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u38sbf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与素质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雅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情感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重视中学生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情感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身心素质 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对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比如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无数个孩子和电影观众流下同情的泪。
  
  二、音乐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高尚的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磅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三、音乐教育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会刺激神经系统,使感情发生变化,从而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在后续学习中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现今,许多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已由原先的单调铃声变为悦耳的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的文化氛围,这对师生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四、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门艺术,音乐除了自身的美之外,其音律运动还可以引发人们种种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这一意义上讲,所有富于想象力的人都能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审美就是审美者反映审美对象、产生美感的活动。审美活动可以使人感到人的伟大,看到自己的才智,从而激发自信心、进取心和创新力。音乐审美活动还可以使人通过音乐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进而产生共鸣。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识到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熏陶的人不是完美的人。美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雷燊.浅谈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中国西部科技,2005,(02).
  [2]张文元.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3).
  [3]武兰平.也谈大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太原科技,1998,(05).
  [4]郑雪飞.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西部科技,2008,(11).
  [5]司培培.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7]赵智娟.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2007,(03).
  [8]张晴.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图像导学法由于集图像、声音等直观性和提问、思考的启发性于一身,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地理图像导学法具有便于操作和易于推广的特性,合理地运用地理图像导学法,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完成中学地理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地理图像导学法是一种具有很大使用和推广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的宗旨是传授已有的知识,使学习者掌握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物理学是充满生机的、富于创新因子的学科。我们应在改进物理教学的同时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实践能力转变教学观念    当前,我国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轻实践,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现象。因此,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而物理实验课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等的基础教育改革探究,是落实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抽象思维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是死记,根本无法进入创造思维情境。教学时,设置有趣的小实验和诱导性问题,将抽象的概念活化,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把抽象的
摘 要: 物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复杂的物理问题通过简单的问题设计可以变得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掌握,提高课堂绩效。本文针对物理教学中问题设计涉及的教材结合问题、激发思维问题、优化设计创新思维及问题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了解教材 结合实际 优化问题 创新思维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掌握知识时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更
目的:本文旨在从理论、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进行深入探讨,客观评价清肺化痰汤对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研究:将60例患儿随
一、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多元性。教师确定或学生共商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认知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可操作;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达成认知目标的过程中生成。教学过程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整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大目标——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紧紧围绕着这三维目标,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培
摘 要: 成功智力理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超越了传统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本文结合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提出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注重创造性智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智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等,以期帮助中小学教师改进教学。  关键词: 成功智力理论 中小学教学 启示    成功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斯腾伯
摘 要: 学生对物理学习常有畏难情绪,缺乏积极性。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这种情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情感教育。  关键词: 新课改 情感教育 物理课堂    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物理教师要怎样去面对充满挑战的学科——物理?要怎样去看待未来的世纪之才——学生?要怎样去对待体现教师价值的所在——课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物理是学生认为最难学习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