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是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摇篮的必然要求,其不仅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更是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因此我们需要从思想上提升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拓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载体,真正把形势与政策课程变成构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独特性;路径;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是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摇篮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合格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独特性
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典型的社会现象等。当代大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他们对于当今时事政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与看法,但往往又受限于自己尚未成熟的政治思维, 此时的教育者就要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一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2
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显著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程既可以划归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范畴,又可以划归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范畴,一方面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地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这是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相对静态的一面,但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仅教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包括对于当今时政热点问题的解读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分析,因而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路径
1
从思想上提升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
要把形势与政策课程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样,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课程来抓,朝着精品课程的方向努力。要把形势与政策教学质量作为评估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使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
拓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载体
(1)准确的学科定位是基础。
以蚌埠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教学的内容上,形势与政策课程划归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引导。在教师队伍方面,我校有专职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解决了教师队伍稳定性问题,所属的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会定期组织专职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交流思想与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对策。
(2)创新教学方法是生命力。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思维比较活跃,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结合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及内容。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本身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信息的多样性、更新的时效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搜索的简易性,等等。教师在准备专题的时候,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图片丰富自己的PPT,图文并茂地给学生们解说,不管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国内政策的解读,把教学内容与互联网的补充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经常发布一些国内外的热点新闻等让学生们浏览,增加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渠道。
②定期举行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讲授固然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定期举办形势与政策专场报告会,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及延伸。
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教学活动由“要学生学习”变成“学生要学习”。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社团组织形势与教育专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或者征文比赛等,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自然地就接受了一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唯有不断探索,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实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独特性;路径;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是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摇篮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合格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独特性
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典型的社会现象等。当代大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他们对于当今时事政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与看法,但往往又受限于自己尚未成熟的政治思维, 此时的教育者就要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一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2
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显著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程既可以划归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范畴,又可以划归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范畴,一方面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地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这是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相对静态的一面,但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仅教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包括对于当今时政热点问题的解读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分析,因而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路径
1
从思想上提升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
要把形势与政策课程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样,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课程来抓,朝着精品课程的方向努力。要把形势与政策教学质量作为评估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使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
拓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载体
(1)准确的学科定位是基础。
以蚌埠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教学的内容上,形势与政策课程划归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引导。在教师队伍方面,我校有专职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解决了教师队伍稳定性问题,所属的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会定期组织专职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交流思想与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对策。
(2)创新教学方法是生命力。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思维比较活跃,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结合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及内容。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本身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信息的多样性、更新的时效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搜索的简易性,等等。教师在准备专题的时候,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图片丰富自己的PPT,图文并茂地给学生们解说,不管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国内政策的解读,把教学内容与互联网的补充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经常发布一些国内外的热点新闻等让学生们浏览,增加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渠道。
②定期举行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讲授固然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定期举办形势与政策专场报告会,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及延伸。
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教学活动由“要学生学习”变成“学生要学习”。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社团组织形势与教育专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或者征文比赛等,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自然地就接受了一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唯有不断探索,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实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