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基层农技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b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宜州市基层农技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能更好地加强基层农技干部继续教育工作,便于基层农技干部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层农技干部;继续教育;重要性;对策;广西宜州
  中图分类号 G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332-02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想全面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由于教育之于技术的根本性和先行性作用,要想缩小我国和其他国家在农业方面的差距,必须先行农业教育,特别是要重点抓农业继续教育。基层农技干部不仅是农业产业化的最直接实践者,也是技术应用、推广以及普及的领导者,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基层农技干部是否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是否健康发展。而继续教育作为加强基层农技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更显其教育的必要性。
  1 基层农技干部队伍现状
  宜州市共有市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2个,其中市级机构6个,乡级16个。市、乡2级种植业专业技术人员94人,县级36人,乡镇农技人员5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职称52人;县级高级职称2人,乡镇高级职称1人,县级中级职称25人,乡镇中级职称32人(有6人获得中级职称因没有岗位未能聘用到中级岗位);本科学历24人,大专63人,中专7人,高学历偏少;35岁以下7人,36~40岁32人,41~45岁20人,46~50岁12人,51~54岁14人,55岁以上的有9人;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普遍偏大,45岁以下(包括45岁)的县级14人、乡镇46人;45岁以上(包括45岁)的县级22人、乡镇12人。2012年11月,宜州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把乡镇种植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分离出来,按一乡(镇)一站设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明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人员、业务经费和资产由宜州市农业局统一管理。2012年全部完成16个乡镇推广站条件建设任务。2013年乡镇站全部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并与技术员签订聘用合同,进一步强化乡镇站管理体制。2014年,率先制定完善下发了关于加强公益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公益性性质、工作职责和要求,规范了宜州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实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
  近年来,宜州市农业主管部门也意识到基层农技干部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其队伍建设,但是依然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职干部所占的比例过低,大多数干部都身兼数职,如此便导致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中。二是老龄化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从当前宜州市基层农技干部来看,绝大部分年龄偏大,依然沿用的是传统工作方式,对高新农业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偏低。三是对于基层农技干部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待遇过低,主要表现在基层岗位责任制度不够健全,从事农技工作的干部薪资待遇普遍低于驻村、计划生育、禁毒等工作[1]。对于不同岗位的农技干部,其待遇差距也较大,影响了基层农技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2 基层农技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宜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市),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很大一批农民到城镇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下降,因此宜州市不得不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再加上宜州市长期存在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状况,导致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严重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而继续教育能够切实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因此,对基层农技干部实施继续教育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为基层农技干部带来新的农业技术,还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教育资源,更提高了广大基层农技干部的技术水平,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基层农技干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继续教育对基层农技干部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继续教育有助于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发展,当前农村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涵盖了农业的各个方面[2]。因此,基层农技干部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针对性接受继续教育,充分运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农技干部的教育和培训途径,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形成了针对基层农技干部的继续教育体系,并尝试运用互联网等开设网络教育阵地,继续教育的方式更加丰富,农村基层农技干部不仅在课堂上可以接受理论学习,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践,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是进一步加快了农技知识的更新。继续教育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革命不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便捷,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农技干部进一步加快更新农技知识的速度,而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能够让其掌握的知识更加契合时代和农民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农业指导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 对策
  3.1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思想认识
  要想充分将继续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首先应该重点抓好农技干部的思想教育,要提高其对继续教育的高度认识,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到农技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关系“三农”工作大局的重要工作。要深刻明白继续教育工作不仅是提高基层农技干部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促使基层农技干部主管部门自觉将继续教育工作当作是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将基层农技干部真正培养成“学科技”和“用科技”的典范。
  3.2 丰富培训内容,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想让基层农技干部从广大农民的新要求出发,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就需要继续教育在内容上能够与时俱进,教育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前瞻性以及时效性。要始终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广大农民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丰富继续教育的内容,争取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农技干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加强对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切实解决好广大基层农技干部知识不专、知识不全、知识陈旧等现状,让广大基层农技干部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成为科技带头人,将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充分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还应该紧紧围绕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的特色产品的新要求,重点抓好基层农技干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以及信息化的教育,让基层农技干部掌握农业新科技和农业政策,随时洞察市场信息和动态,从而带动广大农户致富[3]。
  3.3 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课堂教育模式改为“专题讲座,分类培训;互动交流,解惑培训;教学参观,现场培训;远程教育,网上培训;跟踪服务,终身培训”等培训模式,提升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能力,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教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
  3.4 健全和完善机制,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
  首先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形式来加强对基层农技干部工作实效的考核,将工作目标划分到具体的人头上,实施合同任务完成好坏与职务晋升、评定职称等挂钩,以提高基层农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构建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市、乡镇、村3级管理网络,真正将基层农技干部纳入全市人才管理队伍范畴内,并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加强内部管理,为基层农技干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充分调动起该群体立足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积极性。最后是构建激励机制。针对基层农技干部待遇过低的问题,可以建立农村实用型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逐渐将基层农技干部纳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畴中,并落实好基层农技干部的相应待遇,明确规定好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以此增强其责任感[4]。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关系着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和群众安居乐业的重大问题,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而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广大基层农技干部综合素质和技术推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广大农民技术水平、调整农业结构以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指导力量。因此,要高度重视基层农技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这部分群体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5 参考文献
  [1] 陈丽娜.翔安区乡镇干部继续教育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2] 王景花.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5):20-21.
  [3] 陈楚瑞.广东农业管理干部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需求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4):177-179.
  [4] 蔡新职.构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长放机制[J].继续教育,2011(11):43-46.
其他文献
今秋,阿迪达斯强势推出adidas Rose3系列篮球鞋款,力挺#罗斯归来#的同时,更多的配色也让球迷的选择更为宽泛和个性。伴随着#罗斯归来#签鞋活动在全国四大城市火热展开,罗斯最新款
第一次看见那只白鹿从甜品店门前跑过,雷米就被迷住了——他没想到,世间怎么会有这么丰满可爱的动物?第二次看见白鹿是在北城。雷米和他的朋友住西城。那儿的居民虽然具有足够的
提升身体素质的训练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2012年,阿迪达斯男子训练系列携多位项尖运动员共同推出“我的运动议程式”这一理念:提倡选择合理的训练装备、心态和方法组合,成就更佳
目前,有媒体报道“重庆投资7亿元打造丰都鬼城”的消息,引发网友议论:当地政府挂的是打造中国旅游精品之名,意在借鬼兴游,多赚票子,但不知道决策部门是否考虑到建成后能有那么多的
介绍了优质水稻品种连粳7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定量化培育壮秧、麦秸全量机械还田、适时机插与精确调控群体动态、肥料运筹、水浆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1907年,中国第一个话剧剧团春柳社和第一个话剧作品《黑奴吁天录》在西风东渐的前沿--上海诞生。此后,话剧在中国的政治视野和文化生活中历经了百年风雨,成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