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类原因不明,并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复杂,易被误诊。现就本组原发性心肌病误诊18例原因分析如下。rn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 本组原发性心肌病入院前误诊18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4例(有6例嗜酒),肥厚型心肌病4例(有1例嗜酒),年龄36岁~73岁,平均55.3岁。男15例,女3例,农民9例,干部7例,工人2例。rn1.2 临床表现 原发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与其他心脏病相混淆,现归纳如下。rn1.2.1 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是以左右心室扩大为主,可有二尖瓣、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的杂音,及左房扩大、出现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的表现。本组有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6岁~65岁。因胸闷、心悸、乏力、劳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曾多次在基层医院及门诊就诊,诊为风心病,经输液、服药后症状可缓解。入院后查体,心浊音界明显扩大,二尖瓣、三尖瓣均可闻及2/6~3/6级收缩期杂音,心律绝对不规则,ECG示房颤心律,经胸片和心脏B超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有2例分别于确诊后的0.5a和第3a死亡,均为猝死。rn1.2.2 误诊为冠心病 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均可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电图可表现为缺血性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本组有4例,扩张型和肥厚型各2例,均为男性,年龄38岁~70岁,因劳力性胸闷、胸痛、气喘,ECG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入院后查血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均正常。后经胸片和心脏B超检查而确诊。rn1.2.3 误诊为肺心病 扩张型心肌病可因左右心室明显扩大,造成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由于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左房压亦增高,肺循环和体循环静脉压增高并瘀血,晚期可因肺小动脉病变和反复发生肺小动脉血栓栓塞,而出现肺动脉高压,因而右心衰竭更明显。本组有4例,入院前诊为肺心病,其中1例合并房颤,均为男性,年龄50岁~73岁。因反复出现咳嗽、胸闷、气喘和右心衰竭等表现,入院后详细了解病史和体格检查均与肺心病不符,经胸片和心脏B超而确诊。rn1.2.4 误诊为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可因心肌纤维化病变而累及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本组有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9岁、60岁。均因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劳动后症状加重,在门诊查ECG示频发室性早搏,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入院后查体,心脏明显扩大,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血送检柯萨奇病毒抗体阴性,后经胸片和心脏B超而确诊。rn1.2.5 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在发生心衰时,由于水钠潴留,组织缺氧而导致循环血量增多和周围动脉痉挛,此时血压可增高,故易误诊为高血压病。本组有1例,男,58岁。因反复出现头晕、胸闷,活动后气促、水肿,测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入院前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高心病、心衰,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同时血压也恢复正常。入院查体心脏明显扩大,肾功、血脂正常,后经胸片和心脏B超检查而确诊。rn1.2.6 误诊为AMI 肥厚型心肌病,轻者心室顺应性好,左心室流出道前后无压力阶差,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患者可无症状;重者心室顺应性差,舒张充盈发生障碍。左心室流出道前后压力阶差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常出现劳累后气急、心绞痛、乏力、头晕和昏厥,有的可出现心衰及猝死。ECG常有左心室肥厚及ST段和T波的改变,有的由于室间隔肥厚或纤维化,可出现酷似心肌梗塞的病理性Q波。本组有1例,男,41岁。平素体健,仅在激烈运动后出现胸闷和心悸,入院前查ECG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胸前导联出现S-T段弓背抬高及倒置的T波。诊为AMI,但患者无典型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史,心率、心律、血压正常,心肌酶亦正常,后经心脏B超检查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