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隐藏在题目之中的已知条件叫做隐含条件。找不到或找不对隐含条件常常使同学们落入命题者布置的陷阱中,导致失分,因此应审清题意,探求问题的实质,挖掘隐含条件,正确解答试题。现举例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藏在题目之中的已知条件叫做隐含条件。找不到或找不对隐含条件常常使同学们落入命题者布置的陷阱中,导致失分,因此应审清题意,探求问题的实质,挖掘隐含条件,正确解答试题。现举例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什么是记忆呢?科学家把不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在大脑中形成的印痕和反映,称作记忆。 记忆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可今日的科技却能将记忆移植,同学们一定觉得很神奇吧! 记忆移植研究,是从对昆虫的单项活动信息记忆开始的。 无师自通的蜜蜂 生物学家曾经尝试给蜜蜂进行换脑实验。他们让两只健康的蜜蜂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从蜂房飞到另一个蜂房,在另一蜂房那儿放置一碗蜜糖让其寻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年龄调查 一位人口普查员来到某户人家,迎接他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生了3个女儿。当普查员询问这3个女孩的年龄时,这位妇女有意卖关子,说:“如果你将她们的年龄相乘,得数是72;但如果将她们的年龄相加,那又碰巧是我家的门牌号码了。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人口普查员想了想,说道:“要推算出她们的年龄,这些信息恐怕还不够。” 这位妇女又说:“那好吧,还可以告诉你我大女儿有一只猫,其中有一只脚是木头做
中考刚刚结束,最近接到了很多同学的E-mail,有报喜的,也有倾诉烦恼的。很多同学没有考好,在读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还是复读之间犹豫不决、徘徊不定。他们往往不甘心读普通学校,又对复读生活充满了猜测和恐惧…… 电子邮件|通讯录 | 记事本 收信|写信 | 返回 |回复 |转发 | 删除 | 日期: 2008年6月30日 发件人:
[email protected] 主题:该不
一、疑难解析 1.受力面积的确定: 受力面积是指两个物体相互重叠的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大物体压在小物体和小物体压在大物体上时受力面积的确定. 2.液体深度的确定: 液体深度是指从所讨论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所谓自由液面,是指液体中能够自由晃动的液面. 3.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压力的确定:①压强由P=ρgh决定;②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往往都不等于所盛液体的重
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概念性比较强,结合生活实际的题目比较常见,注重了知识的应用、从探究过程中领悟知识的考查,光的反射与折射等综合性强的知识的比例也在增大。 部分地区中考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统计 (一)解读基础——声、光概念 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声音的三个特征、控制噪声的方法、声音的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速、光的反射、光的三原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既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课标要求的热点.2008年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竞赛试题的材料、背景和视觉均很新颖,把对物理知识的考查与科技、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本文从2008年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中选择几个典型问
一 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 “苏文天,年级第二名。”当班主任念到这儿时,教室里“哦——”的一片,全班同学都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 我都傻了,从初一到初二,无论大小考试,哪一次年级第一不是我苏文天的!可是初三第一次年级统考,我怎么就跌落到第二名了? “哈哈,天(指我,苏文天)终于被捅破了!”平时不喜欢我的那些同学开始冷嘲热讽了。我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第一名是谁?李铭强。 李铭强
可以说,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几大部件中,材料是作文中最显眼最实在的部件了。有人把材料喻为文章的躯体,没有好的材料,就好比躯体不健康、不美观、不匀称一样。再看看评卷标准,不论是中考还是平时考试,评分栏目中都明确写着对选材的要求,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近年的中考作文中,仍然有不少考生在选材上失误频频,令人惋惜。 选材扎堆,严重撞车 牡丹虽艳,但如果没有菊花、荷花、梅花的高雅,也不
语文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历年的中考试题总会将语文和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2009年的“抗击甲流”等。毫无疑问,2010年最大的社会热点就是“上海世博会”了。下面所设计的题目均是围绕“上海世博会”展开的,既有利于同学们扩充“世博”知识,又有利于备战2010年中考。 1.阅读下列报道,给新闻加标题。 中国文化网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暨上海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在4月13日举行,本届化学竞赛试题的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试题的开放性,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具体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开放性 例1(2008年全国赛题6)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0个分子,而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 )。 A.单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