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万富翁有一个痴呆女儿,年近而立却不能成家。几年来,舐犊情深的父亲愁白了头,一再张罗选婿,然而都没有成功。最后,父亲不仅将选婿标准大打折扣,而且许诺“600万元做陪嫁”。不久一个标准“女婿”姗姗而来。
女儿拥有了“爱情”和“幸福”,父亲庆幸不已,欣然兑现承诺。谁知“女婿”竟携300万巨款人间蒸发了……600万征婿买来无尽的懊悔,何其尴尬惨痛。
近日,记者通过种种渠道,采访了这个家庭的母亲,她披露出这个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千万富豪有心病,智障女儿是永远的愧疚
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张连勇现年56岁,高中文化,1967年到甘肃参军,复员后回到郑州黄河手表厂当工人。而今,他已是郑州一家餐饮公司的老板,资产数千万,事业如日中天。
成功的背后,张连勇也隐藏着难言的苦涩和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这是因为他至爱的女儿是个痴呆。
1973年11月,张连勇的妻子孙素玲临产住进管城区一家卫生院。可是,孙素玲难产,哭喊了两天两夜也没把孩子生下来。院方警告这样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并建议马上转到省级大医院去做剖腹产。张连勇尽管心急如焚,但口袋里仅有160元钱,偏偏他又是个“宁碎不折”的男人,求人对他来说比登天还难!最终,他抱着侥幸的心理观望下去。第三天凌晨,女儿张萍一来到世间就脸色铁青,没有了气息。后经卫生院全力抢救,小张萍总算闯过了生死劫。
给女儿取名张萍,张连勇就是希望她能平平安安过一生。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张萍的发育是那样缓慢,一岁时还没有眼神,四肢僵硬,发声困难。可张连勇竟固执地认为女儿一切正常。直到两年后,他将女儿抱去跟同龄的小朋友反复比较,这才意识到坏了大事,赶紧往省人民医院赶。儿科专家诊断的结果是:出生时大脑缺氧造成“脑瘫”,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一家人无不痛骂张连勇当初太大意,张连勇更是悔不当初。他紧紧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孩子,都是爸爸心疼钱害了你呀,今后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弥补过失……”
做父亲的美好愿望没能改变残酷的事实。张萍在医院接受了一年的纠正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小脑功能基本恢复,大脑功能却没见改善。这就意味着她将是个仅能机械运动的痴呆儿。
女儿4岁时,张连勇夫妇的儿子张凯出生了。儿子的聪明健康也未能弥补这家人对大女儿心痛的愧疚。
20多年过去了,张连勇在深深的自责中,为抚养大女儿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做了大老板后,他对女儿更是疼爱有加。不过这时,张连勇的想法变了:治不好女儿的病,那就要让她生活得幸福一些。
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张萍长得白白胖胖,穿的干干净净,可就是太笨了,一句话一件事教许多遍还记不住;直到20岁才能分清爸爸、妈妈和弟弟,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而且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张萍就会傻笑不止。
“一个大姑娘了,今后可怎么办呀!”张连勇心头的愁云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越聚越浓。
选女婿屡屡受挫,父亲许诺陪嫁600万
眼看女儿的同龄人个个都谈婚论嫁了,张连勇不禁私下里琢磨:女儿总不能当一辈子老姑娘吧,该给她找个人家了。
起初在选婿这一问题上,张连勇和妻子有分歧。孙素玲觉得,正常情况下谁也不肯接受一个痴呆女做妻子,能找一个本分的人,愿意委屈自己就行了,还附加什么条件?
作为经营者,张连勇的才干在生意场上发挥得游刃有余。但多年的风风雨雨冲击着他的人生观,他偏激地夸大了金钱的作用。张连勇虽然明知女儿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却始终认为:凭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家业,为女儿选个大学生也不会有问题。于是,他常向妻子灌输自己的观点,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贫寒学子那么多,谁不希望通过“裙带”关系谋个有前途的门路,应该大胆往好里想。妻子想想也有道理,最后认定:反正就一个女儿,找个好女婿也是个依靠。
2000年9月,张连勇看中了一个在自己饭店打工的大学生。他叫刘旭,26岁,高高瘦瘦的,眉清目秀,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刘旭老家是豫东开封县农村的,他家境贫困,父亲早亡,靠哥嫂的资助上学。4年大学期间,尽管刘旭节衣缩食,还是欠下了不少债。毕业后,由于专业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就暂时在饭店打工谋生。小伙子善良、勤奋,总能给饭店提出一些独特又合理的意见,张连勇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他,给了他不少照顾。
有了“招婿”的想法之后,张连勇试着让刘旭来家中做客。小伙子倒也大大方方。
时间长了,刘旭还真成了张家的常客,对张萍也很耐心,甚至多次替保姆照料过她。张连勇觉得有戏,随后在经济上给予了刘旭更大的资助,刘旭也乐得其所。这样大概有一年之久,张连勇认为应该把话挑明了,于是就安排合适的下属私下去问。谁想这一问,把张连勇弄了个大红脸。刘旭的回答是:“不会吧,我……我老家谈了女朋友!”
