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比例为8%。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已日益成为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被纳入贫困学生行列但依然存在贫困现象的学生群体却不容忽视,笔者将这部分学生界定为“隐形贫困学生群体”,在本文中阐释了该群体学生的特质,并对其教育方法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高校 隐形贫困 学生 教育方法
一、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界定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从1984年为0.24已经攀升至2004年为0.47。从分布结构看,收入差距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从发展速度看,我国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居民收入由世界上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具体维度考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群体差距均呈现扩大态势。近几年,国家开始研究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西部开发与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但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仍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高校贫困学生群体产生的根源。另外,1997年,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大学招生除少数特殊专业外实行“并轨”制,即一个招生计划,一个收费标准,一个录取分数线。我国高校从1998年开始扩招,大学生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扩招导致高校在校学生总量增加,这也是高校贫困学生群体总量扩大的叉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教育部2007年10月统计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为1738.84万人。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通过对学生及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并参照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规定,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导致支付教育费用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用得不到保障的学生认定为贫困学生。贫困学生中还有部分特别困难的大学生即特困生。所谓特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和最低生活费的学生。
而在贫困学生认定的过程中,由于名额与资金的限制,贫困学生如果想要得到学校的资助,必须要经过申报,筛选、证明、调查,手续繁琐,有的学校为了使资助贫困生的工作公开、公正、透明,还要进行公示。这样的工作流程,让贫困学生面对着一个两难选择的困境:如果申报,感觉自己从此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了伤害,而且,即使申报了,也未必能得到资助;如果不申报,自己经济上又确实存在困难。在这种境况下,部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在强烈的自尊心与申报贫困生结果不确定性的共同作用下,选择隐瞒自己的窘境,放弃获得社会和学校救助的机会,独自承担经济与心理上的强大压力,这部分学生即是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与笔者在高校工作的经验判断: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为1738.84万人中约有10%属于隐形贫困学生群体。
二、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特质描述
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第一,经济压力大,部分学生的压力大干被认定的贫困生。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除要正常缴纳学费、住宿费、书费外,还要面临许多开支,如每天必不可少的伙食费、购买必要的生活与学习用品的费用、计算机与外语等级考试的费用、班级与宿舍组织活动均摊的费用、假期往返家庭与学校的路费,如果遇到生病,还要支付部分医疗费用。这部分学生生活极其简朴,他们在衣、食、住、用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很大差距,处处显得窘迫。即使与贫困学生相比,由于被认定为贫困后,贫困学生的学费可以通过贷款获得或延缓缴纳。并且,贫困学生可以获得学校的各种资助,而隐形贫困群体中学生的学费要由自己或家庭独立按时缴纳,这部分开支一般占一个学生年度开支的60%以上。另外,隐形贫困群体中的学生也不容易得到学校其它方面的资助。因此,多数隐形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压力要大于贫困学生。且思想负担较重,一方面,怕老师与同学知道自己的境况,使自己难堪,让别人藐视;另一方面,又渴望社会和学校的关怀,渴望同学朋友的理解,这种思想上的自我冲突会导致个体趋向于孤立或让人难以理解,有的甚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一旦受到严重刺激,可能会产生极端行为。
第二,自尊心强,心理负担重,大部分倾向于自我封闭。构成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主流是广大农村与偏远地区的学生,多数农村及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交往方式简单,文体艺术产业落后,来自广大农村与偏远地区的学生,囿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对学习之外事务的认知与了解与来自发达地区或城市的学生相比。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与偏远地区的教育质量低,这些区域的学生,能够通过高考进人大学校门的,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在中学阶段,他们被老师重视,被同学羡慕,被家长引以为傲,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些学生在试图融入城市生活时,价值观、知识结构及对不同事物认知水平的差异,会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已不再是昔日的“明星”,发现自己与他人存在的差距。过去备受尊重与今日遭遇冷落的对比,会给这部分学生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而多数隐形贫困学生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倾向于封闭自我,减少参加团体活动的频次,一方面可以降低开销,一方面免于被别人发现自身的弱点。
