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空中花园”的建设发展简史,以及“空中花园”的功能和规划设计,分析上海大城市中的“空中花园”的景观现状,总结过往“空中花园”的建造模式,包括在城市商业景观的中应用、在城市居家庭院中的应用、以及在城市总体景观绿化中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空中花园;屋顶花园建造模式;商业景观;私家屋顶庭院
中圖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中,不断占用土地修建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城市需求不断扩大,可用地处于告急状态,怎样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到最大程度,是众多景观建筑设计师们一直追求的。阿卡迪亚树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用地荒的现状。阿卡迪亚树的“三腿塔”:建立在很高大的大厦上面,每一个大厦都承担着重要关键,大厦里的人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三两结伴,来到空中花园里坐坐运动,品杯咖啡,或者是简单吃个午餐,聊聊天。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蓝天、草坪、水池、花架,这是无数生活在钢筋水泥世界中的上班族的梦想,空中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能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土地面积,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屋面形式。[5] “如果我们偷了一片土地来盖房子,可以利用屋顶将它归还给大自然。”国际屋顶协会会长伍夫罔·安泽尔如是说。
1“空中花园”建设发展简史
屋顶花园并不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所建的大庙塔,这就是屋顶花园的发源地,20年代初,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伦德.伍利爵士,发现该塔三层台面上有种植过大树的痕迹,然而真正的屋顶花园是在亚述古庙塔以后1500余年才发现的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它之所以被世人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意义决非仅在于造园艺术上的成就,而是古代文明的佳作。
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建造各类规模的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工程譬如美国芝加哥市政厅屋顶花园、美国华盛顿互惠银行屋顶花园、美国曼哈顿现代屋顶花园、英国切尔西私家屋顶花园、英国爱尔兰人寿中心屋顶花园、加拿大温哥华凯泽资源大楼屋顶花园、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4]等,这些与建筑设计统一建在屋顶的花园,多数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屋顶或露台,向空中展开。
2目前上海城市屋顶花园的现状
上海屋顶花园已经起步,市绿化局近期公布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市屋顶绿化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相当于15个人民公园,占可绿化屋顶的6%。专家预测,初步估计中心城区屋顶绿化可建设空间就达2000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增立体绿化150万平方米,其中屋顶绿化100万平方米。为了鼓励立体绿化,已启动实施《上海市屋顶绿化面积折算办法》,立体绿化示范项目列入市建筑节能扶持资金专项。据市绿化养护管理部门负责人透露,屋顶绿化将会纳入上海绿化管理条例,届时,新建住宅和商务楼均将被强制推行屋顶绿化,在规划之际就要求作出屋顶绿化的设计。这样,全市有可能增添1至2亿平方米的空间绿化。
屋顶绿化在静安、长宁等区进行了长期试点。初期,在推广方面遇到不少制约瓶颈。除了政策不明朗,主要是资金问题。不少业主和企业负责人认为屋顶上建绿耗资大、养护麻烦,甚至会引来蚊虫、渗漏水等问题,对此大有顾虑。
到目前为止,实施屋顶绿化的技术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已经实施屋顶绿化的居民楼,原来顶层没有隔热板,居民饱受夏热冬寒之苦,现在都已解决,还丰富了建筑物的视觉美感。
3上海屋顶绿化模式
驱车行驶在高架道路或高速公路上,两侧绿色的植被、各种植物映入眼帘,愉悦身心。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楼宇屋顶的绿化还相对滞后。但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区域的屋顶绿化均已在规划之中,道路两侧楼宇的“秃顶”状况不久就将发生变化。位于外环线旁天山西路绥宁路处的复新屠宰场屋顶1.4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已经率先“闪亮登场”,今后还将会有更多的“空中花园”为“秃顶”楼宇屋顶披上绿装。随着屋顶绿化的不断深入,屋顶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抵挡风雨的屏障,它正在演绎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3]。
4上海屋顶绿化面临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4.1.屋顶绿化面临的问题植物要长上屋顶,并非易事。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屋顶的恶劣生态环境,暴冷暴热的屋顶,植物生长环境差,空气流动较之平地可谓“猛”,水分散失也很快。在这种生态环境中。一般植物很难生根发芽,即使生根发芽也很难存活。
其次,还有一个屋顶承重的问题。屋顶楼板的承载能力是建造屋顶花园的前提条件(国标规定:设计荷载在200Kg/m2以下的屋顶不宜进行屋顶绿化,设计荷载大于350Kg/m2的屋顶[2],根据荷载大小,除种植地被、花灌木外,可以适当选择种植小乔木),如果屋顶花园的附加重量超过楼顶本身的荷载,就会影响整个楼体的安全,因此在设计前必须对建筑本身的一些相关指标和技术资料做全面而细致的调查,认真核算。其次目前屋顶防水层一般采用柔性卷材防水和刚性防水的做法,来达到防水效果,但是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防水处理,都不可能保证100%的不渗漏,而且在建造施工过程中,还极有可能会破坏原防水层。因此该设计方案将通过使用新型防水材料,提高防水层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不损伤原屋顶防水层的方法来增强原屋顶和建成后屋顶花园防水层的防水能力和使用寿命。
