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备手段,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语言艺术 科学性 概括性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64-01
我们都知道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和高效性课堂的简称,而“高效型课堂”偏重于课堂模式,“高效性课堂”偏重于结果。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高效型课堂”,那么如何使这种课堂模式真正达到“高效性”的效果呢?我想高效的教学语言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课堂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备手段,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同时,课堂教学语言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素养,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科学性、趣味性、能够高度地概括和总结
(一)课堂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
以数学科为例,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数学的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精练和逻辑性、系统性上面。数学教学内容是严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词上要准确贴切,不含糊,不模棱两可,尤其对于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结论等,应准确无误地讲清楚,要有科学性,如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
(二)课堂的教学语言要富有趣味性
高度抽象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要把抽象的定理讲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就离不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如我们在讲等比数列的时候,引课我们用了国王和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学生特别想知道到底有多少粮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的教学语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学习目标是每一堂课要达成的目标,“积跬步,至千里”,只有每一个教学目标都顺利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上课诠释目标,讨论围绕目标,展示体现目标,检测回扣目标,不偏离,不游移。
二、教学中忌讳的语言
(一)老师的话语不能刺痛学生的心灵
我曾经在一份报纸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初中生问老师一个问题,老师回了一句:“你怎么问这么愚蠢的问题”。这个学生再也不愿听这个老师的课了,也再也不愿学这科了。我们在教学中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些题直接应用公式就能求解,但是他忘了公式,就来问你老师这个题我不会,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直接应用公式的一道题,你回去查阅一下教材,然后把公式记忆几遍,合上书应用公式把这个题做上,过一周以后你再记忆一遍,这样印象会更深。”我想这样处理一下效果会不会更好呢?而且往往学生会很感激地说上一句“谢谢老师”。
(二)教学中不要用不懂装懂,逃避学生所提问题的语言
我记得在我们复习到椭圆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就曾经问:“我们知道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算法,那椭圆的周长和面积怎么求呢?”当时我也一蒙,高中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研究过椭圆的周长和面积,我就先问:“同学们有知道椭圆的周长和面积求法的吗?”没有人回答。这时,我记得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椭圆的面积类比圆的面积,但周长我真的是不知道了,我就说:“我们发现椭圆与圆的面积公式很相似,周长老师也不知道了,我们课下都查阅一下资料,看看椭圆的周长与圆的周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好不好?”课下我查阅了资料,得知椭圆的面积和周长都可以用定积分求得。我想我们坦诚地处理会比说我们高中不研究这个问题好很多吧。
三、不要吝啬你的评价语言
当你看到课前学生已早早地布置完黑板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精彩的展示的时候,当你看到学习小组积极讨论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交的学案完成得非常好的时候,当你发现某个同学近期有很大进步的时候,请不要吝啬你的评价语言。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有一次我在讲向量时,我是想最后总结出向量的数与形的结合的特点,但是学生在第一个例题的展示中就用了两种方法展示,而且把数与形结合的特点总结得既清晰又到位,真的是让我佩服。所以,当时我就说:“这个问题你处理得太棒了,连老师也自愧不如,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更出色。”说完我看到被表扬的同学非常高兴,其他的同学也特别的羡慕。那节课让我懂得,学生当中蕴含着知识的潜能,所以,教师鼓励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语言更加高效呢?我想读书是最好的途径。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让我们在书海中遨游,汲取营养,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
[3]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7.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语言艺术 科学性 概括性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64-01
我们都知道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和高效性课堂的简称,而“高效型课堂”偏重于课堂模式,“高效性课堂”偏重于结果。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高效型课堂”,那么如何使这种课堂模式真正达到“高效性”的效果呢?我想高效的教学语言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课堂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备手段,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同时,课堂教学语言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素养,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科学性、趣味性、能够高度地概括和总结
(一)课堂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
以数学科为例,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数学的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精练和逻辑性、系统性上面。数学教学内容是严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词上要准确贴切,不含糊,不模棱两可,尤其对于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结论等,应准确无误地讲清楚,要有科学性,如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
(二)课堂的教学语言要富有趣味性
高度抽象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要把抽象的定理讲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就离不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如我们在讲等比数列的时候,引课我们用了国王和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学生特别想知道到底有多少粮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的教学语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学习目标是每一堂课要达成的目标,“积跬步,至千里”,只有每一个教学目标都顺利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上课诠释目标,讨论围绕目标,展示体现目标,检测回扣目标,不偏离,不游移。
二、教学中忌讳的语言
(一)老师的话语不能刺痛学生的心灵
我曾经在一份报纸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初中生问老师一个问题,老师回了一句:“你怎么问这么愚蠢的问题”。这个学生再也不愿听这个老师的课了,也再也不愿学这科了。我们在教学中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些题直接应用公式就能求解,但是他忘了公式,就来问你老师这个题我不会,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直接应用公式的一道题,你回去查阅一下教材,然后把公式记忆几遍,合上书应用公式把这个题做上,过一周以后你再记忆一遍,这样印象会更深。”我想这样处理一下效果会不会更好呢?而且往往学生会很感激地说上一句“谢谢老师”。
(二)教学中不要用不懂装懂,逃避学生所提问题的语言
我记得在我们复习到椭圆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就曾经问:“我们知道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算法,那椭圆的周长和面积怎么求呢?”当时我也一蒙,高中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研究过椭圆的周长和面积,我就先问:“同学们有知道椭圆的周长和面积求法的吗?”没有人回答。这时,我记得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椭圆的面积类比圆的面积,但周长我真的是不知道了,我就说:“我们发现椭圆与圆的面积公式很相似,周长老师也不知道了,我们课下都查阅一下资料,看看椭圆的周长与圆的周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好不好?”课下我查阅了资料,得知椭圆的面积和周长都可以用定积分求得。我想我们坦诚地处理会比说我们高中不研究这个问题好很多吧。
三、不要吝啬你的评价语言
当你看到课前学生已早早地布置完黑板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精彩的展示的时候,当你看到学习小组积极讨论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交的学案完成得非常好的时候,当你发现某个同学近期有很大进步的时候,请不要吝啬你的评价语言。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有一次我在讲向量时,我是想最后总结出向量的数与形的结合的特点,但是学生在第一个例题的展示中就用了两种方法展示,而且把数与形结合的特点总结得既清晰又到位,真的是让我佩服。所以,当时我就说:“这个问题你处理得太棒了,连老师也自愧不如,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更出色。”说完我看到被表扬的同学非常高兴,其他的同学也特别的羡慕。那节课让我懂得,学生当中蕴含着知识的潜能,所以,教师鼓励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语言更加高效呢?我想读书是最好的途径。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让我们在书海中遨游,汲取营养,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
[3]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