第三,不易受人关注,常会游离于群体生活之外。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是界于正常学生群体与贫困学生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常学生群体其家庭相对富裕,青少年阶段除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外,多数会在校外选修部分文艺或体育方面的课程,与隐形贫困学生或贫困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社会实践丰富,自我表现欲强,在升入高校后,会利用自身的特长,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的文体活动,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和重视。而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由于其家境贫寒且被学校认定为贫困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救助对象,也容易得到同学的关心和理解,如在班级或集体活动开支上,组织者会考虑贫困学生的承受能力,在勤工俭学机会的分配上,老师会优先推荐贫困学生。实际上,贫困学生群体更容易得以学校的重视和老师同学的关心。然而,处于隐形贫困群体的学生,由于承担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常会在校外兼职工作,赚取学费与生活费,在时间分配上的此消彼长,学习成绩往往不是很突出,另外,在文体活动上,由于自身缺乏文体方面的专业训练,多数并不很积极主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老师与同学对其生活的窘迫程度也不是十分了解。所以,高校隐形贫困学生是最容易被学校及老师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
三、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教育方法
1、给予适当方式的支持,扶助其摆脱经济上的窘境
经济压力是隐形贫困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学校应该针对隐形贫困学生群体,采取适当的方式,支持隐形贫困学生摆脱经济上的窘境,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隐形贫困学生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与其他学生一样正常愉悦的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针对隐形贫困进行隐形资助,体现了对被资助者的关怀与呵护。如2004年起,中科大就通过“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每个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如有学生在校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无须学生申请,其就餐卡中就会多出一笔150元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建设贫困学生数据库,并将入选贫困学生数据库的比例适当放大,以达到将处于边缘的隐形贫困学生纳入其中的目的,逐步完善对隐形资助的管理,使隐形资助渐趋公正合理。另外,学校可以在后勤系统、科研合作单位为隐形贫困学生创造业余时间就业机会,在奖学金分配上向隐形贫困学生倾斜等方式,实现对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间接资助,扶助其摆脱经济上的窘境,为其正确的面对大学生活奠定物质基础。
2、挖掘隐形贫困学生的潜力。支持其重树自尊心与自信心
作为高校在校学生的管理部门与教育工作者,支持隐形贫困学生重新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是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作为高校的辅导员与老师,要深入了解所辖隐形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的隐形贫困学生,支持他们加人班委会、团支部、学生联合会或学生社团,在他们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后,鼓励他们竞选所在团体的领导职务。另外,可以选择优秀的隐形贫困学生任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岗位补助;其次,对有一定文艺体育方面特长的隐形贫困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文体活动,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现的机会;再次,对于在学习上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长处。隐形贫困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别人的认可或尊重,对于其克服自卑情绪,重新树立自尊心与自侮心具有十分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3、宣传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其坦然的面对生活困境
根据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性格特质,学校应加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家境贫寒的学生认识到:目前我们很多家庭的贫困主要是由历史和自然的条件造成的,而并非某一家庭的责任,更非尚未成为独立劳动者的学生本人的过错。要教育学生意识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是因为贫困而丧失追求理想和实现抱负的信心。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困难挫折甚至磨难,都是锻炼我们坚强意志的工具,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另外,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多对高校隐形贫困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出身贫寒而成大器的人物故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晋代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的故事”、“汉朝朱买臣和隋朝李密负薪挂角的故事”,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隐形贫困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激励他们奋发图强,让其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还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成长环境。 学校应重视寝风、班风和校风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促进隐形贫困学生、贫困学生、非贫困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引导非贫困学生正确理解、对待和帮助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学习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身上的优点与长处,也促使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重新审视自我,树立自信心,坦然面对人生困境,以此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增强在校学生团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和谐的校园文化能降低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的自卑情绪,能够消除歧视,增进理解,促使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与城市生活,让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同非贫困学生一起,平等生活,共同成长。
