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文学资源是写作内容开发的宝库。儿童阅读中的练笔实践,可根据所读内容因文设计,以阅读激发学生练笔的情绪,同时又以练笔的方式促成阅读的深入。具体来说,有思维发散型、时空穿越型、空白填补型、情感共鸣型、观点碰撞型、人物简评型、生活回忆型、历程描述型等练笔形式,教师可以择机安排丰富多样的练笔,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文学 练笔形式 想象 评论 写实
练笔实践是促成读写联结的关键,是从阅读通往写作的桥梁,也是促成写作知识向写作技能转换的关键。将作文训练有机地融入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之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效引领,更会促进他们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要积极利用儿童文学资源,探索新颖的练笔形式,搭建读写联结、互促的平台。
一、想象类练笔
(一)思维发散型
儿童文学中的童话类作品常常蕴含着中国孩子所缺少的最重要的营养品——海阔天空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依据作品所提供的某一个话题作为想象表达的发散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成想象力培养方面的训练。比如《蛋壳里出来的奶奶》一书,将埃利亚斯发现蛋壳里钻出“奶奶”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传神,既写出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历程,又写出了“奶奶”的模样与鲜明个性。我们可启迪学生想象蛋壳里还会钻出什么,并根据书中的语言来模仿写作。有的学生描绘了自己发现一只微型恐龙钻出蛋壳的情景;有的书写了蛋壳里钻出个“大诗仙”——李白的过程;有的则写到动画片中的经典角色从蛋壳里钻了出来,来到自己身边……这些表达富有童心、童趣,展现着想象的无限魅力。
(二)时空穿越型
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讲述的是往昔年代的故事或是未来的生活,看似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有些遥远,但我们可以采用“穿越型”表达,让学生置身于书中描述的情境,与主人公共同经历某一事件。比如梁衡的作品《数理化通俗演义》讲述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穿越到某个年代某个地方,与自己崇敬的某位科学家面对面,一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对这类“穿越型”写作兴趣盎然,有的写自己穿越到17世纪的意大利,成为伽利略的学生,目睹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有的写自己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叙拉古城,见到了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与他一起用镜子击溃进犯的罗马士兵;有的则写自己穿越到南北朝时期,与祖冲之一起探究圆周率的奥秘……
(三)空白填补型
作家在叙述故事时,有时会特意留下空白或者将某些情节概述处理,这些简而处之的内容给了学生无尽遐想的空间。我们可让学生植根于故事,凭借想象进行细节描绘。如湘西才女彭学军的《腰门》第十八章写道:“铜锣”带着三位大学生去黄龙洞探险时,为了让船脱离漩涡,“铜锣”奋力一搏,结果掉进水里,被漩涡卷走了。这一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但作者在写时,并未细致入微地进行描述,尤其是对于三位大学生,因为是配角,几乎没有写他们的言行。我们可让学生进行细节填补,还原遇险的场景。教师可这样设计练笔: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生,在船陷进漩涡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心里又经历了怎样的煎熬?后来,你又是怎样被营救出黄龙洞的?请以“黄龙洞惊魂”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这样的练笔实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仿佛置身于险象环生的黄龙洞中,所创作的情节惊心动魄,感情真挚动人。
二、写实类练笔
(一)生活回忆型
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眼前常常会浮现出自己生活的影子,从而引发倾吐的欲望。我们可紧扣作品中的话题,让学生乘上记忆之舟,书写相似的生活故事。比如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之《背叛的门牙》,主要写了皮卡在自己的门牙掉落前后的喜怒哀乐。皮卡很想成为合唱队的领唱,可是比赛前夕他发现自己的门牙非常松了,他很害怕,一次又一次向门牙祈祷,甚至连做梦都想着这事,可门牙最终还是随着一个喷嚏掉落下来。绘本《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则讲述塔比莎的一颗牙齿松动了,她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它掉出来的有趣历程。小学生对于“换牙”绝不陌生,每个孩子都有着个性化的体验。在共读《背叛的门牙》与《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后,就可让学生写写“牙齿的故事”,留存童年的印迹。由于有儿童文学作品做借鉴,学生写起来也会格外顺心。
(二)历程描述型
每一位儿童都是鲜活的个体。儿童与书相遇、与书为友的历程伴随着各种鲜活动感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阅读某一本书时的历程,留存童年的印迹。林海音曾写过《窃读记》,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其实,这番滋味许多孩子也都曾亲身体验过。有的夜晚躲在被窝里,借助小电筒阅读;有的上课时挡不住课外书的诱惑,忍不住多瞄几眼;有的惦记着书中的故事,不肯入眠,借上洗手间的机会与书相伴。诸如之类的“阅读故事”,保持着“真实状态”,为儿童提供了言语和精神的自然生长方式,也牧养着童年的灵性。
三、评论类练笔
(一)情感共鸣型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沉浸于情感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时,常常会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我们可以紧扣情感的共鸣点,在学生情感波动、不吐不快之际,设计练笔,让他们以读者的身份或者直接化身于作品中的某位人物,道出内心的那份感慨。比如《腰门》一书中的哑巴——“水”坚毅、善良,一直以挑水卖为生。可是因为村子里装上了自来水,他只得选择离开,到别处谋生。“水”的默默离别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我们可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跨越时空与“水”进行促膝谈心式的对话,也可从小说主角“沙吉”的角度谈出内心对“水”离去的不舍。“多情自古伤离别”,“水”的命运牵动着孩子们的心,每一段真情告白都是那般感人肺腑。
