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萝卜招聘”,因为无数生动而鲜活的实例佐证而一跃成为琅琅上口的热词,备受人们的关注。“一个萝卜一个坑”,原本并不怎么惹人反感,孰料,当它与量身定做、徇私舞弊的招聘等活动挂钩之时,便具有了强烈的贬义。在一个渴望公平正义的时代之中,在一个不正之风甚嚣尘上、屡禁不止的环境之中,那种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名行蝇营狗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之实的勾当,自然令人深恶痛绝。可是,大众传媒的关注,正义之声的谴责,并未从根本上遏制“萝卜招聘”现象的发生,且有随机扩展之势,“萝卜”式的量身定做有向招聘之外其他领域蔓延的危险,值得引起高度警惕和关注。
目前,正在各地中小学紧锣密鼓开展的深化职称改革的举措———职称岗位聘任,就面临“萝卜招聘”式的挑战。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职称是其教书育人水平物化、外显的表现形式,是激励这个特殊的群体积极向上、努力拼搏、争创一流的动力之一,不可等闲视之。曾几何时,职称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职称评定的社会化,引入第三方评审无疑是个应当坚持的正确抉择。记得,著名学者朱学勤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大发感慨,认为,一个知识分子学术成就卓异,个性突出,对领导的一些不正确做法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坚持自己独立的立场,领导虽然对其抱有极深的个人成见,但却并不影响其职称晋升,因为职称不是领导恩赐的,而是因具备了相应评审条件而不受干扰地评上的。朱教授或许过于乐观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局面恐怕越来越难以出现了,至少是在已经推行职称岗位聘任的个别地区个别单位是如此。
职称改革向岗位聘任方向转化,本意是激发已经评上相应职称者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其不断向更高的等级攀登,防止“船到码头车到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弊端的出现,这本“经”无疑是好的,问题是个别“歪嘴和尚”把它“念”歪了,把它当成是整人、报复的利器和道具了,让其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之下扭曲和变形,与屡遭诟病的“萝卜招聘”异曲同工,与职称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南辕北辙甚至背道而驰。
职称岗位聘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校长无上的权威,之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及其他单位尤其如此。高等学校,多年的积淀,学术民主已经蔚然成风,且有比较成型和完备的学术评估机制,学术委员会机构健全,运作成熟,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在这方面相形见绌,仅仅依靠并无实质性决策权与影响力的教代会这样松散、随机且不固定的“影子机构”来实施监督、彰显民主,显然是无济于事,流于形式,无形之中,将校长个人的权力放大和凸现出来,成为对一校之长个人素质、品行、胸襟、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的一个艰巨且严峻的考验。
应当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校长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校长队伍的整体素养还是足可称道,经得起考验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主流。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职称岗位聘任制度改革之中,很多单位积极应对,认真研究,科学谋划,民主决策,有序推行,校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功不可没。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支整体良好的管理者队伍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表现在岗位聘任之上,可以管中窥豹,高下立现。
多数单位的领导,面对岗位聘任,淡泊名利,不争不抢,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将那些水平与能力兼善并美、威信与声誉遐迩闻名、成就与地位已被公认的教师推上去,让他们享有应得的、相应的职称等级。无庸回避、不能忽视的是,还有个别领导,挖空心思,最大限度地以权谋私,巧妙甚至狡猾地钻政策的空隙,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地开展“萝卜”型的设计与评定,给岗位聘任涂抹上了极为浓郁的“家天下”色彩。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接触过不少教师,也深入过一些学校及其他教育单位进行调查,发现基础教育领域的职称岗位聘任在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变得面目全非,完全背离了这场以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积极性为根本目的的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的初衷,成了个别领导手中任意操弄、肆意蹂躏的招牌和道具。表现五花八门,花样翻新,指向的都是滥用手中的权力,将一校之长异化为“一家之长”。
一、量身定做,萝卜设计
与“萝卜招聘”如出一辙,为了在岗位聘任之中随意弄权,操掌对员工的“生杀予夺”,那就得未雨绸缪,开动脑筋,在方案、程序、流程设计上尽量做到天衣无缝。怎么办呢?个别自以为聪明的校长,就在评分细则、量化标准的权重上做足文章,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话语权,大搞“一言堂”,一锤定音,拟定出并不合理但却可以强行掌控通过并强加于人的条款。如,曾上过一堂获过二等奖的课,分值等于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市拔尖人才等所有高端、综合的荣誉称号的总和,这样,不管你多有名气,一下子就被放倒了。再如,写过一篇在内部刊物上登载的文字,哪怕是惨不忍睹的计划、总结之类的,分值等于不管多少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重要文章、多少本公开出版的教育论著的总和,这样,不管你多有学术水平,都会像货币贬值一样付诸东流。再如,将所有这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尽可能压缩,甚至忽略不计,拼命放大所谓的“领导评议”“民主评议”的分数权重,这样,只要领导不让你上,给你打个低分,纵使你有再大的学问、再高的水平,也会名列末尾……对于拥有独裁传统、威权意识的领导,制定这样蛮不讲理的评审标准,虽然可以被“围城”之外的聪明人士一眼看穿,但在本单位,员工即使识破,又奈我何?