张连勇不甘心,觉得还可以做工作,并许诺如果刘旭愿意,可以供他读研究生甚至博士。刘旭最后答复:“我很愿意做他的干儿子,跟着他干事业……”
张连勇金钱开道的选婿行动吃了当头一棒。
眼看女儿28岁了,张连勇更加着急,但他依然自信:“我有的是钱,就不信招不来一个女婿!”2002年春,他又从众多员工中相中一个叫孟磊的小伙子。孟磊26岁,中学毕业,同样是农村人。这一次,张连勇没有再像第一次那样费心费力地去培养,他希望一步到位,于是托人捎话说:愿意不愿意娶张萍。
孟磊始料不及,愣了半天才问:“张萍到底傻成啥样?”张连勇于是安排他跟女儿接触了一次。接触之后,孟磊的回答倒也很干脆:“这样吧,如果张老板是真心的,可以谈谈条件!”
张连勇顿时感觉受到了侮辱:“谈的是对象,还有什么条件?”他心底对孟磊已有了几分不满。
“张老板是做大生意的,先给我买来房和车,这个不过分吧!”孟磊提出了条件。“真没见过世面,如果有一天他发了财,还不先把我女儿一脚踹了!”张连勇的肺都快气炸了。
面对多次碰壁,张连勇还不死心,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将选婿标准一降再降,接二连三为女儿物色了五六个对象,但都没有成功。知情者都议论:张总不是简单人物,明显是想给女儿找个终生保姆,谁敢拿婚姻跟他赌!
那段日子,张连勇每次回家,心情都非常郁闷。看到女儿终日傻笑,张连勇不禁泪眼仰天:“我在生意场上碰到过那么多年轻人沦为金钱的奴隶,他们为利益下跪,丢掉尊严,甚至不惜拼掉性命,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如意的女婿……”
2003年“五·一”过后,张连勇与几个朋友一起就餐。他一言不发,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喝酒,直至酩酊大醉时才突然开口:“你们不知道这些年我有多苦,我对不起闺女呀!都30岁了,不能当一辈子老姑娘吧……”说到伤心处,张连勇痛哭流涕。大家陷入沉默之中。
突然,张连勇“咚”一声将手重重地捶在桌子上,说:“几位哥们儿帮我留心一下,谁愿意跟我们家小萍结婚,牵个线!如果能对她好一辈子,我拿600万作陪嫁!”说完,他擦擦眼泪一抱拳头:“我没有醉,也不怕人家笑话了。600万吉利,找个女婿,拜托各位……”
爱女心切哪顾劝阻,女儿“幸福”有望了
张连勇“600万征婿”的消息在亲戚、朋友圈里不胫而走。
儿子张凯忍无可忍,委婉而又客观地向爸爸谈了看法:这么做必然是个可悲的结局。谁知张连勇勃然大怒:“你小子是不是担心少分家产?怎么一点儿不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知道吗,为了你们姐弟,如果需要我把1000万扔进太平洋,我会立即包架飞机去。多替你姐想想……”父子俩为此事平生第一次红了脸。母亲忙将张凯拉到一旁,劝慰道:“你爸爸这辈子挣了你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即便是扔了600万算什么,至少给他买个安心!”张凯无奈地摇头。
2003年“十·一”过后,公司里一个叫于鹏的打工者走进了张连勇的视线。
小伙子高中毕业,31岁,长相也说得过去。于鹏说,因为家里穷,两年前离异。事情也巧了,副经理那天临时有事,而一份资料必须及时送给张连勇。这时,于鹏突然出现在了副经理面前,并自告奋勇要跑一趟。赶到张连勇家中时,他正遇见犯病的张萍躺在地板上发疯。面对她140多斤重的块头,张连勇夫妇和保姆3个人没一点办法。于鹏见状,二话没说走上前去,干净利落地将张萍扶到了沙发上。奇怪的是,张萍顿时不闹腾了。紧接着,于鹏手脚并用跟张萍嬉闹起来,逗得张萍大笑。这一幕惊得张连勇夫妇目瞪口呆,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一种感觉油然涌上心头:女儿今生注定的人来了!
