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打营镇是明清时期云城县四大古镇之一,民间有“先有板打营,后有云城县”之说。所谓营就是官兵驻扎的地方,板打营顾名思义就是两边用夹板,中间填土,用夯夯实而成。据传燕王朱棣起兵亲率大军从北京挥师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征讨建文帝朱允炆,史称靖难之役,民间又叫“燕王扫北”。大军行至云城地界时,离乐安城已不足百里,便命官兵在此“立木为寨,板打为营”,后人就将这扎营之地称为板打营。
板打营镇上,有一家酒楼叫临津楼。
临津楼坐北朝南,前临武定府通往天津府的官道,后临喧嚣热闹的板打营镇,酒楼门口有一牌匾,上书“临津楼”三个大字,那字写得刚劲有力,挥洒自如,是出自云城名家崔大人之手。名家招牌再加上名厨料理,那更是远近闻名,南来北往的客人路过板打营,都以能在临津楼吃上一顿大餐为快,因此临津楼的生意是风生水起,财源广进。
临津楼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主要是他家的菜肴独具特色,其中叫人称绝的是他们店里的招牌菜红烧鲤鱼。红烧鲤鱼是鲁菜的代表菜,食材要求必须是原产地,必须选用产自黄河的活鲤鱼,二斤左右最佳,去鳞去肠,去掉腥线,清洗干净,鱼身两面各划三刀。往处理干净的鱼肚子内塞入葱节,加入料酒、盐、姜丝,腌渍15分钟左右。起锅倒入花生油,将鱼炸至两面微黄,留少许油放入葱、姜、蒜、花椒、八角,一勺本地产黄豆酱,大火爆香,放入鲤鱼,倒入酱油、陳醋,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文火慢烧,小火收汁,使之入味,放入香菜、香葱出锅即可。那鱼一出锅,未见其菜,先闻其香,色泽鲜艳,食欲大开,吃起来肉质鲜嫩,滑而不腻,唇齿留香,从未见过如此美味,让人一吃难忘,再吃销魂,从此欲罢不能,让人拍手称绝,来往云城的客商即便绕路也要过来品尝这人间美味。
临津楼有这一绝,全靠大厨刘三刀一手绝活,刘三刀厨艺是祖传,从小耳濡目染,看都看会了,属于厨子中的天才,无师自通,那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随便一炒,都是美味,全凭的是一个感觉。这刘三刀也是一号人物,他爷爷曾经是清末捻军将领张宗禹的大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他爷爷跟随张宗禹隐姓埋名在这一带生活下来。刘三刀从小听他爷爷讲太平天国和张宗禹的故事,自小就有行侠仗义的英雄情结。刘三刀看着这大清国的腐败无能,到处受西方列强欺凌,空闲的时候就和伙计们神吹胡侃,讲到义愤填膺的时候就一拍大腿站起来,右手拿起刀左手拎起鲤鱼,向空中一抛,唰唰唰三刀,用刀接住鱼时,鱼的一面已经划了三道,像变戏法一样。然后用刀把鱼又一抛,唰唰唰又是三刀,鱼的另一面也划了三道,然后啪一声把刀剁在案板上说:“洋鬼子真可恨,欺负我泱泱中华,大丈夫就应该拿起刀杀鬼子,捍卫我华夏尊严!”
