外,还得是一个品行高尚之人。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做到对西方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尽量做到深刻体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当中,对遇到的文化现象做出中肯的评价,引导学生去客观地去评价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理性地看待当前社会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笔者曾经在讲述一篇关于如何选用阅读材料的文章中,借用凤姐读《知音》和《故事会》的例子,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读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彼时正值凤姐“风靡”全国之际,这样一下就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将教师所要传递的信息无形中传达给了学生。
(二) 活学活教,激发兴趣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教育行业也带来了更大的方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其学生对于英语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播放一些影音视频,异域风情的图片以及国内外的一些新闻事件,让学生能够融入到世界当中,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此外,英语学科当中的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里面经常会涉及到跟社会实事相关的内容,笔者每每在遇到此类阅读材料时,都会在讲解完文章之后,让学生针对这些实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学会爱父母,尊敬长辈,珍惜友谊,热爱祖国,明辨是非等。
(三) 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学形式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平时主要是针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而课堂当中的价值观传递应该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多重方式向学生传递。现在的高中生大多出生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于中国社会巨变的时代,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摆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笔者曾经在全班举办小型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让学生将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信息在课堂上抛出来供全班同学讨论,大家在课堂上思想的激烈碰撞给大家带来了对社会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公现象有了宣泄的渠道,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偏激想法,使其能够健康向上地成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学习不应该只是学到知识,还应该“成人”。在某种程度而言,“成人”比知识学习更重要,因为这将对学生接下来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结合中西方文化,向學生展示文化的不同,并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当然,价值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巧妙传递和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和接触。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下一辈祖国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文化与教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1
高中生年龄大多处于15到18岁这个阶段,而该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的各科教学,都有价值观的传递在其中,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很多学科并没有对价值观的传递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部分高中生没有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影响了未来的发展。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由此不难看出,高中英语课堂一定不能缺少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在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当中应占多大比重,以及该如何将其贯穿于平时的课堂之中,研究领域尚无定论。以下是笔者根据平时教学当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点自己的看法。
二、现状分析
由于大多高中生从进入高中之后,最终的目标就是在三年后的高考当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并进入理想的大学,所以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把知识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其中,从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虽然《新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发展放在了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目前中国“高考至上”的风气下,大多数教师并未很好地将其贯彻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中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之中。英语学科,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甚至在有些人看来不过就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没有太多内涵可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英语学科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 韩愈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 “传道”是放在教师所有工作的第一位的,“授业解惑”都是在“传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附属品,并非教育的本质。因此,英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讲授知识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向学生“传道”,即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接触到许多跨文化的知识,而
这一部分也恰恰是高中生最不熟悉和最感兴趣的知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将会成为他们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推力。
(三)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侵入我们的大脑。而作为高中生而言,他们还不具备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对各方面的信息全盘接受,并引发内心思想的混乱,最终丧失自己的信仰。
四、培养高中生主流价值观的策略和措施
虽然自新课改以来,一直在强调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但实际上教师才是课堂真正的掌控者,失去了教师控制的课堂只会混乱的课堂。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英语课堂上传递主流价值观的“无形之手”,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一) 与时俱进,自我提升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掌控者,很大程度上在决定着课程传递的是何种价值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自身得有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加强自身素质修养,除了有良好的基本语言素质外,还得是一个品行高尚之人。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做到对西方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尽量做到深刻体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当中,对遇到的文化现象做出中肯的评价,引导学生去客观地去评价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理性地看待当前社会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笔者曾经在讲述一篇关于如何选用阅读材料的文章中,借用凤姐读《知音》和《故事会》的例子,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读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彼时正值凤姐“风靡”全国之际,这样一下就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将教师所要传递的信息无形中传达给了学生。
(二) 活学活教,激发兴趣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教育行业也带来了更大的方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其学生对于英语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播放一些影音视频,异域风情的图片以及国内外的一些新闻事件,让学生能够融入到世界当中,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此外,英语学科当中的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里面经常会涉及到跟社会实事相关的内容,笔者每每在遇到此类阅读材料时,都会在讲解完文章之后,让学生针对这些实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学会爱父母,尊敬长辈,珍惜友谊,热爱祖国,明辨是非等。
(三) 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学形式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平时主要是针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而课堂当中的价值观传递应该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多重方式向学生传递。现在的高中生大多出生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于中国社会巨变的时代,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摆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笔者曾经在全班举办小型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让学生将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信息在课堂上抛出来供全班同学讨论,大家在课堂上思想的激烈碰撞给大家带来了对社会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公现象有了宣泄的渠道,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偏激想法,使其能够健康向上地成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学习不应该只是学到知识,还应该“成人”。在某种程度而言,“成人”比知识学习更重要,因为这将对学生接下来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结合中西方文化,向學生展示文化的不同,并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当然,价值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巧妙传递和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和接触。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下一辈祖国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文化与教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