以后每隔两三天,于鹏就到张连勇家中陪陪张萍。也真是奇怪,只要和于鹏在一起,张萍就非常安静,而且能学很多东西。
张连勇越是喜欢于鹏,于鹏就越显得“憨厚”,不讲吃穿不贪财。张连勇夫妇暗中大喜。
各种试探过关后,张连勇和妻子孙素玲亲自向于鹏挑明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于鹏好像很吃惊:“我怎敢高攀呀!”继而,他竟然泪眼婆娑起来:“说实话,我母亲就是痴呆,可她也是人,也需要爱,我陪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离婚后,我更怀念母亲的简单率真,如果我和张萍在一起,我一定会用心爱她,照顾她,终生不变心!”
于鹏的一席话把张连勇夫妇说得几乎要流下热泪。
2004年“五·一”期间,尊重于鹏婚礼简办的意愿,一家人抱着趁热打铁的心态,加之更怕世人议论,在没有办理结婚手续的情况下悄悄给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女婿”叼走巨款,糊涂父亲懊悔已晚
此后,于鹏和张萍相处得非常默契。
于鹏非常细心,除了尽力照料张萍吃喝拉撒,还能很耐心地陪她散步做游戏,教些小知识。做了老板的上门女婿,于鹏也表现出了极强的进取心,用一周时间学会了上网,一个月时间学会了开车。
张连勇从此精神焕发,逢人便乐得合不拢嘴。妻子却有些忐忑不安,她背后常提醒张连勇:“这个女婿太完美了,会不会有问题呀?”“不要把商界的敏感带进家庭,你糊涂了!”张连勇这样反驳妻子。
2004年8月的一 天,于鹏找到了张连勇,小心翼翼地说:“爸,我有点想法不知道是否妥当。我总觉得对我而言一切都是未知数,能不能自己闯闯?”年轻人想独立很正常,张连勇当时并没在意。
半个月后,于鹏将自己的“可行计划”拿了出来。原来,他看好了汽车装饰这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张连勇又惊又喜,说:“遗憾的是汽车行业我不懂,跨过开饭店的本行我还真不如你。你只管大胆去干,我全力支持……”
2004年9月13日,张连勇在没征求任何人意见的情况下,独自来到银行,估计了一下于鹏的计划规模,一次将300万元资金打进了他的账户。随后他又电话联系上于鹏,笑着说:“我说了给你600万,先兑现我的一半诺言,否则我哪能在朋友面前抬起头啊!”并强调说这两天就帮他开辟渠道,办理执照。
可张连勇万万没想到,将300万元钱打过去的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于鹏的车在家,人却不见了踪影,打手机一直是关机状态。张连勇觉得有些奇怪,于是让人去找。谁想两天过去了,仍然没有音信;一周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音信。这时的张连勇感觉到了不妙,急忙去银行查于鹏的账户,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账户上的钱已被全部划走。
张连勇懊丧地回到家,他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张凯和母亲获悉马上从办公室翻出了于鹏的档案材料。经过查实,于鹏家住驻马店市遂平县。于是,他们连夜派人去驻马店查找。很快驻马店传来消息:根本没有于鹏这个人,遂平县城关派出所户籍民警排查后证实,于鹏当初登记的身份证号码出自一张假身份证。
2004年9月20日,母子二人又找到一个在司法机关工作的亲戚想办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亲戚直搓手:“张总的行为本身会不会受法律保护,不好说,所以很难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我认为:如果以刑事诈骗向公安局报案,缺乏直接的诈骗证据;如以遗弃报案,他们的婚姻又不成立,也没造成遗弃罪的恶劣后果。即使找到了于鹏,向法院起诉,这又是赠与行为的特征……”
对此,河南天翔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刚认为,张连勇的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条件的资助行为,且于鹏主观上有诈骗目的,应该报案……不同的说法,更让一家人彷徨、懊恼。因涉及家丑,张连勇思前想后,直到2005春节时都还没有报案。
金钱万贯买不来真情,张连勇的巨款“钓饵”,不仅没有钓来“金龟婿”了却心愿,反而买来无尽的懊悔、惨痛的教训。
女儿拥有了“爱情”和“幸福”,父亲庆幸不已,欣然兑现承诺。谁知“女婿”竟携300万巨款人间蒸发了……600万征婿买来无尽的懊悔,何其尴尬惨痛。
近日,记者通过种种渠道,采访了这个家庭的母亲,她披露出这个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千万富豪有心病,智障女儿是永远的愧疚
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张连勇现年56岁,高中文化,1967年到甘肃参军,复员后回到郑州黄河手表厂当工人。而今,他已是郑州一家餐饮公司的老板,资产数千万,事业如日中天。
