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快速增长,我国国民收入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自驾出行度假。而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旅游度假模式将会是中国旅游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洛阳山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一半,适合发展山地旅游。本文依据洛阳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源,对旅游山地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未来洛阳山地旅游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洛阳乡村;旅游
引言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建立了扶贫工作,扶贫工作也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着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贫的政策。1从当前来看,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地区脱掉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的帽子,开启了新的小康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脱贫扶贫工作的结束,相反,剩下的贫困工作更加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真正脱掉贫困的帽子,除了党中央、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还有就是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利用村民自己的能力与整合资源建设乡村。
1、洛阳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1、建设生态旅游景区
洛阳多山区,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洛阳旅游资源遍布全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较快。洛阳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研究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全域旅游、旅游设施、知名旅游品牌、旅游营销、智慧旅游、产业融合、旅游消费、旅游惠民、旅游环境优化、自贸区旅游等十大旅游促进举措。打造关于洛阳旅游的国际品牌,走向“高端”。重点打造隋唐洛阳市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博物馆之都、龙门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等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国际旅游品牌,发展低碳生态游,多层次展现“绿色”。依托洛阳的山河资源,重点建设了老君山、崇都沟、白云山、黄河旅游度假区、鲁顺水库护理度假区等,创造了一批极具吸引力和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景区。
1.2、威胁
洛阳山地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雨水较多,而通往山地景区多为盘山公路,因此,交通安全成为夏季出行的一大隐患,如何做好山路的边坡防护工作值得深入探讨。此外,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虽然嵩县和栾川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同样也成为山地旅游发展的一个短板。因为水资源的丰富与否与每年的气候条件关系重大。如2019年上半年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很多水系一直处于断流状态,当地部分村落也处于吃水难的困境。此外,有些山区建立了小型水电站,导致部分水源被截断,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的严重性[1]。
2、洛阳山地旅游发展的路径探析
2.1、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是旅游的灵活所在。虽然很多的乡村努力克服乡村旅游同质化的问题,不想让千村一面等现象影响乡村的发展,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另外,过于着急发展乡村旅游,向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过因为缺乏整体、科学性的规划,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找到当地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的挖掘。因此,要重点去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内涵,使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利器与重要途径,这样才能够丰富当地乡村农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激发当地文化的活力,形成品牌效应。
2.2、完善乡村软硬件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一方面,建设乡村旅游“硬件”系统。改善乡村旅游游客体验,加大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投入,保障游客的吃、住、行。在保护乡村旅游原景观的基础上,对现有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建设乡村旅游“软件”系统。注重维护景观设施与乡村文化的关联性。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加强对村规民约、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焕发活力,构建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乡村软硬件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2]。
2.3、著力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从2017年起,嵩县和栾川陆续推出夏季“高速免费游”活动——7座(含)以下客车免河南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2018年,嵩县的“高速免费游”活动历时32天,累计接待游客104.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31%;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42.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8%。为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和收入,这一活动2019年仍将继续进行。2019年7月,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洛阳嵩县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都是“高速免费游”这一旅游营销行为带来的积极效应,因此,洛阳要利用好这张名片,为打造知名旅游品牌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山区也应积极深挖本地特色。嵩县和栾川的菌类资源丰富,菌类种植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多数菌类种植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对菌类的深加工一直停滞不前。当今社会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地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帮扶本地农民开发菌类深加工品牌。
2.4、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活化”文化资源
在乡村文化资源的建设中,除了要保持文化资源的原汁原味,还要让我们的文化资源能够“活”起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文化的讲解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讲解,还可以创新表演形式、节目创意,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更要融入技术和文化元素,让游客不仅仅体会当地乡村的“吃”、“住”,还要在“娱”“品”上面下功夫[3]。
2.5、发挥部门合力,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统一筹划。乡村旅游的整体营销形象由洛阳市政府统一进行规划和筹划,加大开展洛阳旅游营销工作的资金投入,联合各地区整合洛阳乡村旅游资源,包装市场,塑造洛阳乡村旅游的整体优秀形象。其次,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投资力度。对于洛阳乡村旅游,本地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选择合适的版面和时段,开展公益旅游广告,展示洛阳乡村旅游的产品、线路和形象。此外,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平台,在有影响力的网站上建立专门的网页,借助新媒体渠道如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进行网络传播;最后,多部门合力形成营销形象。多部门合力宣传,将旅游、宣传、文化等部门和县(市)的宣传资源有机结合,集中影响力,确定对外形象。
参考文献:
[1]程瑞芳,程钢海.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多元价值功能响应调整及开发路径[J/OL].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06):75-81[2019-10-31].
[2]蒲西安,王春华,彭雪玲.体育小镇背景下休闲体育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0):13-14+20.
