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件大事。因此,开展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2.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3)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2.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确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3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1)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2)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制度。
(3)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对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登记。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址(地段)、建设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办法、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4)建立城市建设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项目施工安全(企业的)联动应急救援预案和运行机制。
(5)制订和实施对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评价)制度。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3.1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3.2管理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改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三是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3.3企业制度的创新。
(1)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前,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一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凡应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建设项目,没有开工或没有竣工的建设项目应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开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合要求的竣工项目应停止生产运行。三是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
(2)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造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倡导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当前,应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容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传波.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建筑技术.2004.
[2]魏安能.建立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构想,建筑安全,2005.
[3]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2.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3)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2.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确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3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1)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2)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制度。
(3)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对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登记。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址(地段)、建设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办法、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4)建立城市建设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项目施工安全(企业的)联动应急救援预案和运行机制。
(5)制订和实施对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评价)制度。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3.1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3.2管理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改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三是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3.3企业制度的创新。
(1)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前,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一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凡应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建设项目,没有开工或没有竣工的建设项目应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开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合要求的竣工项目应停止生产运行。三是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
(2)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造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倡导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当前,应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容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传波.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建筑技术.2004.
[2]魏安能.建立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构想,建筑安全,2005.
[3]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