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不比你我更高明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者的能力的确不见得比你我更高明,他们也一样是“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越成功就越不称职,但是他们显然拥有更大的野心。
  
  今天,有太多的人沉沦于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和生活中,却感到无力改变,这些人中恐怕也包括我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驾轻就熟的工作,带给我们的不是游刃有余进退自如的快感,而是疲惫甚至厌倦。这样的心理感受当然不会是享受。根据边际效益递减原理,不断重复同一件没有丝毫挑战性的事情,我们所体验到的快乐只会变得越来越少。就像饥饿时吃馒头一样,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满足感最大,吃到第N个时,基本上已经味同嚼蜡了。
  然而,我们往往愤愤不平:凭什么有些人可以不断成就新的高度?他并不比我强多少。我们相信自己在能力上其实并不逊色于很多成功者,缺少的只是机会。可是,所谓机会,并非摆放在人们面前的现成之物,而是一次对信心和能力的挑战。有人把不是机会的事情当成机会全力争取,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把百分之一的可能做成了现实;有人则把有可能获得的机会拱手相让,九成的把握也被轻易地归零。这样一进一出,畏缩不前者就被落到了千里之外。当然,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缺乏自信,相反,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在客观审慎地评估了能力与欲望之间的差距后做出了明智选择——我们怕自己的欲望大过能力,我们怕自己在新环境新位置上表现得不称职。于是,我们在机会面前,也许经历过一段蠢蠢欲动的时期,最终却不得不退回到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去。是的,目前所拥有的,虽然有点儿厌倦了,但它至少是稳妥而保险的,需要应对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举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例子吧。有一年,在美学家陈望衡教授的鼓动和引荐下,我向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Dumbarton Oaks)研究中心提交了去做访问学者的申请。在我准备那份研究计划的过程中,一缕退意萌生。我并不是怕与全世界为数不少的申请者竞争,而是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即便申请成功,到了那儿也不会是一个很合格的研究者。于是,我在截止时刻的前一秒给中心的负责人发去邮件,表示我打算先集中精力提高英语,来年再申请。我把那份像是一篇论文的研究计划作为附件发了过去。很快我得到了同复,这位负责人对我的决定感到震惊,因为她读了我的研究计划,认为非常有价值,而且称赞我的英文不错,对于开展研究工作没有任何问题。信的最后她希望我继续申请,但恐怕时间上已经太迟了。的确是迟了一点儿,我就这样与一次不错的访学机会擦肩而过。
  据说有位法国富翁去世前把自己的遗嘱登在报上:倘若有人能正确回答“穷人最缺少什么”这个问题,就给他百万法郎。两万份答卷中没有人答对。一年后答案公布: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答案似乎匪夷所思,但是一语中的。人们总是担心自己的欲望超过能力,因为这样获得幸福感的难度相应也会增加。因为野心不够,所以容易守成,容易放弃,容易挥霍机会,容易瞻前顾后,容易患得患失。如我这样的平庸之辈,当然更容易特别地持有一种对于“不称职”的恐惧心理,并且因为这样的恐惧而屡屡滋生退缩之意,特别害怕失败:我还是做我能轻松应对的事情吧。对于这种心态,有人会美化为“宁做鸡首,不为风尾”,事实呢,这类说法恐怕逃不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只要抱着这种苟且、庸碌的心理,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跨越和突破。
  把话说白了,成功者的能力的确不见得比你我更高明,他们也一样是“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越成功就越不称职,但是他们显然拥有更大的野心。社会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的“不称职理论”,也被称为“彼得原理”中讲道:在等级组织中,每个人都是不称职的。因为所有职务的晋升几乎都是根据以往的表现,他在原岗位做得很出色,轻车熟路了,然后就往上升,升到一个他尚不能胜任的岗位。等到能够胜任以后,他又会升到一个还无法确保做好的职务上。某杂志还通俗地把这种现象归纳为“一流的情人VS三流的夫人”。不仅仅是职务升迁,在任何领域里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及其开创或投身的事业越是有发展,他也就越容易置自身于“不称职”的境地。相反,守着一个摊子没有任何进展者,称职倒是称职了,甚至可以说是“一流”,却没什么进步的可能,而且如前面所说,收获的快乐也越来越少。
