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爆员的生命观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_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种工作的危险性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保险公司都不受理他们的人生意外险。

“总得有人去做”


  《拆弹专家》剧终,影厅的灯亮了,观众席上的张国清心想:现实的拆弹现场哪可能找到红黄分明的两条线。“看到有线就不错了,全是黑的。”
  电影画面惊心动魄,现实中惊险也在时刻上演。
  夜里10点,广州东北部郊区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张国清从排爆车里跳下来,站在离嫌疑物100米处的警戒线内观察,确认是一堆黑色物体,无发光冒烟迹象,再用便携式防爆频率干扰仪对周围无线装置实施防御性干扰。
  他在两名副排爆手的帮助下穿上30公斤重的排爆服,戴上近10公斤重的防护头盔,犹如头顶两个大西瓜,牵着便携式X光机,径直迈向了案发屋子大门前的嫌疑物。跑动是不可能的了,连迈开步子都异常缓慢。
  进入距离嫌疑物1-2米的核心区,“嘀嗒嘀嗒”的指针声音从黑色塑料袋里传出,细看是半个外露的家用小闹钟。张国清蹲下观察,正要思考如何打开时,闹钟突然“叮叮叮”响起。张国清一惊立刻往后倒退。沉重的防爆服让他无法迅速撤离,这套凯夫拉纤维材质的防爆服,最多只能抵挡100克的炸药。
  他竭力挪到了20米以外。闹钟响声戛然而止,空气突然凝结,甚至有几秒时间是静止的,他脑海一片空白。
  幸运的是嫌疑物没有爆炸。但是万一呢?张国清不敢想,也来不及想。他深吸了口气,马上调整状态。重新在脑海里编辑拆除方案,二次上前。
  他小心解开黑色塑料袋,取出惊魂的闹钟,借助手电灯光,看到十来根杂乱的黑线缠绕着炸弹,有些是电路上的,有些没有实际作用,只是为了迷惑伪装。张国清仔细观察纵横交错的电线,确认这是一个机械复合电起爆式装置。这种类型的炸弹张国清已经拆过三次了,凭借经验他顺着线路找出了控制电源的关键线,小心翼翼地用专用钳子剪断了这根生死之线,解除了炸弹。
  整整20分钟过去,100米警戒线外的副排手终于看到张国清举起“OK”的手势,他们冲了进来,激动地抱住了这位刚刚从鬼门关逃脱的资深排爆员。此时的张国清整个人瘫倒下来。他只想赶紧打开防爆面罩,吸上一口新鲜的空气。
  这一夜还未完,还要销毁炸弹的废弃物、检查事发现场、解除封锁,之后还要回办公室整理案件资料。为了及时上传资料防止连环爆炸案,排爆员往往一结束工作就得整理出报告上交。坐在办公室敲打键盘时已是凌晨1点了。
  炸弹种类繁多,除了定时炸弹,还有遥控炸弹、光控炸弹、压发炸弹、松发炸弹等等,大小、外形、结构各异,要是遇上信封炸弹、包裹炸弹,无法凭外表分析出炸弹类型,只能冒着生命危险用便携式X光机上前去拍。
  也有些炸弹是不能拆除的。张国清曾遇到一个水银平衡类的炸弹,这种炸弹只要一动,水银就会流动并导通电路,立即爆炸。最后张国清使用了“水炮枪”(爆炸物销毁器)在100米警戒线外将其就地打散,使得炸药和引爆器分开。还有些是连“水炮枪”也销毁不掉的。有一次遇到的是装在钢管里的爆炸物,先是启用了水炮枪,无效,最后花了半天时间,才把爆炸物放在排爆桶里,用排爆拖罐运到山上诱爆。
  排爆员除了要拆除炸弹等爆炸物,还要负责大型活动的安检工作以及协助相关部门打击违法犯罪。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张国清是排爆队队长。在进行了严格的安检工作确保现场安全后,张国清挑选出一名二十多岁的排爆员和自己一同在现场站岗。在这之前,张国清跟他说明,“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别的办法来不及了,哪怕是炸弹,我们也得抱着它跑,远离群众。”活动结束后,年轻的排爆员松下紧绷的神经,抱着张国清痛哭了一场。
  “只要出过一次任务,大家便成了生死之交。”
  有时为了协助破案,张国清也不得不以身犯险。
  2006年的一天,警方办案从一名男子身上搜出七枚自制高灵敏炸弹。这种炸弹本可用爆炸物销毁器把它销毁,但为了让刑侦部门提取指纹作物证,张国清冒险人工拆除其中一枚炸弹。尽管他知道全国已经有好几个排爆员因为拆除类似的炸弹受伤。
  
