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鲤鱼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打营镇是明清时期云城县四大古镇之一,民间有“先有板打营,后有云城县”之说。所谓营就是官兵驻扎的地方,板打营顾名思义就是两边用夹板,中间填土,用夯夯实而成。据传燕王朱棣起兵亲率大军从北京挥师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征讨建文帝朱允炆,史称靖难之役,民间又叫“燕王扫北”。大军行至云城地界时,离乐安城已不足百里,便命官兵在此“立木为寨,板打为营”,后人就将这扎营之地称为板打营。
  板打营镇上,有一家酒楼叫临津楼。
  临津楼坐北朝南,前临武定府通往天津府的官道,后临喧嚣热闹的板打营镇,酒楼门口有一牌匾,上书“临津楼”三个大字,那字写得刚劲有力,挥洒自如,是出自云城名家崔大人之手。名家招牌再加上名厨料理,那更是远近闻名,南来北往的客人路过板打营,都以能在临津楼吃上一顿大餐为快,因此临津楼的生意是风生水起,财源广进。
  临津楼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主要是他家的菜肴独具特色,其中叫人称绝的是他们店里的招牌菜红烧鲤鱼。红烧鲤鱼是鲁菜的代表菜,食材要求必须是原产地,必须选用产自黄河的活鲤鱼,二斤左右最佳,去鳞去肠,去掉腥线,清洗干净,鱼身两面各划三刀。往处理干净的鱼肚子内塞入葱节,加入料酒、盐、姜丝,腌渍15分钟左右。起锅倒入花生油,将鱼炸至两面微黄,留少许油放入葱、姜、蒜、花椒、八角,一勺本地产黄豆酱,大火爆香,放入鲤鱼,倒入酱油、陳醋,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文火慢烧,小火收汁,使之入味,放入香菜、香葱出锅即可。那鱼一出锅,未见其菜,先闻其香,色泽鲜艳,食欲大开,吃起来肉质鲜嫩,滑而不腻,唇齿留香,从未见过如此美味,让人一吃难忘,再吃销魂,从此欲罢不能,让人拍手称绝,来往云城的客商即便绕路也要过来品尝这人间美味。
  临津楼有这一绝,全靠大厨刘三刀一手绝活,刘三刀厨艺是祖传,从小耳濡目染,看都看会了,属于厨子中的天才,无师自通,那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随便一炒,都是美味,全凭的是一个感觉。这刘三刀也是一号人物,他爷爷曾经是清末捻军将领张宗禹的大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他爷爷跟随张宗禹隐姓埋名在这一带生活下来。刘三刀从小听他爷爷讲太平天国和张宗禹的故事,自小就有行侠仗义的英雄情结。刘三刀看着这大清国的腐败无能,到处受西方列强欺凌,空闲的时候就和伙计们神吹胡侃,讲到义愤填膺的时候就一拍大腿站起来,右手拿起刀左手拎起鲤鱼,向空中一抛,唰唰唰三刀,用刀接住鱼时,鱼的一面已经划了三道,像变戏法一样。然后用刀把鱼又一抛,唰唰唰又是三刀,鱼的另一面也划了三道,然后啪一声把刀剁在案板上说:“洋鬼子真可恨,欺负我泱泱中华,大丈夫就应该拿起刀杀鬼子,捍卫我华夏尊严!”
