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科技不断发展,技术日益完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局势下,电网运行水平也在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电网调度中心对信息、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及时准确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要求更多地采用远程集中控制、操作,反事故措施等,即采用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控制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电力生产方面的工作效率,简化了电力系统的操做系统,达到信息共享,同时也减少了电缆数量,减少了占地面积,减少了供电成本也节约了劳动力资源,并且大大的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基于上述原因,变电站自动化由“热门话题”已转向了实用化阶段,电力行业各有关部门把变电站自动化做为一项新技术革新手段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来,各大专业厂家亦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做为重点开发项目,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相应地推出各具特色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控制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简单可靠、可扩展性强、兼容性好等特点逐步为国内用户所接受,并在一些大型变电站监控项目中获得成功的应用。        1.1 系統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控制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利用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数据和信息,经高速计算和逻辑判断以及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操作。        1.1.2 系统规范 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工业标准软件,UNIX操作系统,X窗口人机接口及TCP/IP网络通讯规约。为满足开放系统之要求,系统设计一般采用:可携性软件设计——容许硬件技术发展后之软件转换;标准计算机产品——容许整个系统高度兼容性能。        1.2 系统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多专业性的综合技术,它以计算机为基础,实现了对变电站传统的继电保护、控制方式、测量手段、通信和管理模式的全面技术改造,实现了电网运行管理的一次变革。        系统应用程序的每一项功能均能按用户要求及系统设计而改编,以符合实际需要,并可随变电站的扩建或运行需要而灵活地进行扩充和修改。一般情况下系统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功能组:①控制、监视功能;②自动控制功能;③测量表计功能;④继电保护功能;⑤与继电保护有关功能;⑥接口功能;⑦系统功能。       1.3 系统特点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系统结构微机化、测量显示数字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同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不同的是:各个保护、测控单元既保持相对独立,(如继电保护装置不依赖于通信或其他设备,可自主、可靠地完成保护控制功能,迅速切除和隔离故障),又通过计算机通信的形式,相互交换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协调配合工作,减少了电缆和没备配置,增加了新的功能,提高了变电站整体运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功能综合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各技术密集,多种专业技术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的系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微机监控子系统综合了原来的仪表屏、操作屏、模拟屏和变送器柜、远动装置、中央信号系统等功能;微机保护子系统代替了电磁式或晶体管式的保护装置;微机保护子系统和监控系统相结合,综合了故障录波、故障测距、无功电压调节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等子系统的功能。
  (2)分级分布式微机化的系统结构。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功能模块由不同配置的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组成,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网络、总线将微机保护、数据采集、控制等各子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分级分布式的系统。一个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微处理器同时并行工作,实现各种功能。
  (3)测量显示数字化。用CRT显示器上的数字显示代替了常规指针式仪表,直观、明了;而打印机打印报表代替了原来的人工抄表,这不仅减轻了值班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管理的科学性。
  (4)操作监视屏幕化。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使原来常规庞大的模拟屏被CRT屏 幕上的实时主接线画面取代;常规在断路器安装处或控制屏上进行的分、合闸操作,被屏 幕上的鼠标操作或键盘操作所取代;常规在保护屏上的硬连接片被计算机屏幕上的软连接片所取代;常规的光字牌报警信号,被屏幕画面闪烁和文字提示或语言报警所取代,即通过计算机上的CRT显示器,可以监视全变电站的实时运行情况和对各开关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5)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的含义不仅是能实现许多自动化的功能,例如:电压、无功自动调节,不完全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自动选线,自动事故判别与事故记录,事件顺序记录,制表打印,自动报警等,更重要的是能实现故障分析和故障恢复操作智能化,实现自动化系统本身的故障自诊断、自闭锁和自恢复等功能,这对于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常规的二次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出现为变电站的小型化、智能化、扩大设备的监控范围、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优质和经济运行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基础保证。它的运用取代了运行工作中的各种人工作业,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的重要手段,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重要性的变电站其实现无人值班的要求和手段不尽相同。但无人值班的关键是通过采取种种技术措施,提高变电站整体自动化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机会,缩短事故处理和恢复时间,使变电站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2 微机自动保护装置的应用        一个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中,成功地将国产的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系统运用于终端变电站。施工图设计初期采用的是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保护,并设置了信号屏。        2.1 微机保护系统与传统保护系统的比较 传统的保护系统与微机保护装置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用微机控制的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并取消了传统的信号屏等装置,相应的信号都输入至计算机。为了便于集中控制,采用集中式设计——将所有的控制保护单元集中布置,使整个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非常简单清晰,所有设备由微机保护屏、微机采集屏、交直流屏和监控系统组成。屏柜的数量较传统的设计方式大量减少。由于各种微机装置均采用网络通讯方式与当地的监控系统进行通讯而不是传统的接点输出到信号控制屏,因此二次接线大量减少。同时由于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当地监控系统来取代占地多、操作陈旧的模拟控制屏,使得所有的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方便。        2.2 微机保护的系统配置及监控系统 系统保护由下列装置组成:①线路保护装置。②主变保护装置——可完成变压器的主、后备保护。③综合保护装置。④线路保护装置。⑤电容器保护装置。⑥备用电源自投装置。⑦小电流接地检测装置。⑧综合数据采集装置。⑨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控制操作、画面制作、监视显示、事故处理、制表与打印。        2.3 设计微机保护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2.3.1 由于控制和保护单元都是采用微机装置,故一些必要的开关量和模拟量应从开关柜引至微机采集、保护屏。根据控制和保护要求的不同,输入的量也不同。        2.3.2 开关柜与微机装置之间的端子接线较简单,大量的二次接线在微机采集控制单元和保护单元内部系端子连接。        2.3.3 传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结果不能直接输入到计算机,须转换为计算机整定值。