屋顶绿化的特殊性,使得其技术要求相对地面绿化有许多不同。屋顶绿化要求的技术因素很多,如上面所提到的:屋顶载荷能力、防水层渗透问题、栽培基质问题、栽培植物选择问题等等。
4.2.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养护
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而屋顶花园往往比较高 , 所以风力也比较大 ,另外还有屋顶土层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湿度小、水份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喜光,温差大,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类的植物,总之使用须根较多的树种,水平根系发达,能适应土层浅薄的要求,尽量少使用高大有主根的乔木,若要使用重大的乔大,种植位置应设计在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上,不要在屋面板上。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屋顶的种植土是采用轻质的,再加上屋顶较高,所以高大乔木的抗风能力明显的弱于地面上,因此,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使用无土栽培的草坪,带芳香和彩色的植物应用这样我们不需要出门也一样能闻到花香。草地与灌木之间以斜坡过度。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屋顶的乔木较少灌木和草本花卉较多,所以我们设计时特别要做到树木花草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1]
5上海屋顶花园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的大都市里生活的人们在思维方式早就变化的同时,生活需求不仅局限于温饱,而是国家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愿景作为追求。屋顶花园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建筑美化方式,已经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一种生活诉求,它的假设和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进步,还有整个社会和城市的和谐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在这样的城市环境里人们可以漫步在屋顶花园里,放松自己、回复精力和体力。
参考文献
[1]黄金铸,《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5).
[2]石铁矛、时天光、蔡强,《建筑与绿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
[3]真田邦子,“城市中的庭园”,《日本风情》,No.8,1999.
[4]千叶等,“热岛”,《日本嘹望》,第6卷第67期,2000.(1).
[5横山正,“抑制与升华”,《El本风情》,No.8,1999.
[6]舆水肇,《建筑空间绿化手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空中花园;屋顶花园建造模式;商业景观;私家屋顶庭院
中圖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中,不断占用土地修建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城市需求不断扩大,可用地处于告急状态,怎样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到最大程度,是众多景观建筑设计师们一直追求的。阿卡迪亚树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用地荒的现状。阿卡迪亚树的“三腿塔”:建立在很高大的大厦上面,每一个大厦都承担着重要关键,大厦里的人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三两结伴,来到空中花园里坐坐运动,品杯咖啡,或者是简单吃个午餐,聊聊天。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蓝天、草坪、水池、花架,这是无数生活在钢筋水泥世界中的上班族的梦想,空中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能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土地面积,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屋面形式。[5] “如果我们偷了一片土地来盖房子,可以利用屋顶将它归还给大自然。”国际屋顶协会会长伍夫罔·安泽尔如是说。
1“空中花园”建设发展简史
屋顶花园并不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所建的大庙塔,这就是屋顶花园的发源地,20年代初,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伦德.伍利爵士,发现该塔三层台面上有种植过大树的痕迹,然而真正的屋顶花园是在亚述古庙塔以后1500余年才发现的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它之所以被世人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意义决非仅在于造园艺术上的成就,而是古代文明的佳作。
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建造各类规模的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工程譬如美国芝加哥市政厅屋顶花园、美国华盛顿互惠银行屋顶花园、美国曼哈顿现代屋顶花园、英国切尔西私家屋顶花园、英国爱尔兰人寿中心屋顶花园、加拿大温哥华凯泽资源大楼屋顶花园、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4]等,这些与建筑设计统一建在屋顶的花园,多数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屋顶或露台,向空中展开。
2目前上海城市屋顶花园的现状
