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关注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管理现状,分析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做好留学生的招生考察和入学教育工作;设置专职的留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岗位;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留学生心理咨询室;加强与留学生本国使领馆和留学生监护人的联系和合作。
  【关键词】广西高校 来华留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133-0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广西教育厅国际交流处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底广西高校中仅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就有9312人之多,与2008年的4934人相比增长112.70%,并且还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迅猛扩大的同时,高校的留学生管理服务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心理教育和应对机制方面非常薄弱。留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与中国大学生一样正处于身心素质发展迅速但不稳定的阶段,同时还面临着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势必会影响学业,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危害社会的事情。
  一、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的问题
  (一)广西高校还不够重视留学生的心理状况,管理方式与中国学生趋同。广西高校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学生,留学生的重要性次之。即使涉及留学生的教育,广西高校关注的重点都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生源,普遍不太关注留学生的精神状态。比如有因失恋引发心理问题的某来华留学生在入校之初就表现出孤僻、焦躁等交际障碍,事发前一个月已有酗酒、绝食的行为,但是并没有教职员工向学校反映情况,直到该留学生发生自残的极端行为。广西高校在留学生的招生入学环节上也缺乏有效的生源考察和新生教育机制。学校对留学生的背景经历不甚了解,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接收录取,这种低门槛的招生现状存在着一些隐患。入校就读以后,广西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方式与中国学生趋同,发生了问题,用处理中國学生事件的方法来应对不同来源国的留学生,往往使他们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广西高校针对留学生的心理教育薄弱,预防机制缺失,善后工作被动。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尤其是对留学生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广西高校普遍都为中国大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举办心理知识讲座,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留学生的心理学课程和相关活动。留学生在来华初期是心理冲击最大的时候,广西的高校仅设置了语言技能课。当留学生的汉语达到一定水平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以后,除专业课外也只有综合汉语和中国概况两门公共课。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公开的心理知识讲座也几乎见不到留学生的身影。广西高校对留学生的安全制度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缺乏对留学生心理问题突发事件的预案和应急体系,导致善后工作被动。另外,在处理留学生的心理问题事件时忽略了事件本身对其他留学生的心理影响,没有及时、适度地向其他留学生告知事件的真实进展情况,让文化误读和流言蜚语有可乘之机。
  二、广西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留学生的年龄、性别、经历等自身状况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大部分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一样年龄不大,经历单纯,缺乏应对生活问题的经验,不少留学生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自己的国家。有研究表明,来自亚洲的年龄偏小的自费单身女生,在跨文化交往中感受到的文化震荡最强,遇到的问题也最多。例如某女留学生因无意目睹了自杀现场而哭求调换宿舍,她没有经历过血腥和生死,而且母国的佛教文化相信人死而魂不灭,所以她才会有过激的心理反应。后来这位女留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讨论的是两个少数民族传统葬礼文化的对比,这表明她在留学过程中完成了成长的蜕变。
  (二)留学生的认知方式、适应能力和自我期望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观因素。留学生作为成年人在来中国以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来中国以后面临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再加上语言障碍和学习压力,如果对文化差异缺乏正确的认知,不能灵活应对,就很容易造成焦虑和抑郁。过高的留学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也会引起留学生过激的心理反应。比如来自东亚国家的一位留学生因论文答辩没有通过而断绝与外界联系,正是因为东亚国家非常看重学业成绩的社会文化以及父母和自身过高的期望才导致她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结果。相比之下,同场答辩也没有通过的一位来自东南亚的男留学生则表现得非常洒脱。
  (三)留学生来源国与中国的地理和文化距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留学生来源国与中国的地理和文化距离越近,来中国留学以后感受到的文化休克程度就越轻,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少。反之则问题越多。广西地处中国南疆,首府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因此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在广西高校中占大多数,他们的文化适应问题还不大。但是一些来自欧美、非洲和伊斯兰教国家的留学生面临的文化适应压力就要大许多,他们跟那些来自东南亚的同学相比更显得孤独无助。广西高校中来自日韩、欧美和非洲的自费留学生因不适应学校宿舍的条件和管理以及东南亚同学的生活习惯普遍是在校外租房居住。
  (四)学校的心理教育和他人的帮助是影响留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动因素。上文所述的留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来源国与中国的地理、文化距离都是客观因素,唯有学校的心理教育和他人的帮助是外在人为的可变因素。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可操作的重要因素,完善学校的心理教育和帮扶机制,对留学生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让留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自觉地进行心理调节和缓解,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知道去哪儿求助、找谁求助。学校的心理工作不应只为解决留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要通过心理课程、讲座、辅导、活动等多种形式贯穿于留学生的整个留学生活,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积极的校园心理环境。   三、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们有很多理论,归纳各种理论可以得出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有三个特征:一是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一致;二是内在心理和表现行为与外界真实环境一致;三是个人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综合心理学家们的理论再结合留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有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有正常的智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留学生能大致如实地认识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短优劣,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设立目标,把握命运。
  第二,有积极的理想信念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心理健康的留学生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能够把理想、需要、目标、行动统一起来,在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快乐。
  第三,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留学生能较快而平顺地完成新旧环境的过渡,独立地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主动地改变环境为自己所用。身在异国他乡求学就必然要跟各种陌生人打交道,心理健康的留学生乐意与人交往,并且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
