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孩子对社会和生活进行认知的起步阶段,是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价值观引导的关键时期。在当下素质教育不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的教育环境下,幼儿教育过程中也应当贯彻素质教育,教师应当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协助幼儿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环节中的起始部分,同时也是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作为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传统的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小学化”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推出了教学舞台,关注儿童身心综合发展的教育模式正在成为主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教育的过程,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孩子的身心特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当对幼儿群体整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进行分析与掌握,这是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同时不同的孩子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先天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重视孩子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进行统一的模式化教育,抹杀孩子的个性,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龄前阶段的孩子普遍都比较活泼好动,充满对于外界社会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经常遇到有的孩子十分外向活泼热衷于结交新伙伴;而有的孩子就比较内向怕生,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速度较慢,属于“慢热型”,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针对这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鼓励“慢热型”的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同时也会引导让外向型的孩子主动亲近内向型的孩子,既发挥了外向型孩子的优势,也消除“慢热型”孩子的生涩感,促使其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尊重孩子的行为想法,培养其形成个人意识
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个人意识觉醒,学会以个人的意愿进行判断与选择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孩子的个人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在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前提下对孩子的判断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孩子作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来平等地对待,鼓励其形成个人的意识,并学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促进孩子个人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隨着年纪的增长,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学会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和行动。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显现出一些小叛逆,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孩子所做决定的后果进行说明,然后让孩子自己进行判断,而不是强硬的进行阻止或者拒绝。比如有孩子会挑食,只选自己爱吃的菜,而青椒和胡萝卜之类的蔬菜完全不会吃一口,笔者会通过小短剧或者小漫画的形式让孩子意识到挑食和浪费的危害,让孩子自己进行判断和选择,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的形式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孩子掌握了哪些理论性的知识,而是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各方面发展,促进孩子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才能,能够通过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兴趣,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幼儿园教育就是为小学教育进行预热的准备阶段,教师也是只掌握了简单地语文数学或者英语教学知识,不能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行培养。笔者之前也同样抱有这种观念,然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落后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笔者积极进行专业能力的学习与训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在不懈努力下终于能够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总结
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的把握与了解,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对待孩子,促进孩子的个人意识的形成;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水平和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实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推动孩子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丽.浅谈幼儿园教育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J].学周刊,2017(06):203-204.
[2]李晓庆.素质教育——科技、艺术的熏陶是铸造健康人格教育的双翼[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09):47-51.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环节中的起始部分,同时也是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作为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传统的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小学化”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推出了教学舞台,关注儿童身心综合发展的教育模式正在成为主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教育的过程,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孩子的身心特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当对幼儿群体整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进行分析与掌握,这是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同时不同的孩子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先天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重视孩子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进行统一的模式化教育,抹杀孩子的个性,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龄前阶段的孩子普遍都比较活泼好动,充满对于外界社会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经常遇到有的孩子十分外向活泼热衷于结交新伙伴;而有的孩子就比较内向怕生,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速度较慢,属于“慢热型”,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针对这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鼓励“慢热型”的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同时也会引导让外向型的孩子主动亲近内向型的孩子,既发挥了外向型孩子的优势,也消除“慢热型”孩子的生涩感,促使其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尊重孩子的行为想法,培养其形成个人意识
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个人意识觉醒,学会以个人的意愿进行判断与选择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孩子的个人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在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前提下对孩子的判断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孩子作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来平等地对待,鼓励其形成个人的意识,并学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促进孩子个人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隨着年纪的增长,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学会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和行动。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显现出一些小叛逆,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孩子所做决定的后果进行说明,然后让孩子自己进行判断,而不是强硬的进行阻止或者拒绝。比如有孩子会挑食,只选自己爱吃的菜,而青椒和胡萝卜之类的蔬菜完全不会吃一口,笔者会通过小短剧或者小漫画的形式让孩子意识到挑食和浪费的危害,让孩子自己进行判断和选择,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的形式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孩子掌握了哪些理论性的知识,而是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各方面发展,促进孩子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才能,能够通过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兴趣,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幼儿园教育就是为小学教育进行预热的准备阶段,教师也是只掌握了简单地语文数学或者英语教学知识,不能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行培养。笔者之前也同样抱有这种观念,然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落后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笔者积极进行专业能力的学习与训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在不懈努力下终于能够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总结
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的把握与了解,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对待孩子,促进孩子的个人意识的形成;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水平和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实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推动孩子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丽.浅谈幼儿园教育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J].学周刊,2017(06):203-204.
[2]李晓庆.素质教育——科技、艺术的熏陶是铸造健康人格教育的双翼[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09):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