[3]胡娟,彭武运.基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功能研究[J].中国市场,2019(28):20-21.
关键词:乡村振兴;洛阳乡村;旅游
引言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建立了扶贫工作,扶贫工作也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着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贫的政策。1从当前来看,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地区脱掉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的帽子,开启了新的小康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脱贫扶贫工作的结束,相反,剩下的贫困工作更加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真正脱掉贫困的帽子,除了党中央、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还有就是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利用村民自己的能力与整合资源建设乡村。
1、洛阳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1、建设生态旅游景区
洛阳多山区,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洛阳旅游资源遍布全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较快。洛阳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研究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全域旅游、旅游设施、知名旅游品牌、旅游营销、智慧旅游、产业融合、旅游消费、旅游惠民、旅游环境优化、自贸区旅游等十大旅游促进举措。打造关于洛阳旅游的国际品牌,走向“高端”。重点打造隋唐洛阳市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博物馆之都、龙门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等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国际旅游品牌,发展低碳生态游,多层次展现“绿色”。依托洛阳的山河资源,重点建设了老君山、崇都沟、白云山、黄河旅游度假区、鲁顺水库护理度假区等,创造了一批极具吸引力和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景区。
1.2、威胁
洛阳山地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雨水较多,而通往山地景区多为盘山公路,因此,交通安全成为夏季出行的一大隐患,如何做好山路的边坡防护工作值得深入探讨。此外,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虽然嵩县和栾川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同样也成为山地旅游发展的一个短板。因为水资源的丰富与否与每年的气候条件关系重大。如2019年上半年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很多水系一直处于断流状态,当地部分村落也处于吃水难的困境。此外,有些山区建立了小型水电站,导致部分水源被截断,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的严重性[1]。
2、洛阳山地旅游发展的路径探析
2.1、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是旅游的灵活所在。虽然很多的乡村努力克服乡村旅游同质化的问题,不想让千村一面等现象影响乡村的发展,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另外,过于着急发展乡村旅游,向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过因为缺乏整体、科学性的规划,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找到当地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的挖掘。因此,要重点去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内涵,使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利器与重要途径,这样才能够丰富当地乡村农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激发当地文化的活力,形成品牌效应。
2.2、完善乡村软硬件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一方面,建设乡村旅游“硬件”系统。改善乡村旅游游客体验,加大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投入,保障游客的吃、住、行。在保护乡村旅游原景观的基础上,对现有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建设乡村旅游“软件”系统。注重维护景观设施与乡村文化的关联性。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加强对村规民约、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焕发活力,构建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乡村软硬件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2]。
2.3、著力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从2017年起,嵩县和栾川陆续推出夏季“高速免费游”活动——7座(含)以下客车免河南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2018年,嵩县的“高速免费游”活动历时32天,累计接待游客104.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31%;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42.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8%。为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和收入,这一活动2019年仍将继续进行。2019年7月,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洛阳嵩县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都是“高速免费游”这一旅游营销行为带来的积极效应,因此,洛阳要利用好这张名片,为打造知名旅游品牌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山区也应积极深挖本地特色。嵩县和栾川的菌类资源丰富,菌类种植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多数菌类种植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对菌类的深加工一直停滞不前。当今社会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地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帮扶本地农民开发菌类深加工品牌。
2.4、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活化”文化资源
在乡村文化资源的建设中,除了要保持文化资源的原汁原味,还要让我们的文化资源能够“活”起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文化的讲解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讲解,还可以创新表演形式、节目创意,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更要融入技术和文化元素,让游客不仅仅体会当地乡村的“吃”、“住”,还要在“娱”“品”上面下功夫[3]。
2.5、发挥部门合力,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统一筹划。乡村旅游的整体营销形象由洛阳市政府统一进行规划和筹划,加大开展洛阳旅游营销工作的资金投入,联合各地区整合洛阳乡村旅游资源,包装市场,塑造洛阳乡村旅游的整体优秀形象。其次,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投资力度。对于洛阳乡村旅游,本地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选择合适的版面和时段,开展公益旅游广告,展示洛阳乡村旅游的产品、线路和形象。此外,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平台,在有影响力的网站上建立专门的网页,借助新媒体渠道如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进行网络传播;最后,多部门合力形成营销形象。多部门合力宣传,将旅游、宣传、文化等部门和县(市)的宣传资源有机结合,集中影响力,确定对外形象。
参考文献:
[1]程瑞芳,程钢海.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多元价值功能响应调整及开发路径[J/OL].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06):75-81[2019-10-31].
[2]蒲西安,王春华,彭雪玲.体育小镇背景下休闲体育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0):13-14+20.
[3]胡娟,彭武运.基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功能研究[J].中国市场,2019(2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