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8例,病例收集时间在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于发病后7h内单纯给予血肿抽吸治疗,发病7至72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观察组(54例)于发病7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治疗前血肿量、抽出血量。结果 ①观察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别为3.70%、9.26%,对照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别为18.52%、25.9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抽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可及时将血肿清除,有利于将抽吸困难的问题解决,降低再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出血 清除血肿 超早期
以往针对脑出血疾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目前,手术在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不过手术实施有一定难度,且存在抽吸困难、再出血风险等问题[1]。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108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脑出血患者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的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4例患者于发病后7h内单纯给予血肿抽吸治疗,发病7至72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在34至79岁间,平均(52.18±11.14)岁,观察组的54例患者于发病7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在35至79岁间,平均(53.37±11.7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血肿量在30至90ml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接受头颅CT检查,利用多田公式,对患者的血肿量进行计算,给予剃发,对皮肤常规进行消毒,于局部麻醉下,实施锥颅钻孔操作,利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直至血肿中心。
观察组:于发病7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首先利用注射器(10ml)稍加负压,对血肿进行抽吸,若抽吸难度较大,则需以抽出血量为依据,利用1至4℃的冰盐水,定量分次进行冲洗抽吸,每次冰盐水的用量在3至5ml间,在冲洗抽吸过程中,要观察液体颜色,如果不存在出血迹象,则需取1万U尿激酶给予注入,封管时间为6h,然后给予冲洗抽吸。若存在出血迹象,则需取1mg付肾素加入250ml冰盐水中,给予定量冲洗,直到出血消失。以头颅CT复查情况与临床表现为依据,于6h后,给予冲洗抽吸,尽量彻底清除血肿,留置穿刺导管,24h后将穿刺导管拔出。
对照组:于发病后7h内单纯给予血肿抽吸治疗,发病7至72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治疗前血肿量、抽出血量。所有数据均由护理人员详细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脑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表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别为3.70%、9.26%,对照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别为18.52%、25.93%。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的治疗前血肿量、抽出血量分析
从研究结果中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抽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急,且该疾病的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大部分存活病例都存在后遗症。脑出血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将血肿清除,使脑损害最大限度减少,及时采取血肿清除措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实施有明确手术适应症,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尤其是老年患者难以承受[2]。
血肿抽吸术则不存在禁忌症,可使创伤减少,尽早使颅内压降低,促使血肿周围脑组织循环障碍得以改善,防止患者出现脑软化、脑水肿等损害。临床对于抽吸时机具有一定争议,发病7h内抽吸属于超早期抽吸,在8至72h内抽吸属于早期抽吸,72h后属于晚期抽吸[3]。超早期抽吸具有一定难度,不过可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挽救患者生命。
单纯血肿抽吸治疗可有效控制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不过再出血风险较大,为此,需联合清除血肿治疗,可将血肿及时清除,降低颅内压,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4]。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后,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抽出血量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脑出血患者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有利于降低死亡率与再出血率,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福岭,谭卫卫,王丰慧,等.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05):597-598.
[2]刘洁.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早期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10-711.
【关键词】 脑出血 清除血肿 超早期
以往针对脑出血疾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目前,手术在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不过手术实施有一定难度,且存在抽吸困难、再出血风险等问题[1]。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108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脑出血患者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的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4例患者于发病后7h内单纯给予血肿抽吸治疗,发病7至72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在34至79岁间,平均(52.18±11.14)岁,观察组的54例患者于发病7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在35至79岁间,平均(53.37±11.7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血肿量在30至90ml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接受头颅CT检查,利用多田公式,对患者的血肿量进行计算,给予剃发,对皮肤常规进行消毒,于局部麻醉下,实施锥颅钻孔操作,利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直至血肿中心。
观察组:于发病7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首先利用注射器(10ml)稍加负压,对血肿进行抽吸,若抽吸难度较大,则需以抽出血量为依据,利用1至4℃的冰盐水,定量分次进行冲洗抽吸,每次冰盐水的用量在3至5ml间,在冲洗抽吸过程中,要观察液体颜色,如果不存在出血迹象,则需取1万U尿激酶给予注入,封管时间为6h,然后给予冲洗抽吸。若存在出血迹象,则需取1mg付肾素加入250ml冰盐水中,给予定量冲洗,直到出血消失。以头颅CT复查情况与临床表现为依据,于6h后,给予冲洗抽吸,尽量彻底清除血肿,留置穿刺导管,24h后将穿刺导管拔出。
对照组:于发病后7h内单纯给予血肿抽吸治疗,发病7至72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治疗前血肿量、抽出血量。所有数据均由护理人员详细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脑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表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别为3.70%、9.26%,对照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分别为18.52%、25.93%。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的治疗前血肿量、抽出血量分析
从研究结果中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抽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急,且该疾病的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大部分存活病例都存在后遗症。脑出血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将血肿清除,使脑损害最大限度减少,及时采取血肿清除措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实施有明确手术适应症,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尤其是老年患者难以承受[2]。
血肿抽吸术则不存在禁忌症,可使创伤减少,尽早使颅内压降低,促使血肿周围脑组织循环障碍得以改善,防止患者出现脑软化、脑水肿等损害。临床对于抽吸时机具有一定争议,发病7h内抽吸属于超早期抽吸,在8至72h内抽吸属于早期抽吸,72h后属于晚期抽吸[3]。超早期抽吸具有一定难度,不过可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挽救患者生命。
单纯血肿抽吸治疗可有效控制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不过再出血风险较大,为此,需联合清除血肿治疗,可将血肿及时清除,降低颅内压,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4]。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后,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抽出血量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脑出血患者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有利于降低死亡率与再出血率,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福岭,谭卫卫,王丰慧,等.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05):597-598.
[2]刘洁.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早期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10-711.