成功的背后,张连勇也隐藏着难言的苦涩和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这是因为他至爱的女儿是个痴呆。
1973年11月,张连勇的妻子孙素玲临产住进管城区一家卫生院。可是,孙素玲难产,哭喊了两天两夜也没把孩子生下来。院方警告这样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并建议马上转到省级大医院去做剖腹产。张连勇尽管心急如焚,但口袋里仅有160元钱,偏偏他又是个“宁碎不折”的男人,求人对他来说比登天还难!最终,他抱着侥幸的心理观望下去。第三天凌晨,女儿张萍一来到世间就脸色铁青,没有了气息。后经卫生院全力抢救,小张萍总算闯过了生死劫。
给女儿取名张萍,张连勇就是希望她能平平安安过一生。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张萍的发育是那样缓慢,一岁时还没有眼神,四肢僵硬,发声困难。可张连勇竟固执地认为女儿一切正常。直到两年后,他将女儿抱去跟同龄的小朋友反复比较,这才意识到坏了大事,赶紧往省人民医院赶。儿科专家诊断的结果是:出生时大脑缺氧造成“脑瘫”,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一家人无不痛骂张连勇当初太大意,张连勇更是悔不当初。他紧紧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孩子,都是爸爸心疼钱害了你呀,今后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弥补过失……”
做父亲的美好愿望没能改变残酷的事实。张萍在医院接受了一年的纠正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小脑功能基本恢复,大脑功能却没见改善。这就意味着她将是个仅能机械运动的痴呆儿。
女儿4岁时,张连勇夫妇的儿子张凯出生了。儿子的聪明健康也未能弥补这家人对大女儿心痛的愧疚。
20多年过去了,张连勇在深深的自责中,为抚养大女儿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做了大老板后,他对女儿更是疼爱有加。不过这时,张连勇的想法变了:治不好女儿的病,那就要让她生活得幸福一些。
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张萍长得白白胖胖,穿的干干净净,可就是太笨了,一句话一件事教许多遍还记不住;直到20岁才能分清爸爸、妈妈和弟弟,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而且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张萍就会傻笑不止。
“一个大姑娘了,今后可怎么办呀!”张连勇心头的愁云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越聚越浓。
选女婿屡屡受挫,父亲许诺陪嫁600万
眼看女儿的同龄人个个都谈婚论嫁了,张连勇不禁私下里琢磨:女儿总不能当一辈子老姑娘吧,该给她找个人家了。
起初在选婿这一问题上,张连勇和妻子有分歧。孙素玲觉得,正常情况下谁也不肯接受一个痴呆女做妻子,能找一个本分的人,愿意委屈自己就行了,还附加什么条件?
作为经营者,张连勇的才干在生意场上发挥得游刃有余。但多年的风风雨雨冲击着他的人生观,他偏激地夸大了金钱的作用。张连勇虽然明知女儿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却始终认为:凭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家业,为女儿选个大学生也不会有问题。于是,他常向妻子灌输自己的观点,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贫寒学子那么多,谁不希望通过“裙带”关系谋个有前途的门路,应该大胆往好里想。妻子想想也有道理,最后认定:反正就一个女儿,找个好女婿也是个依靠。
2000年9月,张连勇看中了一个在自己饭店打工的大学生。他叫刘旭,26岁,高高瘦瘦的,眉清目秀,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刘旭老家是豫东开封县农村的,他家境贫困,父亲早亡,靠哥嫂的资助上学。4年大学期间,尽管刘旭节衣缩食,还是欠下了不少债。毕业后,由于专业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就暂时在饭店打工谋生。小伙子善良、勤奋,总能给饭店提出一些独特又合理的意见,张连勇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他,给了他不少照顾。
有了“招婿”的想法之后,张连勇试着让刘旭来家中做客。小伙子倒也大大方方。
时间长了,刘旭还真成了张家的常客,对张萍也很耐心,甚至多次替保姆照料过她。张连勇觉得有戏,随后在经济上给予了刘旭更大的资助,刘旭也乐得其所。这样大概有一年之久,张连勇认为应该把话挑明了,于是就安排合适的下属私下去问。谁想这一问,把张连勇弄了个大红脸。刘旭的回答是:“不会吧,我……我老家谈了女朋友!”
