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贯穿国民经济循环的全过程,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冲击较大,影响仍在持续。重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提振消费,加快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保持消费增长态势,全面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消费是畅通“三大循环”的关键环节。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消费在这“三大循环”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以消费引领供给,以供给引导生产,使社会再生产循环有序、持续不断,实现供需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消费旺、循环畅、经济兴。抓住“循环”这一关键点,着力促消费,带动产业、市场、经济社会“三大循环”畅通,对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基礎的力量,能带动投资、进出口,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系统性影响。从“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看,发达经济体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0%以上。2019年全国消费贡献率为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6年保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凸显。我市消费贡献率为51.3%,虽然比全国低6.5个百分点,但去年我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具备了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消费增长还有较大空间。疫情以后,应更好发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消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引擎。当前,在经贸摩擦和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正加快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一方面,扩大消费,能够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还会引导投资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此外,信息消费、服务消费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还有利于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创新、精准服务的新型生产方式,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把握疫情背景下促消费稳增长形势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经济发展一时被迫按下“暂停键”“缓进键”,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受到影响,经济增长不稳;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复工复产面临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不畅等诸多困难;就业不稳带来家庭收入下降,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内外经济失衡,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市经济受到供需两端、内外两方面“双重挤压”,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重庆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消费促进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在保障基本消费需求方面,市政府成立市商务委牵头的市场供应保障组,全力保障“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供应,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在服务消费市场主体方面,全面落实国家和市级纾困惠企政策,出台提振消费、稳定经济等系列措施,多措并举通“堵点”、补“断点”、解“难点”,有力保障了消费市场主体经营基本稳定。在恢复消费市场活力方面,开展“十个一”主题消费活动,启动“爱尚重庆、约惠夏天”2020年重庆惠民消费季,通过“政策 活动”叠加,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在创新消费业态模式方面,实施网络消费“渝快送”行动,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推进直播带货行动计划,线上业态线上消费加快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
目前,各项政策举措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消费逐步企稳回暖。4月全市社零总额增长0.9%,疫情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增幅高于全国8.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逐步复苏,促进了生产消费有序衔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恢复,推动了工业品、农产品销售和进口商品增长,为全市经济恢复性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看,消费市场成长性好,韧性强,长期向好态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力提振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消费增长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全面复工复商复市稳消费,顺应需求变化扩消费,创新服务业态增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复苏传统消费,恢复经济秩序。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提振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推进消费全面恢复常态。实施“爱尚重庆”系列促销活动。恢复实物消费,全力稳住吃穿用住行等传统消费,稳定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激活社区消费。推进文化、娱乐、家政、养老、托幼等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二是提升品质消费,保持经济热度。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爱尚重庆”为主题,唱响“开放重庆、美丽重庆、智慧重庆、不夜重庆”品牌,打造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文化、旅游“五大名城”。顺应消费升级和消费分层趋势,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品牌经济,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促进境外购物消费回流。推进解放碑步行街等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加快建设智慧商圈。发展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终端等智能消费,扩大网络视听、数字音频等信息消费。
三是培育新型消费,壮大经济动能。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壮大在线消费新业态,实施电商直播带货“2111”工程,推进新零售、云逛街、无人配送等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发展远程办公、网上教育、远程诊疗等线上服务,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扩大绿色消费,提质健康消费。
四是发展夜间消费,增强经济活力。实施夜间经济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夜间经济核心区。围绕夜味、夜享、夜赏、夜玩、夜购等主题特色,培育“五夜”生活业态,点亮夜经济地图,丰富夜间消费场景,提升夜间消费品质,唱响“重庆味、国际范”夜经济品牌。
五是扩大外来消费,打造经济亮点。扩大本地消费的同时,集聚和扩大外来消费。依托重庆旅游城市、网红打卡地等优势,利用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实施川渝旅游和消费促进联动行动。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推出高质量、高品质文旅产品,举办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会展、论坛、赛事。发展“网红经济”,构建一体化服务网络,推动外来消费水平整体提升。
