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民族的崛起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包含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影响里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力,如何强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意识,实现多重文化的平等对话交流,是我们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多元文化 文化意识 建构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显示为较为强劲的上扬趋势,重新崛起为令世界瞩目的强大力量,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力度还稍显滞后,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巨大的“文化赤字”,形成强烈的“文化逆差”。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应该综合考察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指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精神、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软实力也是大国标志。中国要成为强国,文化与政治、经济必须同时强大,因此应该增强文化软实力,消除“文化赤字”,并改变文化逆差现象,将“崛起中的经济大国”转化成“崛起中的经济和文化大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巨大逆差,反映的是文化的对外传播力非常弱小。西方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多是廉价的商品、流动的劳工等,对中国真正的文化精髓依然非常陌生。
1 西方文化的历史渗透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诸如科技、法政、宗教、哲学、伦理,乃至文学、艺术,我国统称为“西学”。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主要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学浪潮同时涌入中国。曾一度繁盛的古老华夏大地在晚清政府的统治下已是疮痍满目,江河日下。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西学成为中国近代先进分子的自觉行动,他们积极从西学中探求解救中国积弊的良药,西学于是在中国广泛传播。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这一波的“西学东渐”潮流,一直持续到当代。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西方的各种经济理论和管理思潮陆续登陆中国,形成又一波“西学东渐”的态势,并持续延拓到新世纪的今天。西学东渐使得中国文化开始了长期的“被逐流放”,使得中国文化在本土出现“水土不服”,处于被压抑被轻视的“边缘状态”,以至于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仍然被西化着。
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应西传。有史证明,中国文化并非一直处于被动和弱化的地位,在“西学东渐”出现之前,“中学西传”也曾一度兴盛。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先秦以降就曾向世界各国输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技术和文化,到唐朝时达到鼎盛。唐朝中外贸易空前繁荣,横贯东西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外,海上“丝绸之路”也兴起,经由海陆“丝绸之路”传播的不仅是东方的丝绸、陶瓷、银器等物质产品,也带去了唐文化的多彩和魅力。宋元时期的“中学西传”在科技、文化、医学、哲学、教育等方面对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得益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先进思潮,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中国的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欧洲,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从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弱势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轻视和压抑,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迅猛冲击下出现了一个断裂带,使得许多宝贵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被湮灭、被消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然而,与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诸多外国文化在华夏大地上所向披靡的态势相比,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却持续疲软,具有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并未重新取得与政治、经济大国相称的地位。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复兴的物质载体,也需要文化复兴的精神载体,因此,需要重塑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雄心。
2 当下中国文化意识的建构
要重塑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雄心,要在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有效的文化传承。“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国家自尊、自重、自信的体现,必须把文化自觉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只有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拥有自信,才能在传承中更加自觉。
中国的文化自觉之路可谓曲折而漫长。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为文化自觉苦苦求索。尽管经过了一个多世纪文化自觉的历程,中国仍面临着艰巨的文化自觉的任务。时至今日,文化不自觉的现象在今天的中国仍大量存在。外国文化在华夏大地上风靡,加之近代以来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批判多于继承,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文化自觉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因此,重建中国文化意识,加强文化自觉,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崭新课题。
2.1 思想文化意识的建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更是历史长河中最为耀眼的明珠,其核心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结晶。而共同擎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为儒、道、佛三家。“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道、佛三家虽各相径庭,各有所持,却会通融合,相辅相济,构成彼此共存、三位一体的文化格局,其中儒家的“修齐治平”和“忠恕仁德”、道家的“少私寡欲”和“内圣外王”、佛家的“慈悲善行”和“广爱博施”等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汇集,墨家的“兼爱”和“节用”、法家的“废私立公”和“礼义廉耻”、兵家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思想,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无论是国家治理天下,还是治学、理财、管理、谋生,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发现有价值的思想。
然而,在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年青一代大学生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似乎渐渐被大学生遗忘,一些优良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也渐渐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对中国文化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养的“传统文盲”越来越多。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特别是频繁接触外来文化的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汲取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消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淡化和滑坡的现实,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基因。