  “用生命保护生命”,张国清觉得《拆弹专家》的这句台词并不夸张。这种工作的危险性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保险公司都不受理他们的人身意外险。其实他也不是一个胆大超常的人,他也怕蛇,但是这种怕和那种怕是不一样的。
  张国清并非不怕牺牲。他的好友毛建东是湖北省的排爆员,多年前因公炸伤失去了右手。张国清和他聚会吃饭为他夹菜时,心里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而每次听闻排爆队伍里有同事受伤,同样的感觉就会浮现。
  他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去表达这种明知恐惧却不得不做的感觉,“或者就像刘德华所说那样‘上天选中了我吧’。”既然危险的事总得有人去做,自己有专业知识是最适合的,换别人去会更加危险。

“要注意安全”


  张国清是湖南人,叔叔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勇的警卫员。从小听叔叔讲故事,他便立下了当兵的志向。高中毕业后,张国清去了长沙工程兵学院(现已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念工兵专业。
  刚上军校,老师组织做爆炸实验。底下埋好模拟地雷,上面吊着一根大木头,四周20米、30米、50米和80米处都竖了木板。一拉下木头,轰隆一声巨响。爆炸过后,张国清和同学跑过去数木板上的点。盯着木头的碎屑直直插入竖立的木板。“平时一个木屑就算是钉也不可能钉进去的啊!”脑海里儿时在黑白电视机屏幕上看到的爆炸场景和眼前的重合,他第一次感受到爆破的威力。
  除了军校日常的体能训练,工兵还要上理论课和实操课。实操课设计炸桥方案,一群人跑到湘江大桥上,找到支撑整座桥的关键点,爬着用绳子做成的软梯在桥墩底下用尺子测量。“哇!一眼望下去,滔滔江水,吓死了!”
  然而最可怕的还是开设反坦克壕。烈日底下,扛着一袋袋炸药徒步上山,炸药和自己仅隔着一层单薄的衣服。涌出的汗水除了因为天气的炎热还因为内心的紧张。按照设计方案埋好炸药,几秒钟就炸出一个长100米、宽5米、深2米的反坦克壕。
  训练虽苦,但是锻炼出来的技术是日后对生命的保障。经过四年的磨炼,毕业后张国清被推荐到广东惠州某部队担任爆破员,专门负责地理爆破。拆除废弃大楼、光缆施工、清除大型障碍物等等都需要爆破技术支持。
  “那时候没那么危险,爆破是在我掌握之内的。但排爆不同,我要拆别人做的,很多未知数。”2004年,张国清明知排爆员工作的危险性,还是毅然转业去了广州市公安局,参与排爆工作。他不敢向家人道明具体工作内容,一度在妻子眼里,他就是个治安警察,专门打击“黄赌毒”。
  直到两年以后,张国清的身影出现在电视台报道的排爆现场中。朋友看到新闻告诉了张国清的妻子。妻子特意叫上张国清一起看新闻重播,短短几十秒的新闻播完,妻子转身望着张国清。张国清向妻子解释排爆工作,轻描淡写地讲述操作过程,更多的言辞是向她保证自己会小心谨慎,他像往常一样边说边呵呵傻笑,但却无法缓解妻子的忧心。
  遇到重大任务,排爆备勤要24小时轮班,轮到晚上12点上班,张国清八九点就休息了。儿子在这段时间里总会保持安靜,有时还会跑到父亲床边给他盖被子。有一次上班出门,看到儿子从门边探出脑袋叮嘱“要注意安全”,张国清意识到儿子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因为爸爸没有时间陪他玩而拒签“小学好家长”评选表的任性小孩了。
  但错过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张国清最大的遗憾。儿子只有几岁的时候,因高烧在医院打吊针,陪护的张国清接到紧急任务,打了电话给妻子就离开了医院,迅速赶往事发现场。每每想起这事,张国清都难以释怀。虽遗憾,但不后悔。如今,张国清是儿子心中的超级英雄,十几岁的少年非常理解父亲,并对警察这个职业很感兴趣,每次警察开放日,他都会跟着张国清来警局参观警察装备。
  “如果他以后要做排爆员你会怎么样?”
  “如果他有志向去做这个的话,我会尽我所能把我会的全都教给他。”最清楚这个职业危险性的48岁父亲说。
其他文献
我在新加坡的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我的搭档李中行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因为年龄相仿,所以我们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几乎都形影不离。正因如此,我对李中行许多看待事物的观点都非常清楚。  有一天,我们在路边一个小摊子上吃夜宵时,碰到了他的一位老同学,大家便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闲聊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那位同学所谈到的许多观点,其实都与李中行平时的观点相吻合,但李中行却很少点头附和,甚至还经常故意提一些