【关键词】:高校 隐形贫困 学生 教育方法
一、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界定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从1984年为0.24已经攀升至2004年为0.47。从分布结构看,收入差距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从发展速度看,我国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居民收入由世界上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具体维度考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群体差距均呈现扩大态势。近几年,国家开始研究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西部开发与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但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仍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高校贫困学生群体产生的根源。另外,1997年,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大学招生除少数特殊专业外实行“并轨”制,即一个招生计划,一个收费标准,一个录取分数线。我国高校从1998年开始扩招,大学生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扩招导致高校在校学生总量增加,这也是高校贫困学生群体总量扩大的叉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教育部2007年10月统计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为1738.84万人。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通过对学生及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并参照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规定,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导致支付教育费用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用得不到保障的学生认定为贫困学生。贫困学生中还有部分特别困难的大学生即特困生。所谓特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和最低生活费的学生。
而在贫困学生认定的过程中,由于名额与资金的限制,贫困学生如果想要得到学校的资助,必须要经过申报,筛选、证明、调查,手续繁琐,有的学校为了使资助贫困生的工作公开、公正、透明,还要进行公示。这样的工作流程,让贫困学生面对着一个两难选择的困境:如果申报,感觉自己从此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了伤害,而且,即使申报了,也未必能得到资助;如果不申报,自己经济上又确实存在困难。在这种境况下,部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在强烈的自尊心与申报贫困生结果不确定性的共同作用下,选择隐瞒自己的窘境,放弃获得社会和学校救助的机会,独自承担经济与心理上的强大压力,这部分学生即是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与笔者在高校工作的经验判断: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为1738.84万人中约有10%属于隐形贫困学生群体。
二、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特质描述
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第一,经济压力大,部分学生的压力大干被认定的贫困生。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除要正常缴纳学费、住宿费、书费外,还要面临许多开支,如每天必不可少的伙食费、购买必要的生活与学习用品的费用、计算机与外语等级考试的费用、班级与宿舍组织活动均摊的费用、假期往返家庭与学校的路费,如果遇到生病,还要支付部分医疗费用。这部分学生生活极其简朴,他们在衣、食、住、用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很大差距,处处显得窘迫。即使与贫困学生相比,由于被认定为贫困后,贫困学生的学费可以通过贷款获得或延缓缴纳。并且,贫困学生可以获得学校的各种资助,而隐形贫困群体中学生的学费要由自己或家庭独立按时缴纳,这部分开支一般占一个学生年度开支的60%以上。另外,隐形贫困群体中的学生也不容易得到学校其它方面的资助。因此,多数隐形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压力要大于贫困学生。且思想负担较重,一方面,怕老师与同学知道自己的境况,使自己难堪,让别人藐视;另一方面,又渴望社会和学校的关怀,渴望同学朋友的理解,这种思想上的自我冲突会导致个体趋向于孤立或让人难以理解,有的甚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一旦受到严重刺激,可能会产生极端行为。
第二,自尊心强,心理负担重,大部分倾向于自我封闭。构成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主流是广大农村与偏远地区的学生,多数农村及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交往方式简单,文体艺术产业落后,来自广大农村与偏远地区的学生,囿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对学习之外事务的认知与了解与来自发达地区或城市的学生相比。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与偏远地区的教育质量低,这些区域的学生,能够通过高考进人大学校门的,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在中学阶段,他们被老师重视,被同学羡慕,被家长引以为傲,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些学生在试图融入城市生活时,价值观、知识结构及对不同事物认知水平的差异,会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已不再是昔日的“明星”,发现自己与他人存在的差距。过去备受尊重与今日遭遇冷落的对比,会给这部分学生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而多数隐形贫困学生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倾向于封闭自我,减少参加团体活动的频次,一方面可以降低开销,一方面免于被别人发现自身的弱点。