2.2 语言文化意识的建构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沉积在语言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兴衰也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世界地位。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对外旅游等跨国活动日益增多,对世界经济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于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全球性的“汉语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持续升温。汉语在世界日益受到重视,在本土却频频遭遇尴尬。重视外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是当今中国人学习汉语在心态上的误区。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对母语妄自菲薄,大学生中文水平大滑坡已是普遍现象,对汉语的传统说法、典故、格言、成语不甚理解,甚至还有写错别字的现象。中国学生汉语表达的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中国要发展、要建设、要复兴,中国文化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母语、了解母语文化的人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议决将每年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并给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撼的理由:母语是一个族群的灵魂!汉语作为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灵魂。因此,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必须重建汉语信心,提升汉语的语言自觉。语言是文化软实力较量的载体,它的强大与否,首先应该来自于对这一语言的信心和敬重。对汉语的信心背后,是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在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其他民族语言是必要的。然而,展示汉语魅力,传递中国文化,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也中国融入世界进程中必要的文化态度。
2.3 文学典籍文化意识的建构
中国文学典籍恢弘深厚、灿若星河,富于文化底蕴,不仅可以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而且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存储和积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色,同时也反映特定时期人们的经济意识、商业决策和管理思想。文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可以塑造人的品格,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发展,而且优秀的商务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管理思想渗透在一些重要的文学典籍和文学作品中,从中可以窥见一些对商务活动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
中国加入世贸后,面对世界各国商贸强手,竞争空前激烈,能否在这场商战中获得双赢,不仅需要掌握英语、深谙国际商务规则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具有人文道德和文化素养的管理型商才,而这种人文道德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阅读文学典籍从而得到潜移默化的浸淫和影响。商界的诸多失败现象表明,那些不具备人文素养或人文素养不完善的企业及其员工的前途是黯淡的。因此,新世纪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应具备一定的文学典籍文化知识,继承和重建“文以载道”的传统,并善于把这些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道德和文化素养,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重仁、尚礼、勤思、好学的文化性格。
3 结语
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民族崛起的潮流,需要多元文化平等地对话,平等地交流。中国文化绝不能湮没在是西学东渐的大潮中,相反,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重塑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商业文化、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培养人才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广博的胸怀和极具时代感的远见,了解和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同时又在多元化的世界里,重树本国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宋晓梅.陈宪章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建设中的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2002(4).
[2]李宗栋.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J].人民论坛, 2000(3).
[3]赵文广.深刻认识文化力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
[4]张梦新,张卫中.中华古文明精萃[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多元文化 文化意识 建构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显示为较为强劲的上扬趋势,重新崛起为令世界瞩目的强大力量,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力度还稍显滞后,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巨大的“文化赤字”,形成强烈的“文化逆差”。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应该综合考察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指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精神、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软实力也是大国标志。中国要成为强国,文化与政治、经济必须同时强大,因此应该增强文化软实力,消除“文化赤字”,并改变文化逆差现象,将“崛起中的经济大国”转化成“崛起中的经济和文化大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巨大逆差,反映的是文化的对外传播力非常弱小。西方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多是廉价的商品、流动的劳工等,对中国真正的文化精髓依然非常陌生。
1 西方文化的历史渗透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诸如科技、法政、宗教、哲学、伦理,乃至文学、艺术,我国统称为“西学”。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主要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学浪潮同时涌入中国。曾一度繁盛的古老华夏大地在晚清政府的统治下已是疮痍满目,江河日下。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西学成为中国近代先进分子的自觉行动,他们积极从西学中探求解救中国积弊的良药,西学于是在中国广泛传播。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这一波的“西学东渐”潮流,一直持续到当代。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西方的各种经济理论和管理思潮陆续登陆中国,形成又一波“西学东渐”的态势,并持续延拓到新世纪的今天。西学东渐使得中国文化开始了长期的“被逐流放”,使得中国文化在本土出现“水土不服”,处于被压抑被轻视的“边缘状态”,以至于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仍然被西化着。
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应西传。有史证明,中国文化并非一直处于被动和弱化的地位,在“西学东渐”出现之前,“中学西传”也曾一度兴盛。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先秦以降就曾向世界各国输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技术和文化,到唐朝时达到鼎盛。唐朝中外贸易空前繁荣,横贯东西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外,海上“丝绸之路”也兴起,经由海陆“丝绸之路”传播的不仅是东方的丝绸、陶瓷、银器等物质产品,也带去了唐文化的多彩和魅力。宋元时期的“中学西传”在科技、文化、医学、哲学、教育等方面对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得益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先进思潮,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中国的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欧洲,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从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弱势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轻视和压抑,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迅猛冲击下出现了一个断裂带,使得许多宝贵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被湮灭、被消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然而,与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诸多外国文化在华夏大地上所向披靡的态势相比,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却持续疲软,具有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并未重新取得与政治、经济大国相称的地位。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复兴的物质载体,也需要文化复兴的精神载体,因此,需要重塑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雄心。
