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动机理论出发,总结出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设计点,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以时间为主线,提出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通用技术; 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10-002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通用技术教学中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笔者对南京市15名通用技术一线教师进行了简单访谈。访谈的主要问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前,您有没有考虑过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您有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请问您是通过哪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您的课堂观察,您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如何?通过访谈得出:(1)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都考虑过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普遍感觉到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很容易。(2)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比较单一。(3)通过课上观察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多数教师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少数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很难产生好的效果。
从教师访谈可以看出,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技术课教师一直关注和热衷研究的课题。但是一线教师缺乏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机理论概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和解释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因,一直在分析是哪些因素推动学生愿意学习,因此形成了各家各派的动机理论。早期的动机理论认为强化、需要对学生动机起着重要作用,如联结心理学家提出的强化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然而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转向认知方向,强调归因、自我认知及成就,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等。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动机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现将动机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教学应用,如表1所示。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探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许多动机理论家给出的诸多建议的根本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导入情境,在教学起始扣住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学习,如创设生活情境、对比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或者可以进行作品展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情境导入时要去除浮于表面的、华而不实的形式化导入。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给予学习期望
学习目标具有指引学习的动机作用。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应及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意义,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同时给予每个学生积极的教师期望。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此次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后,会对所学知识、技能产生间接兴趣,并为其学习动机创造着力点。
3.呈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学习内容
教师需要在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呈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内容。技术课的学习内容同其他课相比更加灵活,利于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所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维持学习动机。
4.提供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赋予学生自主权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是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需考虑以下几点:任务主题联系生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相贴近;任务之间相联系,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任务要难度适中,并具有一定挑战性;学习任务可选择;提供为成功而设的任务,增强自我效能感;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学习任务。
5.营造积极轻松,合作互助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积极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发挥学习潜能。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醒,学习动机被激发,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引起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6.增强师生间的交感互动,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师生间的交感互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对任务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进度,在表扬和鼓励学生时,要提供信息反馈,鼓励其欣赏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能力的提高,不能只是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7.多元评价,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学生被评价的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技术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但要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技术课课堂中要积极倡导多元评价,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评价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并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成功。
三、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要把外部激发和内部激发相结合,而且要把这些激发动机的方式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个系列策略,使得在教学起点产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持续强化,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动机对学习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3
[6]吕星宇.学习动机:认知误区与激发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7(8):22-23
[7]王婷婷,吴庆麟.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0)
[8]方相成.论学习动机的优化[J]教育评论,2010(2):39-40
关键词:通用技术; 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10-002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通用技术教学中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笔者对南京市15名通用技术一线教师进行了简单访谈。访谈的主要问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前,您有没有考虑过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您有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请问您是通过哪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您的课堂观察,您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如何?通过访谈得出:(1)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都考虑过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普遍感觉到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很容易。(2)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比较单一。(3)通过课上观察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多数教师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少数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很难产生好的效果。
从教师访谈可以看出,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技术课教师一直关注和热衷研究的课题。但是一线教师缺乏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机理论概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和解释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因,一直在分析是哪些因素推动学生愿意学习,因此形成了各家各派的动机理论。早期的动机理论认为强化、需要对学生动机起着重要作用,如联结心理学家提出的强化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然而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转向认知方向,强调归因、自我认知及成就,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等。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动机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现将动机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教学应用,如表1所示。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探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许多动机理论家给出的诸多建议的根本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导入情境,在教学起始扣住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学习,如创设生活情境、对比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或者可以进行作品展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情境导入时要去除浮于表面的、华而不实的形式化导入。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给予学习期望
学习目标具有指引学习的动机作用。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应及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意义,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同时给予每个学生积极的教师期望。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此次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后,会对所学知识、技能产生间接兴趣,并为其学习动机创造着力点。
3.呈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学习内容
教师需要在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呈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内容。技术课的学习内容同其他课相比更加灵活,利于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所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维持学习动机。
4.提供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赋予学生自主权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是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需考虑以下几点:任务主题联系生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相贴近;任务之间相联系,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任务要难度适中,并具有一定挑战性;学习任务可选择;提供为成功而设的任务,增强自我效能感;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学习任务。
5.营造积极轻松,合作互助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积极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发挥学习潜能。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醒,学习动机被激发,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引起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6.增强师生间的交感互动,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师生间的交感互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对任务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进度,在表扬和鼓励学生时,要提供信息反馈,鼓励其欣赏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能力的提高,不能只是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7.多元评价,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学生被评价的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技术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但要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技术课课堂中要积极倡导多元评价,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评价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并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成功。
三、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要把外部激发和内部激发相结合,而且要把这些激发动机的方式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个系列策略,使得在教学起点产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持续强化,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动机对学习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3
[6]吕星宇.学习动机:认知误区与激发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7(8):22-23
[7]王婷婷,吴庆麟.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0)
[8]方相成.论学习动机的优化[J]教育评论,2010(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