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置作业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1.语文作业要重“质”减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作出归类分析,按其功能划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横格3项作业合成一项,这三项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的认知训练,就都集中在大横格上,字词每个两遍,要求背诵课文抄一遍,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记忆的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产生厌烦心理。与其逼迫学生投机取巧,还不如“化敌为友”,少留些作业。至于学生能否掌握,我有对策。我与学生立下条约:当天学完的字词或课文必须当天掌握,第二天早自习考,全会的可以免去这些作业,错个别的单改错字即可,“全军覆没”的则要按原来的量完成作业。如此坚持几天,大家都看到会的同学享受的优待及带来的种种好处,便都自觉学习生字词了。再加上同学们看到别的班同学作业多,自己作业少,心里就觉得很美,还能增强其向师性。如此,学生可减轻一半的作业量,基础知识也掌握了,老师也省下许多批改作业的时间。
2.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学生的能力也越能得到提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认真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
3.设计自主性作业
新课标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是: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班上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教育方式、智力水平、学习习惯是不同的,其学习能力当然是有差异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的作业凸显层次性、自主性。
3.1弹性作业。针对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一些弹性作业,作业的难度存在着一定的梯度,让具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比如,我教学《鲸》一课后设计的弹性作业有:(1)说说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内容;(2)概括鲸的特点;(3)领悟《鲸》的说明方法;(4)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演说词。谁写得最好,我就把谁的演说词推荐给海洋馆,说不定工作人员在某一天就采用你的演说词来介绍鲸。这样的弹性作业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也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2自选作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而保质保量地去完成。
3.3自设作业。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对学生的作业不做任何规定与限制,完全让学生自设作业,充分展现了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天地,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自设作业”的要求就是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自由发挥。说实话,我开始有点担心,怕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做一番。谁知,第二天,学生的一份份作业着实让我刮目相看,令我欣喜万分。有“开心一刻”,也有“小小烦恼”;有“学生知道”,也有“考考老师”;有“书法天地”,也有“作家舞台”;有“我的小秘密”,也有“我的知心话”……面对眼前的作业,我沒有“走马观花”,而是点点滴滴尽收眼底。我觉得那是学生的心在与我交谈,多么坦诚,多么率真。于是,我像对待艺术品那样尽情地欣赏着、批改着、评价着,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后来,我还惊喜地发现:当学生拿到批改好的作业本时,他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就塞进课桌或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细细地品味着被我批改的一字一句。看着他们脸上、眼里洋溢着的兴奋与满足,我的心一下子像被春风充满了,别提有多开心了。
4.作业设计应体现出针对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存在极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也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作业时,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自由练习”。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的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而且满足了渴求知识的心理。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1.语文作业要重“质”减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作出归类分析,按其功能划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横格3项作业合成一项,这三项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的认知训练,就都集中在大横格上,字词每个两遍,要求背诵课文抄一遍,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记忆的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产生厌烦心理。与其逼迫学生投机取巧,还不如“化敌为友”,少留些作业。至于学生能否掌握,我有对策。我与学生立下条约:当天学完的字词或课文必须当天掌握,第二天早自习考,全会的可以免去这些作业,错个别的单改错字即可,“全军覆没”的则要按原来的量完成作业。如此坚持几天,大家都看到会的同学享受的优待及带来的种种好处,便都自觉学习生字词了。再加上同学们看到别的班同学作业多,自己作业少,心里就觉得很美,还能增强其向师性。如此,学生可减轻一半的作业量,基础知识也掌握了,老师也省下许多批改作业的时间。
2.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学生的能力也越能得到提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认真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
3.设计自主性作业
新课标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是: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班上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教育方式、智力水平、学习习惯是不同的,其学习能力当然是有差异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的作业凸显层次性、自主性。
3.1弹性作业。针对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一些弹性作业,作业的难度存在着一定的梯度,让具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比如,我教学《鲸》一课后设计的弹性作业有:(1)说说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内容;(2)概括鲸的特点;(3)领悟《鲸》的说明方法;(4)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演说词。谁写得最好,我就把谁的演说词推荐给海洋馆,说不定工作人员在某一天就采用你的演说词来介绍鲸。这样的弹性作业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也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2自选作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而保质保量地去完成。
3.3自设作业。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对学生的作业不做任何规定与限制,完全让学生自设作业,充分展现了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天地,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自设作业”的要求就是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自由发挥。说实话,我开始有点担心,怕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做一番。谁知,第二天,学生的一份份作业着实让我刮目相看,令我欣喜万分。有“开心一刻”,也有“小小烦恼”;有“学生知道”,也有“考考老师”;有“书法天地”,也有“作家舞台”;有“我的小秘密”,也有“我的知心话”……面对眼前的作业,我沒有“走马观花”,而是点点滴滴尽收眼底。我觉得那是学生的心在与我交谈,多么坦诚,多么率真。于是,我像对待艺术品那样尽情地欣赏着、批改着、评价着,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后来,我还惊喜地发现:当学生拿到批改好的作业本时,他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就塞进课桌或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细细地品味着被我批改的一字一句。看着他们脸上、眼里洋溢着的兴奋与满足,我的心一下子像被春风充满了,别提有多开心了。
4.作业设计应体现出针对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存在极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也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作业时,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自由练习”。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的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而且满足了渴求知识的心理。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