上海屋顶花园已经起步,市绿化局近期公布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市屋顶绿化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相当于15个人民公园,占可绿化屋顶的6%。专家预测,初步估计中心城区屋顶绿化可建设空间就达2000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增立体绿化150万平方米,其中屋顶绿化100万平方米。为了鼓励立体绿化,已启动实施《上海市屋顶绿化面积折算办法》,立体绿化示范项目列入市建筑节能扶持资金专项。据市绿化养护管理部门负责人透露,屋顶绿化将会纳入上海绿化管理条例,届时,新建住宅和商务楼均将被强制推行屋顶绿化,在规划之际就要求作出屋顶绿化的设计。这样,全市有可能增添1至2亿平方米的空间绿化。
屋顶绿化在静安、长宁等区进行了长期试点。初期,在推广方面遇到不少制约瓶颈。除了政策不明朗,主要是资金问题。不少业主和企业负责人认为屋顶上建绿耗资大、养护麻烦,甚至会引来蚊虫、渗漏水等问题,对此大有顾虑。
到目前为止,实施屋顶绿化的技术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已经实施屋顶绿化的居民楼,原来顶层没有隔热板,居民饱受夏热冬寒之苦,现在都已解决,还丰富了建筑物的视觉美感。
3上海屋顶绿化模式
驱车行驶在高架道路或高速公路上,两侧绿色的植被、各种植物映入眼帘,愉悦身心。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楼宇屋顶的绿化还相对滞后。但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区域的屋顶绿化均已在规划之中,道路两侧楼宇的“秃顶”状况不久就将发生变化。位于外环线旁天山西路绥宁路处的复新屠宰场屋顶1.4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已经率先“闪亮登场”,今后还将会有更多的“空中花园”为“秃顶”楼宇屋顶披上绿装。随着屋顶绿化的不断深入,屋顶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抵挡风雨的屏障,它正在演绎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3]。
4上海屋顶绿化面临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4.1.屋顶绿化面临的问题植物要长上屋顶,并非易事。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屋顶的恶劣生态环境,暴冷暴热的屋顶,植物生长环境差,空气流动较之平地可谓“猛”,水分散失也很快。在这种生态环境中。一般植物很难生根发芽,即使生根发芽也很难存活。
其次,还有一个屋顶承重的问题。屋顶楼板的承载能力是建造屋顶花园的前提条件(国标规定:设计荷载在200Kg/m2以下的屋顶不宜进行屋顶绿化,设计荷载大于350Kg/m2的屋顶[2],根据荷载大小,除种植地被、花灌木外,可以适当选择种植小乔木),如果屋顶花园的附加重量超过楼顶本身的荷载,就会影响整个楼体的安全,因此在设计前必须对建筑本身的一些相关指标和技术资料做全面而细致的调查,认真核算。其次目前屋顶防水层一般采用柔性卷材防水和刚性防水的做法,来达到防水效果,但是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防水处理,都不可能保证100%的不渗漏,而且在建造施工过程中,还极有可能会破坏原防水层。因此该设计方案将通过使用新型防水材料,提高防水层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不损伤原屋顶防水层的方法来增强原屋顶和建成后屋顶花园防水层的防水能力和使用寿命。
屋顶绿化的特殊性,使得其技术要求相对地面绿化有许多不同。屋顶绿化要求的技术因素很多,如上面所提到的:屋顶载荷能力、防水层渗透问题、栽培基质问题、栽培植物选择问题等等。
4.2.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养护
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而屋顶花园往往比较高 , 所以风力也比较大 ,另外还有屋顶土层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湿度小、水份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喜光,温差大,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类的植物,总之使用须根较多的树种,水平根系发达,能适应土层浅薄的要求,尽量少使用高大有主根的乔木,若要使用重大的乔大,种植位置应设计在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上,不要在屋面板上。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屋顶的种植土是采用轻质的,再加上屋顶较高,所以高大乔木的抗风能力明显的弱于地面上,因此,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使用无土栽培的草坪,带芳香和彩色的植物应用这样我们不需要出门也一样能闻到花香。草地与灌木之间以斜坡过度。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屋顶的乔木较少灌木和草本花卉较多,所以我们设计时特别要做到树木花草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1]
5上海屋顶花园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的大都市里生活的人们在思维方式早就变化的同时,生活需求不仅局限于温饱,而是国家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愿景作为追求。屋顶花园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建筑美化方式,已经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一种生活诉求,它的假设和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进步,还有整个社会和城市的和谐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在这样的城市环境里人们可以漫步在屋顶花园里,放松自己、回复精力和体力。
参考文献
[1]黄金铸,《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5).
[2]石铁矛、时天光、蔡强,《建筑与绿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
[3]真田邦子,“城市中的庭园”,《日本风情》,No.8,1999.
[4]千叶等,“热岛”,《日本嘹望》,第6卷第67期,2000.(1).
[5横山正,“抑制与升华”,《El本风情》,No.8,1999.
[6]舆水肇,《建筑空间绿化手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