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2-0149-02
The Teaching Method of Infiltrating the Idea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 into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s
XU Yuanchou (Dongshan Workstation of Fuji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ow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permeate the idea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Perfecting the supervision of preview,determining the needs of study conditions,enriching the classroom research,highlighting the students'behavior,insisting on summing up and reflecting,and enriching the feedback of study conditions.
【Key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Student-based education;Infiltration method
在現代教育体制下,以学生为本这一新型理念变得尤为重要,它直接改变了常规的教学互动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以及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提倡以先学后教的方式确保学生可以全面展现自己的数学学习智慧,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去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
1.完善预习监督,确定学情需求
预习活动是指小学生应该在课前独立完成的新知接受任务,应该让小学生积极利用已有认知经验去探究新的数学概念,确保学生可以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如此,则可让学生把握好数学学习的主动权,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使其实现有效成长。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去监督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1)导学案+前置性作业
导学案是相对于教案所形成的一种导学工具,应该切实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促使学生积极内化所学知识。在课前预习环节,导学案也可起到监督、引导作用,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导学案去设计预习目标、分析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可直接在导学案上做标记,汇总疑问、肯定进步。
例如,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尝试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任务,也希望学生能够切实实现有效学习。首先,在导学案的第一大栏目中,笔者标准了预习目标,即能够结合教材例题去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习计算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与计算过程;能够使用统计图去表示简单数据,根据数据特点选择最恰当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根据这一栏目,本班学生则可按部就班地阅读教材知识,而且还可自主搜索数学学习资料,汇总计算平均数的方式方法,以及条形统计图的发现、应用文化史。其次,在导学案的第二个栏目中,笔者就围绕平均数计算方法、使用条形统计图管理数据这两个知识点设计了一些计算题、画图题,目的是要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效,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前反思。最后,根据个人预习成效,本班学生则可在导学案的空白区域内写下自己的认知困惑,做好学习准备,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
(2)微课+线上沟通
落实微课教学模式需要由教师针对重难点知识制作时长在3-8分钟之内的微视频,利用这一碎片式数字化资源去引导学生参与线上学习活动,通过线上辅导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前预习环节合理应用微课去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数学新知,还要与学生保持紧密的线上合作关系,实时辅导学生,使其有效更新数学知识结构。
例如,在“简易方程”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备课时根据方程概念、方程式的推导知识制作了微课,以天平称重物体重量为例,列出了常量等式与简易方程,以便让学生了解未知数x的意义,希望学生可以据此内化简易方程知识。这个微课的整体时长在5分钟之内,小学生只需在课前抽出碎片化时间则可切实完成课前预习任务,而且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内容,直到自己真正掌握了方程概念。如此,则可及时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使其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在此过程中,笔者会一直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会在班级讨论中询问学生是否产生了认知疑虑,是否有效利用微课预习了本课新知。据此可判断,本班学生对于未知量x的意义还不甚了解,很难根据题意去构建方程关系式。由此,笔者便可确定课堂指导重点,即利用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知数x的意义,让学生学会构建简易方程式。
2.丰富课堂探究,突出学生行为
探究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落实数学教育的基本模式,体现的是先学后教、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突出学生数学学习行为,培养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模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数学探究活动,以便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使其能够始终秉承着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1)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落实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它直接指出学习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寻求、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学习也应该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动态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重构了师生关系。而在这一教学理论中,情境教学至关重要,被看成是顺利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媒介。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改善學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例如,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教学中,为了切实唤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思考数学问题,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了我国荒漠化地区因为天气干旱的原因而无法种植植被,导致土地龟裂、人们用水困难等现实问题,而且小鸟也不会在这些荒漠化地区逗留,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了生态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情感发育状态,让学生带着迫切心去学习本课知识。如此,本班学生则可顺利进入探究情境之中,思考科学的植树方案,甚至有一些学生表示自己要参与植树实践计划,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祖国家园。
(2)生生合作,优化探究形式
虽然小学生爱发明、爱探索,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独立完成数学探究任务。对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及时组织生生互动活动,切实丰富学生的合作交流经验,使其通过合作讨论、质疑证明等能动活动去落实探究任务,从而切实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探究效果。如此,则可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其积累丰富的数学建构经验。
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教学中,在环保问题情境的引导下,本班学生普遍产生了恻隐之心,认真思考了植树问题。为了促使学生通过植树问题去总结出数量关系,笔者就将本班学生组成6人小组,使其合作讨论植树方案,思考植树总距离、植树数量与植树间隔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此,各小组可选择直观操作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去展现植树方案,敏锐捕捉其中的数量因素,使其总结出在两端种树的前提下植树总距离、植树数量与植树间隔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关系等式。如此,则可让小学生经历建构数学知识的有意义过程,便于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使其切实实现有意义学习。
3.坚持总结反思,丰富学情反馈
在过去,受到“唯知识论”思想的直接影响,教师会在数学课上争分夺秒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忽视了课堂总结、反思与归纳活动。实际上,相比较是否可以不断增加一节课的知识容量,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关注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发展潜能,根据学情反馈合理调控数学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切实实现有效学习,由此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总结、反思活动,客观分析学情变化,以便设计出下一轮符合学情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数学教学计划。
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在数学课上以小组形式探究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引导学生归纳了计算步骤、计算程序,希望学生可以切实积累数学知识。在课堂上,笔者就专门引导学生总结了课堂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制作了思维导图,使其利用这一直观思维工具去展现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计算步骤,以便切实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接着,笔者就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效益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反思,既要从小组合作成果进行自我肯定,也要客观审视组内分工是否合理、同伴对话是否有效等多个问题。根据课堂总结,本班学生基本都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进步与成长,也会对下一轮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抱有期待心理,会自觉调整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本教育思想十分关键,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让学生学会做规划、主动学习,确保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去建构数学知识经验,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甘做牛马的牺牲奉献精神,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需求,围绕学情去整合课程资源、调整教学结构,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成长。如此,则可直接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使其实现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梁红玉.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51
[2]张爱洁,刘红.以生为本多途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8(08):112-113
[3]杨春花.以本为纲 以生为本—也谈小学数学教材的处理[J].小学教学参考,2017(33):26
[4]祁斌.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