  第四,有一定的耐挫能力和稳定的情绪。面对各种事件和变故造成的紧张状态,心理健康的留学生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在挫折和打击面前反应适度。稳定的情绪还包括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平常心,即使在竞争中失利也不至于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希望,做出放弃自己、危害他人的事情。
  四、加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做好留学生的招生考察和入学教育工作。在留学生的招生工作过程中除了要登记学生的国籍、年龄、性别、学历、宗教信仰等基本信息外,还要了解学生是否有出国的经历、重大的家庭变故、特殊的病史等信息,以便于日后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的开展。开学初期开展一定时期的新生教育作为正常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引导新生顺利度过文化振荡期。刚来中国时的留学生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因语言障碍、环境陌生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时提供全面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便利的咨询求助渠道是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欧美一些留学大国的留學生入学教育长达两周之久,提供安全教育、食宿服务、法律咨询等引导课程,涵盖衣、食、住、行,乃至如何与本国学生会联系等所有可能需要的内容。良好的新生教育会使留学生的整个留学生活有个好的开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预防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小问题的发生。
  (二)设置专职的留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岗位。目前广西高校都为中国学生设有专职班主任或辅导员从事课外活动组织和思想辅导的工作,还没有为留学生配备辅导员。广西高校留学生的班主任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班主任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思想辅导、生活引导和活动的组织。这方面国内一些高校的留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已经有非常好的实践经验了。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设置有留学生新生辅导员,新生辅导员在留学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内为留学生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西安外国语大学对留学生的心理辅导实行分级谈话制度,第一级是班主任,第二级是专职辅导员,第三级是学院书记。留学生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在以下几个情况时应特别关注留学生的心理状况。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年龄偏小、第一次出国、上当受骗、考试失利、失恋、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有亲人去世等。
  (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留学生心理咨询室。高校应开设针对留学生的心理学课程和讲座,建立设施完备的留学生心理咨询室。广西高校中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比较集中,这种情况下可以专门设立某国留学生咨询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虽然有些高校也组建了留学生心理咨询室,但多是留学生管理人员负责工作。我们认为留学生的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具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资质,还应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好还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此外,还要注意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认可的心理理论和咨询方式并不相同,例如欧美比较推崇人本主义心理理论,反感指示性心理辅导,而东亚比较认同森田疗法和放松训练。当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成心理疾病时学校应及时劝说学生到医院就诊,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时还要劝说学生回国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四)加强与留学生本国使领馆和留学生监护人的联系和合作。广西高校的留学生来源国集中在东盟国家,学校常常利用东盟国家的节庆举办国际交流活动,最大型的就是每年4月广西驻邕高校联合举办的泼水节暨国际文化节活动。每年秋天南宁会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活动。广西高校应借此机会邀请东盟国家使领馆的相关人员和留学生的监护人参加活动,加强联系,交流感情和信息,更好地为留学生服务。当留学生发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学校应及时告知使领馆和留学生的监护人,让他们了解情况,协同疏导。这样做既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又可以体现对对方国家和家人的尊重,还可以保护学校和留学生自身。
  【参考文献】
  [1]伍志刚,向学勇,谢芸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
  [2]王倩.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6(8)
  [3]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11(4)
  [4]孙瑞,李丽虹.广西留学生招生与教育工作在全国的位置及发展策略[J].东南亚纵横,2007(3)
  [5]王铮.广西来华留学生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6(4)
  【作者简介】王 铮(1981— ),女,湖北随州人,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责编 卢 雯)
其他文献
<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被情景感染、启迪与激励的情感主体,都是情境的创设者与生成者,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
感应式磁传感器是频率域电磁勘探中应用最广泛的磁场接收器,具有轻便灵活、探测范围广、效率高、成本低、分辨率高的特点,既可用来监测地质表层的水质环境,又可用来探测地质深部
【摘要】本文论述了学前儿童压力的来源主要有环境、家庭、性别和社会等因素;幼儿压力由于来源和程度不同,在生理、行为和情绪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幼儿园和家庭可以通过成人的行为和活动、改善和创设环境来帮助幼儿减压。  【关键词】学前儿童 压力 来源 物质环境 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A-0125-02  0至6、7岁学前儿童犹如一张白
电动车在中国乃至世界有越来越推广的趋势。由于铅酸蓄电池相对于其他电池而言具有低廉的价格、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而它是目前国内电动车使用的主要充电电池,但其充电时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景区概况、社区居民基本状况、社区发展情况、社区居民对景区旅游开发的态度和社区居民参与景区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得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结果与结论: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支持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主动参与意识,与政府和投资商合作的意愿较强,但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处于较低层次,参与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
阐述了迪卡侬(昆山)配送中心的高层货架区在夜间货物整理时的货位优化问题,根据时间、空间优化目标,建立了该配送中心的货位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整数编码的多目标Pareto混合遗传
【摘要】本文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阐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设计原则和教学过程,并介绍初步成效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英语 课堂 游戏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C-0139-03  当前高职英语课堂大多是以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的“3P”教学模式,教师唱独角戏,只
目的研究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探讨川芎嗪(TMP)对脓毒症致AKI实验动物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C组)、脓毒症模型组(
本文以"直线与方程"为例,探究提高高中生复习效率的策略,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完善知识网络、变式题目、引入开放性探究问题、换位思考等四种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