  板打营镇还有一酒楼,名叫望津楼。望津楼与临津楼隔路相望,风格和规模与临津楼不相上下。与临津楼的繁忙相比,望津楼的生意惨淡,只有临津楼客满之后,望津楼才会陆陆续续来些客人,收入虽比不上临津楼,倒也能维持生计,有些盈余。
  板打营镇上有一财主姓牛,视财如命,强取豪夺,鱼肉乡里。牛财主嫉妒、贪婪、小肚鸡肠,心狠手辣,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背地里乡亲们给牛财主起了个外号叫“牛阎王”。平日里乡亲们对牛阎王是敢怒不敢言,这望津楼就是牛阎王开的,牛阎王眼看着大把大把钞票让一个外乡的野小子赚得盆满钵满,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将望津楼据为己有,将刘三刀置于死地而后快。为了维护社会上的声望和名誉,他又不得不把咬碎的牙齿咽进肚里,表面不动声色,私底下却是拉屎攥拳头——暗地里使劲。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清末民初,革命党兴起,为了霸占临津楼,牛阎王串通在县衙当差的小舅子,把刘三刀诬告为革命党,理由就是刘三刀爷爷是捻军首领张宗禹的死党,随后就把刘三刀押入死牢。
  昔日高朋满座的临津楼一时间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牛阎王盘算着临津楼一关门,就拔掉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望津楼就没有了竞争对手,望津楼的生意一定会红火起来。事与愿违,牛阎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临津楼一关门,昔日车水马龙的板打营一下子变得冷清、萧条起来。望津楼的生意不仅没好,反而大不如从前,临津楼开着的时候每天还有些收入,临津楼关门以后连客人都没有了,生意是天天亏本。这可把牛阎王愁坏了,本来以为赶走刘三刀,那些吃饭的客人都会到自己的望津楼来,没想到适得其反,牛阎王百思不得其解,就去县城古棣书院请教高人指点迷津。敲开古棣书院的大门,书院的崔先生正在院子的树下品茶读书。牛阎王说明来意,并献上上等好茶。崔先生捋着胡须说:“板打营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有临津楼,临津楼的生意好是因为大厨刘三刀手艺好,因为他的红烧鲤鱼远近闻名,往来客商愿在此驻足,大饱口福,以能吃上一口刘三刀的黄河鲤鱼为荣,临津楼客满为患,客商们因为吃不到红烧鲤鱼而遗憾,又因为车马劳顿不愿继续赶路,才带着伙计来到你的望津楼歇脚吃饭,因此这些年你沾了临津楼的光,也赚下了不少银两,你不感谢刘三刀,反而恩将仇报,把这棵大树连根拔了,没有人过来乘凉了,你的财路也断了,牛员外,奉劝你一句,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干啊!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遭报应了。”说完崔先生摆摆手起身回屋,口中念念有词唱道:“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
  革命党攻占了云城县,板打营的老百姓交头接耳的私语,听说革命党人砸了监狱,烧了县衙,手里拿着剪刀看见留辫子的抓住就剪,吓得老百姓不敢出门,生怕辫子被革命党剪了,死了以后没脸见列祖列宗,听说革命党专杀土豪劣绅,流言蜚语闹得人心惶惶,牛阎王听了更是吓得不敢出门。革命党很快就到了板打营,有人看见带头的那个革命党有些面熟,因为穿着革命党人的衣服,也没有了发辫,脸上还有伤疤,一时看不清是谁。
  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人发现牛阎王已经气绝身亡,外面看不到伤,肋下各有三道刀痕,和红烧鲤鱼上的刀痕一模一样。
  【作者简介】刘洪忠,山东省庆云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庆云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散文》《鲁北文学》。小说《神投手》入选《2017年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8年10月参加鲁迅文学院基层作协负责人培训班。
其他文献
小时候,贫穷是一把钥匙  锁住玩具、糖果的同时,  也打开了简单纯粹的快乐  把轻薄的鹅卵石片倾斜着打入水面  石头成了不认命的鱼  在我们的欢呼中跳跃、挣扎  最终被水拉入水底  我们像孜孜不倦的精卫  把石头和青春扔进河里  无物可扔时,就扔彼此的秘密、苦衷  直到被抬高的河床淹没所有的骨气  现在,我成了命运手中轻微的石片儿  恣意扔进尘世这条河中  还没完成一次起跳,就被浪花  击沉  雨
