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载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网络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载体的含义、类型及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网络载体 大学生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以来,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如何将这一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当前高等教育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网络相对于其他传统载体而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因此,研究网络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及类型
1网络载体的内涵和外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是指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从而促使大学生自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网络形式[1]。
所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外延是指其具体的存在形态,按照各种网络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信息的各类门户网站,BBS论坛、博客类、社交类等互动交流网站,网络课程等教育类网站等等。同时,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载体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正确看待新兴的载体形式,还需提高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断探索和开发可以用来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载体形式。
2网络载体的类型
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论述角度和划分标准进行划分。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交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单一载体与互动载体。单一载体如门户网站,互动载体如校园BBS、SNS社交网站、微博等。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载体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园载体和社会载体。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属性的不同,可以将其网络载体形式分为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与博客类媒体等类型。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载体的优势
1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样性、生活化、碎片式传播,以更为容易接受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播到大学生中去[2]。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为基本内容,制作微视频,通过微信、微博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成动态,以多种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认同。
2打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时空壁垒
传统教育方式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而网络载体由于其高普及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成为可能。网络的开放性和跨越时空性,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要素的展现空间,实现了在网络受众中的有效精神交流和引导,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的群体中的影响和传播。网络载体保证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受众群体,打破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时空壁垒,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教育需要。
3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创新
网络信息发布和传播速度快,紧跟时代节奏,网络具有的教育宣传作用决定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意义,能够快速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权威解读和上传下达,使其深入群众并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学习。网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手段,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深化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识,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平台。
4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作用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使其难以推进。网络载体可以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大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策略探析
1注重网络载体的差异性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促使他们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是关键[3]。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系统中的一种,网络载体类型多样性决定其教育效果也将存在差异性。在使用网络载体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各类载体的教育功能,各载体之间要做到优势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各类载体教育功能的整合,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要注重校园媒体运用与社会媒体运用相结合、单一媒体运用与互动媒体运用相结合和手机网络教育与电脑網络教育相结合。
2利用網络载体构建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位一体的内容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网络载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具有的教育宣传作用决定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意义,在价值认同形成的思想基础上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方面的理论内化为公众的一致认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去揭示当今网络社会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将网络主体的需要上升到同国家民族利益一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评判标准来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事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网络公众的爱国热情和强国责任感,最终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凝聚力。
3实现教育方式多样化
网络载体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各种方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针对大学生思想的活跃性和叛逆性,更要求在运用网络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注重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文化倾向等特点,有取舍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更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梅玲. 网络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攀登, 2015,34(6):40-45
[2] 廖启云, 廉永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及其载体[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1:85-97
[3] 周平.试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J].传媒新论, 2011,7:29-30
作者简介:
应莹, 1984.1, 女,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师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网络载体 大学生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以来,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如何将这一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当前高等教育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网络相对于其他传统载体而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因此,研究网络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及类型
1网络载体的内涵和外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是指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从而促使大学生自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网络形式[1]。
所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外延是指其具体的存在形态,按照各种网络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信息的各类门户网站,BBS论坛、博客类、社交类等互动交流网站,网络课程等教育类网站等等。同时,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载体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正确看待新兴的载体形式,还需提高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断探索和开发可以用来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载体形式。
2网络载体的类型
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论述角度和划分标准进行划分。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交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单一载体与互动载体。单一载体如门户网站,互动载体如校园BBS、SNS社交网站、微博等。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载体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园载体和社会载体。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属性的不同,可以将其网络载体形式分为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与博客类媒体等类型。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载体的优势
1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样性、生活化、碎片式传播,以更为容易接受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播到大学生中去[2]。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为基本内容,制作微视频,通过微信、微博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成动态,以多种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认同。
2打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时空壁垒
传统教育方式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而网络载体由于其高普及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成为可能。网络的开放性和跨越时空性,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要素的展现空间,实现了在网络受众中的有效精神交流和引导,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的群体中的影响和传播。网络载体保证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受众群体,打破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时空壁垒,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教育需要。
3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创新
网络信息发布和传播速度快,紧跟时代节奏,网络具有的教育宣传作用决定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意义,能够快速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权威解读和上传下达,使其深入群众并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学习。网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手段,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深化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识,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平台。
4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作用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使其难以推进。网络载体可以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大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策略探析
1注重网络载体的差异性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促使他们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是关键[3]。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系统中的一种,网络载体类型多样性决定其教育效果也将存在差异性。在使用网络载体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各类载体的教育功能,各载体之间要做到优势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各类载体教育功能的整合,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要注重校园媒体运用与社会媒体运用相结合、单一媒体运用与互动媒体运用相结合和手机网络教育与电脑網络教育相结合。
2利用網络载体构建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位一体的内容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网络载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具有的教育宣传作用决定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意义,在价值认同形成的思想基础上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方面的理论内化为公众的一致认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去揭示当今网络社会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将网络主体的需要上升到同国家民族利益一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评判标准来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事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网络公众的爱国热情和强国责任感,最终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凝聚力。
3实现教育方式多样化
网络载体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各种方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针对大学生思想的活跃性和叛逆性,更要求在运用网络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注重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文化倾向等特点,有取舍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更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梅玲. 网络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攀登, 2015,34(6):40-45
[2] 廖启云, 廉永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及其载体[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1:85-97
[3] 周平.试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J].传媒新论, 2011,7:29-30
作者简介:
应莹, 1984.1, 女,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