板打营镇还有一酒楼,名叫望津楼。望津楼与临津楼隔路相望,风格和规模与临津楼不相上下。与临津楼的繁忙相比,望津楼的生意惨淡,只有临津楼客满之后,望津楼才会陆陆续续来些客人,收入虽比不上临津楼,倒也能维持生计,有些盈余。
板打营镇上有一财主姓牛,视财如命,强取豪夺,鱼肉乡里。牛财主嫉妒、贪婪、小肚鸡肠,心狠手辣,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背地里乡亲们给牛财主起了个外号叫“牛阎王”。平日里乡亲们对牛阎王是敢怒不敢言,这望津楼就是牛阎王开的,牛阎王眼看着大把大把钞票让一个外乡的野小子赚得盆满钵满,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将望津楼据为己有,将刘三刀置于死地而后快。为了维护社会上的声望和名誉,他又不得不把咬碎的牙齿咽进肚里,表面不动声色,私底下却是拉屎攥拳头——暗地里使劲。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清末民初,革命党兴起,为了霸占临津楼,牛阎王串通在县衙当差的小舅子,把刘三刀诬告为革命党,理由就是刘三刀爷爷是捻军首领张宗禹的死党,随后就把刘三刀押入死牢。
昔日高朋满座的临津楼一时间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牛阎王盘算着临津楼一关门,就拔掉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望津楼就没有了竞争对手,望津楼的生意一定会红火起来。事与愿违,牛阎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临津楼一关门,昔日车水马龙的板打营一下子变得冷清、萧条起来。望津楼的生意不仅没好,反而大不如从前,临津楼开着的时候每天还有些收入,临津楼关门以后连客人都没有了,生意是天天亏本。这可把牛阎王愁坏了,本来以为赶走刘三刀,那些吃饭的客人都会到自己的望津楼来,没想到适得其反,牛阎王百思不得其解,就去县城古棣书院请教高人指点迷津。敲开古棣书院的大门,书院的崔先生正在院子的树下品茶读书。牛阎王说明来意,并献上上等好茶。崔先生捋着胡须说:“板打营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有临津楼,临津楼的生意好是因为大厨刘三刀手艺好,因为他的红烧鲤鱼远近闻名,往来客商愿在此驻足,大饱口福,以能吃上一口刘三刀的黄河鲤鱼为荣,临津楼客满为患,客商们因为吃不到红烧鲤鱼而遗憾,又因为车马劳顿不愿继续赶路,才带着伙计来到你的望津楼歇脚吃饭,因此这些年你沾了临津楼的光,也赚下了不少银两,你不感谢刘三刀,反而恩将仇报,把这棵大树连根拔了,没有人过来乘凉了,你的财路也断了,牛员外,奉劝你一句,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干啊!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遭报应了。”说完崔先生摆摆手起身回屋,口中念念有词唱道:“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
革命党攻占了云城县,板打营的老百姓交头接耳的私语,听说革命党人砸了监狱,烧了县衙,手里拿着剪刀看见留辫子的抓住就剪,吓得老百姓不敢出门,生怕辫子被革命党剪了,死了以后没脸见列祖列宗,听说革命党专杀土豪劣绅,流言蜚语闹得人心惶惶,牛阎王听了更是吓得不敢出门。革命党很快就到了板打营,有人看见带头的那个革命党有些面熟,因为穿着革命党人的衣服,也没有了发辫,脸上还有伤疤,一时看不清是谁。
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人发现牛阎王已经气绝身亡,外面看不到伤,肋下各有三道刀痕,和红烧鲤鱼上的刀痕一模一样。
【作者简介】刘洪忠,山东省庆云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庆云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散文》《鲁北文学》。小说《神投手》入选《2017年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8年10月参加鲁迅文学院基层作协负责人培训班。
板打营镇上,有一家酒楼叫临津楼。
临津楼坐北朝南,前临武定府通往天津府的官道,后临喧嚣热闹的板打营镇,酒楼门口有一牌匾,上书“临津楼”三个大字,那字写得刚劲有力,挥洒自如,是出自云城名家崔大人之手。名家招牌再加上名厨料理,那更是远近闻名,南来北往的客人路过板打营,都以能在临津楼吃上一顿大餐为快,因此临津楼的生意是风生水起,财源广进。
临津楼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主要是他家的菜肴独具特色,其中叫人称绝的是他们店里的招牌菜红烧鲤鱼。红烧鲤鱼是鲁菜的代表菜,食材要求必须是原产地,必须选用产自黄河的活鲤鱼,二斤左右最佳,去鳞去肠,去掉腥线,清洗干净,鱼身两面各划三刀。往处理干净的鱼肚子内塞入葱节,加入料酒、盐、姜丝,腌渍15分钟左右。起锅倒入花生油,将鱼炸至两面微黄,留少许油放入葱、姜、蒜、花椒、八角,一勺本地产黄豆酱,大火爆香,放入鲤鱼,倒入酱油、陳醋,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文火慢烧,小火收汁,使之入味,放入香菜、香葱出锅即可。那鱼一出锅,未见其菜,先闻其香,色泽鲜艳,食欲大开,吃起来肉质鲜嫩,滑而不腻,唇齿留香,从未见过如此美味,让人一吃难忘,再吃销魂,从此欲罢不能,让人拍手称绝,来往云城的客商即便绕路也要过来品尝这人间美味。
临津楼有这一绝,全靠大厨刘三刀一手绝活,刘三刀厨艺是祖传,从小耳濡目染,看都看会了,属于厨子中的天才,无师自通,那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随便一炒,都是美味,全凭的是一个感觉。这刘三刀也是一号人物,他爷爷曾经是清末捻军将领张宗禹的大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他爷爷跟随张宗禹隐姓埋名在这一带生活下来。刘三刀从小听他爷爷讲太平天国和张宗禹的故事,自小就有行侠仗义的英雄情结。刘三刀看着这大清国的腐败无能,到处受西方列强欺凌,空闲的时候就和伙计们神吹胡侃,讲到义愤填膺的时候就一拍大腿站起来,右手拿起刀左手拎起鲤鱼,向空中一抛,唰唰唰三刀,用刀接住鱼时,鱼的一面已经划了三道,像变戏法一样。然后用刀把鱼又一抛,唰唰唰又是三刀,鱼的另一面也划了三道,然后啪一声把刀剁在案板上说:“洋鬼子真可恨,欺负我泱泱中华,大丈夫就应该拿起刀杀鬼子,捍卫我华夏尊严!”