张连勇不甘心,觉得还可以做工作,并许诺如果刘旭愿意,可以供他读研究生甚至博士。刘旭最后答复:“我很愿意做他的干儿子,跟着他干事业……”
张连勇金钱开道的选婿行动吃了当头一棒。
眼看女儿28岁了,张连勇更加着急,但他依然自信:“我有的是钱,就不信招不来一个女婿!”2002年春,他又从众多员工中相中一个叫孟磊的小伙子。孟磊26岁,中学毕业,同样是农村人。这一次,张连勇没有再像第一次那样费心费力地去培养,他希望一步到位,于是托人捎话说:愿意不愿意娶张萍。
孟磊始料不及,愣了半天才问:“张萍到底傻成啥样?”张连勇于是安排他跟女儿接触了一次。接触之后,孟磊的回答倒也很干脆:“这样吧,如果张老板是真心的,可以谈谈条件!”
张连勇顿时感觉受到了侮辱:“谈的是对象,还有什么条件?”他心底对孟磊已有了几分不满。
“张老板是做大生意的,先给我买来房和车,这个不过分吧!”孟磊提出了条件。“真没见过世面,如果有一天他发了财,还不先把我女儿一脚踹了!”张连勇的肺都快气炸了。
面对多次碰壁,张连勇还不死心,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将选婿标准一降再降,接二连三为女儿物色了五六个对象,但都没有成功。知情者都议论:张总不是简单人物,明显是想给女儿找个终生保姆,谁敢拿婚姻跟他赌!
那段日子,张连勇每次回家,心情都非常郁闷。看到女儿终日傻笑,张连勇不禁泪眼仰天:“我在生意场上碰到过那么多年轻人沦为金钱的奴隶,他们为利益下跪,丢掉尊严,甚至不惜拼掉性命,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如意的女婿……”
2003年“五·一”过后,张连勇与几个朋友一起就餐。他一言不发,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喝酒,直至酩酊大醉时才突然开口:“你们不知道这些年我有多苦,我对不起闺女呀!都30岁了,不能当一辈子老姑娘吧……”说到伤心处,张连勇痛哭流涕。大家陷入沉默之中。
突然,张连勇“咚”一声将手重重地捶在桌子上,说:“几位哥们儿帮我留心一下,谁愿意跟我们家小萍结婚,牵个线!如果能对她好一辈子,我拿600万作陪嫁!”说完,他擦擦眼泪一抱拳头:“我没有醉,也不怕人家笑话了。600万吉利,找个女婿,拜托各位……”
爱女心切哪顾劝阻,女儿“幸福”有望了
张连勇“600万征婿”的消息在亲戚、朋友圈里不胫而走。
儿子张凯忍无可忍,委婉而又客观地向爸爸谈了看法:这么做必然是个可悲的结局。谁知张连勇勃然大怒:“你小子是不是担心少分家产?怎么一点儿不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知道吗,为了你们姐弟,如果需要我把1000万扔进太平洋,我会立即包架飞机去。多替你姐想想……”父子俩为此事平生第一次红了脸。母亲忙将张凯拉到一旁,劝慰道:“你爸爸这辈子挣了你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即便是扔了600万算什么,至少给他买个安心!”张凯无奈地摇头。
2003年“十·一”过后,公司里一个叫于鹏的打工者走进了张连勇的视线。
小伙子高中毕业,31岁,长相也说得过去。于鹏说,因为家里穷,两年前离异。事情也巧了,副经理那天临时有事,而一份资料必须及时送给张连勇。这时,于鹏突然出现在了副经理面前,并自告奋勇要跑一趟。赶到张连勇家中时,他正遇见犯病的张萍躺在地板上发疯。面对她140多斤重的块头,张连勇夫妇和保姆3个人没一点办法。于鹏见状,二话没说走上前去,干净利落地将张萍扶到了沙发上。奇怪的是,张萍顿时不闹腾了。紧接着,于鹏手脚并用跟张萍嬉闹起来,逗得张萍大笑。这一幕惊得张连勇夫妇目瞪口呆,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一种感觉油然涌上心头:女儿今生注定的人来了!