期刊
长海  时光的脉管一直缓缓蠕动,偶尔有点折皱  这么长的海  都清澈见底。浪花在以水洗水  我学过的语文课本中  找不出一段词来匹配这段干净的行程  有一群鱼游到了岸边,碎步、轻盈  然后又弹回水中央  它们生命的轨迹没有秘密  它们的一生,竟生活得如此通透  老虎海  入秋以来  老虎海的心事,有点潮红,有点粉嫩  九寨溝的秋天好奇妙  山的表情成了水的心事  我的心事  却被老虎海齐腰淹没  
期刊
春风呀,春风!  树走进森林,却感觉到孤独与窒息  与草不同的仰望,迎面的天空太过干净  仿若山的尽头,海的那边  金黄沙粒的干枯更能承接我的失去  它随着春风逝去,一只可爱的猫咪  眠于繁烈的花下、河岸、路旁  还有我展望过的生命里  都被夜色与病魔揉皱,撕碎  也许哭泣,会唤醒一个僵硬的躯体  让漆黑的夜,不再困住想要白天的人  那一刻不再来临,它未曾逝去  继续春光里的活跃,跃进我的怀里  
期刊
朵哇寨  春天,山边的野桃花粉红  轻盈,一路到了朵哇寨。格本家  青白的烟火,唱着歌融入了云朵。  放牛少年八尔特熟谙云朵的歌,用歌声  安抚失怙恃的生灵。田野里的农人  在歌声中直起腰,一动不动  直到被一阵风摇醒  青稞、胡豆、酸杆杆开始歌唱  少年八尔特跨着一根青柳枝  从门外进到火塘边,响亮地喊一声:  我回来了!  大藏寺  时间到了春口村  就慢下来了  十几户人家  十几头猪  十
期刊
民国年间,台城通济路有一家画像店,店里的画像师姓赵,名瑾瑜。赵先生毕业于省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年轻时一心想当画家,可惜时运不济,最终只能开一爿小店,靠给人家画像为生。赵先生从不给活人画像,他专画喜神。喜神是民间一种避讳的说法,意即亡人肖像,画喜神就是给死人画像的意思。那时候相机还不似现在这般普及,人死之后,为了留下遗容供后人瞻仰,都要请画师在床前给逝者画一幅遗像。  一般画师家里,都收藏有一套历代
期刊
人生路漫漫,岁月长悠悠。  每个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总会在某个环境、某些时间,经历、感受些令自己永生难忘的事情,每当忆及便不禁触发无尽的情思,虽时过境迁,却终生难忘!于我而言,金川县周山土司官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资料显示:“周山”,嘉绒语意为“六角碉”。周山土司官寨,位于刷(经寺)丹(巴)公路通向卡拉足沟内的公路右边,是解放前经日旁梁子来往金川县城方向的必经之地。其全称为“周山朱姆宫”——意为六
期刊
一早天气阴郁,一块一块的乌云汇集着压在半空翻卷挪动,企图酝酿一场来势汹汹的雨阵,最终十点光景,雨就倾着身子唰唰唰降落在这高原小镇上。顷刻,寒意袭来,行人寥落。  我站在小吃店的门口,惆怅地望着饱满的雨滴从黑压压的半空里呈直线降落下来,将地上的尘土砸得支离破碎,土腥味四窜。今儿个这天,如何去社保局?可是不去不行,我和莲昨天已说好的,莲此刻正往这边的路上赶呢。  小吃店是我开的,一间门面房,里间三分之
期刊
期刊
一rn历时35年,全国范围内的832个贫困县终于全部脱贫.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十四亿华夏儿女的泱泱大国,这样伟大的民族壮举堪称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不朽丰碑.作为亲历这个时代的作家,更作为扶贫攻坚新时代新长征第一现场的亲历者,作者的笔触在第一时间进入了这条浩浩荡荡的“新长征路”,以文字记述了一个高原乡村的脱贫历程,驳杂细腻又质朴宏大,如大地无声,亦如史诗磅礴.这不止是一个作家对时代的使命,一个扶贫干部对国家的责任,更是一个文字工作中心头沉甸甸的艺术良知.
期刊
泽让闼是一个勤于笔耕的人,他的名字与他的小说都自然为人熟知。近年来,他的小说频繁的在《民族文学》《西藏文学》《四川文学》《草地》等刊物上发表。泽让闼的小说有很高的辨识度,他的小说中的人和事,都与藏地发生着深刻的联系,这些人和事都由内而外散发着浓郁的藏文化气息。与此同时,作家对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人的本性,如何正确处理婚恋关系,如何维系人伦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他的小说注重生活场景的呈现,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