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内脏反位右位心伴心室大室缺1例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9岁.随父母打工来当地,近阶段因心悸、气喘、乏力、时常呼吸道感染,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来我院超声科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用意大利产百胜AU5心超探头频率2.5~5.0 mmHZ,经心脏各标准切面均在胸骨右缘探及(探头指示点长轴时指向患儿左肩),发现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内径达29 mm.右心大小在正常范围.在室间隔上部回声大段中断约31 mm.CDFI:左向右分流,测流速约260 cm/s,房水平未见分流,大动脉未见异常分流,肺动脉瓣上流速约262 cm/s,各瓣膜形状、回声未见异常,右房室瓣口血流频谱示V e>V a.肺动脉瓣、右房室瓣轻度返流,余瓣膜未见返流,用CW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20 mm Hg,心功能为54%.腹部扫查发现肝胆在腹腔左侧,脾脏在腹腔右侧(内脏反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镜像右位心(内脏反位)大室缺,肺动脉瓣、右房室瓣轻度返流,心功能正常下限,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内流速轻度增快。

其他文献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已丧失手术机会或不能进行放、化疗,治疗的目的只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笔者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2004年至2006年采用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胆绞痛5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治疗胆绞痛111例,全部病例均有右、中、上腹剧烈疼痛.经B超检查证实为胆管(囊)结石、炎症、蛔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21例,女35例,年龄16~67岁,平均44岁;对照组55例,男20例,女35例,年龄17~66岁,平均4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