以后每隔两三天,于鹏就到张连勇家中陪陪张萍。也真是奇怪,只要和于鹏在一起,张萍就非常安静,而且能学很多东西。
张连勇越是喜欢于鹏,于鹏就越显得“憨厚”,不讲吃穿不贪财。张连勇夫妇暗中大喜。
各种试探过关后,张连勇和妻子孙素玲亲自向于鹏挑明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于鹏好像很吃惊:“我怎敢高攀呀!”继而,他竟然泪眼婆娑起来:“说实话,我母亲就是痴呆,可她也是人,也需要爱,我陪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离婚后,我更怀念母亲的简单率真,如果我和张萍在一起,我一定会用心爱她,照顾她,终生不变心!”
于鹏的一席话把张连勇夫妇说得几乎要流下热泪。
2004年“五·一”期间,尊重于鹏婚礼简办的意愿,一家人抱着趁热打铁的心态,加之更怕世人议论,在没有办理结婚手续的情况下悄悄给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女婿”叼走巨款,糊涂父亲懊悔已晚
此后,于鹏和张萍相处得非常默契。
于鹏非常细心,除了尽力照料张萍吃喝拉撒,还能很耐心地陪她散步做游戏,教些小知识。做了老板的上门女婿,于鹏也表现出了极强的进取心,用一周时间学会了上网,一个月时间学会了开车。
张连勇从此精神焕发,逢人便乐得合不拢嘴。妻子却有些忐忑不安,她背后常提醒张连勇:“这个女婿太完美了,会不会有问题呀?”“不要把商界的敏感带进家庭,你糊涂了!”张连勇这样反驳妻子。
2004年8月的一 天,于鹏找到了张连勇,小心翼翼地说:“爸,我有点想法不知道是否妥当。我总觉得对我而言一切都是未知数,能不能自己闯闯?”年轻人想独立很正常,张连勇当时并没在意。
半个月后,于鹏将自己的“可行计划”拿了出来。原来,他看好了汽车装饰这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张连勇又惊又喜,说:“遗憾的是汽车行业我不懂,跨过开饭店的本行我还真不如你。你只管大胆去干,我全力支持……”
2004年9月13日,张连勇在没征求任何人意见的情况下,独自来到银行,估计了一下于鹏的计划规模,一次将300万元资金打进了他的账户。随后他又电话联系上于鹏,笑着说:“我说了给你600万,先兑现我的一半诺言,否则我哪能在朋友面前抬起头啊!”并强调说这两天就帮他开辟渠道,办理执照。
可张连勇万万没想到,将300万元钱打过去的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于鹏的车在家,人却不见了踪影,打手机一直是关机状态。张连勇觉得有些奇怪,于是让人去找。谁想两天过去了,仍然没有音信;一周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音信。这时的张连勇感觉到了不妙,急忙去银行查于鹏的账户,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账户上的钱已被全部划走。
张连勇懊丧地回到家,他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张凯和母亲获悉马上从办公室翻出了于鹏的档案材料。经过查实,于鹏家住驻马店市遂平县。于是,他们连夜派人去驻马店查找。很快驻马店传来消息:根本没有于鹏这个人,遂平县城关派出所户籍民警排查后证实,于鹏当初登记的身份证号码出自一张假身份证。
2004年9月20日,母子二人又找到一个在司法机关工作的亲戚想办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亲戚直搓手:“张总的行为本身会不会受法律保护,不好说,所以很难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我认为:如果以刑事诈骗向公安局报案,缺乏直接的诈骗证据;如以遗弃报案,他们的婚姻又不成立,也没造成遗弃罪的恶劣后果。即使找到了于鹏,向法院起诉,这又是赠与行为的特征……”
对此,河南天翔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刚认为,张连勇的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条件的资助行为,且于鹏主观上有诈骗目的,应该报案……不同的说法,更让一家人彷徨、懊恼。因涉及家丑,张连勇思前想后,直到2005春节时都还没有报案。
金钱万贯买不来真情,张连勇的巨款“钓饵”,不仅没有钓来“金龟婿”了却心愿,反而买来无尽的懊悔、惨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