第三,不易受人关注,常会游离于群体生活之外。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是界于正常学生群体与贫困学生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常学生群体其家庭相对富裕,青少年阶段除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外,多数会在校外选修部分文艺或体育方面的课程,与隐形贫困学生或贫困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社会实践丰富,自我表现欲强,在升入高校后,会利用自身的特长,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的文体活动,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和重视。而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由于其家境贫寒且被学校认定为贫困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救助对象,也容易得到同学的关心和理解,如在班级或集体活动开支上,组织者会考虑贫困学生的承受能力,在勤工俭学机会的分配上,老师会优先推荐贫困学生。实际上,贫困学生群体更容易得以学校的重视和老师同学的关心。然而,处于隐形贫困群体的学生,由于承担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常会在校外兼职工作,赚取学费与生活费,在时间分配上的此消彼长,学习成绩往往不是很突出,另外,在文体活动上,由于自身缺乏文体方面的专业训练,多数并不很积极主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老师与同学对其生活的窘迫程度也不是十分了解。所以,高校隐形贫困学生是最容易被学校及老师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
三、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教育方法
1、给予适当方式的支持,扶助其摆脱经济上的窘境
经济压力是隐形贫困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学校应该针对隐形贫困学生群体,采取适当的方式,支持隐形贫困学生摆脱经济上的窘境,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隐形贫困学生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与其他学生一样正常愉悦的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针对隐形贫困进行隐形资助,体现了对被资助者的关怀与呵护。如2004年起,中科大就通过“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每个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如有学生在校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无须学生申请,其就餐卡中就会多出一笔150元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建设贫困学生数据库,并将入选贫困学生数据库的比例适当放大,以达到将处于边缘的隐形贫困学生纳入其中的目的,逐步完善对隐形资助的管理,使隐形资助渐趋公正合理。另外,学校可以在后勤系统、科研合作单位为隐形贫困学生创造业余时间就业机会,在奖学金分配上向隐形贫困学生倾斜等方式,实现对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间接资助,扶助其摆脱经济上的窘境,为其正确的面对大学生活奠定物质基础。
2、挖掘隐形贫困学生的潜力。支持其重树自尊心与自信心
作为高校在校学生的管理部门与教育工作者,支持隐形贫困学生重新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是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作为高校的辅导员与老师,要深入了解所辖隐形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的隐形贫困学生,支持他们加人班委会、团支部、学生联合会或学生社团,在他们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后,鼓励他们竞选所在团体的领导职务。另外,可以选择优秀的隐形贫困学生任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岗位补助;其次,对有一定文艺体育方面特长的隐形贫困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文体活动,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现的机会;再次,对于在学习上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长处。隐形贫困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别人的认可或尊重,对于其克服自卑情绪,重新树立自尊心与自侮心具有十分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3、宣传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其坦然的面对生活困境
根据高校隐形贫困学生群体的性格特质,学校应加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家境贫寒的学生认识到:目前我们很多家庭的贫困主要是由历史和自然的条件造成的,而并非某一家庭的责任,更非尚未成为独立劳动者的学生本人的过错。要教育学生意识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是因为贫困而丧失追求理想和实现抱负的信心。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困难挫折甚至磨难,都是锻炼我们坚强意志的工具,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另外,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多对高校隐形贫困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出身贫寒而成大器的人物故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晋代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的故事”、“汉朝朱买臣和隋朝李密负薪挂角的故事”,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隐形贫困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激励他们奋发图强,让其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还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成长环境。 学校应重视寝风、班风和校风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促进隐形贫困学生、贫困学生、非贫困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引导非贫困学生正确理解、对待和帮助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学习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身上的优点与长处,也促使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重新审视自我,树立自信心,坦然面对人生困境,以此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增强在校学生团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和谐的校园文化能降低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的自卑情绪,能够消除歧视,增进理解,促使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与城市生活,让隐形贫困学生与贫困学生同非贫困学生一起,平等生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