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班级管理,高质量的班级管理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内心比较敏感,逆反心理也已经显现,这就给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挑战,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需要在新时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其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渴望尊重与自由,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班主任身为班级中的主要管理者,应时刻多多了解与关注学生,有效地制订出更多的班级管理办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管理并得到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班主任未能充分了解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心理變化
“青春期”的概念不仅表示为叛逆,对学生而言是身心健康的发展的主要转折阶段,在成长阶段中明显状态起伏如果处理的方法不得当,就会出现叛逆的学生。作为初中现有的班主任师资队伍,通常对此情况会采用比较生硬与严格的办法进行处理。这种没有沟通的方法直接导致学生与教师间心理的距离十分陌生与疏远,而这种没有沟通的批评方式,学生会体现出“逆反”的心态与情形。对处在自身心理状态变化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未知的未来则会产生强烈的不安与恐慌,未能及时找到身边知心的成年人对其进行疏导与理解,严重的会形成恶劣的偏颇举动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而班主任没有及时对学生表现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掌握,相应教学任务的开展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初中学生多数欠缺集体合作的荣誉感
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倡导计划生育政策,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身份。在成长过程中家人对他们都十分娇惯,因而养成他们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性,致使学生形成明显的自私与冷漠的倾向,由此直接造成比较欠缺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协作的理念。针对班级活动中所展现的荣誉感与利益得失方面常常表现得非常怠慢,就像“事不关己”的情形,同样也非常欠缺对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认知。班主任处理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时,学生不能扮演助手的身份来辅助教师分担与管理,这就直接对教师的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障碍与消极影响。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有效途径
(一)积极采用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班主任多会严格管理学生,这种方式虽然能建立较好的班级秩序,但是会让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初中生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尊重,他们渴望得到理解,而这恰恰是传统管理模式所欠缺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如果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进而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就可以让学生袒露心扉,这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
此外,教师还应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例如,部分学生虽然学习能力较弱,但是有着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让这些学生担任班级活动的组织委员,负责组织班级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进而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别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在管理时,用一双发光发亮的眼睛,采用欣赏并发现的角度制订符合学生接受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在此情况之上,有针对性地根据调查结果来编辑出班级里每名学生固有的成长档案。然后,教师应及时地与各科教师进行交流,让各科教师都能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共同为班集体中每个学生培养计划制订可行性的管理与教学方案。任课教师在落实过程中也要给予班级内学生时刻的关注,根据计划来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地查阅并依据突发不良情况适当地调整培养计划,由此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这种针对性的具体教学,让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让班级里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教学方法上合理地利用因材施教,让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完全接受与配合针对性的管理。
(三)发扬民主作风
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发挥民主作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喜欢展现自我,教师在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时候就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管理活动,能够齐心协力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当中,成为班级的主人。例如,在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或者是运动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扬班级的民主作风,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和学生一起商量,征求学生的意见,建立公平公正的投票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这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打造良好的班风和班级纪律。当有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不够好的时候,教师应该耐心地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进行批评和谴责,如果教师能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也能会更加信赖教师。好的班风也能够促使整个班级更加具有凝聚力。
三、结语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而学生则是班集体中的组员,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携手并进,方可以积极地创造出先进的班集体,也可以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此,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关注学生所发表的建议,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学生提供并创建适宜的发展空间。进而让学生很好地信服班主任的管理,进而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同样也会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快速提高,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让他们有一个美好健康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银星.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学周刊,2016(08):10.
[2]华凤.加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12):13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其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渴望尊重与自由,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班主任身为班级中的主要管理者,应时刻多多了解与关注学生,有效地制订出更多的班级管理办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管理并得到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班主任未能充分了解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心理變化
“青春期”的概念不仅表示为叛逆,对学生而言是身心健康的发展的主要转折阶段,在成长阶段中明显状态起伏如果处理的方法不得当,就会出现叛逆的学生。作为初中现有的班主任师资队伍,通常对此情况会采用比较生硬与严格的办法进行处理。这种没有沟通的方法直接导致学生与教师间心理的距离十分陌生与疏远,而这种没有沟通的批评方式,学生会体现出“逆反”的心态与情形。对处在自身心理状态变化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未知的未来则会产生强烈的不安与恐慌,未能及时找到身边知心的成年人对其进行疏导与理解,严重的会形成恶劣的偏颇举动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而班主任没有及时对学生表现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掌握,相应教学任务的开展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初中学生多数欠缺集体合作的荣誉感
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倡导计划生育政策,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身份。在成长过程中家人对他们都十分娇惯,因而养成他们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性,致使学生形成明显的自私与冷漠的倾向,由此直接造成比较欠缺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协作的理念。针对班级活动中所展现的荣誉感与利益得失方面常常表现得非常怠慢,就像“事不关己”的情形,同样也非常欠缺对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认知。班主任处理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时,学生不能扮演助手的身份来辅助教师分担与管理,这就直接对教师的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障碍与消极影响。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有效途径
(一)积极采用人文关怀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班主任多会严格管理学生,这种方式虽然能建立较好的班级秩序,但是会让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初中生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尊重,他们渴望得到理解,而这恰恰是传统管理模式所欠缺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如果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进而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就可以让学生袒露心扉,这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
此外,教师还应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例如,部分学生虽然学习能力较弱,但是有着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让这些学生担任班级活动的组织委员,负责组织班级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进而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别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在管理时,用一双发光发亮的眼睛,采用欣赏并发现的角度制订符合学生接受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在此情况之上,有针对性地根据调查结果来编辑出班级里每名学生固有的成长档案。然后,教师应及时地与各科教师进行交流,让各科教师都能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共同为班集体中每个学生培养计划制订可行性的管理与教学方案。任课教师在落实过程中也要给予班级内学生时刻的关注,根据计划来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地查阅并依据突发不良情况适当地调整培养计划,由此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这种针对性的具体教学,让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让班级里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教学方法上合理地利用因材施教,让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完全接受与配合针对性的管理。
(三)发扬民主作风
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发挥民主作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喜欢展现自我,教师在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时候就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管理活动,能够齐心协力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当中,成为班级的主人。例如,在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或者是运动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扬班级的民主作风,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和学生一起商量,征求学生的意见,建立公平公正的投票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这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打造良好的班风和班级纪律。当有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不够好的时候,教师应该耐心地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进行批评和谴责,如果教师能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也能会更加信赖教师。好的班风也能够促使整个班级更加具有凝聚力。
三、结语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而学生则是班集体中的组员,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携手并进,方可以积极地创造出先进的班集体,也可以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此,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关注学生所发表的建议,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学生提供并创建适宜的发展空间。进而让学生很好地信服班主任的管理,进而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同样也会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快速提高,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让他们有一个美好健康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银星.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学周刊,2016(08):10.
[2]华凤.加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