二、一马当先,争道抢行
但凡存心在评审方案与程序设计上下歪功夫、动歪脑筋的领导,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卯足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劲头,这可是关乎名利的大事,且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可以被自己掌握,不像评个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拔尖人才什么的,还必须有外单位的专家评审,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自己掌控,横下一条心,还有干不成的?于是,个别领导厚着脸皮自己上阵进行动员,说什么“我得要最高等级,这可不是我个人的事,关系咱单位的形象”,如此这般,教职员工只有目瞪口呆的份了。最终,全票通过,当是没有任何悬念了。这种现象,越是在那些规模小、人数少、评审名额有限的单位发生几率越高,因为很容易运用自如地推行“一言堂”“家天下”的管理模式。
三、嫉贤妒能,拉帮结派
个别单位心胸狭窄、心理阴暗甚至心有隐疾的领导,充分利用职称改革岗位聘任之机,以“公平公正”为名行“嫉贤妒能”之实。看中了教职员工好面子的弱点,主动出击,肆意收拾那些平常与自己有隙不和甚至看不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声名较大、功高盖主的名师。什么名师,只要我领导让你上不去你就上不去,应验了那句传播很广的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省的你又是这个称号那个称号,又是这本书那篇文章的让我领导相形见绌,折射出我领导水平一塌糊涂,这回,你有何能耐?很多所谓的“名师”,就这样一蹶不振,无所施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单枪匹马显然不行,得培植亲信,甚至豢养关键时刻能冲锋陷阵的打手,拉帮结派,形成很铁的小圈子,大家群起而攻之,齐心协力,众口一词,谣言成虎,不愁无往而不胜。
四、上下串通,寻求庇护
与“萝卜招聘”一样,在岗位聘任问题上大肆进行“萝卜设计”的单位领导,一般不会愚蠢到孤军奋战的地步,得想法设法、挖空心思寻求“保护伞”,否则,那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把戏”很容易“穿帮”和“露陷”。这些人除了平时刻意经营人脉,打造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庇护自己、给自己兜底的“关系网”之外,还有一条,不能忽略,那就是,在蓄意以岗位聘任之名整治自己所瞄准的对象之时,不仅要有狠狠地整治这一手,还得备好另外一手,即准备好证明自己“清白”、证明自己“程序公正”的一套文字材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时应对被整治者的揭发与举报,有的单位领导就信心百倍地说,“不怕告,爱告哪里告哪里,反正最后得落到我这里来落实,我有的是人证和书证证明,我是按程序走的……”有如此心态,自然有恃无恐。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个别权力失控的学校及教育单位发生的“萝卜聘任”现象,显系乘职称改革岗位聘任之机谋取不当权益之举,对广大教职员工自身权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给正在蓬勃发展的基础教育事业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贻害无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适时地加以切实解决。
笔者以为,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人事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推行岗位聘任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这“经”要“念”好的关键前提不可或缺,那就是加强对校长及其他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形成完善的评审认定机制,引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中立性评审力量,必要时实行制度性回避,采取外包型评审,让高利害关系者退出评审系统,从根本上防止“运动员兼裁判员”弊端的出现,让这项正在起步的改革举措充满阳光,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得民心、顺民意、促发展、显公平的“阳光工程”,准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岗位聘任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目前,正在各地中小学紧锣密鼓开展的深化职称改革的举措———职称岗位聘任,就面临“萝卜招聘”式的挑战。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职称是其教书育人水平物化、外显的表现形式,是激励这个特殊的群体积极向上、努力拼搏、争创一流的动力之一,不可等闲视之。曾几何时,职称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职称评定的社会化,引入第三方评审无疑是个应当坚持的正确抉择。记得,著名学者朱学勤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大发感慨,认为,一个知识分子学术成就卓异,个性突出,对领导的一些不正确做法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坚持自己独立的立场,领导虽然对其抱有极深的个人成见,但却并不影响其职称晋升,因为职称不是领导恩赐的,而是因具备了相应评审条件而不受干扰地评上的。朱教授或许过于乐观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局面恐怕越来越难以出现了,至少是在已经推行职称岗位聘任的个别地区个别单位是如此。
