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从古至今,教师在世人眼中都具有崇高地位,教师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从教之人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就是说,要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不图名利、甘于清贫。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教师放松了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放弃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宗旨,一心追求名利,享乐思想潜滋暗长,并把这种思想衍生到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中。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因此,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在思想道德和生活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而教师只有言行一致,以身立教,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其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师德意识,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否则,教师不仅会丧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指教师为完全本职工作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业务素质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同样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即必须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的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门课程发展的历史、现今的动态和未来的趋势,关注并熟知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及最新成果,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有创新之处。“学高为师”,被贯以“教师”的称谓,就是因为教师在某专业方向学问高深,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捷地了解本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所以,过硬的业务素质是为人立师的基本条件。
三、不断提高文化素质
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外,高校教师还应具有宽厚的基本文化素质,即了解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的一般知识,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为基础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科学素质,这既是教师职业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各门学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学科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很多问题都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而且某一学科的新发展,往往会成为另一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成为另一学科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其他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使讲授内容不拘泥于书本,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其次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本门课程有关,又有可能超出本门课程的范围,因而仅靠本门课程的知识不可能给学生圆满的答复,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涉猎各科书籍,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给学生以更为全面的指导。最后,具有宽厚的文化素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的要求,如有些教理工类课程的教师,由于具备较高人文素养,讲起课来能够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起来,从而既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所以,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又要源源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教师才能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
四、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搞好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基本条件。但在人们观念中,知识分子的形象似乎总和“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联系在一起。的确,不少教师的工作非常辛苦,整天忙于教学、科研,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造成身体素质下降,长期下去,很容易患病,并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几年来,高校教师英年早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国家、社会、家庭是巨大的损失,而且对学校和学生也是巨大的损失。身体是工作的本钱,“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今日教育塑造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日世界的面貌。”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社会里,谁掌握了教育发展的优势,谁培养出了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谁就能成为国际竞争的胜利者。在这一场静悄悄的角逐中,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把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中心目标。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靠高校教师来完成。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增强历史使命感,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从古至今,教师在世人眼中都具有崇高地位,教师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从教之人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就是说,要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不图名利、甘于清贫。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教师放松了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放弃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宗旨,一心追求名利,享乐思想潜滋暗长,并把这种思想衍生到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中。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因此,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在思想道德和生活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而教师只有言行一致,以身立教,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其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师德意识,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否则,教师不仅会丧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指教师为完全本职工作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业务素质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同样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即必须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的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门课程发展的历史、现今的动态和未来的趋势,关注并熟知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及最新成果,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有创新之处。“学高为师”,被贯以“教师”的称谓,就是因为教师在某专业方向学问高深,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捷地了解本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所以,过硬的业务素质是为人立师的基本条件。
三、不断提高文化素质
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外,高校教师还应具有宽厚的基本文化素质,即了解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的一般知识,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为基础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科学素质,这既是教师职业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各门学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学科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很多问题都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而且某一学科的新发展,往往会成为另一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成为另一学科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其他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使讲授内容不拘泥于书本,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其次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本门课程有关,又有可能超出本门课程的范围,因而仅靠本门课程的知识不可能给学生圆满的答复,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涉猎各科书籍,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给学生以更为全面的指导。最后,具有宽厚的文化素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的要求,如有些教理工类课程的教师,由于具备较高人文素养,讲起课来能够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起来,从而既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所以,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又要源源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教师才能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
四、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搞好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基本条件。但在人们观念中,知识分子的形象似乎总和“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联系在一起。的确,不少教师的工作非常辛苦,整天忙于教学、科研,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造成身体素质下降,长期下去,很容易患病,并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几年来,高校教师英年早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国家、社会、家庭是巨大的损失,而且对学校和学生也是巨大的损失。身体是工作的本钱,“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今日教育塑造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日世界的面貌。”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社会里,谁掌握了教育发展的优势,谁培养出了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谁就能成为国际竞争的胜利者。在这一场静悄悄的角逐中,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把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中心目标。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靠高校教师来完成。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增强历史使命感,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