  结束语
   变电站控制系统经过几代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分散式控制系统时代。遥测、遥信、遥控命令执行和继电保护功能等均由现场单元部件独立完成,并将这些讯息通过通讯系统送至后台计算机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的综合功能均由后台计算机系统承担。
   变电站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等装置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集成为一体化的自动化系统。由于所有的操控均为计算机进行,所以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光纤来克服现有通讯技术的一些不足,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期待更高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方面。
  
  参考文献
  [1]潘崇杰,《广东科技》,2009 第8期
  [2]张东英 葛亮 杨以涵 周孝信,《电网技术》,2001 第6期
  [3]刘勇燕 李传东 梁军 邓鲁民 《莱钢科技》 2005 第4期
  [4]杨晓松 阙连元 唐涛 陈卫中 张少华,《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 第8期
  [5]姜毅民,《华北电力技术》,2009 第12期
其他文献
摘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投资的大小。地基工程又是基础工程的前提条件,是基础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南宁市地质特点的分析,剖析了南宁市地质环境与地下空间开发的相互制约关系,并就高楼地基施工技术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楼 地基施工 技术要点    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投资的大小。地基工程又是基础工程
期刊
摘要:复合土钉墙是一种把传统土钉墙与钢管土钉、深层搅拌桩、各种微型桩、旋喷桩及预应力锚杆等结合起来的支护技术,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土钉墙;基坑;施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大量兴建,建筑基坑越来越深,坡度越来越陡,这给基坑支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复合土钉墙把传统土钉墙与钢管土钉、深层搅拌桩、各种微
期刊
【摘要】:下文主要通过对钻孔灌注桩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来进行综合的分析探讨,特别指出其常见质量关键在于勘察、设计、施工等一些原因,并且对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及解决补救措施进行了具体综述,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与进步。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砼,浇筑,防护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发展需求,故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比较高、适应性也比较强、造价相对而言低,被广泛
期刊
摘要: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操作的弧形闸门在结构设计时,启闭力对闸门结构的影响在本行业的教材及相关文献中没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笔者根据多年对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操作的弧形闸门的结构设计,分析总结提出一点自己对后拉式液压启闭机启闭力对弧形闸门主框架的影响及受力分析的一点见解,以讨赖河三道湾水电站泄洪冲沙闸工作弧门为例做详细说明。供同行参考,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关键词:后拉式液压启闭机;弧形闸门;主框架。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释了“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城域波分(DWDM)、光传送网OTN、末端接入技术”等五种主流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通信传输网;MSTP; ASON;DWDM ; OTN ; 末端接入技术    一. 引 言  随着通信技术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发展,传输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各种光传输技术(如ASON、MSTP、DWDM等)的逐渐成熟并且进入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植物色彩进行了概述,探析了植物色彩美的常用形式,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色彩;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植物配置。园林中以色彩艳丽的花、叶、果、皮等构成了缤纷的园林色彩景观。  一、植物色彩简介  色彩指所有可见波长的色光在我们视网膜上所引起的一切色觉。园
期刊
摘要: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本文根据目前我国林业资源情况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方法与我国其它林区的造林技术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对发展和培育资源更加有利。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  一、我国当前林业资源情况  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
期刊
摘要:针对大功率电动机在石化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在简单概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控制模式选择要点后,结合自我多年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大功率电动机控制方式的选择方法。最后,对高压变频控制的2000kw及以上大功率电动机继电保护整定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功率电动机;起动控制;继电保护整定  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由于其具有机械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可靠、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等优点,在石
期刊
摘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内容,而其施工所存在的病害也是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水利工程混凝土病害以及病害形成的原因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水利工程混凝土病害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行业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仅更好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促进了社会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
期刊
摘要:江苏阚山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化水、废水区域的沟道、废水池、废液池、酸碱间墙体等构筑物采用了美国陶氏聚脲防腐。  关键词:废水池;聚脲;防腐  1、工程概况  废水池由于面积较大、工期较紧且处于冬季施工阶段,气温较低,在整个施工工程中废水池的聚脲施工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5只,每只池体内口长42.5m、宽11m,深4.5,防腐厚度为1.5mm,面积约5000m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