扩消费、稳增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持久工作。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提振消费、稳定增长,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为全市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系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消费是畅通“三大循环”的关键环节。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消费在这“三大循环”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以消费引领供给,以供给引导生产,使社会再生产循环有序、持续不断,实现供需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消费旺、循环畅、经济兴。抓住“循环”这一关键点,着力促消费,带动产业、市场、经济社会“三大循环”畅通,对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基礎的力量,能带动投资、进出口,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系统性影响。从“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看,发达经济体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0%以上。2019年全国消费贡献率为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6年保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凸显。我市消费贡献率为51.3%,虽然比全国低6.5个百分点,但去年我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具备了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消费增长还有较大空间。疫情以后,应更好发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消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引擎。当前,在经贸摩擦和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正加快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一方面,扩大消费,能够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还会引导投资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此外,信息消费、服务消费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还有利于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创新、精准服务的新型生产方式,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把握疫情背景下促消费稳增长形势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经济发展一时被迫按下“暂停键”“缓进键”,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受到影响,经济增长不稳;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复工复产面临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不畅等诸多困难;就业不稳带来家庭收入下降,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内外经济失衡,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市经济受到供需两端、内外两方面“双重挤压”,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重庆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消费促进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在保障基本消费需求方面,市政府成立市商务委牵头的市场供应保障组,全力保障“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供应,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在服务消费市场主体方面,全面落实国家和市级纾困惠企政策,出台提振消费、稳定经济等系列措施,多措并举通“堵点”、补“断点”、解“难点”,有力保障了消费市场主体经营基本稳定。在恢复消费市场活力方面,开展“十个一”主题消费活动,启动“爱尚重庆、约惠夏天”2020年重庆惠民消费季,通过“政策 活动”叠加,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在创新消费业态模式方面,实施网络消费“渝快送”行动,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推进直播带货行动计划,线上业态线上消费加快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
目前,各项政策举措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消费逐步企稳回暖。4月全市社零总额增长0.9%,疫情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增幅高于全国8.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逐步复苏,促进了生产消费有序衔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恢复,推动了工业品、农产品销售和进口商品增长,为全市经济恢复性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看,消费市场成长性好,韧性强,长期向好态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力提振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消费增长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全面复工复商复市稳消费,顺应需求变化扩消费,创新服务业态增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复苏传统消费,恢复经济秩序。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提振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推进消费全面恢复常态。实施“爱尚重庆”系列促销活动。恢复实物消费,全力稳住吃穿用住行等传统消费,稳定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激活社区消费。推进文化、娱乐、家政、养老、托幼等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二是提升品质消费,保持经济热度。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爱尚重庆”为主题,唱响“开放重庆、美丽重庆、智慧重庆、不夜重庆”品牌,打造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文化、旅游“五大名城”。顺应消费升级和消费分层趋势,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品牌经济,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促进境外购物消费回流。推进解放碑步行街等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加快建设智慧商圈。发展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终端等智能消费,扩大网络视听、数字音频等信息消费。
三是培育新型消费,壮大经济动能。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壮大在线消费新业态,实施电商直播带货“2111”工程,推进新零售、云逛街、无人配送等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发展远程办公、网上教育、远程诊疗等线上服务,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扩大绿色消费,提质健康消费。
四是发展夜间消费,增强经济活力。实施夜间经济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夜间经济核心区。围绕夜味、夜享、夜赏、夜玩、夜购等主题特色,培育“五夜”生活业态,点亮夜经济地图,丰富夜间消费场景,提升夜间消费品质,唱响“重庆味、国际范”夜经济品牌。
五是扩大外来消费,打造经济亮点。扩大本地消费的同时,集聚和扩大外来消费。依托重庆旅游城市、网红打卡地等优势,利用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实施川渝旅游和消费促进联动行动。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推出高质量、高品质文旅产品,举办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会展、论坛、赛事。发展“网红经济”,构建一体化服务网络,推动外来消费水平整体提升。
扩消费、稳增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持久工作。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提振消费、稳定增长,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为全市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系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