(二)观点碰撞型
有些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生的一番思考。教师可巧妙设计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可让学生提炼观点写出读后感。比如黄蓓佳倾情打造的成长小说《艾晚的水仙球》就涉及家庭教育的话题:艾妈妈溺爱“神童”艾好,生活中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只求他学习上能光宗耀祖,结果艾好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被迫暂离学校。而对学习相对平庸的艾晚,艾妈妈则有些疏忽,但是艾晚有着善良、纯洁的心灵,她茁壮地成长着。就这样的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思考,凝结成文字。有的学生以书信的方式与艾妈妈商榷教育方式问题,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艾妈妈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她身边的璞玉;有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不该只关注成绩,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的学生则以“拥有一颗温暖的心”为题,呼吁人们应像艾晚一样质朴、善良,给他人带来缕缕清香。
(三)人物简评型
表达生动具体、富有文采是一种能力,观点鲜明、语言凝练也是一种能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我们可让学生进行提炼、评价,学会有理有据、简洁准确地表达。如阅读《数理化通俗演义》后,可让学生选择一位最敬佩的科学家,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为其写一写“感动世界十大科学家颁奖词”,以精练的语言叙述该科学家的事迹与功绩,以激情洋溢的语言道出内心的敬意与感动。由于书中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诗歌体,每个故事中也夹杂着一些诗化的评价语言,学生在创作“颁奖词”时,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显得热情高涨。于是,一段段情感真挚、文字简练的“颁奖词”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国际大奖小说 《绿拇指男孩》中写道:园丁翘胡子先生发现了小男孩弟嘟有着神奇的“绿拇指”,如果“绿拇指”点一下种子,不管这些种子在哪里,都会马上开花。依托儿童文学资源进行练笔实践,能洞开习作教学的一片新天地,让学生拥有充满生命感召力的“绿拇指”,书写富有童心、童真、童趣的儿童习作。
参考文献:
[1]叶黎明.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朱自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
[3]周益民.童年爱上一本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318020)
【关键词】儿童文学 练笔形式 想象 评论 写实
练笔实践是促成读写联结的关键,是从阅读通往写作的桥梁,也是促成写作知识向写作技能转换的关键。将作文训练有机地融入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之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效引领,更会促进他们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要积极利用儿童文学资源,探索新颖的练笔形式,搭建读写联结、互促的平台。
一、想象类练笔
(一)思维发散型
儿童文学中的童话类作品常常蕴含着中国孩子所缺少的最重要的营养品——海阔天空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依据作品所提供的某一个话题作为想象表达的发散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成想象力培养方面的训练。比如《蛋壳里出来的奶奶》一书,将埃利亚斯发现蛋壳里钻出“奶奶”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传神,既写出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历程,又写出了“奶奶”的模样与鲜明个性。我们可启迪学生想象蛋壳里还会钻出什么,并根据书中的语言来模仿写作。有的学生描绘了自己发现一只微型恐龙钻出蛋壳的情景;有的书写了蛋壳里钻出个“大诗仙”——李白的过程;有的则写到动画片中的经典角色从蛋壳里钻了出来,来到自己身边……这些表达富有童心、童趣,展现着想象的无限魅力。
(二)时空穿越型
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讲述的是往昔年代的故事或是未来的生活,看似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有些遥远,但我们可以采用“穿越型”表达,让学生置身于书中描述的情境,与主人公共同经历某一事件。比如梁衡的作品《数理化通俗演义》讲述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穿越到某个年代某个地方,与自己崇敬的某位科学家面对面,一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对这类“穿越型”写作兴趣盎然,有的写自己穿越到17世纪的意大利,成为伽利略的学生,目睹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有的写自己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叙拉古城,见到了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与他一起用镜子击溃进犯的罗马士兵;有的则写自己穿越到南北朝时期,与祖冲之一起探究圆周率的奥秘……
(三)空白填补型