板打营镇还有一酒楼,名叫望津楼。望津楼与临津楼隔路相望,风格和规模与临津楼不相上下。与临津楼的繁忙相比,望津楼的生意惨淡,只有临津楼客满之后,望津楼才会陆陆续续来些客人,收入虽比不上临津楼,倒也能维持生计,有些盈余。
板打营镇上有一财主姓牛,视财如命,强取豪夺,鱼肉乡里。牛财主嫉妒、贪婪、小肚鸡肠,心狠手辣,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背地里乡亲们给牛财主起了个外号叫“牛阎王”。平日里乡亲们对牛阎王是敢怒不敢言,这望津楼就是牛阎王开的,牛阎王眼看着大把大把钞票让一个外乡的野小子赚得盆满钵满,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将望津楼据为己有,将刘三刀置于死地而后快。为了维护社会上的声望和名誉,他又不得不把咬碎的牙齿咽进肚里,表面不动声色,私底下却是拉屎攥拳头——暗地里使劲。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清末民初,革命党兴起,为了霸占临津楼,牛阎王串通在县衙当差的小舅子,把刘三刀诬告为革命党,理由就是刘三刀爷爷是捻军首领张宗禹的死党,随后就把刘三刀押入死牢。
昔日高朋满座的临津楼一时间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牛阎王盘算着临津楼一关门,就拔掉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望津楼就没有了竞争对手,望津楼的生意一定会红火起来。事与愿违,牛阎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临津楼一关门,昔日车水马龙的板打营一下子变得冷清、萧条起来。望津楼的生意不仅没好,反而大不如从前,临津楼开着的时候每天还有些收入,临津楼关门以后连客人都没有了,生意是天天亏本。这可把牛阎王愁坏了,本来以为赶走刘三刀,那些吃饭的客人都会到自己的望津楼来,没想到适得其反,牛阎王百思不得其解,就去县城古棣书院请教高人指点迷津。敲开古棣书院的大门,书院的崔先生正在院子的树下品茶读书。牛阎王说明来意,并献上上等好茶。崔先生捋着胡须说:“板打营之所以繁荣是因为有临津楼,临津楼的生意好是因为大厨刘三刀手艺好,因为他的红烧鲤鱼远近闻名,往来客商愿在此驻足,大饱口福,以能吃上一口刘三刀的黄河鲤鱼为荣,临津楼客满为患,客商们因为吃不到红烧鲤鱼而遗憾,又因为车马劳顿不愿继续赶路,才带着伙计来到你的望津楼歇脚吃饭,因此这些年你沾了临津楼的光,也赚下了不少银两,你不感谢刘三刀,反而恩将仇报,把这棵大树连根拔了,没有人过来乘凉了,你的财路也断了,牛员外,奉劝你一句,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干啊!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遭报应了。”说完崔先生摆摆手起身回屋,口中念念有词唱道:“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
革命党攻占了云城县,板打营的老百姓交头接耳的私语,听说革命党人砸了监狱,烧了县衙,手里拿着剪刀看见留辫子的抓住就剪,吓得老百姓不敢出门,生怕辫子被革命党剪了,死了以后没脸见列祖列宗,听说革命党专杀土豪劣绅,流言蜚语闹得人心惶惶,牛阎王听了更是吓得不敢出门。革命党很快就到了板打营,有人看见带头的那个革命党有些面熟,因为穿着革命党人的衣服,也没有了发辫,脸上还有伤疤,一时看不清是谁。
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人发现牛阎王已经气绝身亡,外面看不到伤,肋下各有三道刀痕,和红烧鲤鱼上的刀痕一模一样。
【作者简介】刘洪忠,山东省庆云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庆云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散文》《鲁北文学》。小说《神投手》入选《2017年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8年10月参加鲁迅文学院基层作协负责人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