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创新驱动 强化科技引领
完成创新驱动顶层设计 重大项目分批有序实施 创新成果改善民生福祉
1月11日~12日,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指出,一年来,中国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已从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作为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他提出了2016年的若干工作。现选取关键词,或可展望“开局之年”的科技看点。
看规划改革
据万钢介绍,已完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经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近期发布。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战略研究,形成规划文本草案,“争取6月份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后发布实施”。
除了两份新文件,重点领域改革也在继续深化。比如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发布2016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保证新旧计划体系有序衔接。这项改革始于2015年,外界评论科技管理就此告别“九龙治水”。
在推进创新创业方面,万钢指出“创新孵化载体要向专业化纵深发展”。据统计,中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有2500多家。
不过,近日有报道称中关村创业大街吹起“资本的冷风”。万钢表示,将联合社会资本设立一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专业化创投子基金,还将建立科技企业贷款融资的“绿色通道”。
看重大项目
“面向2030年,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网络空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海深空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种业自主创新、健康保障等领域,抓紧遴选启动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万钢说,这个建议已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将分批次有序实施。
中国科学家已在上述领域陆续取得突破。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团队凭“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荣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潘建伟说,2016年将建成连接北京、上海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并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初步构建天地间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万钢表示,还将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油气田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产品”。
他还注意到汽车、能源、生物技术、深海装备等产业接近转型升级的拐点,强调尽早部署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
看服务民生
“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医药方面有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上市,成功研制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等。防沙治沙技术已在中国西北地区推广近万平方公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面临许多艰巨任务。”万钢说,民众对清洁空气、便捷医疗、高质量教育和就业有着迫切需求,这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为让创新成果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万钢指出,要在2016年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其中,现代食品加工、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升级电动汽车、绿色建筑、精准医疗等技术均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中国将在2016年启动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形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体布局方案,并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另一方面,中国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特别是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体。张素
完成创新驱动顶层设计 重大项目分批有序实施 创新成果改善民生福祉
1月11日~12日,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指出,一年来,中国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已从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作为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他提出了2016年的若干工作。现选取关键词,或可展望“开局之年”的科技看点。
看规划改革
据万钢介绍,已完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经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近期发布。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战略研究,形成规划文本草案,“争取6月份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后发布实施”。
除了两份新文件,重点领域改革也在继续深化。比如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发布2016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保证新旧计划体系有序衔接。这项改革始于2015年,外界评论科技管理就此告别“九龙治水”。
在推进创新创业方面,万钢指出“创新孵化载体要向专业化纵深发展”。据统计,中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有2500多家。
不过,近日有报道称中关村创业大街吹起“资本的冷风”。万钢表示,将联合社会资本设立一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专业化创投子基金,还将建立科技企业贷款融资的“绿色通道”。
看重大项目
“面向2030年,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网络空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海深空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种业自主创新、健康保障等领域,抓紧遴选启动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万钢说,这个建议已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将分批次有序实施。
中国科学家已在上述领域陆续取得突破。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团队凭“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荣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潘建伟说,2016年将建成连接北京、上海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并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初步构建天地间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万钢表示,还将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油气田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产品”。
他还注意到汽车、能源、生物技术、深海装备等产业接近转型升级的拐点,强调尽早部署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
看服务民生
“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医药方面有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上市,成功研制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等。防沙治沙技术已在中国西北地区推广近万平方公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面临许多艰巨任务。”万钢说,民众对清洁空气、便捷医疗、高质量教育和就业有着迫切需求,这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为让创新成果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万钢指出,要在2016年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其中,现代食品加工、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升级电动汽车、绿色建筑、精准医疗等技术均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中国将在2016年启动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形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体布局方案,并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另一方面,中国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特别是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体。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