职称改革向岗位聘任方向转化,本意是激发已经评上相应职称者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其不断向更高的等级攀登,防止“船到码头车到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弊端的出现,这本“经”无疑是好的,问题是个别“歪嘴和尚”把它“念”歪了,把它当成是整人、报复的利器和道具了,让其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之下扭曲和变形,与屡遭诟病的“萝卜招聘”异曲同工,与职称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南辕北辙甚至背道而驰。
职称岗位聘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校长无上的权威,之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及其他单位尤其如此。高等学校,多年的积淀,学术民主已经蔚然成风,且有比较成型和完备的学术评估机制,学术委员会机构健全,运作成熟,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在这方面相形见绌,仅仅依靠并无实质性决策权与影响力的教代会这样松散、随机且不固定的“影子机构”来实施监督、彰显民主,显然是无济于事,流于形式,无形之中,将校长个人的权力放大和凸现出来,成为对一校之长个人素质、品行、胸襟、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的一个艰巨且严峻的考验。
应当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校长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校长队伍的整体素养还是足可称道,经得起考验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主流。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职称岗位聘任制度改革之中,很多单位积极应对,认真研究,科学谋划,民主决策,有序推行,校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功不可没。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支整体良好的管理者队伍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表现在岗位聘任之上,可以管中窥豹,高下立现。
多数单位的领导,面对岗位聘任,淡泊名利,不争不抢,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将那些水平与能力兼善并美、威信与声誉遐迩闻名、成就与地位已被公认的教师推上去,让他们享有应得的、相应的职称等级。无庸回避、不能忽视的是,还有个别领导,挖空心思,最大限度地以权谋私,巧妙甚至狡猾地钻政策的空隙,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地开展“萝卜”型的设计与评定,给岗位聘任涂抹上了极为浓郁的“家天下”色彩。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接触过不少教师,也深入过一些学校及其他教育单位进行调查,发现基础教育领域的职称岗位聘任在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变得面目全非,完全背离了这场以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积极性为根本目的的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的初衷,成了个别领导手中任意操弄、肆意蹂躏的招牌和道具。表现五花八门,花样翻新,指向的都是滥用手中的权力,将一校之长异化为“一家之长”。
一、量身定做,萝卜设计
与“萝卜招聘”如出一辙,为了在岗位聘任之中随意弄权,操掌对员工的“生杀予夺”,那就得未雨绸缪,开动脑筋,在方案、程序、流程设计上尽量做到天衣无缝。怎么办呢?个别自以为聪明的校长,就在评分细则、量化标准的权重上做足文章,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话语权,大搞“一言堂”,一锤定音,拟定出并不合理但却可以强行掌控通过并强加于人的条款。如,曾上过一堂获过二等奖的课,分值等于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市拔尖人才等所有高端、综合的荣誉称号的总和,这样,不管你多有名气,一下子就被放倒了。再如,写过一篇在内部刊物上登载的文字,哪怕是惨不忍睹的计划、总结之类的,分值等于不管多少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重要文章、多少本公开出版的教育论著的总和,这样,不管你多有学术水平,都会像货币贬值一样付诸东流。再如,将所有这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尽可能压缩,甚至忽略不计,拼命放大所谓的“领导评议”“民主评议”的分数权重,这样,只要领导不让你上,给你打个低分,纵使你有再大的学问、再高的水平,也会名列末尾……对于拥有独裁传统、威权意识的领导,制定这样蛮不讲理的评审标准,虽然可以被“围城”之外的聪明人士一眼看穿,但在本单位,员工即使识破,又奈我何?