2 当下中国文化意识的建构
要重塑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雄心,要在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有效的文化传承。“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国家自尊、自重、自信的体现,必须把文化自觉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只有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拥有自信,才能在传承中更加自觉。
中国的文化自觉之路可谓曲折而漫长。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为文化自觉苦苦求索。尽管经过了一个多世纪文化自觉的历程,中国仍面临着艰巨的文化自觉的任务。时至今日,文化不自觉的现象在今天的中国仍大量存在。外国文化在华夏大地上风靡,加之近代以来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批判多于继承,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文化自觉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因此,重建中国文化意识,加强文化自觉,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崭新课题。
2.1 思想文化意识的建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更是历史长河中最为耀眼的明珠,其核心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结晶。而共同擎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为儒、道、佛三家。“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道、佛三家虽各相径庭,各有所持,却会通融合,相辅相济,构成彼此共存、三位一体的文化格局,其中儒家的“修齐治平”和“忠恕仁德”、道家的“少私寡欲”和“内圣外王”、佛家的“慈悲善行”和“广爱博施”等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汇集,墨家的“兼爱”和“节用”、法家的“废私立公”和“礼义廉耻”、兵家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思想,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无论是国家治理天下,还是治学、理财、管理、谋生,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发现有价值的思想。
然而,在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年青一代大学生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似乎渐渐被大学生遗忘,一些优良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也渐渐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对中国文化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养的“传统文盲”越来越多。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特别是频繁接触外来文化的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汲取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消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淡化和滑坡的现实,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基因。
2.2 语言文化意识的建构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沉积在语言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兴衰也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世界地位。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对外旅游等跨国活动日益增多,对世界经济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于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全球性的“汉语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持续升温。汉语在世界日益受到重视,在本土却频频遭遇尴尬。重视外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是当今中国人学习汉语在心态上的误区。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对母语妄自菲薄,大学生中文水平大滑坡已是普遍现象,对汉语的传统说法、典故、格言、成语不甚理解,甚至还有写错别字的现象。中国学生汉语表达的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中国要发展、要建设、要复兴,中国文化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母语、了解母语文化的人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议决将每年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并给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撼的理由:母语是一个族群的灵魂!汉语作为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灵魂。因此,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必须重建汉语信心,提升汉语的语言自觉。语言是文化软实力较量的载体,它的强大与否,首先应该来自于对这一语言的信心和敬重。对汉语的信心背后,是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在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其他民族语言是必要的。然而,展示汉语魅力,传递中国文化,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也中国融入世界进程中必要的文化态度。
2.3 文学典籍文化意识的建构
中国文学典籍恢弘深厚、灿若星河,富于文化底蕴,不仅可以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而且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存储和积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色,同时也反映特定时期人们的经济意识、商业决策和管理思想。文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可以塑造人的品格,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发展,而且优秀的商务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管理思想渗透在一些重要的文学典籍和文学作品中,从中可以窥见一些对商务活动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
中国加入世贸后,面对世界各国商贸强手,竞争空前激烈,能否在这场商战中获得双赢,不仅需要掌握英语、深谙国际商务规则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具有人文道德和文化素养的管理型商才,而这种人文道德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阅读文学典籍从而得到潜移默化的浸淫和影响。商界的诸多失败现象表明,那些不具备人文素养或人文素养不完善的企业及其员工的前途是黯淡的。因此,新世纪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应具备一定的文学典籍文化知识,继承和重建“文以载道”的传统,并善于把这些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道德和文化素养,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重仁、尚礼、勤思、好学的文化性格。
3 结语
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民族崛起的潮流,需要多元文化平等地对话,平等地交流。中国文化绝不能湮没在是西学东渐的大潮中,相反,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重塑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商业文化、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培养人才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广博的胸怀和极具时代感的远见,了解和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同时又在多元化的世界里,重树本国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宋晓梅.陈宪章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建设中的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2002(4).
[2]李宗栋.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J].人民论坛, 2000(3).
[3]赵文广.深刻认识文化力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
[4]张梦新,张卫中.中华古文明精萃[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