作家在叙述故事时,有时会特意留下空白或者将某些情节概述处理,这些简而处之的内容给了学生无尽遐想的空间。我们可让学生植根于故事,凭借想象进行细节描绘。如湘西才女彭学军的《腰门》第十八章写道:“铜锣”带着三位大学生去黄龙洞探险时,为了让船脱离漩涡,“铜锣”奋力一搏,结果掉进水里,被漩涡卷走了。这一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但作者在写时,并未细致入微地进行描述,尤其是对于三位大学生,因为是配角,几乎没有写他们的言行。我们可让学生进行细节填补,还原遇险的场景。教师可这样设计练笔: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生,在船陷进漩涡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心里又经历了怎样的煎熬?后来,你又是怎样被营救出黄龙洞的?请以“黄龙洞惊魂”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这样的练笔实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仿佛置身于险象环生的黄龙洞中,所创作的情节惊心动魄,感情真挚动人。
二、写实类练笔
(一)生活回忆型
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眼前常常会浮现出自己生活的影子,从而引发倾吐的欲望。我们可紧扣作品中的话题,让学生乘上记忆之舟,书写相似的生活故事。比如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之《背叛的门牙》,主要写了皮卡在自己的门牙掉落前后的喜怒哀乐。皮卡很想成为合唱队的领唱,可是比赛前夕他发现自己的门牙非常松了,他很害怕,一次又一次向门牙祈祷,甚至连做梦都想着这事,可门牙最终还是随着一个喷嚏掉落下来。绘本《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则讲述塔比莎的一颗牙齿松动了,她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它掉出来的有趣历程。小学生对于“换牙”绝不陌生,每个孩子都有着个性化的体验。在共读《背叛的门牙》与《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后,就可让学生写写“牙齿的故事”,留存童年的印迹。由于有儿童文学作品做借鉴,学生写起来也会格外顺心。
(二)历程描述型
每一位儿童都是鲜活的个体。儿童与书相遇、与书为友的历程伴随着各种鲜活动感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阅读某一本书时的历程,留存童年的印迹。林海音曾写过《窃读记》,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其实,这番滋味许多孩子也都曾亲身体验过。有的夜晚躲在被窝里,借助小电筒阅读;有的上课时挡不住课外书的诱惑,忍不住多瞄几眼;有的惦记着书中的故事,不肯入眠,借上洗手间的机会与书相伴。诸如之类的“阅读故事”,保持着“真实状态”,为儿童提供了言语和精神的自然生长方式,也牧养着童年的灵性。
三、评论类练笔
(一)情感共鸣型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沉浸于情感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时,常常会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我们可以紧扣情感的共鸣点,在学生情感波动、不吐不快之际,设计练笔,让他们以读者的身份或者直接化身于作品中的某位人物,道出内心的那份感慨。比如《腰门》一书中的哑巴——“水”坚毅、善良,一直以挑水卖为生。可是因为村子里装上了自来水,他只得选择离开,到别处谋生。“水”的默默离别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我们可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跨越时空与“水”进行促膝谈心式的对话,也可从小说主角“沙吉”的角度谈出内心对“水”离去的不舍。“多情自古伤离别”,“水”的命运牵动着孩子们的心,每一段真情告白都是那般感人肺腑。
(二)观点碰撞型
有些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生的一番思考。教师可巧妙设计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可让学生提炼观点写出读后感。比如黄蓓佳倾情打造的成长小说《艾晚的水仙球》就涉及家庭教育的话题:艾妈妈溺爱“神童”艾好,生活中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只求他学习上能光宗耀祖,结果艾好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被迫暂离学校。而对学习相对平庸的艾晚,艾妈妈则有些疏忽,但是艾晚有着善良、纯洁的心灵,她茁壮地成长着。就这样的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思考,凝结成文字。有的学生以书信的方式与艾妈妈商榷教育方式问题,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艾妈妈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她身边的璞玉;有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不该只关注成绩,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的学生则以“拥有一颗温暖的心”为题,呼吁人们应像艾晚一样质朴、善良,给他人带来缕缕清香。
(三)人物简评型
表达生动具体、富有文采是一种能力,观点鲜明、语言凝练也是一种能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我们可让学生进行提炼、评价,学会有理有据、简洁准确地表达。如阅读《数理化通俗演义》后,可让学生选择一位最敬佩的科学家,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为其写一写“感动世界十大科学家颁奖词”,以精练的语言叙述该科学家的事迹与功绩,以激情洋溢的语言道出内心的敬意与感动。由于书中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诗歌体,每个故事中也夹杂着一些诗化的评价语言,学生在创作“颁奖词”时,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显得热情高涨。于是,一段段情感真挚、文字简练的“颁奖词”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国际大奖小说 《绿拇指男孩》中写道:园丁翘胡子先生发现了小男孩弟嘟有着神奇的“绿拇指”,如果“绿拇指”点一下种子,不管这些种子在哪里,都会马上开花。依托儿童文学资源进行练笔实践,能洞开习作教学的一片新天地,让学生拥有充满生命感召力的“绿拇指”,书写富有童心、童真、童趣的儿童习作。
参考文献:
[1]叶黎明.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朱自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
[3]周益民.童年爱上一本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31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