  在教育领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说法,即最好的教学是要让孩子们“跳一跳,摘得到”。这种说法的背后是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必须要让人不断地获得从“伸手可得”到“努力可得”的体验,那腾空的高度就是“最近发展区”,也是现实与理想、已达到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位优秀的成功者,都是行走在自身能力极限的边缘,他用一次又一次的“不称职”换来一回又一回的脱胎换骨,靠一次又一次对自身能力边界的突破收获一枚又一枚“欲望的金苹果”。这样的人生就是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人生。是能体验到真正幸福和快乐的人生,因为惟其如此才能让自已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绽放。
其他文献
他是个很普通的男人。论长相,比不上别的男人英俊;论能力,只是政府机关的一个普通科员,拿回家的薪水比老婆多不了几文。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在物质化的今天,说得刻薄点,不少女人都会嫌他窝囊、没本事。他一位要好的同事就常常跟他诉苦,说自家老婆一天到晚横眉竖眼,不是嫌自己没有一官半职,就是唠叨自己挣的钱太少。  每逢这时,他就在心里想起她的好来。平凡如他,却是她眼里的一座山。每个月发工资那天,她都眉开眼
期刊
英国小狗爱冲浪,技术高超直逼主人  英国一只叫哈维的小狗酷爱水上运动,是一个冲浪高手。  这只三岁的拉布拉多犬能够驾着冲浪板在海浪中保持身体平衡,这对一只狗来说很难做到。小狗的主人是一对父子,他们也是冲浪爱好者。据父亲介绍,这只狗生下来不久就开始和他们一起下水玩耍了。哈维的高超技艺常常吸引海边众多目光,16岁的儿子甚至担心哈维的冲浪技术会超过他。    世界上惟一的“接吻学校”  美国西雅图有一所
期刊
如果你叫珍妮,又曾在特罗辛根生活过,请你一定要回复肖恩的信,否则你会错过了一颗等待十年的心。  22岁以前,肖恩的生活都充满了阳光和梦想。在特罗辛根的天空下,除了音乐和美丽的风光,还有一个会编各式各样花环、喜欢唱歌的女孩珍妮,她和肖恩在同一条街上快乐地长到12岁,然后随父母举家搬迁。肖恩一直对绘画情有独钟,15岁时参加州际美术比赛,获得一等奖,18岁考入州立艺术学院美术系。那时的肖恩有着美好的梦想
期刊
有些人仅仅看到一个小洞,有些人却可以从中看出无限商机,雪莉·施麦尔泽尔就属于后者。几年前,美国卡骆驰公司(Crocs)生产的树脂材质的大头鞋(又称“鳄鱼鞋”)大行其道,在雪莉家至少“人脚一双”(包括雪莉的 3个小孩),鞋面密布的小洞让雪莉灵机一动。随即搭上“顺风车”,狂赚2000万美元。    创业搭乘“顺风车”  “2005年的一天,我和3个孩子在厨房里玩。大女儿莱克茜拿出针线箱子。我挑出几个纽
期刊
你相信吗?只要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就可以创造奇迹!追寻、挫败、再追寻……热爱生活的真心,永远都奔跑在路上。这颗真心就好像一棵高大的树木,不怕风吹雨打、更不怕白雪覆盖,牢牢守着信念之根、享受四季更迭,在最辉煌的时候迎来一片绿荫覆盖、鲜花灿烂。你听见过大树的笑声吗?风声雨声里,那哗哗作响、不绝于耳的笑声,那正是一颗颗融于自然、热爱生活的真心所迸发出来的欢笑啊……   创立平均65年的美国三大电视网
期刊
就像一杯开水慢慢冷却下来,当锐气消失,安稳了、妥协了、平庸了,你才会发现,其实心底里,每个人都希望做个永远的独孤求败。    两位前辈,两种风格  刚进这家外界传闻是“红粉兵团”的广告公司,就听说了她们。叶臻是资深设计,据说一个晚上能刷刷刷做两套报版;许微是资深文案,凡她做的CASE总能打压客户。  叶臻长得温婉连说话都小声,很多同事私下说,看叶臻含蓄保守的衣着打扮,说她是广告设计师没人相信;而许
期刊
都说爱情是美好的,但是为情所困,为情所忧,受情所伤的也大有人在,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我们的爱已亮起红灯,我们是否发现前方的爱情道路已障碍重重?然后还能想办法用一路绿灯来指引我们的爱?    突然对你过分地好  有时,恋人突然对你特别好,好得让你怀疑他或者她是不是想提出结婚的要求了,殊不知,这其实是爱情的红灯在闪烁,说不定,“好日子”之后,你的爱情就要“撞车”了。    过热的幸福是爱情破裂的征兆 
期刊
如何找到你理想中的伴侣?请先检查他(她)的文凭!英国最新科学研究显示,稳定完满的婚姻更多是建立在彼此相当的教育基础上,出身、财产、外貌都不如毕业学校和主修专业来得更有说服力。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英国科学家们对几千对婚姻伴侣进行研究和调查,得出:二人的学历文凭是在哪里拿到的,比起父母是不是属于同一阶级、小时候成长情况是否相近都要重要得多。60%以上的稳定婚姻都基于相似的学历背景。    Chris
期刊
北欧最大的航空公司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曾是亏本企业,詹·卡尔森担任该公司总裁后,仅用一年时间使该公司由亏损3000万美元转变为盈利100万美元。卡尔森将自己的功绩归功于发现了成功的关键环节。  卡尔森这样询问乘客:“在乘坐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的飞机旅行后,您有何感想和结论?”结果他发现一个怪现象:假如乘客看到放在自己面前的碟子没有刷干净,就立即认为这家公司很可能忽略了飞机发动机的检修,这样乘客有可
期刊
朋友乔迁,我们前去祝贺,在她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摆放着许多新潮的家居用品。忽然我发现在卧室里有一样东西极不适宜地立在那儿,那是一只一米多高的水缸,很旧的颜色,缸口处还有许多裂痕。就因为这只缸,整个房间的布局和格调全被破坏了。  我们围着那只缸看,很普通的那种,绝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真想不通她为什么把它放在这里。这时朋友走过来,说:“我搬了几次家,许多东西都送人或扔掉了,只有这只缸我一直带着。”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