厦门街头上,6岁的杨伟鑫从地上半支起身子,吸吮大拇指,淡露出天真的微笑。身后,一只脏黑的断把水杯孤伶伶地。  被拐、弄残、行乞……1月17日,收到孩子父母的求助信后,“愤怒极了”的于建嵘将这张照片发到自己微博上。  1月25日,他另设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新浪上一干网友、媒体中人纷纷响应。  2月6日,歌手、全国政协委员韩红也在网上传递,将在“两会”上递交提案——“严厉打击和惩罚拐卖儿
编者按:当我们尚喋喋不休地争执于雕塑和非雕塑的界限时,从亚得里亚海的西岸吹来一阵轻盈的风。意大利人给我们带来一次关于物质的越界的体验,告诉我们原来雕塑可以是这样的。显然,用一种结论来描述当代雕塑并非理智之举,因为此在的定义处于当代化的进程之中。    我们今天的生活无疑正处于嬗变之中。因而很难对当今时代下定义,更无法提供一个精准的图像。但我们又必须克制简单叙事的冲动,因为一旦大而化之,我们就有借口
看电影和看电视剧的目的,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生活的参照物,还是通过阅读他者人生为自己增加活下去的勇气?秋季新日剧《不结婚》里,两者都可以满足。《不结婚》的英文名翻译过来是“灿烂的单身生活”,春子(天海佑希)和千春(菅野美穗)从不同目的出发,却指向同一个“不结婚”结果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一些轻松可爱的启发,然后继续保持生机盎然,不管你是否结婚,是否想结婚。  两个个性迥异的女主角,因为种种巧合相遇,
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撤军信号,也不能就此解读是美国的失败    近日,奥巴马提出了分阶段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到底这是“光荣撤军”,还是“无颜败退”?全球媒体争论不休。  其实,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撤军信号,也不能就此解读是美国的失败。预计到明年夏季结束前撤走的3.3万兵力,是奥巴马按照大选时的承诺,把美军从伊拉克撤走后在阿富汗增兵的数字。虽然美军在阿富汗指挥的将领并不真正认同这样的撤军,并警告会损
图/受访者提供  达达乐队决定做一首新歌,在正式宣布解散的第14年。  第一天,在北京亚运村一个地下排练室,他们先花了很多时间来聊天。主唱彭坦是有意把排练节奏放慢的,在分别多年后,“大家首先要成为音乐上的好朋友。”  吉他手吴涛选中了一段产自2018年的吉他动机(乐段内部可划分的最小组成单位,是乐曲发展的胚芽)。那是2018年新年,因为难得乐队四人都回武汉过年,彭坦便找到一个排练室,叫上大家排练了
念经打坐,一日三餐,终了此生,那不是我想要的    2008年12月的北京,第一场雪比往年晚了十多天。26岁的僧人释道心在气象局发出橙色寒潮预警的当天晚上飞抵首都机场,一位居士去机场接他,然后把他送到位于西便门的一家快捷酒店,为他安排住所的是另外一名居士。  此行北京,他要拍摄一组写真,录制单曲,以及接受包括本刊在内的数家媒体的访问。    出名      两年来,他“时刻以一个艺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2009年11月11日,由邓平祥策划的“王者之尊”田世信主题雕塑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田世信早期的作品因浓郁的乡土气息感人至深。独特的艺术家气质,令他在淳朴的贵州山人中发现和表现那些能唤起自身激情和创作灵感的形象与情景。  作为雕塑家田世信还有着较为强烈的历史意识,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了许多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如《老子像》《屈原像》《颜真卿》《王阳明》《谭嗣同》《鲁迅》《秋瑾》《齐白石》《汉女》等
众所周知,国外互联网人士评价互联网的中国标准有两个:其一,中国网站的首页过于拥挤、信息量超大;其二是“target=blank”,即标题弹开新窗口。而造成中国网民习惯这样上网的,就是陈彤和新浪。正是他制定了“首页大信息量”和“标题开新窗口”这两个极具个人特色的互联网中国标准。就连雅虎进了中国也得放弃自己的美国标准,向中国的“门户”们靠拢。  在陈彤看来,自己只是一个新闻的发烧友,“我更愿意接受这样
【美】《旗帜周刊》  8月14日  最近,加州举办了一个网红训练营,试图把40个青少年包装成能在网络上吸引大量关注、企业愿意付费做广告的网红。这40个孩子来自世界各地,诉求各不相同。13岁的墨西哥男孩想成为视频红人,17岁的南非人想学视频编辑技巧,12岁的瑞典人想在YouTube上建立一个评价鞋履产品的频道,一个14岁的孩子想通过网络视频推销他设计的休闲服饰。大部分孩子由父母陪同前来,在这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