二、一马当先,争道抢行
但凡存心在评审方案与程序设计上下歪功夫、动歪脑筋的领导,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卯足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劲头,这可是关乎名利的大事,且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可以被自己掌握,不像评个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拔尖人才什么的,还必须有外单位的专家评审,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自己掌控,横下一条心,还有干不成的?于是,个别领导厚着脸皮自己上阵进行动员,说什么“我得要最高等级,这可不是我个人的事,关系咱单位的形象”,如此这般,教职员工只有目瞪口呆的份了。最终,全票通过,当是没有任何悬念了。这种现象,越是在那些规模小、人数少、评审名额有限的单位发生几率越高,因为很容易运用自如地推行“一言堂”“家天下”的管理模式。
三、嫉贤妒能,拉帮结派
个别单位心胸狭窄、心理阴暗甚至心有隐疾的领导,充分利用职称改革岗位聘任之机,以“公平公正”为名行“嫉贤妒能”之实。看中了教职员工好面子的弱点,主动出击,肆意收拾那些平常与自己有隙不和甚至看不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声名较大、功高盖主的名师。什么名师,只要我领导让你上不去你就上不去,应验了那句传播很广的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省的你又是这个称号那个称号,又是这本书那篇文章的让我领导相形见绌,折射出我领导水平一塌糊涂,这回,你有何能耐?很多所谓的“名师”,就这样一蹶不振,无所施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单枪匹马显然不行,得培植亲信,甚至豢养关键时刻能冲锋陷阵的打手,拉帮结派,形成很铁的小圈子,大家群起而攻之,齐心协力,众口一词,谣言成虎,不愁无往而不胜。
四、上下串通,寻求庇护
与“萝卜招聘”一样,在岗位聘任问题上大肆进行“萝卜设计”的单位领导,一般不会愚蠢到孤军奋战的地步,得想法设法、挖空心思寻求“保护伞”,否则,那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把戏”很容易“穿帮”和“露陷”。这些人除了平时刻意经营人脉,打造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庇护自己、给自己兜底的“关系网”之外,还有一条,不能忽略,那就是,在蓄意以岗位聘任之名整治自己所瞄准的对象之时,不仅要有狠狠地整治这一手,还得备好另外一手,即准备好证明自己“清白”、证明自己“程序公正”的一套文字材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时应对被整治者的揭发与举报,有的单位领导就信心百倍地说,“不怕告,爱告哪里告哪里,反正最后得落到我这里来落实,我有的是人证和书证证明,我是按程序走的……”有如此心态,自然有恃无恐。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个别权力失控的学校及教育单位发生的“萝卜聘任”现象,显系乘职称改革岗位聘任之机谋取不当权益之举,对广大教职员工自身权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给正在蓬勃发展的基础教育事业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贻害无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适时地加以切实解决。
笔者以为,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人事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推行岗位聘任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这“经”要“念”好的关键前提不可或缺,那就是加强对校长及其他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形成完善的评审认定机制,引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中立性评审力量,必要时实行制度性回避,采取外包型评审,让高利害关系者退出评审系统,从根本上防止“运动员兼裁判员”弊端的出现,让这项正在起步的改革举措充满阳光,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得民心、顺民意、促发展、显公平的“阳光工程”,准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岗位聘任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