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知识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高中生物抽象的概念多,微观知识点多,基本原理多,记忆的知识也多。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多种移动终端,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使用微课能让学生认识精彩的生物微观世界,提高学生的微观想象力。通过微课可以架设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关键词】微课制作 高中生物 教学资源
随着无线技术、通讯技术、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进入“微时代”。“微课”也在不经意间悄然兴起。微课具有微化知识内容、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充分实现个性化需求等特点,由于微课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来制作和展现、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这种学习渠道灵活多变,成效显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接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它是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高中生物知识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高中生物抽象的概念多,微观知识点多,基本原理多,记忆的知识也多。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因此非常适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使用微课,让学生认识精彩的生物微观世界,提高学生的微观想象力。例如细胞的结构,细胞如何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等,要学习这些知识就需要微观想象力,微观想象力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特征和要求,通过微课可以架设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但是很多人对于微课具体的操作还不是很熟悉,甚至可以说不懂。下面是我自己对于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探索和思考。
二、微课的制作过程
1.授课内容的选择
微课制作的目的主要是启发教学,为学生解惑,或者教学资源的分享,一节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授课内容的选择,是微课成功的第一个环节,不是所有的生物知识点都适合用微课教学。首先这个知识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且教师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法,也可以是一些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实验和任务,例如学生没有条件做的实验,做完效果较差的实验,其次微课要使用多媒体表达,因此选择的授课内容要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精彩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资料的内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合用微课教学的知识点很多,例如必修一中《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是以分泌蛋白为例讲解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必修二中《基因的表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适合加入丰富的转录和翻译的视频,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而言,单调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一些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实验和任务也适合用微课教学,例如必修一中《渗透作用》《光合作用发现的经典实验》《有丝分裂的实验》必修二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 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等实验内容。至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就可以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浪费时间制作微课,知识体系连贯的也不适合用微课教学。
2.视频的拍摄方式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常见的微视频获取方式有外拍式、录屏式、软件合成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学校有微格教室,可以微格教室中进行录制,只需要在后期进行剪接就可以。当然也可以不用拍摄,直接在网上收集精彩的视频,自己按照自己的教学目的进行剪接。
3.微课制作要求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生物的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要求问题聚集,主题突出。
(3)资源容量较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
三、微课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可以将课堂中没有完全解决而又很重要的内容,利用微课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下面我以《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知识点的为例说说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自习
一般微课多用于课前和课后,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这其实就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开始实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前,可以先制作光合作用科学发现史的微课,学生先自学,通过观察几个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课堂再通过学生反馈情况设置相关习题巩固。
2.课堂讲解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般可用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如教师将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试验过程制成微课在课堂使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目的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还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一般很少应用微课,因为毕竟教师在课堂亲自讲解总比在视频中讲解感染力更强,互动效果更好,当然如果教师觉得某些专家对某一个重、难点做的点拨更加透彻,简单明了,比自己讲解效果更好,也可以将专家的讲课视屏做成微课,在课堂使用。
3.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在课后总结课堂学习重点及规律,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检测教学效果。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后,可以使用微课帮助学生构建光合作用的知识网络,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构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为学习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做准备,并设置一些相关习题由学生完成,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查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尽管这种教学手段还有很多局限性,微课以短为特色,因此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临时性的问题,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时,还会受很多实际条件的限制,例如知识点是不是系统和连贯的知识,是否适合拆开用微课教学;学校是否具备制作微课的条件,教师有没有制作微课的技术,学生是否具备用微课学习的条件等。但是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中学习还是课后的复习,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一些难以却要求掌握的技能上,这种微缩型的课程还是很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 谢同心. 从一个成功案例谈谈微课的制作与应用[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1期.
[3] 谢红梅. 课堂教学风格类型浅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3.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
【关键词】微课制作 高中生物 教学资源
随着无线技术、通讯技术、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进入“微时代”。“微课”也在不经意间悄然兴起。微课具有微化知识内容、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充分实现个性化需求等特点,由于微课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来制作和展现、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这种学习渠道灵活多变,成效显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接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它是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高中生物知识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高中生物抽象的概念多,微观知识点多,基本原理多,记忆的知识也多。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因此非常适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使用微课,让学生认识精彩的生物微观世界,提高学生的微观想象力。例如细胞的结构,细胞如何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等,要学习这些知识就需要微观想象力,微观想象力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特征和要求,通过微课可以架设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但是很多人对于微课具体的操作还不是很熟悉,甚至可以说不懂。下面是我自己对于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探索和思考。
二、微课的制作过程
1.授课内容的选择
微课制作的目的主要是启发教学,为学生解惑,或者教学资源的分享,一节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授课内容的选择,是微课成功的第一个环节,不是所有的生物知识点都适合用微课教学。首先这个知识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且教师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法,也可以是一些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实验和任务,例如学生没有条件做的实验,做完效果较差的实验,其次微课要使用多媒体表达,因此选择的授课内容要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精彩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资料的内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合用微课教学的知识点很多,例如必修一中《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是以分泌蛋白为例讲解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必修二中《基因的表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适合加入丰富的转录和翻译的视频,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而言,单调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一些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实验和任务也适合用微课教学,例如必修一中《渗透作用》《光合作用发现的经典实验》《有丝分裂的实验》必修二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 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等实验内容。至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就可以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浪费时间制作微课,知识体系连贯的也不适合用微课教学。
2.视频的拍摄方式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常见的微视频获取方式有外拍式、录屏式、软件合成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学校有微格教室,可以微格教室中进行录制,只需要在后期进行剪接就可以。当然也可以不用拍摄,直接在网上收集精彩的视频,自己按照自己的教学目的进行剪接。
3.微课制作要求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生物的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要求问题聚集,主题突出。
(3)资源容量较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
三、微课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可以将课堂中没有完全解决而又很重要的内容,利用微课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下面我以《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知识点的为例说说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自习
一般微课多用于课前和课后,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这其实就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开始实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前,可以先制作光合作用科学发现史的微课,学生先自学,通过观察几个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课堂再通过学生反馈情况设置相关习题巩固。
2.课堂讲解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般可用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如教师将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试验过程制成微课在课堂使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目的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还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一般很少应用微课,因为毕竟教师在课堂亲自讲解总比在视频中讲解感染力更强,互动效果更好,当然如果教师觉得某些专家对某一个重、难点做的点拨更加透彻,简单明了,比自己讲解效果更好,也可以将专家的讲课视屏做成微课,在课堂使用。
3.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在课后总结课堂学习重点及规律,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检测教学效果。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后,可以使用微课帮助学生构建光合作用的知识网络,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构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为学习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做准备,并设置一些相关习题由学生完成,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查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尽管这种教学手段还有很多局限性,微课以短为特色,因此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临时性的问题,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时,还会受很多实际条件的限制,例如知识点是不是系统和连贯的知识,是否适合拆开用微课教学;学校是否具备制作微课的条件,教师有没有制作微课的技术,学生是否具备用微课学习的条件等。但是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中学习还是课后的复习,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一些难以却要求掌握的技能上,这种微缩型的课程还是很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 谢同心. 从一个成功案例谈谈微课的制作与应用[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1期.
[3] 谢红梅. 课堂教学风格类型浅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3.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